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564 Views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普通物理 》 多媒体电子教案. (力学). 张璞扬 张权 制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基础物理教程 》 课题组. 我曾对中国科技大学的同学们提出过“三 P” :. Perception , Persistence , Power. 意思是:直觉,坚持,力量。要有科学的 直觉意识去创造,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奋斗, 以扎实的知识力量去克服困难。. 杨振宁. 绪 论. 目 录. 1 、物理学与物质世界 2 、物理学与科学技术 3 、物理学与科学思维 4 、悟物穷理. 联合国第 58 次会议决议.
E N 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普通物理》多媒体电子教案 (力学) 张璞扬 张权制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教程》课题组
我曾对中国科技大学的同学们提出过“三P” : Perception, Persistence, Power 意思是:直觉,坚持,力量。要有科学的 直觉意识去创造,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奋斗, 以扎实的知识力量去克服困难。 杨振宁
绪 论 目 录 1、物理学与物质世界 2、物理学与科学技术 3、物理学与科学思维 4、悟物穷理
联合国第58次会议决议 联合国大会于2004年6月10日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 的决议。决议全文如下: 联合国大会, 承认物理学为了解自然提供了重要基础, 注意到物理学及其应用是当今众多技术进步的基石, 确信物理教育提供了建设人类发展所必需的科学基础设施 的工具。 意识到2005年是爱因斯坦关键性科学发现一百周年,这 些发现为现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1、欢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 2、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 家的物理学会和团体一道,组织活动庆祝2005年国际物理年; 3、宣告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
㈠ 物理学与物质世界 一、物质世界 物理学的骄傲在于研究对象无所不包,大至宇宙,小至原子内部(宇观 、 宏观 、介观、微观)。 • 空间尺度(相差1045-1046): 1026 m(约150亿光年, 宇宙)-10-20 m(夸克) • 时间尺度(相差1045): 1018s (150亿年, 宇宙年龄) - 10-27s(硬 射线周期) • 速率范围: 0(静止) - 3108 m/s(光速) 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人们从自己向小尺度追问 探索物质的组成 , 物理学上对应粒子物理学(微观理论)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目前,粒子物理的所有观测结果都可以用存在三族基本粒子(夸克、轻子、规范玻色子)和三种(或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来解释。 • 人们从自己向大尺度追问 探索宇宙的奥秘, 物理学上对应天体物理学(宇观理论) 宇宙是怎样运动的呢?宇宙有限又无边!有中心?无中心? 宇宙学的标准模型:大爆炸宇宙学 物质世界总图象: 从整个物理学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一条鲜明的主线,这就是执着地追求宇宙的统一,找寻支配宇宙万物的最基本、最统一的规律.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 场与粒子是统一体的两种表现形式; • 场论给出最新认识, 每种粒子对应一种场, 场有不同能量状态 • 基本相互作用 • 强相互作用 (强度1,作用距离 ) • 电磁相互作用(强度 ,作用距离长 ) • 弱相互作用 (强度 ,作用距离 ) • 引力相互作用(强度 ,作用距离长) • 物质的凝聚状态 • 凝聚态: 固、液、气态、等离子体 • 致密态: 恒星晚年,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三、物理学使人们深入认识世界
一 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学的发展依赖于一种基本的信念:物质世界存在着 完整的因果链条,即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的运动现象是 多种多样的,物理学的责任就是寻找支配这些现象的统一的 力。 ㈡ 物理学与科学技术 从物理学300多年发展的历史看,已经历了三次革命: 17世纪牛顿力学率先发展,完成了物理学的笫一次大综合,这是笫一次革命;笫二次是18世纪到19世纪,把光、电、磁三者统一起来的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到20世纪,第三次大革命则是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带动起来的。每一次革命物理学在观念上都产生深刻的转变。
三 发展模式: 技术-物理-技术 物理-技术-物理 实例: • 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1909)-核能利用(40年代以后) • 量子力学-费米狄拉克统计-固体能带理论(20年代) -晶体管 • 诞生(1947)-集成电路(1962)-大规模集成电路 (70年代后期) • -微结构物理 二 物理学发展与技术革命 由于物理学的发展,成为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引发了三次技术革命:笫一次是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主要标 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它是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发展的结果。笫 二次是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无线 电通讯的实现,它是电磁学发展的结果。笫三次则是开始于20 世纪40年代的电脑、电信革命,也叫做“数字革命” 。目前正处 于笫三次工业革命的初期阶段。它则是近代物理学发展的结果。
量子力学-隧道效应-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隧道效应 经典观点 量子观点 70年代罗伯特. 杨制成场发射显微镜。 1981年 宾尼和罗雷尔应用隧道效应改进了场发射显微镜,制造 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198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Ⅰ Ⅱ Ⅲ a 0 x 扫描探针 电子云 样品表面 隧道效应及隧道显微镜(STM) 1. 隧道效应 粒子能穿透比其更高的势垒的现象。 2.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横向分辨率0.1nm 纵向分辨率0.01nm 电子显微镜分辨率0.3-0.5nm
操纵原子不是梦-“ 原子书法”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 写”出的 平均每个字的面积仅百万分之一平方厘米
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将48个铁原子排列在铜表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围栏.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将48个铁原子排列在铜表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围栏.
㈢ 物理学与科学思维 提出命题 推测答案 研究的步骤 理论预言 实验检验 应用 修改理论 一、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 演绎-推理 演算 • 归纳-假设 模型 • 估算-定性和半定量 直觉、想象力、 洞察力
二、物理学思维特点 物理教学,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科学方法论的 教学。如果学生能从学习中体会到物理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将 终生受益。 物理学思维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 1. 敢于想像。要认识敢想才有物理学,不敢想就没有物理学。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例如,麦克斯韦的位移 电流假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光电效应的论述。 2. 善于归纳。物理学的构架是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定律。这些 定律都是从实验(或观察)中归纳出来的。但这种所用的科学 方法,只能是“不完全”归纳法,而不是数学的完全归纳法。例 如“势”概念的应用。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唐朝 杜甫(中文的“物理”一词源出此) “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李政道(1957年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 物理学奖) 3. 创设模型。物理学并不讳言自身只研究模型。模型并不全同 于真实,但物理学的成功正在于创造出许多成功的模型。模型是 “理想化”的,但不是“伪劣”的,它突出了许多表面上看是千差万 别的物体最本质的特征。 (四) 悟物穷理 学好物理学,关键是勤于思考,悟物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