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25 Views
西拉雅族的宗教信仰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 紀念八八水災失落的小林村. 不同時期對台灣本島人的稱呼 *清領時期,將本島人分成「福建人」、「廣東人」、「熟 番」、「生番」。 * 1905 年,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實施第一次臨時戶口調查,建 立台灣的戶口制度。沿用清代的概念,將本島人分成「福建 人」、「廣東人」、「熟番」、「生番」四大種族。 * 1935 年,日本殖民政府舉行的國勢調查,將「熟番」 改稱「平 埔族」; 「生番」改稱「高砂族」。當時台灣的平埔族共有 5 萬 7812 人。
E N D
不同時期對台灣本島人的稱呼 *清領時期,將本島人分成「福建人」、「廣東人」、「熟 番」、「生番」。 *1905年,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實施第一次臨時戶口調查,建 立台灣的戶口制度。沿用清代的概念,將本島人分成「福建 人」、「廣東人」、「熟番」、「生番」四大種族。 *1935年,日本殖民政府舉行的國勢調查,將「熟番」 改稱「平 埔族」; 「生番」改稱「高砂族」。當時台灣的平埔族共有5 萬7812人。 *1956年,中華民國政府實施台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 人口普查,以「山地同胞」取代了「高山族」一詞。「平埔 族」因分布在平地,約有半數依其使用的常用語,祖籍被歸為 「福建」或「廣東 」。當時另外有2萬7009人被列為「族系未 詳」
1956年,中華民國政府舉行台灣在戰後第一次人口普查,當時被列為「族系未詳」者,分布在台南縣市、高雄縣1956年,中華民國政府舉行台灣在戰後第一次人口普查,當時被列為「族系未詳」者,分布在台南縣市、高雄縣 市、屏東縣、台東縣及花蓮縣的人數約佔總人數的82%。 西拉雅族的分布 *北自台南縣平原,南到屏東平原一帶的平地或山麓地帶。 *以台南縣境內,人口分布最集中,因而有西拉雅故鄉之 稱。
小林村的位置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位於楠梓仙溪東岸的河谷沖積扇。 *是平埔族西拉雅族中大滿族居住地,居民以劉、潘、王、 陳姓居多。
西拉雅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以太祖或阿立祖的形式出現。西拉雅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以太祖或阿立祖的形式出現。 1.阿立祖是保護聚落的主神,奉於公廨。 2.太祖是與祖靈相關的崇拜,奉於家中壁腳。 3.目前在稱謂上已無所區分。 4.無固定名稱:阿立母、老君、太上老君、太祖公、阿姆姆、 番祖、七仙女、七仙姑。
祀壺信仰 1.壺只是容器,壺裡裝水。 2.老祖在向水裡休息,不是拜壺體,而是拜水。 3.向:宇宙間永生不滅的靈魂。好的向給好運,壞的向如漢 人的好兄弟。 4.壺因地制宜,可以有各種形狀。
「向」是靈魂:儀式過程中,最重要的向有三種:一種是宇宙間所有的大向,一種是保護各聚落的向,另一種是牽曲的曲向。「向」是靈魂:儀式過程中,最重要的向有三種:一種是宇宙間所有的大向,一種是保護各聚落的向,另一種是牽曲的曲向。
1.公廨案桌上拜甕,甕裏面插上枝葉,祭 品有檳榔、米酒、「米買(ㄇㄞ)」----米 糕一種。2.今公廨在初一、十五要插青,即插綠色的枝 葉。 3.漢化後的產物。
豬 1.是太祖夜祭重要的祭品,現今拜豬主家通常是因孩子當兵、 身體健康或做生意有賺所許願。 2.在年度祭儀的過程中,豬代表了人對神明的崇敬。 3.光復前,還得用打獵來的山豬祭神,而且豬都是在儀式現場 以竹刀放血、以泥土裹豬身烘烤去毛,除祭神之意義,也是 對過去焚耕打獵生活型態所發展的集體記憶之表徵。
夜祭 1.傳統平埔族每年3月15日「禁向」半年內不得嫁娶、唱 歌、打獵,直到農曆9月15日開向之日才解禁,採夜祭 型式遙祭祖靈。 2.夜祭活動儀式在晚間7點進行到隔天早上8點。 3.祭祀儀式:向阿立祖上香、獻花、獻果、獻酒、獻財寶、 行三鞠躬禮。 4.唱牽曲。
牽曲在太祖祭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稱,如跳戲、牽戲、跳嗚嘮等,是一種手牽手、圍成圈,配著簡單進退的舞步,邊唱邊跳的歌曲。現在所聽取的牽曲用的是古語所唱,曲調哀憐,感動了上天降雨。因此每年牽曲感謝天公與太祖好生之德,又有人說那是「望母調」,懷念祖先對後代子孫的庇佑,因此哀怨動人,希望祖先不要遺忘子孫,而繼續庇護之。牽曲在太祖祭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稱,如跳戲、牽戲、跳嗚嘮等,是一種手牽手、圍成圈,配著簡單進退的舞步,邊唱邊跳的歌曲。現在所聽取的牽曲用的是古語所唱,曲調哀憐,感動了上天降雨。因此每年牽曲感謝天公與太祖好生之德,又有人說那是「望母調」,懷念祖先對後代子孫的庇佑,因此哀怨動人,希望祖先不要遺忘子孫,而繼續庇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