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726 Views
泰北桂河之旅. 按鍵換頁 音樂:即使知道要見面(泰國電視劇「天使之爭」主題曲). 泰北的桂河以它黃昏美景、竹筏漂流屋,更以遺留的二戰著名遺跡 —— 桂河鐵橋吸引著各國遊客,而矗立在橋頭,紀念中國遠征軍為打通滇緬公路和中印公路兩次遠征對日作戰犧牲的近十萬將士的紀念碑和在建的孤軍墓更是中國遊客值得去拜祭的地方。. 1942 年日軍為稱霸南亞,將 20 多萬東南亞國家的平民和 6 萬多盟軍的戰俘強行拉到泰緬邊境充當勞工,修建了長 415 多公里,被稱為死亡鐵路的泰緬鐵路和這座桂河大橋。.
E N D
泰北桂河之旅 按鍵換頁 音樂:即使知道要見面(泰國電視劇「天使之爭」主題曲)
泰北的桂河以它黃昏美景、竹筏漂流屋,更以遺留的二戰著名遺跡——桂河鐵橋吸引著各國遊客,而矗立在橋頭,紀念中國遠征軍為打通滇緬公路和中印公路兩次遠征對日作戰犧牲的近十萬將士的紀念碑和在建的孤軍墓更是中國遊客值得去拜祭的地方。泰北的桂河以它黃昏美景、竹筏漂流屋,更以遺留的二戰著名遺跡——桂河鐵橋吸引著各國遊客,而矗立在橋頭,紀念中國遠征軍為打通滇緬公路和中印公路兩次遠征對日作戰犧牲的近十萬將士的紀念碑和在建的孤軍墓更是中國遊客值得去拜祭的地方。
1942年日軍為稱霸南亞,將20多萬東南亞國家的平民和6萬多盟軍的戰俘強行拉到泰緬邊境充當勞工,修建了長415多公里,被稱為死亡鐵路的泰緬鐵路和這座桂河大橋。1942年日軍為稱霸南亞,將20多萬東南亞國家的平民和6萬多盟軍的戰俘強行拉到泰緬邊境充當勞工,修建了長415多公里,被稱為死亡鐵路的泰緬鐵路和這座桂河大橋。
當時,這裏杳無人煙,都是叢林,加上氣候炎熱,瘴氣籠罩,虐疾流行,在日軍刺刀、皮鞭逼迫和血腥鎮壓下,建橋的16,000名戰俘和10多萬平民在饑餓、病痛和超負荷勞役中死亡。當時,這裏杳無人煙,都是叢林,加上氣候炎熱,瘴氣籠罩,虐疾流行,在日軍刺刀、皮鞭逼迫和血腥鎮壓下,建橋的16,000名戰俘和10多萬平民在饑餓、病痛和超負荷勞役中死亡。
南亞戰場的重點在緬甸,但為了摧毀日軍的後援樞紐,盟軍襲擊桂河大橋的戰鬥沒有一天停止過,中國遠征軍配合英美盟軍,歷經三年艱苦戰鬥,至1945年8月,遠征軍九十三師代表同盟軍,在隆迫那邦接受日軍投降,為二次大戰的南亞戰史畫上了句號。南亞戰場的重點在緬甸,但為了摧毀日軍的後援樞紐,盟軍襲擊桂河大橋的戰鬥沒有一天停止過,中國遠征軍配合英美盟軍,歷經三年艱苦戰鬥,至1945年8月,遠征軍九十三師代表同盟軍,在隆迫那邦接受日軍投降,為二次大戰的南亞戰史畫上了句號。
桂河大橋現在已成為旅遊景點,每年十二月,舉辦聲光表演、飛機轟炸、槍炮射擊,重演修建該橋時的戰鬥場面,以紀念這段歷史。桂河大橋現在已成為旅遊景點,每年十二月,舉辦聲光表演、飛機轟炸、槍炮射擊,重演修建該橋時的戰鬥場面,以紀念這段歷史。
修建這條鐵路時,每公里死亡四百九十多人,許多國家都由政府出資,在北碧府桂河橋附近建墳墓,紀念修這條鐵路死亡的軍人,這裏有英軍墓、美軍墓、日軍墓。修建這條鐵路時,每公里死亡四百九十多人,許多國家都由政府出資,在北碧府桂河橋附近建墳墓,紀念修這條鐵路死亡的軍人,這裏有英軍墓、美軍墓、日軍墓。
當世界各國歡慶二戰勝利,紛紛在桂河大橋地區修建陵園、紀念碑時,中國內戰戰火正濃,後來國軍退守臺灣,在泰緬與日軍作戰的中國遠征軍在歷史長河中消失了,沒有人為他們建墓豎碑,十萬陣亡將士的英名,連同他們的豐功偉績化為長空煙雲!當世界各國歡慶二戰勝利,紛紛在桂河大橋地區修建陵園、紀念碑時,中國內戰戰火正濃,後來國軍退守臺灣,在泰緬與日軍作戰的中國遠征軍在歷史長河中消失了,沒有人為他們建墓豎碑,十萬陣亡將士的英名,連同他們的豐功偉績化為長空煙雲!
