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684 Views
第二篇.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电路分析. 一、三极管的结构与类型. 半导体三极管又称为晶体管、三极管、双极型晶体管、 BJT 。. 1.2.1 三极管的结构、特性与参数. 三极管由 2 个背靠背的 PN 结组成,分为 NPN 型、 PNP 型。. 三极管又分为 硅 三极管、 锗 三极管。. c : Collector 集电极 b : base 基极 e : emitter 发射极. NPN 型三极管. 采用平面管制造工艺,在 N + 型底层上形成两个 PN 结。. 箭头表示发射结正偏时的实际电流方向。.
E N D
第二篇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电路分析
一、三极管的结构与类型 半导体三极管又称为晶体管、三极管、双极型晶体管、BJT 。 1.2.1 三极管的结构、特性与参数 三极管由2个背靠背的PN结组成,分为 NPN型、PNP型。 三极管又分为硅三极管、锗三极管。
c:Collector 集电极 b:base 基极 e:emitter 发射极 NPN型三极管 采用平面管制造工艺,在 N+型底层上形成两个PN结。 箭头表示发射结正偏时的实际电流方向。 工艺特点:e区掺杂浓度高,b区薄, c结面积大 。
PNP型三极管 发射结正偏(VBE<0)时,电流从b极流出。 在P+型底层上形成两个PN结。
发射区向基区大量注入电子(多子); 载流子运动 (以NPN管为例) • 新注入的电子小部分被基区的多子( 空穴)复合; • 大部分注入的电子被拉入集电区。 • 集电结反偏,少子形成反向饱和电流ICBO。 条件(放大状态): 发射结正偏(VBE>0) 集电结反偏(VCB>0)
三极管内部结构特点 • 发射区掺杂浓度远大于集电区,以尽可能多提供载流子; • 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低,以减小载流子的复合机会; • 集电区结面积较大,以利于收集载流子。
对于PNP型三极管 三极管存在电流控制能力。
四种工作状态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放大工作状态 模拟电路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截止工作状态 数字电路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饱和工作状态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倒置工作状态 较少应用
三种基本组态 集电极不能作为输入端,基极不能作为输出端。 共基组态(CB) VBE>0,发射结正偏,VCB>0(∵VCC>VBB),集电结反偏。所以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输入:发射极 输出:集电极 公共端:基极(此处接地)
共集组态(CC) 共射组态(CE)
称为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共基组态时电流关系(放大状态) Je正偏,Jc反偏 定义 ICBO称为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其值很小,常可忽略。 一定条件下,输入/出电流成线性关系,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
称为共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共射组态时电流关系(放大状态) 定义 ICEO称为穿透电流,其值较小,也常可忽略。
共集组态时电流关系(放大状态) 无论哪种组态,输入电流对输出电流都具有控制作用,因此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并且共射和共集组态还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二、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1. 共射极输入特性 基极电流iB与发射结电压vBE之间的关系 与PN结正向伏安特性曲线相似,当vCE>1时,输入伏安特性基本不变。
2. 共射极输出特性 集电极电流iC与集-射间电压vCE之间的关系 输出特性曲线族 • 截止区 • 饱和区 • 放大区
截止区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硅0.5V,锗0.1V 等效电路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饱和区 ICS IBS VCES 其特征是iC随vCE下降而减小。当vCE不变时, 若增大iB, 则iC基本不变, 三极管失去放大能力。 当集电结零偏(vCB=0)时称为临界饱和。VCES称饱和压降,ICS称集电极饱和电流, IBS称基极临界饱和电流。 当iB>IBS时,三极管进入深饱和
