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likes | 1.05k Views
呼吸机的应用. ICU 张远怀. 定 义. 机械通气是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的一种方法。主要目的是改善氧合和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同时可减轻病人的呼吸作功和氧耗,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机械通气的目的. 预防,减轻,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 O2 和 CO2 潴留 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CO 2. O 2. 氧摄取. 依赖于 P A O 2 F I O 2 P A CO 2 肺泡压力 通气 弥散面积 灌注 通气 / 血流比例. 二氧化碳排出. 呼吸频率 潮气量 死腔.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心肺复苏 中毒后呼吸抑制
E N D
呼吸机的应用 ICU 张远怀
定 义 • 机械通气是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的一种方法。主要目的是改善氧合和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同时可减轻病人的呼吸作功和氧耗,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机械通气的目的 • 预防,减轻,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O2和CO2潴留 • 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CO2 O2
氧摄取 • 依赖于 • PAO2 • FIO2 • PACO2 • 肺泡压力 • 通气 • 弥散面积 • 灌注 • 通气/血流比例
二氧化碳排出 • 呼吸频率 • 潮气量 • 死腔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 心肺复苏 • 中毒后呼吸抑制 •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 胸-肺部疾病 • 胸部外伤 • 循环系统疾病 • 配合氧疗作肺内的雾化吸入治疗
应用指征 • FIO2>40%,PaO2<60mmHg • PaCO2>60mmHg,pH<7.30 • 呼吸急促,f>35bpm • 潮气量<正常的1/3 • 肺活量<15ml/kg
机械通气的禁忌症 • 肺大疱和肺囊肿 • 急性心肌梗死 • 低血压和休克 • 咯血 • 活动性肺结核 • 肺无功能 • 支气管胸膜瘘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 气压伤:气胸,皮下气肿 • 相关性肺炎,过度通气,通气不足,氧中毒,呼吸机依赖,上呼吸道堵塞,肺不张 • 减少心排血量,心律失常 • 脑水肿
机械通气的方式 • 有创通气 • 无创通气
呼吸机的连接方法 • 面罩、鼻罩 • 喉罩 • 气管插管 • 气管切开造口置管
呼吸机的连接方法 面罩、鼻罩 喉罩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
(一)有创通气的应用 • 方法: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 呼吸机应用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 气道和肺实质的保护 • 缓解上气道的阻塞 • 改善气道和肺的廓清 • 连接通气机进行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的准备 • 病人情况: 气道、口腔、鼻腔、牙齿、张口度、 颈部活动、咽喉 • 设备与用药: 喉镜、镇静剂、神经肌肉阻滞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局麻药 • 途径: 经口、经鼻
插管时: 估计不足 误入食道 机械损伤 高血压及心动过速 颅压升高 留置时 阻塞:管口、气囊、脱出 导管误入单侧支气管 呛咳动作 吸痰操作不当 气管痉挛 气管插管时的并发症
拔管时 心跳骤停 喉痉挛 异物阻塞 误吸 气道萎陷窒息 拔管后延迟并发症 咽炎 喉炎 喉水肿 声门下水肿 杓状软骨脱位 气管粘膜坏死、溃疡 鼻腔感染、上颌窦炎 气管插管的并发症
喉梗阻 气管上端阻塞 气道异物 引流下呼吸道分泌物 预防性气切 呼吸功能丧失 慢性肺功能不足 防治分泌物食物吸入气道 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
