1 / 80

學習共同體與差異化教學

學習共同體與差異化教學. 主講:林文生 新北市秀山國小校長、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合作學習的問題. 合作學習在 90 年代引進台灣,並在板橋研習會實驗,為何很少學校推廣?. 合作學習有效嗎?. 效果在哪裡? 誰真正做過? 教授? 老師? Johnson & Johnson ?. Johnson & Johnson 的問題. 缺乏社會學的理論基礎。 缺乏實徵的成功證據 。 指定分工的策略不適用於小學 。. 4-6 人的合作學習. 適合比較高的年級 ( 國高中生 ) 操作難度較高 。 容易形成一人獨秀 ( 大樹和小草的關係 )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學習共同體與差異化教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學習共同體與差異化教學 • 主講:林文生 • 新北市秀山國小校長、 •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2. 合作學習的問題 • 合作學習在90年代引進台灣,並在板橋研習會實驗,為何很少學校推廣?

  3. 合作學習有效嗎? • 效果在哪裡? • 誰真正做過? • 教授? • 老師? • Johnson & Johnson?

  4. Johnson & Johnson的問題 • 缺乏社會學的理論基礎。 • 缺乏實徵的成功證據。 • 指定分工的策略不適用於小學。

  5. 4-6人的合作學習 • 適合比較高的年級(國高中生) • 操作難度較高。 • 容易形成一人獨秀(大樹和小草的關係) • 需要較高及較長的引導技巧。 • 分工必須更明確有效,需要較長的技巧訓練。

  6. 改變學習空間 這樣的空間有什麼問題?

  7. 改變合作模式 這樣的空間有什麼問題?

  8. 如何改變? • 如何改變才有效?

  9. 調整後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教師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2人

  10. 為什麼要這樣改? • 改了以後有效嗎?

  11. 合作學習的核心技術?

  12. 合作學習的核心技術? • 對話 • 師生對話 • 同儕對話(學生與學生)

  13. 為什麼從兩兩開始?

  14. 編號 1號 2號

  15. 兩個人是深度對話的基本單位 • 實驗發現 • 3人一組,2人對話一個旁聽。 • 4人一組,兩兩對話。 1 2 2 1

  16. 為什麼是ㄇ字型?

  17. ㄇ字型教室的功能 • 1. 讓學生有機會看到學生(學生最想看到的是同學而不是老師) • 2. 方便教師傾聽 • 3. 可以降低小組討論的音量 • 4. 深度的對話需要一個寧靜的空間 • 5. 方便老師環視全班。

  18. 調整上課順序 • 學生為什麼會鬧? • 1.指令不清楚 • 2.無聊 • 3.缺乏挑戰 • 4.容易隱藏 • 5.缺乏協助者

  19. 從文本脈絡出發 • 想辦法讓學生喜歡閱讀課文。 • 教師帶讀一頁(指令:全部將課本蓋起來) • 請將剛剛念過的單字寫出來 • (大部分學生寫不出來,創造合作學習機會) • 兩兩可以討論(共同完成一件工作) • 寫出來的同學請將寫好的字舉起來

  20. 創造學生閱讀的驚奇 • 從頭到尾念完 • 給第二個問題 • 「請將課本蓋起來,寫出課本的句子,想不起來,兩兩可以討論。」 • 學生如果還答不出來,讓學生1、2對話, • 一人唸,另一人聽。

  21. 為什麼要熟讀課文? • 掌握整體才能掌握脈絡。 • 作為意義化的基礎。 • 作為討論的基礎。 • 作為提問的基礎。

  22. 提問 • 從課文的資料提問 • 讓學生窮盡課本的資訊 • 提升問題的難度 • 造成合作學習的需求 • 鼓勵學生發問 • 鼓勵學生發表 • 造成班級對話的氣氛。

  23. 學習共同體的學習脈絡 形成合作學習文化

  24. 數學科的學習模式 • 壹、以數學科為例 • 一、鋪陳情境 • 二、引導學生了解題意 • 三、學生合作解題 • 四、發表解題結果 • 五、說明解題歷程 • 六、學生提問(質疑辯證) • 七、呈現解題類型 • 八、討論解題結果 • http://192.192.169.105/mod1/index.aspx

  25. 如何開始? • 貳.以國語科為例 • 1.學生備課(熟讀課文) • 2.教師提問:先蓋上課本,請問這一課的內容在講什麼呢? • 3.讓學生應用自己的速度朗讀課文(深化文章的意義)。

  26. 二、教師提問 • 1.這課的課文總共分成幾段? • 2.作者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請將文章的順序寫出來(合作學習,兩兩討論)。 • 教師候答、學生發表。 • 教師提問的方法:Q-A-Q • 你發現作者是依照這樣的順序寫這篇文章,為什麼?

