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96 Views
The Chapter 12 Interface Phenomena P978 requirements. Interface: 密切接触的两相的过渡区。( l-l, l-s, s-s, g-l, g-s ) Phenomena: ① 液体表面分子受到向内部的拉力。 ②比表面:分割越小,越细,比表面越 大。.
E N D
The Chapter 12 Interface PhenomenaP978 requirements.Interface: 密切接触的两相的过渡区。(l-l, l-s, s-s, g-l, g-s)Phenomena: ①液体表面分子受到向内部的拉力。 ②比表面:分割越小,越细,比表面越 大。
§12.1 Surface Gibbs free energy and surface tension① Surface Gibbs free energy将一个分子由内部移到界面,就必须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在T.P.x恒定时,表面功:- δw’=γdAγ:增加单位表面积时,必须对体系做的非膨胀功。
热力学四大关系式在考虑表面功后为:dU = TdS – PdV + ΣμB dnB +γdAdH = TdS + VdP + ΣμB dnB +γdAdF = - SdT – PdV + ΣμB dnB +γdAdG= - SdT +VdP + ΣμB dnB +γdA经对比后知道: γ=(∂G/∂A)TPn = (∂U/∂A)SVn =(∂H/∂A)SPn =(∂F/∂A)TVn
由上可知: 等TPn时,增加单位表面积引 起的自由能改变为表面吉布斯 自由能。γ---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J.m-2); 其另一个名字叫表面张力:
② Surface tension a. 丝线内肥皂膜未破时,净拉力等于零。 从另一角度考虑:g-l b. 肥皂膜破时, 净拉力存在。γ=f(T.P.x.另一相的性质)见P888表12.2。
01年桂林工学院硕士考题(填空):表面张力又可称(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液体的表面张力方向是(垂直于边界线指向表面中心)。01年桂林工学院硕士考题(填空):表面张力又可称(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液体的表面张力方向是(垂直于边界线指向表面中心)。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face tension and temperature dF = - SdT – PdV + ΣμB dnB +γdA在等V,n下求maxwell’s relation: (∂S/∂A)T.V.n= - (∂γ/∂T)A.V.n两边同乘以T: T∂S↑/∂A↑ = - T(∂γ/∂T)A.V.n 扩大面积吸的热T∂S >0,即: (∂γ/∂T)<0 T↑γ↓; γ↑T↓以绝热方式扩大表面积γ↑。
04年辽大硕士考题:在毛细管中装入汞,当在毛细管左端加热,则管内汞( D )。A.不发生移动 B. 左右来回移动 C.向右移动 D.向左移动Ps=2γ/R 加热使γ↓,汞柱左移。
§12.2 The PS and PVap under the bend surfacePs (附加压力)附加压力: Ps=2γ/R’杨拉普拉斯公式在球面 的应用 若平面:R’→∞, Ps→0 讨论: ①R’越小,液滴越小,Ps越大。 ②若液滴成凹形,R’为负值,Ps为负值。 ③为什么通常液滴都呈球形?P894,图12.7 a. 球表面积最小 ④毛细管ΔP= Ps = 2γ/R =Δρgh Δρ=ρl - ρg h= 2γ/RΔρg
02年药科大学硕士考题: 空气中直径0.01m的球形肥皂泡(表面 张力为0.025N.m-1)所受附加压力为 ( C )。 A. 2.5Pa B. 5Pa C. 10Pa D.20Pa Ps = 2γ/R = 2*0.025N.m- 1/0.005m =10N.m-2=10Pa
04辽师硕士考题: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正比于( C )。 A. T B.液体密度 C.附加压力D. 管的半径 原因: h= 2γ/RΔρg