饱和区模型 等效电路 临界饱和:VCES=0.7V 深度饱和:VCES≈0.3V 简化等效电路
放大区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特征是iC仅受iB控制,与vCE的大小无关,具有恒流特性。 等效电路
PNP型三极管 vBE、vCE为负值 横坐标为-vBE、-vCE iB、iC的实际流向与NPN型管相反
三、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 电流放大倍数 • 共射极直流电流放大倍数 • 共射极交流电流放大倍数 β典型值为20~200 • 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倍数 • 共射极交流电流放大倍数 α典型值为0.95~0.995
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 ICBO是指发射极开路,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加反向电压时的反向饱和电流(μA级)。与单个PN结的反向电流一样,主要取决于温度和少子浓度。 2. 极间反向电流 • 穿透电流 ICEO是指基极开路,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加反向电压时,从集电极穿过基区流入发射极的反向饱和电流。 ICEO是衡量三极管性能稳定与否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值愈小愈好。ICBO和ICEO与温度密切相关。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ICM当iC超过ICM时,电流放大倍数β将显著下降。 3. 极限参数 • 集电极最大允许功耗 PCMPCM表示集电结上允许的耗散功率的最大值。主要由管子所允许的温升及散热条件决定。当超过PCM时,管子可能烧毁。 • 反向击穿电压 超过反向击穿电压时,管子将发生击穿。反向击穿电压的大小不仅与管子本身的特性有关,还与外电路的接法有关。
安全工作区 4. 安全工作区与温度稳定性 由三极管的三个极限参数:PCM、ICM和V(BR)CEO,在输出特性曲线上可画出安全工作区 。
温度稳定性 • 输入特性:温度上升时,发射结电压下降(负温度特性),温度系数约为-2.5mV/℃。 • 输出特性:温度上升时,输出特性曲线上移,间距增大。
1.2.2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 NPN管:放大器件,核心元件 Rb和Rc:提供适合偏置--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C1、C2:隔直(耦合)电容。隔直流通交流。 一、放大电路的组成与各元件的作用 vs,Rs: 信号源电压与内阻 RL:负载电阻,将集电极电流的变化△iC转换为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电压变化△vCE 。 共射放大电路
二、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 静态(vi=0,假设工作在放大状态) 静态分析:又称直流分析,计算三极管的电流和极间电压值,应采用直流通路(电容开路)。 基极电流:IB=IBQ=(VCC-VBEQ)/Rb 集电极电流:IC=ICQ=βIBQ 集-射间电压:VCE=VCEQ=VCC-ICQRc 直流通路
动态(vi≠0) 输入电压变化会引起输出电压的变化,这时电路所处的状态称为动态。 vBE=VBEQ+vbe=VBEQ+vi iB=IBQ+ib iC=ICQ+ic=ICQ+βib vCE=VCEQ+vce=VCEQ-icR'L vo=vce=-icR'L 放大电路对信号的放大作用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来实现 ,其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
符号表示 瞬时量 直流量(静态分量) 交流量(动态分量) 交流分量的有效值 峰值 • 大写大下标:直流量,如IB、 IBQ、VCEQ。 • 小写小下标:交流量,如ib、 vce、vi、vo。 • 小写大下标:瞬时量,如iB、 vCE。 • 大写小下标:交流量的有效值、峰值或 峰峰值,如Ib、Vo、 Vom 、 Vopp。 例: VCEQ=8 V
构成放大电路的基本原则 • 放大电路必须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直流电源的极性与三极管的类型相配合,电阻的设置要与电源相配合,以确保器件工作在放大区。 • 外加输入信号能有效地加到放大器件的输入端,使三极管输入端的电流或电压跟随输入信号成比例变化。 • 经三极管放大后的输出信号(如ic=βib)应能有效地转变为负载上的输出电压信号。