  27. 三、段落閱讀 • 1.學生閱讀段落文章 • 2. 請問這段的文章,最精彩的地方在哪裡 • (合作學習)? • 3.請應用這一段的新詞造句(合作學習)。 • 4.請用1-3句話說出這一段課文的意思。 • (從第一段到最後一段進行課文深究)

  28. 四、課文形式探究 • 1.這一課是屬於什麼文體,從文章的那些內容可以證明他是屬於( )文體(合作學習)?

  29. 五、學生提問 • 1.閱讀文本之後,可以讓學生發動提問。 • 2.課文形式深究之後,可以讓學生提問。 • 3.別人發表之後,可以讓學生提問。

  30. 學習共同體提供的實踐工具

  31. 另外兩本著作

  32. 佐藤學簡介 •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 • 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外籍院士。 • 同第一線教師合作,做一個付諸行動的研究者,30年內觀察10000間以上的教室。 • 花10年的時間,嘗試失敗1000間以上的學校,最後在濱之鄉小學實驗成功學習共同體。

  33. 佐藤學做了什麼 • 走進教室30年 • 他讓教育理論看到實踐的畫面 • 尋找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 • 快樂的學習:走向對話 • 教師的挑戰:走向反思性實踐 • 學校的挑戰:走向學習共同體

  34. 公共性、民主、卓越 • 公共性:教師要將教室的門打開 • 民主性:每個學生都是參與的主體 • 卓越性:兼顧教育的品質與平等

  35. 教育焦點的轉移 • 從老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 • 在俄語當中教和學是同一個字 • 教學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做準備。

  36. 台灣的教室

  37. 美國教室

  38. 合作學習發展的歷史: • 1980:開始於加拿大 • 1990:普及於美國及歐陸 • 2000:引進日本 • 2000:傳統排排座的課堂在歐美已經進入博物館。 • 2010:中國大陸、韓國、印尼(600多所試辦學校)。 • 2012:台灣

  39. 學習是如何發生的? • Vygotsky的最佳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 Proximal 在俄語是齒輪與齒輪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學習要在能夠啟動學生 • 學習的接點上才能夠起作用。

  40. 學習是對話辯證與串聯 • 佐藤學: • 學習是: • 1.學生與教材(知識)的相遇 • 2.學生與他人(夥伴與教師)的相遇 • 3.學生與自己的相遇(外在經驗內化為內在 經驗的歷程)。

  41. 課堂學習

  42. 教師在課堂學習的角色 • 傾聽 • 串聯 • 回歸

  43. 傾聽 • 完整地聽完學生說的每一段話。 • 1.這段話是由教材的哪一段所觸發的? • 2.是接續哪一位同學的發言的? • 3.是連結學生自己的哪一部分經驗?

  44. 串聯 • 是教學的核心: • 教材與教材(課程地圖) • 教學與學生(教學準備、課堂學習) • 學生與學生(合作學習) • 教材與社會(統整課程) • 學生與社會(統整活動) • …………………………..

  45. 回歸 當學生學習發生困難,讓他們回到前一次討論的內容,精熟前一段的經驗重新再出發。

  46. 反思性實踐的學習共同體 • 教師是專業學習的共同體。 • 共同以單元為核心的共同備課。 • 輪流擔任教學觀摩者,將焦點放在學生學習的結果,相互觀摩相互學習。 • Lesson study 重點事後面的研究(study)的精神。教學之後一定進行深刻的討論及反思。沒有最好的教學,只有不斷追求進步的課堂研究。

  47. 合作學習 • 合作學習要讓學生有機會挑戰更難的題目。 • 挑戰性的題目:三分之一同學可能學會的題目。 • 低年級最好是兩兩配對,中高年級以上最好是四個人配對。因為學習共同體,是要讓學生有機會幫助學生。如果是三個配對,兩個人進行深度對話,一個人就容易被冷落。

  48. 以國語領域為例 寫作討論 延伸閱讀 連結新詞造句 學生備課 課文形式深究 教師備課 熟讀段落大意 提出核心問題2 熟讀全文 提出核心問題1

  49. 國(文)語領域教師備課 1 • 精熟文本的歷史背景,提供學生作為學習的背景知識(鷹架) • 精熟全文大意,並設計引導學生掌握全文大意的方法。 • 精熟段落大意,並設計引導學生掌握段落大意的方法。 • 精熟文本的形式,並設計引導學生掌握段落大意的方法。

  50. 國(文)語領域教師備課 2 • 試擬全文大意的問題,並試答問題可能出現的答案以及學生無法回答的鷹架策略。 • 試擬段落大意的問題,並試答問題可能出現的答案以及學生無法回答的鷹架策略。 • 將新詞教學融入段落大意討論當中,直接讓學生造句。並強調生字難詞的學習。 • 設計學生詮釋、推論語言的高層次能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