做题:已知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8*10-2 N.m-1, 如果将水分散成小水珠,试 计算当水珠半 径分别为10-5,10-6,10-7m时,曲面下附加压 力为多少个大气压?解:Ps = 2γ/R = 2*7.28*10-2 N.m-1/10-5m =14.56*103Pa=0.1436atm. Ps = 2γ/R = 2*7.28*10-2 N.m-1/10-6m =14.56*104Pa=1.436atm. Ps = 2γ/R = 2*7.28*10-2 N.m-1/10-7m =14.56*105Pa=14.36atm. 答:略。
二、The PVap under the bend surface T: 液体(T, Pl)= 饱和蒸气(T, Pg)将液体分散成液滴,液滴受压发生变化:(∂G(l)/∂Pl)T dPl= (∂G(g)/∂Pg)T dPg1mol: Vm(l) dPl= V(g) dPg 理气: RT/P dP定积分:Vm(l) (Pl – Pl0)= RT lnPg /P0g Vm(l) (2γ/R’) = RT lnPg /P0g 2Mγ/ρR’ = RT lnPg /P0g *
开尔文公式推广到比较2个不同半径液滴的蒸汽压: 2Mγ/ρR1’ = RT lnP1 /P0g (1) 2Mγ/ρR2’ = RT lnP12/P0g (2) (2) - (1) RT lnP2 /P1 = 2Mγ/ρ[1/R2’ -1/R1’] *** 开尔文公式解释自然现象:① 人工降雨 空气中水蒸气虽已饱和,但对小液滴来讲尚未饱和,所以小液滴难以形成。如有微粒存在,小液滴粒径增加,饱和↑,可以落雨。
②沸腾时加入沸石不会暴沸 液体中小气泡,液面是凹面,R’为负值,气泡中的 饱 和蒸汽压,小于液体上方的蒸汽压,极小的气泡难以形 成(新相生成困难),导致液体过热→暴沸。 沸石中有 许多小气泡,成为种子,绕过了生成极小气泡的过程, 所以形成过热液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避免了暴 沸。③在一块干净的玻璃板上喷上一些雾滴,再在另一些地方 滴上大液滴,用钟罩密封一段时间后,大液滴更大,小 液滴消失?为什么? 用卡尔文公式解释:P小饱 > P大饱, 所以,大液滴 已饱和,在其上凝结水,而小液滴尚未饱和,蒸发水, 这种情况进行的结果就是:大液滴更大,小液滴消失。
04年东大考研题 水蒸气迅速冷却到25℃时会发生过饱和现象。已知:25℃时水γ(σ)=0.07149Nm-1, 分子量18, ρ=1000Kgm-3, 当过饱和水蒸气为水的平衡气压4倍时,试计算:①在此过饱和的情况下,形成水滴的半径 ② 每一个这样的水滴会有多少水分子?解:①根据开尔文公式:2Mγ/ρR’ = RT lnPg /P0g= RT ln4 R’=2Mγ/ρRT ln4 =2*18*10-3*0.07149/1000*198*8.314*ln4 =7.49*10-10m②V=4/3ΠR’3=1.76*10-27m3 ; W=V*ρ=1.76*10-27*1000=1.76*10-24Kg n=1.76*10-21g/18=9.78*10-23mol N=nL≈59 个 答:略。
02年东大考研题水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为:σ/10-3 Nm-1=75.64-0.14t/℃ ①估计水的临界温度 ②计算25℃,半径r=10-8m的球形雾滴的饱和蒸汽 压及所受的附加压力。已知:25℃时,平面液态水的P饱 = 3.167KPa。
解: 临界温度时水-气为一相,没有界面,也就没有表面张力:σ=0 75.64-0.14t/℃= 0 t = 75.64/0.14 = 540.286℃根据杨拉普拉斯公式:Ps=2σ/R’=2*(75.64-0.14*25)*10-3Nm-1/10-8m =1.44*107Nm-2=1.44*107Pa根据开尔文公式:2Mγ/ρR’ = RT lnPg /P0g = PsM/ρ lnPg /P0g=PsM/ρRT =1.44*107*18.02*10-3/8.314*298*1000=0.1047 Pg /P0g=1.11 Pg =P0g*1.11=3.167*1.11=3.516KPa 答:略。
04年鞍山科技大考研题在一定T下,液滴越小,其饱和蒸汽压就越 ( 大 ), 而液体中气泡越小,泡内的液体饱和蒸汽压则越( 小 )。原因:2Mγ/ρR’ = RT lnPg /P0g ①液滴越小,R’越小,RT lnPg /P0g越大,∴P↑ ②气泡越小,R’越小,但为负, RT lnPg /P0g越小,∴P↓。
§12.3 The Properties of liquid interface液体的铺展 P897图, 铺展条件:如果γ2,3 > ( γ1,3+ γ1,2) 液体1 可在液体2上铺展,反 之不能。 * * 3 为气体。 如果2是水,则γ2,3多半较大,∴大多有机液体都可以在水上铺展成薄膜.
