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94 Views
社会保障学 授课教师 : 郭晓溶. 前 言. 社会保障的意义: 愈是发达的国家,愈是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愈是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工作的重心便愈是转向国民的福利。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不仅扮演着传统的稳定社会的基石,而且充当着维系整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基本机制。. 前 言. 社会保障学的具体意义: 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 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不断增进着国民的福利。 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 能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着社会产业结构。.
E N D
前 言 社会保障的意义: • 愈是发达的国家,愈是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愈是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工作的重心便愈是转向国民的福利。 •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不仅扮演着传统的稳定社会的基石,而且充当着维系整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基本机制。
前 言 社会保障学的具体意义: • 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 • 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 不断增进着国民的福利。 • 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 • 能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着社会产业结构。
社会保障学简介 一、学习的基本方法:将理论研究的目标引导到实践当中 二、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篇章结构: 《社会保障学》共十三章,框架结构如下: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思想和原则; 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 第四章:养老保险; 第五章:医疗保险
社会保障学简介 第六章:失业保险; 第七章:工伤保险; 第八章:生育保险; 第九章:社会救助; 第十章:社会福利 第十一章:社会优抚 第十二章:中国农村社会保障 第十三章:社会保障管理 • 从第四-十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最高层次 主体和核心 最低层次,最后一道防线
社会保障学考核方式介绍 (一)课程性质:省开课程 (二)考核形式:半开卷 • 分“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两部分: 1、形成性考核成绩:占20﹪ (包括平时作业、到课率、网上教学) 2、期末终结性考试:占80﹪ 期末卷面分为100分。
社会保障学考核方式介绍 (三)期末考试题型介绍: 一、单项选择(20分) 二、多项选择(10分) 三、判断(20分) 四、简答(30分) 五、简评题(20分)
第三章 社会保障基金 学习目标 1.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和特点 2.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筹集原则和模式 3.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方式和监管 4.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发展概况和现状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概述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含义 (一)含义 •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通过法定程序,以各种方式强制建立起来的用于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专款专用的货币资金。 • 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物质保证。
(二)组成类型划分 • 按照基金运营管理方式划分,分为财政性基金、市场信托管理基金和公积金。 • 按社会保障基金调剂的范围划分,可分为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基金。 • 按照基金运营管理方式划分,分为财政性基金、市场信托管理基金和公积金。 社会成员之间横向收入调剂和风险分担。 职工一生收入的纵向调剂和风险分担。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特征 (一)强制性 • 基金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在基金管理和运营中要求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二)专项性 • 社会保障基金是一种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任何机构或个人不能挪用;在管理上按险种分别建帐、分帐核算。 (三)储备性 • 为了抵御风险,基金是事先缴纳积累作为储备。一般分为基金制和现收现付制。 (四)互济性 • 基金在筹集时是按统一标准,但每个人享受的待遇不同于其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贡献,这体现了互济性。 基金制是为了应付发生概率很高的风险,如养老保险基金。 现收现付制是应付发生概率较小的风险,“以支定收、略有节余”如工伤保险。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内容 1、养老保险基金 2、医疗保险基金 3、失业保险基金 4、工伤保险基金 5、生育保险基金 6、社会救济基金 7、社会福利基金 8、优抚安置基金 9、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原则 1、适度原则 2、公平原则 3、依法筹集原则 基金筹集的规模和水平应该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应。 第一,收入不同的社会成员的负担公平。 第二,代际公平。 第三,筹资与给付之间的公平。 第四,摆正平等和效率的关系。 基金筹集必须以法律作为保证,依法筹集,确保严肃性和稳定性。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一)不同国家的负担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家、雇主和雇员三方负担 2、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 3、政府和雇主共同负担 4、雇员单独负担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和筹集来源: •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另外有社会捐赠、投资收益等。 1、国家财政 2、单位缴费 3、个人缴费 4、社会捐赠 5、福利彩票 6、基金运营收入
一般以支定收,是一种近期横向收支平衡的基金筹集方式,当年提取当年支付。互济性强,是一种代际收入的再分配。一般以支定收,是一种近期横向收支平衡的基金筹集方式,当年提取当年支付。互济性强,是一种代际收入的再分配。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筹资模式: 1、现收现付制 2、完全积累制 3、部分积累制 •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模式。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缴纳方式 1、社会保障费 2、社会保障税 一般以远期纵向平衡为原则,实质是个体一生的代内收入再分配制度,有激励性但无互济性,背离了社会保障初衷。如智利、新加坡。 是对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整合,是一种兼容近期横向平衡原则和远期纵向平衡原则的筹资模式。灵活性高,但操作困难。 社会保障费是用人单位和个人以缴费的形式来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分固定保费制和比例保费制;个人保费和单位保费。 社会保障税是通过税收的形式征收社会保障基金,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征缴形式。我国目前还没有实行。
第三节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 一、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及其意义 (一)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含义 •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是指社会保障投资管理机构依据有关法 律规定,运用社会保障基金进行资本投资或实物投资,以期获得预期投资回报的基金运作行为。 • (二)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意义 1、有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 2、可以减轻各方的缴费压力,弥补基金缺口。 3、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 4、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完善。
资产流动性大,就意味着变现能力强,也就是说流动性原则也是安全性原则的保证。资产流动性大,就意味着变现能力强,也就是说流动性原则也是安全性原则的保证。 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组合达到流动性的目的。 二、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流动性原则 3、赢利性原则 • 以上三项原则无法同时兼顾,安全性原则与赢利性原则是负相关关系;流动性原则和赢利性原则也是负相关关系。 • 因此,在进行社会保障基金具体投资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投资目标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投资方案,稳健投资。 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
