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凡是以 为主组成, 具有 的作用, 用于治疗 的方剂,称为温里剂。 属八法中的“温”法。

概 说. 概念. 温里药. 凡是以 为主组成, 具有 的作用, 用于治疗 的方剂,称为温里剂。 属八法中的“温”法。. 温里助阳、散寒通脉. 里寒证. 适应范围. 中焦虚寒. 寒邪直中. 里 寒 证. 亡阳厥逆. 寒从中生. 寒凝经脉. 温中祛寒. 分类. 中焦虚寒. 回阳救逆. 阳衰寒盛. 温经散寒. 寒凝经脉.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注意事项. 辨别寒证所在的部位 辨清寒热真假。 反佐法:有些患者服药后入口即吐, 可少佐寒凉之品,或热药冷服。 (如白通加猪胆汁汤)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Download Presentation

凡是以 为主组成, 具有 的作用, 用于治疗 的方剂,称为温里剂。 属八法中的“温”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概 说 概念 温里药 凡是以为主组成, 具有的作用, 用于治疗的方剂,称为温里剂。 属八法中的“温”法。 温里助阳、散寒通脉 里寒证

  2. 适应范围 中焦虚寒 寒邪直中 里 寒 证 亡阳厥逆 寒从中生 寒凝经脉

  3. 温中祛寒 分类 中焦虚寒 回阳救逆 阳衰寒盛 温经散寒 寒凝经脉 使用注意事项

  4. 使用注意事项 • 辨别寒证所在的部位 • 辨清寒热真假。 • 反佐法:有些患者服药后入口即吐, • 可少佐寒凉之品,或热药冷服。 (如白通加猪胆汁汤) •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 本类药辛温燥烈伤阴,应中病即止。

  5. 第一节 温中祛寒

  6. 理 中 丸《伤寒论》

  7. 组成 人参、甘草、白术、干姜

  8. 用法 理中丸:丸者,缓也, 用于慢性疾患。(然不及汤) 人参汤:汤者,急也,药力迅速。 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 ——增强温阳之力

  9. 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10.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11. 主治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12. 方解 干姜:温中散寒 ——君 人参:补气健脾 ——臣

  13. 白术:燥湿健脾 ——佐 炙甘草:益胃和中,调和诸药。 ——使

  14. 运用 1、辨证要点:四肢不温,腹中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纳差,舌淡苔白,脉沉细。为温中祛寒的基础方、代表方。 2、随证加减: (1)阳虚甚:肢冷、下利清谷 加附子、肉桂(附子理中汤、桂附理中汤)

  15. (2)纳运升降失常:胃不纳谷,不思饮食:加山楂、麦芽、神曲(楂曲理中汤);胃不降浊,呕吐:加砂仁、半夏(砂半理中汤)(2)纳运升降失常:胃不纳谷,不思饮食:加山楂、麦芽、神曲(楂曲理中汤);胃不降浊,呕吐:加砂仁、半夏(砂半理中汤) (3)阳虚寒凝,气机阻滞,脘腹胀满:+枳实、茯苓(枳实理中汤)

  16. (4)出血, 吐血、便血:+黄芪、当归、阿胶、艾叶(胶艾理中汤);月经延长、漏下:+艾叶、益母草(固本止崩汤) (5)表兼风寒者+桂枝(桂枝人参汤)

  17.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于脾胃虚寒者。

  18. 使用注意 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不宜使用。

  19. 本方重点内容: 组成、功用、主治及方中干姜与人参的配伍意义。

  20. 小建中汤《伤寒论》

  21. 组成 芍药、桂枝、甘草、 生姜、大枣、饴糖

  22. 用法 饴糖后纳

  23. 功用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24. 方解 饴糖(重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君

  25. 白芍:益阴缓急。 桂枝:温阳祛寒。——臣 生姜:温胃和中。 大枣:益气健脾 ——佐 炙甘草:益气健脾,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佐使

  26. 运用 1、辨证要点:腹痛喜温喜按, 舌淡,苔白,脉细弦。 2、随证加减: 寒甚加干姜; 气滞加木香;便溏加白术; 虚甚加人参、黄芪、当归。

  27. 3、使用注意: (1)呕吐及中满者不宜使用。 (2)阴虚内热之胃脘疼痛者忌用。

  28. 第二节 回阳救逆

  29. 四逆汤《伤寒论》

  30. 成 附子、干姜、甘草

  31. 法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生姜三两

  32. 功用 回阳救逆 主治 心肾阳衰寒厥证 病机:心肾阳衰 阴寒内盛

  33. 方解 附子(生):温壮元阳,回阳救逆。 ——君 干姜:温中散寒,通阳助脉——臣 甘草:——佐使

  34. 运用 1、辨证要点:四肢厥逆,神疲欲寐, 舌淡苔白,脉微细。是回阳救逆的基 础方。 2、使用注意:若用后出现拒药,可 热药冷服。本方大辛大热,不可久服 ,中病即止。

  35. 第三节 温经散寒

  36. 当 归 四 逆 汤 《伤寒论》

  37. 成 当归、桂枝、芍药、通草 、细辛、甘草、大枣

  38.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 血虚寒厥证 病机:营血亏虚 感受寒邪 寒凝经脉 血行不利

  39. 方解 当归:养血和血 桂枝:温通经脉——君

  40. 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阴血之 不足。 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散经脉中 的寒邪——臣

  41. 木通:通经脉,畅血行——佐 大枣:益气健脾养血 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佐使

  42. 运用 1、辨证要点: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 2、现代运用:常用于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症、小儿 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 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血虚寒凝者。

  43. 3、临证加减: (1)经脉受寒,血脉不利,不通则痛 胃脘痛:加吴茱萸、生姜、佛手、党参。 头痛:加川芎、玄胡。 腰腿痛:加牛膝、杜仲、狗脊 (2)寒滞经脉,血脉不利,血行不畅 冻疮:加丹参、川芎、鸡血藤。 紫斑肢寒(雷诺氏病):重用白芍,加丹参、川芎、附子

  44. (3)厥阴肝经寒证的主方 痛经:加桃仁、红花、川芎、泽兰、香附。 疝痛:加台乌、小茴香。 前阴冷痛:加台乌、川楝、淫羊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