二、The relationship of γ(liquid) and concentration ①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 ** Definition: 能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 的溶质为表面活性物质。(有机物)②非表面活性物质 使水的表面张力升高的溶质为非表面 活性物质。(无机酸碱盐)③γ与C之间的关系 P899图12.10;12.11
三、Gibbs adsorption formula a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Г2 = - a2/ RT *(dγ/ da2) γ—溶液的表面张力 Г2—溶质的表面超量吸附①dγ/ da2<0 Г2>0 正吸附,表面层的溶质大于本 体溶液的溶质②dγ/ da2>0 Г2<0 负吸附,表面层的溶质小于本 体溶液的溶质
做题:某表面活性剂的稀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增加而线性下降,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由2.0*10-4M降到10-4M时,表面张力下降了3.0*10-3Nm-1, 计算表面吸附量Г2(25℃)解:Г2= - a2/ RT *(dγ/ da2) =-10-4*(-3.0*10-3)/8.314*298*10-4 =1.21*10-6molm-2
§12.5 The interface phenomena between liquid and solid 接触角与润湿θ: P917图12.22 a, b 结论:θ>900不润湿; θ<900不完全润湿; θ=00完全润湿。
中山大学2000年考研题 水能润湿洁净玻璃,而水银则不能。现将一根毛细玻璃管插入水中,管内液面将 上升 ; 如在管内液面处加热,则液面将 下降 ;当毛细管插入水银时,管内液面将 下降 ;若在管内液面处加热,则液面将 上升 。
§12.6The surfactant and Action 一、Definition 以低浓度溶于体系时,可被吸附在体系表面,使 表面张力明显下降的物质。二、The composition由具有亲水极性基团和憎水(亲油)非极性基团 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通常为8-18碳的直链烃。三、Classification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能电离生成离子的表 面活性剂。(活性基团是阴离子的叫阴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活性基团是阳离子的叫阳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两者不能混合使用,沉淀。)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在水中不电离的表面活性剂。四、The important actions of surfactant P928: 1. 润湿 2. 起泡 3. 增溶 4. 乳化5. 洗涤
2003年沈师考研题 简述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及其基 本作用。答: 表面活性剂由亲水和亲油两基团组成;特点: 在油/水界面处自动吸附,降低表面张 力(自由能);基本作用:润湿、 起泡、 增溶、乳化、 洗涤、抗静电等。
§12.7 The adsorption on solid surfaceLangmuir isothermal formula (adsorption)Langmuir 从试验数据中发现了一些规律,提出了一个吸附等温式。总结出了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气体在固体表面吸附是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吸附、解析的动态平衡结果。
Langmuir作了如下假定: ① 固体具有吸附能力是因为其表面原子 场力没有饱和,有剩余价力。当固体 表面盖满一层分子后,力场饱和,就 没有了吸附能力,所以假定是单分子 层吸附。② 固体表面的引力场是均匀的,被吸附 分子间不互相影响,也不受吸附位置 的影响。
Langmuir吸附等温式的推导 吸附速率= k1P(1-θ) θ-表面被覆盖分数 k1-吸附速率常数 解吸速率=k -1θ P-气体分子压力 k -1-解吸速率常数 等温下,吸附解吸平衡时:k1P(1-θ)= k -1θ θ = k1P/ k -1+ k1P 令:k1/ k -1=α(吸附平衡常数)θ =αP/ 1+αP Langmuir吸附等温式
讨论:①P很小,αP<<1, 即:θ≈αP θ与P成线 性关系②P很大,αP>>1, 即:θ≈1 θ与P无关③P居中时,θ在0 --1 之间, θ=αP/1+αP④Langmuir公式是一个理想的吸附公式(吸 附分子间没作用力,固体表面力场均 匀)。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所以又有 一些经验公式:Freundlich, BET, 乔姆金 等。
