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58 Views
故事为本的学前课程之课堂案例分析. 钱怡君 蓝莉莉 ( 指导老师:林美莲博士). 新加坡的语言背景与环境. 新加坡为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岛。 1965 年独立前后,官方主要语言是英语,母语为辅的语言政策。 除了四大民族外,还有 20 个特殊的方言族群。而华人族群当中,福建、潮州、广东和客家是四大方言。 语码转换 (code switching) 现象在新加坡很普通。. 新加坡特殊的语言社会.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但这并不能构成特殊,世界上有这种情况的国家不胜其多。他之被视为特殊,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E N D
故事为本的学前课程之课堂案例分析 钱怡君 蓝莉莉 (指导老师:林美莲博士)
新加坡的语言背景与环境 • 新加坡为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岛。 • 1965年独立前后,官方主要语言是英语,母语为辅的语言政策。 • 除了四大民族外,还有20个特殊的方言族群。而华人族群当中,福建、潮州、广东和客家是四大方言。 • 语码转换 (code switching) 现象在新加坡很普通。
新加坡特殊的语言社会 •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但这并不能构成特殊,世界上有这种情况的国家不胜其多。他之被视为特殊,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国家以非母语的英语作为国家的行政语言(实际上的通用语言),不同源流的民族需要把自己的母语作为国家的第二语文来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是必须的; • 华人占社会人口70%以上,但他们也和其他民族一样,母语是第二语文,其母语没有特殊的地位;
新加坡特殊的语言社会 • 所谓的华人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真实的情况是存在两个不同的华人社会,一个是华人社会,一个是英语的华人社会; • 在社会经济的自然发展以及政府刻意提倡下,新加坡社会里,英语占据高等语言 (higher language)的地位,是相当自然的结果。中上层社会通用英语沟通,说英语流利的人其社经地位与教育程度也较高; • 为了适合不同的学习对象,政府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设置不同的母语课程,例如中学华文B, 快捷华文,高级华文,双文化课程等等。
新加坡家庭使用的主要语言调查 2012年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针对128名6岁与128 名3岁幼儿做了一个华族幼儿家庭双语环境调查发现,幼儿虽然在家里使用英语或华英双语,但是与同伴交往中更倾向于使用英语,86.7% 6岁儿童较多使用英语 (林美莲博士、卓慧敏女士、蔡佩妙博士,2013)。
二语作为华语教学 • 美国语言学习专家 Krashen (1985)提出在语言学习五大假设中的输入假设指出,要增进学习第二语言的获得,第二语言的输入是重要的。因此,有效的华语教学必须是有意义的、具功能性的、及提供丰富的情境; • 在教学中,提供丰富的语言与文字环境,取代单调、抽离情境的文字笔画练习及机械式背诵的语文活动安排; • 在课室的布置,依据主题情境的需要,提供真实的语言事件 (林丽卿、邱莲春等人,2005)。让孩子在体验真实生活与社会情境中学习语文。
绘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课堂案例分析 • 老师是拿出一块布作为引起动机。过多孩子很快地回答“布”,经过老师的提醒,小朋友就说:“一只布”、“一条布”、“一个布”、“一匹布”等等。 • 老师再引导小朋友回想自己过生日的生活经验说出“一块蛋糕”。藉由老师的引导及过去的经验鹰架,认识了“一块”这个量词。 • 由于孩子在概念上已建立旧经验,而新语言的学习是建立在旧经验的基础上,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并帮助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Krashen (1985) 提出的语文学习中一项重要的因素 – 情感滤纲。
绘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课堂案例分析 • 班上的小朋友都是来自讲英语的家庭背景,许多时候在回答时,由于字汇与句型不足,常出现英文单词,如 “mattress cover bag”、”shoulder”、”hole”, 但老师可以利用已知知识的脤络,引介新知识。通过老师的动作提示及回溯鹰架,如:“熊住在哪里?”小朋友说:“山洞”,很快就能引导出小朋友说出衣服旧了会有“洞”。(之前,小朋友把hole用华语说成“圈”)在华语课程进行过程中,即使孩子碰到一些不懂的生字,也可根据先前的背景知识预测此字汇的意思 。
绘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课堂案例分析 • Cummins (1991) 的主张。他认为一个拥有双语能力的孩子,在学习概念上,两种语言会产生交集而形成一个共同潜在熟练(common underlying proficiency, CUP),使他可以轻易地用任一种语言来表达说与写。
绘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课堂案例分析 • 老师的“鹰架”(scaffolding)是根据孩子的需要,给予支持协助,并保持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活动。例如在绘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老师安排了眼镜、帽子、鞋子、衣服等实物,再利用机会回溯鹰架来加强小朋友对穿和戴的用法。并故意用“纠错法”来让小朋友说出正确的动词。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教学方式 • TPR 的成效令人动容,也建立孩子初学华文的信心;但也诚如 Krashen (1988) 曾指出,TPR 教学不可能独自承担起整个教学工作,对于语言初学生初者,仍有其他有效的方法,提供可理解的输入例如用短片、实物、道具等等。 • 学者认为 TPR 教学常局限给予零碎的指令(例:拍手、转身等),并期望孩子根据指令完成简单的动作,较少提供机会让孩子语言的产出。因此建议孩子已经果积更多的单词及短句时,老师应该要将孩子所学的华文灵活地串联起来,沦造更多有意义的连续动作(廖晓青,2002)。
总结 在新加坡这个特殊语言的背景下,老师更应该营造一个让孩子自然地运用口语的情境教学。 皮亚杰说,孩子在做中学习,经由创作及表达,孩子学习的效果最好。学习第二语言,如果能帮助孩子探索事物、发现事物,可以帮助他们消化吸收学到的语言,孩子更了解自己、建立自信。
以故事为本的二语教学中,如何透过提问和营造口语交际情境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以故事为本的二语教学中,如何透过提问和营造口语交际情境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提问的作用 • 促进师生、生生间的口语互动 • 激发幼儿参与讨论的兴趣和热情 • 启发幼儿多角度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 帮助老师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实际语言 发展水平 • 运用言谈鹰架来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学实例的分享 在《兔子借地》的故事教学中,老师透过提问,活跃课堂气氛,引起教学动机。 老师在上课前问: 小朋友,子可以组成哪些词语?例如()子
请您猜一猜幼儿会给出多少个词语? 20 个? 10 个? 30 个? 40 个? 50 个?