早期: 皮下气肿 死亡 空气栓塞 出血 脱管 后期: 肺部感染 气管狭窄 大出血 脱管 气管食管瘘 拔管困难 气切术的并发症
呼吸机的工作台面 监测模板 (病人实际情况) 报警模板 (机器、理想) 控制模板 (为病人设置)
呼吸机常规参数的设置 • Vt (潮气量):400-500ml • f (频率): 12-20次/min • Vi (吸气流速):40-100L/min • Ti (吸气时间):0.8-1.2s • FiO2(吸氧浓度): • PEEP(呼吸末正压):3-5cmH2O • I:E (吸呼比):1:2
呼吸机通气模式 • CMV (控制通气) • CPAP(持续气道正压) • SIMV (同步间隙指令通气) • BiPAP (双相气道正压)
呼吸机通气模式 • AV(辅助通气) • CV(控制通气) • A-CV(辅助控制通气) • PSV(压力支持通气)
常用通气模式 • 间隙正压通气(IPPV) • 机械辅助通气(AMV) •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 持续正压气道通气 CPAP) • 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 • 压力支持通气(PSV) • 压力控制通气(PCV)
基本原理 气道峰压 气 道 压 力 平台压 时 间 吸气期
间隙正压通气(IPPV) • 吸气期以正压送气入肺;呼期气压力降为零,气体由肺排出 • 临床麻醉和术后呼吸支持最常用的方式
50 cmH2O 70 l/min -70 700 ml
机械辅助通气(AMV) • 由病人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送气,呼气期停止工作 • 施行同步呼吸 • 适用于自主呼吸微弱的病人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 控制呼吸时,呼气期维持较低的气道正压 • 目的在使萎陷的肺泡复张,提高氧分压
持续正压气道通气 CPAP) • 于吸气期和呼气期均送入恒定的正压气流,使气道保持正压 • 适用于自主呼吸的病人 • 作用与PEEP相似
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 • 在病人自主呼吸的基础上,每分钟插入几次有规律的、间隙的指令性通气 • 锻炼病人的呼吸肌 • 准备撤离呼吸机 • SIMV是IMV的改进,即每次指令通气由病人的自主呼吸触发
压力支持通气(PSV) • 在病人自主呼吸的基础上,每次呼吸 得到一定压力的呼吸支持 • 呼吸频率由病人自主呼吸决定 • 锻炼病人的呼吸肌 • 准备撤离呼吸机
压力控制通气(PCV) • 为控制通气,压力为控制的参数 • 气体分布均匀,氧和和通气良好 • 适用于ARDS和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 • 需监测潮气量
机械通气时的报警 • 高压报警 • 低压报警 • 窒息报警 • 氧浓度报警 • 低通气报警
压力报警 • 气道压上限<40cmH2O,超过易导致气压伤,下限>2cmH2O • 报警类型 • 气道压力过高 • 气道压力过低
气道压过高原因 • 气道阻塞:分泌物最常见 • 人工气道脱出 • 支气管痉挛 • 气胸 • 肺顺应性降低 • 人机对抗 • 气管导管滑入一侧支气管 • 呼吸机参数设定不当
气道压过低原因 • 人工气道脱落 • 管道漏气 • 呼吸机供气系统压力不足 • 呼吸机故障或传感器异常
通气量报警 • 通气量下限:VE>4L/min • 通气量上限:VE=10-12L/min
通气量不足原因 • 呼吸机参数调节和设置不合理 • 呼吸机故障 • 管道系统漏气 • 管道系统扭曲、堵塞 • 呼吸机工作压力过低 • 气源故障(氧气和压缩空气) • 呼吸机各种传感器失灵 • 病人气道压过高 • 辅助呼吸模式时,病人呼吸力量不足
通气量不足的处理 • 紧急处理:确保病人有效通气 • 呼吸机故障原因的判断及处理程序 • 病人病情的变化及呼吸机参数的调整
呼吸机故障原因的判断及处理程序-1 • 严重通气不足 • 原因:人工气道障碍、呼吸机管道系统故障、呼吸机故障、气源和电源故障 • 紧急处理: • 首先撤离呼吸机,改用气囊加压,若有阻力提示气道有障碍,若正常提示呼吸机故障 • 呼吸机故障的处理:更换
呼吸机故障原因的判断及处理程序-2 • 部分通气不足 • 采用模拟肺检查呼吸管道有无漏气、连接不紧、扭曲或阻塞 • 气源和电源有无故障 • 必要时请专业人员检查各种传感器有无异常
通气过量 • 原因 • 病人缺氧未纠正或人机对抗 • 呼吸机参数调整不合理 • 通气量报警上限预置过低 • 呼吸机传感器或校正等故障 • 处理 • 尽快纠正缺氧或人机对抗 • 合理调节呼吸模式和参数 • 注意有无呼吸机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