例题:用活性炭吸附CHCl3,符合Langmuir公式。已 知:α=5.45*10-4N-1.m2求:当PCHCl3=6.67KPa时,θ=?解:θ=αP/(1+αP) = 5.45*10-4*6.67*103/(1+5.45*10-4*6.67*103) =3.635/4.635=0.78答:略。2004年辽师考研题设压力为P时,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覆盖率和被吸附的体积分别为θ和V, Vm为达到单分子饱和吸附时被吸附气体的体积, 假定吸附服从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则下列关系不确定的是B 。A. 1/θ ~ 1/P B. θ ~ P C. 1/V ~ 1/P D. P/V ~ P
解:θ=αP/(1+αP)=V/Vm A. 1/θ=(1+αP)/αP=1+1/αP 确定 B. θ=αP/(1+αP)=V/Vm 不确定C. Vm/ V=(1+αP)/αP=1+1/αP 确定 D. αP/(1+αP)=V/Vm P/V= (1+αP)/αVm 确定
二、The differences of chemical absorption and physical absorption吸附现象的本质:P9502002年东大考研题:在下列表格中填入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 的四点主要区别。2002年桂林工学院考研题: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答: 吸附力 吸附热 选择性 分子层物理吸附 范德华力 几百~几千J/mol, 无 单或多化学吸附 化学键力 >几万J/mol , 有 单
The summary of chapter 12一、Basic conceptions1. Interface---密切接触两相间的过渡区。2.Interface Phenomena: ①液体表面分子受到向内部的拉力。 ②比表面越大,表面效应越厉害,γ越大。3.Surface Gibbs free energy(Surface tension)γ=(∂G/∂A)TPn = (∂U/∂A)SVn=(∂H/∂A)SPn=(∂F/∂A)TVn物理意义:等TPn时,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的自由能改变叫 γ(J.m-2)。4. interface tension and temperature dF = - SdT – PdV + ΣμB dnB +γdA 等V,n时:maxwell’s relation: (∂S/∂A)T.V.n= - (∂γ/∂T)A.V.n同乘以T: T∂S↑/∂A↑ = - T(∂γ/∂T)A.V.n 扩大面积吸的 热T∂S >0, 即: (∂γ/∂T)<0 T↑γ↓; γ↑T↓ 以绝热方 式扩大表面积γ
5.附加压力Ps总是指向曲率中心。 6.θ>900不润湿; θ<900 不完全润湿; θ=00完全润 湿7.Surfactant Definition:低浓度溶于体系,可被吸附在表面,使γ明 显下降。Composition: 通常为亲水极性和憎水非极性基团组成的8- 18C直链烃。Classification: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Important actions:润湿、 起泡、增溶、乳化 、洗涤8.The differences of chemical absorption and physical absorption吸附现象的本质:P950
二、Formulas1.附加压力: Ps=2γ/R’杨拉普拉斯公式在球面的应用. ①R’越小,液滴越小,Ps越大 ②液滴成凹形,R’为负值,Ps为负值。③为什么液滴呈球形? ④毛细管ΔP= Ps = 2γ/R =Δρgh h= 2γ/RΔρg2. 开尔文公式2Mγ/ρR’ = RT lnPg /P0g RT lnP2 /P1 = 2Mγ/ρ[1/R2’ -1/R1’] 解释自然现象:① 人工降雨:R’↑ lnPg /P0g↓Pg↓, 易凝结成雨滴。 ②沸石:沸石中小气泡为种子,避免了暴沸。③P小饱 > P大饱, 所以,向大液滴凝结。
3.铺展 铺展条件:γ2,3 > ( γ1,3+ γ1,2) 液体1 可在液体2上铺展,反 之不能。4.Gibbs adsorption formula Г2 = - a2/ RT *(dγ/ da2) a2—溶质浓度 γ—溶液的表面张力 Г2—溶质的表面超量吸附①dγ/ da2<0 Г2>0 正吸附,表面层的溶质大于本体溶液的溶质②dγ/ da2>0 Г2<0 负吸附,表面层的溶质小于本体溶液的溶质5.Langmuir formula θ =αP/ 1+αP ①P很小,θ≈αP θ与P成线性关系②P很大,θ≈1 θ与P无关③P居中,θ在0 --1 之间, θ=αP/1+αP④Langmuir公式是一个理想的吸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