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711 Views
智能 P2P 应用优化管理解决方案 - PPCache 系统. 议程. 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现有 P2P 管理技术和方案分析 智能 P2P 应用优化管理解决方案 成功案例 厂商介绍. P2P 应用现状--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本数据由第三方调查公司提供. P2P 应用现状--主流应用不可阻挡. 本数据由第三方调查公司提供. P2P 应用现状--常用软件的不可阻挡. 本数据由第三方调查公司提供. P2P 应用现状--不可阻挡的 P2P 流媒体运用. 本数据由第三方调查公司提供. 运营商网络中的 P2P 应用.
E N D
议程 • 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 现有P2P管理技术和方案分析 • 智能P2P应用优化管理解决方案 • 成功案例 • 厂商介绍
P2P应用现状--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本数据由第三方调查公司提供
P2P应用现状--主流应用不可阻挡 本数据由第三方调查公司提供
P2P应用现状--常用软件的不可阻挡 本数据由第三方调查公司提供
P2P应用现状--不可阻挡的P2P流媒体运用 本数据由第三方调查公司提供
运营商网络中的P2P应用 • 目前,国内网络流量的60-70%由P2P 流量占据 •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P2P 的流量将会占到全球网络流量的70%以上 • 右图为国内某省电信运营商骨干网出口的流量分析结果
精确P2P应用分析,提供决策依据;有效降低P2P流量对出口压力,提高游戏、WWW等业务服务能力;实现对出口P2P流量的有效控制,摆脱带宽需求无限增长的恶性循环;精确P2P应用分析,提供决策依据;有效降低P2P流量对出口压力,提高游戏、WWW等业务服务能力;实现对出口P2P流量的有效控制,摆脱带宽需求无限增长的恶性循环; 当务之急 保证用户的上网体验,提供差异化的宽带接入服务,提高竞争力;其次获得用户行为和访问内容的分析数据,有针对性的改善对内网用户的内容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 吸引用户 缓存P2P内容,更好的向用户提供服务,增加内容服务平台 内容服务 小结:运营商需要做什么?
议程 • 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 现有P2P管理技术和方案分析 • 智能P2P应用优化管理解决方案 • 成功案例 • 厂商介绍
很自然的想法--->封堵+控制 • 传统P2P管理方案广泛采用的控制手段: • 阻塞P2P常用端口 • 阻塞P2P用户端与P2P信息服务节点的通信 • 限制用户的上行带宽 • 在网络出口限制P2P流量带宽
仅仅封堵和控制是否可行? • 影响P2P用户应用体验 • 信产部的相关政策 • 规避检测的P2P协议正在开发中,节省的带宽可能会被未知的P2P协议占用
我们的思路-Win-Win • 疏堵结合,变害为利 • 打破恶性循环、构建良性循环 • P2P应用流量本地化,运营商压力减轻、监控加强 • 用户体验得到保护 • CP降低网络资源投入 • 发展P2P应用、推动良性循环 • 为内容提供商提供可信的分发平台 我们的思路 目前现状-Lose-Lose • P2P产业链 • 内容提供商-CP-电信运营商-用户 • 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 • CP盗版、旁路运营商 • 内容提供商追诉 • 运营商不堪重负,限制、不扩容 • 用户体验下降 • CP无法盈利,继续盗版 • 恶性循环 • Win-Win 的解决方案 • PPCache平台及应用系统
议程 • 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 现有P2P管理技术和方案分析 • 智能P2P应用优化管理解决方案 • 成功案例 • 厂商介绍
PP Cache 系统组成 • 缓存部分 • PPC、LBE • 缓存用户P2P内容 • 管理全网P2P资源 • 内网交换优先 • 控制部分 • PPS • 出口流量分析 • P2P流量控制 • 可以单独旁路部署 PP Cache 系统组成 PPM 网络管理平台 • 内容平台 • CAS • 热点内容分析 • 内容安全管理 • 增值内容建设 • 视频服务接口
