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32 Views
先進觀念 • 輕鬆掌握. 商周數位學院. 《 他,改變 1 億人命運 》 商業周刊 994 期封面故事.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 powerpoint 2000. 深入孟加拉 》 獨家專訪 2006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 他,扭轉 1 億人命運. 他拋棄在美國的榮華,回到死屍遍地的祖國; 最後,連摯愛的妻子與女兒都離開, 他的人生,要什麼?. 孟加拉, 這全球貪腐指數第五名,人口密度世界最高的國家, 82 %的人民活在每日收入不到兩美元的貧窮線下, 人們擁擠著爭取最低限度的生存機會。 10 月底,兩大黨的政爭,甚至引發 30 人的死亡衝突。
E N D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商周數位學院 《他,改變1億人命運》商業周刊994期封面故事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powerpoint 2000
深入孟加拉》 獨家專訪2006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 他,扭轉1億人命運 他拋棄在美國的榮華,回到死屍遍地的祖國; 最後,連摯愛的妻子與女兒都離開, 他的人生,要什麼?
孟加拉, 這全球貪腐指數第五名,人口密度世界最高的國家, 82%的人民活在每日收入不到兩美元的貧窮線下, 人們擁擠著爭取最低限度的生存機會。 10月底,兩大黨的政爭,甚至引發30人的死亡衝突。 人民活在貧窮線下的比率仍高居亞洲第一, 仍有五成七文盲,七成地區缺電……
2006年, 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孟加拉的尤努斯。 為何這個衝突不斷的國度, 卻孕育出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
1976年尤努斯創辦鄉村銀行(Grameen bank), 以前沒有一家銀行願意貸款給窮人, 目前,鄉村銀行貸款餘額超過58億美元,為孟加拉最大銀行。 尤努斯的經驗輸出馬來西亞、中國等40個國家,受惠窮人超過一億人。
尤努斯原先不過是一名經濟學系教授, 他一個人, 如何改變世界,變成窮人銀行家?
孟加拉獨立後,尤努斯回國。 原本在田納西州立大學任教教授的他, 相較於絕大多數在貧困線下掙扎的孟加拉人, 尤努斯的生活富足且美好。 為何他要放棄美國夢,甚至卸下經濟學系主任的穩定工作, 回到一個連抽水馬桶都沒有的地方?
尤努斯回憶他回道孟加拉時, 看到的不是獨立的快樂,而是一場大飢荒。 饑民如幽魂般湧入城市, 他們面無表情,看不出是死是活。 這些災民沒有力氣向城裡的人乞討, 他們只是坐著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一切都發生的很快,逐漸地你發現死亡和生命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無力感開始在他心中湧現,他深感羞愧,以及憤怒。無力感開始在他心中湧現,他深感羞愧,以及憤怒。 他想:「在大學之外,一堆躺在走廊和街上的人正死於飢餓, 我不禁想,這些理論到底有什麼用途? 我怎麼用理論跟學生解釋外面的世界?」 他擲下課本,走入鄉村。
有天,他走在茅草屋間, 看到一名編織竹椅的婦女, 詢問才知,一天12小時的工作, 卻因為受到中間商的剝削, 婦女一天僅能賺得兩美分。 花了一週調查,他發現有42位村民, 向高利貸借貸的27塊美金, 「天啊!所有家庭遭受到的苦難居然只為了27塊美金?」 他們怎麼脫離這樣貧窮的輪迴?
尤努斯創立了鄉村銀行, 借款給窮人協助他們翻身。 他不只挑戰制度,也挑戰文化。 他挑戰「窮人沒有信用」的銀行慣例後, 接下來,他要顛覆「爲男性建立銀行」的傳統觀念, 他違反風俗習慣,以婦女為放款對象, 遭到村裡的宗教領袖惡意攻擊, 尤努斯卻絲毫不退卻。
在鄉村銀行創辦的同一年, 尤努斯大女兒莫妮卡誕生。 妻子希望回到美國養育小孩, 但是尤努斯斷然拒絕, 回憶這一段, 尤努斯一貫昂揚的神情轉為落寞, 光芒迅速消退, 我們看到一位失落的父親。 「這是我的選擇,我不後悔。」
尤努斯花了他一生的時間, 只為改變別人的生命, 照亮貧窮角落。 到底是什麼支持著他, 走過三十多年的奮戰歲月, 甚至拋下妻女也在所不惜? 更多精彩報導, 請見商業周刊994期雜誌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994期 歡迎至商業周刊網站購書 本檔案由商業周刊新事業中心製作 歡迎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