2005年,遠征軍的後人梁山橋在一些遠征軍後人和其他人集資及捐助下,在桂河邊豎起了中國遠征軍的紀念碑。2005年,遠征軍的後人梁山橋在一些遠征軍後人和其他人集資及捐助下,在桂河邊豎起了中國遠征軍的紀念碑。
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為支援英軍在緬甸對抗日本、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而建立的出國作戰部隊,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抗日戰爭史上極為悲壯的一頁。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為支援英軍在緬甸對抗日本、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而建立的出國作戰部隊,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抗日戰爭史上極為悲壯的一頁。
梁山橋原是一個鐵路職工,當年來北碧是一個壯年,沒有任何家產,沒地方住,就在立碑處搭竹棚,梁山橋沒有任何收入,只靠國內兒女接濟,生活備受艱辛,為了宣傳遠征軍的功績,他決心在有生之年再建造一個好一點的碑和墓,我們為建新墓碑也捐獻了100銖。梁山橋原是一個鐵路職工,當年來北碧是一個壯年,沒有任何家產,沒地方住,就在立碑處搭竹棚,梁山橋沒有任何收入,只靠國內兒女接濟,生活備受艱辛,為了宣傳遠征軍的功績,他決心在有生之年再建造一個好一點的碑和墓,我們為建新墓碑也捐獻了100銖。 (本頁照片選自五月艾蕪的“實話實說泰柬行“)
新的墓園就在離紀念碑不遠處,現已初具規模,由於資金問題,還沒有完成。新的墓園就在離紀念碑不遠處,現已初具規模,由於資金問題,還沒有完成。
為建遠征軍墓,梁山橋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沒有工人,現年65歲的他,一袋袋水泥,一條條鋼筋地扛,他把滿腔悲憤和仇恨凝聚到墓園上,立志要在有生之年讓十萬冤魂得到安息。為建遠征軍墓,梁山橋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沒有工人,現年65歲的他,一袋袋水泥,一條條鋼筋地扛,他把滿腔悲憤和仇恨凝聚到墓園上,立志要在有生之年讓十萬冤魂得到安息。
墓園長約70米,寬約50米,新墓造型為一個頭戴鋼盔的遠征軍士兵的頭像。墓園長約70米,寬約50米,新墓造型為一個頭戴鋼盔的遠征軍士兵的頭像。
據網路上文章說,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的文化參贊曾來看望他,鼓勵他,說到了合適的時機,中國的紀念碑就會豎起來。據網路上文章說,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的文化參贊曾來看望他,鼓勵他,說到了合適的時機,中國的紀念碑就會豎起來。 2008年底拍攝的建造中的孤軍墓 中國來泰旅遊者的留言 (本页照片选自五月艾芜的 “实话实说泰柬行“)
許多中國遊客不瞭解中國遠征軍的這段歷史,導遊也不介紹,們匆匆從橋的一頭走到另一頭,就返回去了,到遠征軍紀念碑的人不多,看孤軍墓的更是寥寥無幾。許多中國遊客不瞭解中國遠征軍的這段歷史,導遊也不介紹,們匆匆從橋的一頭走到另一頭,就返回去了,到遠征軍紀念碑的人不多,看孤軍墓的更是寥寥無幾。
到泰國旅遊來桂河,既是為了橋,為了河,為了瞭解二戰的歷史,不要忘了還應該為了中國遠征軍,祭拜他們的英靈,這段歷史永遠難忘!到泰國旅遊來桂河,既是為了橋,為了河,為了瞭解二戰的歷史,不要忘了還應該為了中國遠征軍,祭拜他們的英靈,這段歷史永遠難忘!
一座如來佛祖雕像和其他建築正在桂河大橋旁邊興建。一座如來佛祖雕像和其他建築正在桂河大橋旁邊興建。
停靠竹筏漂流屋的碼頭,一個個漂流屋已陸續載客離去。停靠竹筏漂流屋的碼頭,一個個漂流屋已陸續載客離去。
竹筏漂流屋很大,至少可以容納25至30人,上面有餐飲、卡拉OK、寬敞的舞池,漂流屋由一艘小艇拖著前進,去欣賞著名的黃昏美景。竹筏漂流屋很大,至少可以容納25至30人,上面有餐飲、卡拉OK、寬敞的舞池,漂流屋由一艘小艇拖著前進,去欣賞著名的黃昏美景。
站在屋邊,輕扶柵欄,放眼望去,茂密的原始森林、起伏的山巒和桂河水連成一片,輕輕從屋邊駛過。站在屋邊,輕扶柵欄,放眼望去,茂密的原始森林、起伏的山巒和桂河水連成一片,輕輕從屋邊駛過。
隨著漂流屋緩緩前行,河面上飄逸起甜美的歌聲,遊客和泰國的華人導遊在卡拉0K歌聲中翩翩起舞。隨著漂流屋緩緩前行,河面上飄逸起甜美的歌聲,遊客和泰國的華人導遊在卡拉0K歌聲中翩翩起舞。
夕陽慢慢西下,天空雖沒有期待的紅彤彤的雲霞,但那種寧靜、那種優美、那種色彩,還是迷人極了!夕陽慢慢西下,天空雖沒有期待的紅彤彤的雲霞,但那種寧靜、那種優美、那種色彩,還是迷人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