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第 3 章 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

第 3 章 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 3.2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3.1 误差的基本概念. 3.3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3.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甲、乙两名化验员分别测定某种镍合金中的镍的含量,结果如下: 甲: 71.06,71.36,71.40,71.25,71.31,71.18 ( % ) 乙 : 71.38, 71.45, 71.48, 71.50, 71.26, 71.32, 71.45, 71.42,71.16 ( % ). 假定镍合金中镍的实际含量为 71.30% ,则两名化验员的结果谁的更好?. 3.1 误差的基本概念.

gor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3 章 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章 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

  2. 3.2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3.1 误差的基本概念 3.3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3.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 甲、乙两名化验员分别测定某种镍合金中的镍的含量,结果如下:甲、乙两名化验员分别测定某种镍合金中的镍的含量,结果如下: 甲:71.06,71.36,71.40,71.25,71.31,71.18(%) 乙:71.38, 71.45, 71.48, 71.50, 71.26, 71.32, 71.45, 71.42,71.16(%) 假定镍合金中镍的实际含量为71.30%,则两名化验员的结果谁的更好?

  4. 3.1 误差的基本概念 1、准确度和误差: 真值:客观存在,但绝对真值不可测; 理论真值: (如化合物的理论组成); 约定真值: (如国际计量大会确定的长度、质量、物质的量单位等等); 相对真值:(如高一级精度的测量值相对于低一级精度的测量值)。

  5. 准确度: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准确度: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 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间的差值, 用 E表示 误差 E = x - xT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占真值的百分比,用Er表示 Er =E/xT = (x – xT) /xT×100% 例 某一物体质量称量为1.6380g,其真实质量为1.6381g,则:绝对误差=?

  6. 说明:在实际分析中,真实值难以得到,常以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说明:在实际分析中,真实值难以得到,常以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实值。 例 某同学用分析天平直接称量两个物体,一为5.0000g,一为0.5000g, 试求两个物体的相对误差。 解:用分析天平称量,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均为正负0.0002g, 则两个称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

  7. 讨 论 1)绝对误差相等,但相对误差并不一定相等。测定量大的相对误差小,准确度就高。用相对误差来表示准确度,更为确切。 2)误差有正和负,正值表示表示分析结果偏高,负值表示分析结果偏低。

  8. 2、精密度和偏差: 精密度: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 量。 偏差: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用 d表示。 ∑di= 0

  9. 测定某试样中铝的百分含量为:57.64%,57.58%,57.54 %,57.60%,57.55(%),试计算其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10. 平均偏差: 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

  11. 例:测定某试样中氯的百分含量,三次分析结果分别为25.12、25.21和25.09,计算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如果真实百分含量为25.10,计算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例:测定某试样中氯的百分含量,三次分析结果分别为25.12、25.21和25.09,计算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如果真实百分含量为25.10,计算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平均值 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0.05/25.14)×1000‰=2‰ 绝对误差E=25.14-25.10=+0.04(%) 相对误差=(+0.04/25.10)×1000‰=+2‰

  12. 如下二组数据,各次测量的偏差分别为: 第一组:+0.3,-0.2,-0.4,+0.2,+0.1,+0.4, 0.0,-0.3,+0.2,-0.3; 第二组:0.0, +0.1,-0.7,+0.2,-0.1,-0.2,+0.5,-0.2,+0.3,+0.1; 哪一组数据的精密度好?

  13. 平均偏差 :特点:简单 缺点:大偏差得不到应有反映。 标准偏差:又称均方根偏差 标准偏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1)当测定次数趋于无穷大时(总体) 标准偏差 : μ为无限多次测定的平均值(总体平均值); 即: 当消除系统误差时,μ即为真值。

  14. n→∞时, →μ, s→σ x (2)有限测定次数(样本) 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15.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16. (1)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接近真值的程度,精密度表示测量的再现性或重现性; (2)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3) 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由于误差类别的存在。 只有准确度及精密度都高-结果可信。

  17. A.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B.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 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D.分析中,首先要求准确度,其次才是精密度 • 下面论述中正确的是: 某人对试样测定五次,求得平均值的偏差d 分别为+0.04,-0.02,+0.01,-0.01,+0.06。则此计算结果应是? A.正确的 B.不正确的 C.全部结果是正值 D.全部结果是负值

  18.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3、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产生的原因: • 方法误差:溶解损失、终点误差-用其他方法校正; • 试剂或仪器误差:刻度不准、砝码磨损-校准(绝对、相对);所用的试剂不纯等; 操作(主观)误差:生理上或习惯上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 特点:具单向性、重复性、可测性特点;

  19. 不可校正,无法避免,服从统计规律 • 随机误差: 又称偶然误差 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测定次数越多其平均值越接近真值。一般平行测定4-6次; 过失:由粗心大意引起,可以避免的。

  20. 误差的减免 : • 系统误差的消除 : 1 采用标准方法或对照试验,找出校正数据,消除方法误差 ; 2 实验前校正器皿和仪器,消除仪器误差; 3 做空白实验,检验和消除溶剂误差;

  21. 减小偶然误差 : 1 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率相等,即绝对值相近 ( 或相等 ) 而符号相反的误差以同等的机率出现。2 小误差出现的频率高,而大误差出现的频数较低,很大误差出现的机率近于零或极少。即:偶然误差的规律符合正态分布。 在消除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增加测定次数,取其平均值,可减少偶然误差。

  22.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比较:

  23. 若试样的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原因是:若试样的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原因是: A 试样不均匀 B 使用试剂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 C 有过失操作 D 使用的容量仪器经过了校正 下面有关误差论述中正确的为( )。 A.精密度好误差一定小 B.随机误差具有方向性 C.准确度可以衡量误差的大小 D.绝对误差就是误差的绝对值

  24. 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 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C.砝码生锈 D.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读不准确

  25. 4 误差的传递 系统误差 a. 加减法 R=mA+nB-pC  ER=mEA+nEB-pEC b. 乘除法 R=mA×nB/pC  ER/R=EA/A+EB/B-EC/C c. 指数运算 R=mAnER/R=nEA/A d. 对数运算 R=mlgA ER=0.434mEA/A

  26. 随机误差 a. 加减法 R=mA+nB-pC sR2=m2sA2+n2sB2+p2sC2 b. 乘除法 R=mA×nB/pC sR2/R2=sA2/A2+sB2/B2+sC2/C2 c. 指数运算 R=mAnsR/R=nsA/A d. 对数运算 R=mlgA sR=0.434msA/A

  27. 极值误差 最大可能误差 R=A+B-C ER=|EA|+|EB|+|EC| R=AB/C ER/R=|EA/A|+|EB/B|+|EC/C|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