1.2.3 电压传输特性和静态工作点 一、单管放大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 图解分析法 输入回路方程 输入特性曲线
输出回路方程 输出特性曲线
AB段:截止区,对应于输出特性曲线中iB<0的 BCDEFG段:放大区 GHI段:饱和区 • 作为放大应用时: Q点应置于E处(放大区中心) 若Q点设置C处,易引起截止失真 若Q点设置F处,易引起饱和失真 • 用于开关控制场合: 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上
二、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公式法计算) • 单电源固定偏置电路 目的:选择合适的Rb,Rc,使电路工作在放大状态 前提:已知三极管的参数 设计时通常令: VBEQ=0.7V,VCEQ=VCC/2,ICQ=XmA 由此求两个偏置电阻
已知VCC=12V,VBE=0.7V,β=50。 (1)若Rb=280kΩ,RC=3kΩ,求静态工作点Q; (2)若Rb改为110kΩ,其余参数不变,重新计算Q值。 【例1.2.2】 解: (1) 假定工作在放大状态 假设成立。
(2) 若Rb改为110kΩ 同样先假定工作在放大状态 110kΩ 假设不成立,电路处于饱和状态,需重新计算 说明电阻的改变会引起题中的静态工作点变化。单电源固定偏置电路不具有保持Q点稳定的能力。
在例1.2.2中,若β值未知,而已知输出特性曲线,则可用图解法以求Q点。在例1.2.2中,若β值未知,而已知输出特性曲线,则可用图解法以求Q点。 直流负载线方程: 从图中直接读出:ICQ=2 mA,VCEQ=6 V。与估算法结果基本相同。
工作点稳定的偏置电路 放大电路的Q点确定以后,希望Q点稳定不变。 电路工作原理 分压式偏置电路 分压式偏置电路的Q点与其参数(如β)无关, 也不受温度的影响。
稳定工作点的另一种解释 温度T↑→IC↑→IE↑→VE↑(=IERe) ↓(VB固定) IC↓IB↓VBE↓ (=VB-VE) 在静态情况下,温度上升引起IC增加,由于基极电位VB固定,该电流增量通过Re产生负反馈,迫使IC自动下降,使Q点保持稳定。 Re愈大,负反馈作用愈强,稳定性也愈好。但Re过大,输出的动态范围(ΔvCE)变小,易引起失真。 Rb1、Rb2愈小,VB愈稳定。但它们过小将使放大能力下降 。
工程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电阻阻值的影响。 经验公式: I1=(5~10)IBQ VEQ=IEQRe=0.2VCC (或VEQ=1~3V)
已知VCC=15V, Rb1=36kΩ, Rb2=10kΩ, Rc=3.6kΩ, Re=2kΩ,β=60 , VBE=0.7V。 (1) 估算法求Q点; (2) 验算电路参数是否满足Q点的稳定工作条件。 【例1.2.3】 解: (1)求Q点:
(2) 验证电路参数是否满足Q点的稳定工作条件 满足I1 >> IBQ条件 满足VEQ=1~3V条件 ∴电路参数满足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工作条件。
设VBE=0.7V,β=75,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用估算法求Q点; (2) 用图解法求Q点。 【例1.2.4】 解: (1)估算法:
(2) 图解法: 输出回路方程: 称为直流负载线方程 从图中直接读出: ICQ=5.6mA,VCEQ=6.4V。
设计一个PNP管的偏置电路,设VEB=0.6V,β=60,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为使VECQ=2.5V,试确定基极偏置电阻Rb的值 。 【例1.2.5】 解: 或
1.2.4 三极管的放大与开关应用举例 为了用作放大器,三极管必须工作在放大区,外电路参数应保证电路工作在电压传输特性曲线的线性控制区。 • 第一步:进行静态分析, 求静态工作点; 一、用作放大器 • 第二步:动态分析,求放大倍数等动态参数。 图中 vI=VBB+vi 设 vi=0.5sinωt (V) 图1.2.14(a) p.34
静态分析(分析当vi=0时的状态) 调节VBB值,使Q点位于E处。
动态分析(考虑vi变化时的状态) 先由输入特性曲线与vI求iB: vI=VBB+vi =1.6+0.5sinωt (V) ∴直线斜率保持不变,iB沿输入特性曲线正弦变化。 iB=IBQ+ib =35+20sinωt (μA)
然后由输出特性曲线与iC求vCE: ∴负载线保持不变,iB变化,工作点沿负载线正弦变化。 iC =ICQ+ic =1.5+0.8sinωt(mA) vCE=VCEQ+vce=10-6sinωt (V)
二、用作可控开关(或反相器) vI=0:三极管截止, iC=0, vO=20V vI=3V:三极管饱和 当输入方波信号时,三极管交替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类似于一个可控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