社会保障基金的各种投资工具各有其优缺点,应该在不同的投资时期,运用不同的投资策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多种投资工具组合,分散风险,尽可能达到收益最大化。社会保障基金的各种投资工具各有其优缺点,应该在不同的投资时期,运用不同的投资策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多种投资工具组合,分散风险,尽可能达到收益最大化。 银行存款是国内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重要工具。 三、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工具 1、银行存款 2、国债 3、股票 4、投资基金 5、企业债券、金融债券 6、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 7、基础设施建设 8、海外市场 国债市场是社保基金投资的优良品种。 股票市场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但入市比例要适度,应由少到多逐步提高。 投资基金是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重要品种。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投资风险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债。 可以获得较高收益的投资。但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不大,品种单一,期限结构欠合理。 投资风险很大,应仅限于用作风险对冲工具。 风险较小,但流动性很差,投资回收期长。 我国目前仍实行一定程度的外汇管制,进行海外投资存在政策制度障碍。
四、社会保障基金与资本市场 • 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国家,社保基金是资本市场上主要的投资者,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存在着相互制约。 第一、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能够对资本市场的效率、结构、稳定性以及金融创新等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资本市场为养老保险基金提供了投资场所,也带来了相应的收益和风险。
第四节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一、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定义及必要性 (一)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定义 •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是指国家授权专门的行政监管机构依法对社会保障基金收缴、管理、支付、投资运营及保值增值等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正常稳定运行的制度和规则体系的总称。 (二)社会保障待基金监管原则 1、依法监管 2、规范运行 3、坚持收支两条线 4、实行预算和管理 5、严格基金收支手续和责任制度,杜绝漏洞
(三)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必要性 •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既是降低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风险的有效手段,又是基金安全运行的必要过程。 第一,从基本理论上说,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是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的需要。 •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公共物品,要求由政府监管它的收支管理的投资运营,以弥补市场机制自身的不足。 第二,从现实和实践上看,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可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也是保证基金保值增值的需要。
(四)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措施 1、强化监管手段,进一步提高监管的工作质量; 2、改进监管方式,逐步从事后监管为事前和事中监管为主的转变,从单一环节监管向全过程监管的转变。 3、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 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 (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分类:政府集中型管理和私营竞争型管理。 (二)两种基金管理模式的比较:P57 (三)确立基金监管模式的依据: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也要考虑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及本国的具体情况。
三、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内容 1、征缴监管 • 征缴监管是对缴费单位和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进行监管。 2、支付监管 • 支付监管是在社会保障部门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将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给受益的社会成员时,对其进行监管。 3、投资监管 • 对社会保障基金结余部分的管理和投资进行监管,主要是检查是否挤占挪用结余资金和资金存放是否合乎规定,包括投资机构准入监管和投资运营的实时监管。
四、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组织体制 1、政府监管 • 政府通过立法和建立具体的监管部门实施监管。 2、内部监管 • 社保经办机构和投资运营机构自身应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自我约束,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规范运营。 3、社会监管 • 社会监管是指与社保基金有直接利益的关系者,通过社会舆论等手段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监管。 • 目前社会监管的形式是设立由政府、单位和劳动者三方组成的社会保障监督委员。
第五节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制度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概况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 • 1951年国家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 由于文化大革命,于1969年被迫中断,改由各个企业自行负担。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恢复 • 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改革与发展 • 90年代初开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全面改革和发展阶段。 •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 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社会保障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 截止2009年底,全国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9个省份建立了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框架与内容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框架 •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框架包括: 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主体 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式 3、社会保障基金的预、决算管理 4、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 • 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等。 •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制度上保证了基金的专款专用。 • 投资方式主要是国债和银行存款。 • 将在政府的监管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投入资本市场。
(二)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内容 •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基金的征收、支付、收支两条线管理: 1、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管理 • 征收范围和对象 • 征收比例和基数 • 征收机构和征收程序 • 征收的监督和处罚 逐步扩大了征收范围和对象。 • 以养老保险基金为例:1997年企业缴费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个人缴费工资的8%。 • 实行三项社会保险(养老、失业、医疗)集中、统一由一个部门征收,由省级政府规定,可是税务机关也可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 • 征收程序:社会保险登记——缴纳社保费申报——缴纳社保费——社保费的存储——建立社会保险缴费记录。 • 采取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 监督对象:一是对缴费单位的监督;二是对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监督。
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支付条件不同。 • 坚持平等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 建立社会保障金支付标准随生产发展和物价变动而调整的机制。 2、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管理 • 支付条件 • 支付标准 • 支付方式 3、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 1998年1月,财政部、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 1999年《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也规定了将上述办法用于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管理上。 • 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支付给受保人所在企业,再由企业支付给受保人。 • 解决企业拖欠养老金的措施:加大社会化发放,开设监督电话,加大查处力度。
三、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策略及现状 (一)不同种类的基金实行不同的投资策略 (二)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现状 四、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 • 2001年制定实施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方面第一部专门法规。 • 2006年,对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基金等建立起要情报告、结案报告、要情统计报告、要情档案管理等内容的社会保险基金要情报告制度。
第三章 结 束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