提问的效果: 一石激起三层浪(教学录像示范)
幼儿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说出了64个词汇。 1 院子 2 兔子 3裤子4房子5狮子6椅子7桌子8铺子9肚子10袜子11鞋子12裙子 13小石子14叶子15瓶子16袋子17帽子18盒子19胡子20鸭子21王子22沙子 23叉子24垫子25铲子26盘子27耙子28梳子29猴子30包子31刀子32篮子33小子34尺子 35小车子36杯子37果子38儿子39妻子40孩子41傻子42日子43爪子44虫子45种子 46麦子47屋子48镜子49本子50脑51套子52句子53梨子54鼻子55句子 56毯子57领子58袖子59梯子60轮子61耗子62林子63蚊子64箱子
一个小小的课堂提问给老师的教育启示 • 儿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 老师是语言学习的诱导者 • 老师要善于提问-抛砖引玉 • 提问能激发幼儿主动地建构语言知识和能力 • 透过提问,老师才能准确地了解幼儿实际的语言水平和元认知 • 提问能促进幼儿思考能力的发展
如何提问? 提问分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是提出记忆式或理解式的问题,帮助幼儿掌握和巩固新经验。
如何提问? 开放式提问主要指以询问“什么”、“怎么”和“为什么”等问题。开放式提问能鼓励幼儿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录像示范
老师提问的策略 • 多提开放式的问题,培养和锻炼幼儿组织语句,准确表达自 己想法的能力。 • 提问要有层次性,透过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理解 故事内容 • 透过提问,促进师生间的口语互动
新的启示:提问也可以是双向的 老师 学生 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发问!
老师要如何鼓励学生发问? (教学录像示范)
老师阅读了故事绘本《南瓜汤》后, 鼓励小朋友自问自答 (教学录像示范)
口语交际能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新加坡母语检讨委员会对母语教学的建议: -乐学善用:母语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能够使用母语进行有效地人际交流。 创设交际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对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在口语互动中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教学录像示范)
营造真实的情境促进幼儿的口语互动 (教学录像示范)
走出绘本,走近生活,在真实情境中活用语言—由故事绘本《菲菲生气了》拓展的口语交际活动走出绘本,走近生活,在真实情境中活用语言—由故事绘本《菲菲生气了》拓展的口语交际活动 同伴间分享自己生气的故事 采访学校里的老师什么时候你会生气?你有哪些消气的方法? 和同伴分享采访结果 去校外采访陌生人
如何创设环境来促进幼儿语言的习得, 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需要搭建怎样的鹰架和创设怎样的环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呢?我们需要搭建怎样的鹰架和创设怎样的环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呢?
幼儿是环境的小主人,老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布置。幼儿是环境的小主人,老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布置。
老师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和支持者,要善于发现幼儿与环境互动中所表现出的兴趣点,并依据幼儿现有的语言水平,及时调整环境鹰架策略,支持幼儿的语言学习。老师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和支持者,要善于发现幼儿与环境互动中所表现出的兴趣点,并依据幼儿现有的语言水平,及时调整环境鹰架策略,支持幼儿的语言学习。
课程着重在绘本的开展,因为绘本是图片的精炼、语言的浓缩。所以环境创设必须要结合绘本中的语言点,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语言产出。课程着重在绘本的开展,因为绘本是图片的精炼、语言的浓缩。所以环境创设必须要结合绘本中的语言点,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语言产出。
老师可以把教室里的语言区布置成绘本中的场景,营造出浓浓的故事氛围,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投入故事表演的热情。老师可以把教室里的语言区布置成绘本中的场景,营造出浓浓的故事氛围,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投入故事表演的热情。
环境创设要激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与环境互动,从而达到有效学习语言的目的。环境创设要激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与环境互动,从而达到有效学习语言的目的。
环境的创设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幼儿之间的互动,以及在这个互动中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才可以丰富幼儿的口语产出。环境的创设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幼儿之间的互动,以及在这个互动中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才可以丰富幼儿的口语产出。
幼儿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和无止境的探索者,在与环境互动中,他们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幼儿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和无止境的探索者,在与环境互动中,他们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环境的创设,把绘本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运用实践来升华所学到的语言。通过环境的创设,把绘本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运用实践来升华所学到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