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94 Views
实验四. 硝酸还原酶活性 的测定(活体法). (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 熟悉硝酸还原酶活性 测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 硝酸还原酶( NR) 是植物氮素代谢作用中关键性酶,与作物吸收和利用氮肥有关,它作用于 NO 3 - 使之还原为 NO 2 - ,其反应式为: NO 3 - +NADH+H + →NO 2 - +NAD+H 2 O 产生的 NO 2 - 可以从组织内滲透到外界溶液,并积累在溶液中,测定反应液中 NO 2 - 含量的增加,即表现该酶活性的大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在一般条件下都能做到。. 实验原理.
E N D
实验四 硝酸还原酶活性 的测定(活体法) (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 熟悉硝酸还原酶活性 测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 硝酸还原酶(NR)是植物氮素代谢作用中关键性酶,与作物吸收和利用氮肥有关,它作用于NO3-使之还原为NO2-,其反应式为: NO3-+NADH+H+→NO2-+NAD+H2O 产生的NO2-可以从组织内滲透到外界溶液,并积累在溶液中,测定反应液中NO2-含量的增加,即表现该酶活性的大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在一般条件下都能做到。
实验原理 NO2-含量的测定用磺胺[对氨基苯磺酸胺(sulfanil-amide)]比色法。 在酸性溶液中磺胺与NO2-形成重氮盐,再与α-萘胺偶联形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反应液的酸度大,则增加重氮化作用的速度,但降低偶联作用的速度,颜色比较稳定。 增加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度,但降低重氮盐的稳定度,所以反应需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这种方法非常灵敏,能测定每毫升含0.5μg的NaNO2。
实验材料 新鲜的植物叶片
设备 722型分光光度计、真空泵、真空干燥器、恒温箱、电子天平、镊子、三角瓶、烧杯、试管、试管架、吸水纸、擦镜纸、移液管、剪刀、吸耳球。
方法步骤 • 标准曲线的绘制 1. 吸取不同浓度的NaNO2溶液(0.5,1,2,3,4,5µg/ml)2ml于试管中,加入磺胺试剂4ml及α-萘胺试剂4ml,混合均匀 。
2. 30℃恒温箱中保温30min; 3.在520nm波长处准确测OD值; 4.以OD值为纵坐标,NaNO2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将上周所测的OD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NO2-浓度; 6.代入公式计算酶的活性。
[NO2-]处理- [NO2-]对照 NR活性 (μg· NO2- /g·h) = × 10 材料鲜重(g)×时间(h) • NO2-含量的测定 ①取材 新鲜植物叶片→水洗→吸干→称重(0.2g/份,2份)。 A.对照:0.1mol/LH3PO4(pH7.5)缓冲液5ml+DW5ml B.处理:0.1mol/LH3PO4(pH7.5)缓冲液5ml+0.2mol/LKNO35ml • ②抽气 3min/次,2次; • ③酶促反应:30℃恒温箱中保温30min ; • ④显色反应 :处理、对照、蒸馏水各2ml分别加入磺胺4ml、α-萘胺4ml(二者顺序不可颠倒),于3支试管中摇匀,30℃下20min; • ⑤用分光光度计在520nm波长处测OD值; • ⑥查标准曲线; • ⑦计算:
思考题 • 取材前为什么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光照? • 为什么要设置对照? • 为什么要抽气? • 酶促反应为什么要避光保温? • 为什么要在520nm处测吸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