系统部署及工作流程 Client(外网) PPS • 内网BT 客户端向外网tracker发送BT announce的请求 • PPS截获该请求 • PPS向客户端返回重定向信息,同时关断客户端与外网tracker的连接 • 网客户端向LBE请求peerlist,LBE返 回包含PPC在内的peer list • LBE通知PPC服务器启动对用户的代理缓存服务 • 用户连接到对应的PPC,发送数据请求,PPC从缓存中读取数据发送给用户 • 对于未命中数据,PPC代理用户到外网peer处下载,缓存后发送给用户 Client Tracker PPM PPC LBE Client Client(内网)
P2P种子 P2P下载者 P2P下载者 Internet BT发布网站 Tracker 网监设备 运营商网络
P2P种子 P2P下载者 P2P下载者 Internet BT发布网站 Tracker 网监设备 运营商网络
P2P种子 P2P下载者 P2P下载者 Internet BT发布网站 Tracker 网监设备 PPS PPC LBE
P2P种子 P2P下载者 P2P下载者 Internet BT发布网站 Tracker 网监设备 PPS PPC LBE
PPS组成 流量分析引擎(TAE)统计分析应用协议,支持HTTP、TCP、UDP、P2P、VoIP等多种主流应用协议; 流量交换引擎(TSE)支持将BT/eD/eM会话拦截并重定向到缓存部分 支持PPLive/UUSee/PPStream等代理服务 流量控制引擎(TCE)支持旁路控制多种主流P2P应用,包括PPLive、PPStream、UUSee、BT、eD/eM、,Xunlei等 POS转GE模块支持2.5G/10GPOS端口
适用范围 城域网 出口 地市级运营商 骨干网 省级运营商 骨干网 省级、国家骨 干网 PPS产品系列 BWPPS 8000 BWPPS 2000 BWPPS 4000 BWPPS 6000 双向2G 最大监控流量 双向4G 双向5G 双向20G Monitoring Interface 100/1000 100 /1000 2.5G POS /622M 10G 最大会话数 20,000,00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控制方式 旁路控制 旁路控制 旁路控制 旁路控制 支持主流协议类型 BT协议、eDonkey / eMule、xunlei、poco、PPlive、PP streaming、QQlive、kugoo、skype等主要的P2P协议;支持HTTP、RTSP等协议的分析
缓存部分(PPC+LBE) • LBE管理全网P2P资源,优先引导内网用户之间P2P数据交互; • LBE统一调度PPC资源,把用户请求均衡地分配到PPC; • PPC缓存模块分别代理、缓存各种P2P流量,如BT、eDonkey/eMule、UUSee、PPLive以及QQLive PPC-BT Text PPC-eMule 内网P2P用户 LBE UUSEE PPLive
BWPPC 4000 BWPPC 2000 最大吞吐量:Mbps 最大支持缓存空间 100 1T 250 3T 最大服务Hash数 最大连接数 300 10,000 500 28,000 推荐硬件平台 Xeon 3.0G*1, 2G RAM Xeon 3.2G*2, 4G RAM 缓存P2P协议类型 适用范围 BT协议,eDonkey/eMule协议,UUSee/PPlive等P2P流媒体应用 ISP、企业专网 运营商 PPC产品系列
对PPCache缓存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包括文件名、热度、简介等对PPCache缓存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包括文件名、热度、简介等 对内容的安全管理,运营商可以自己管理缓存内容 内置WEB Server, 任何授权的管理客户端均可以通过Browser 访问CAS 具有开放式接口,灵活扩充功能 CAS模块
PPM网络管理单元 • PPM服务器部署在网管中心,统一管理PPS、PPC 等设备 • 根据统计业务数据,生成业务数据图表,为运营商提供决策依据 • 内置WEB Server, 任何授权的管理客户端均可以通过Browser 访问PPM • 具有开放式接口,灵活扩充功能
3.0 PPCache产品路线图 • 2008 • 2005 • 2007 • 2006 • 2.0 • 主要性能及功能 • 支持UUSee、PPLive等网络电视应 用代理缓存 • 支持INON标准的网络电视播控 • 全国性的分布式组网 • 病毒监控 • 1. 0 • 主要性能及功能 • 发布2.5G/10G POS产品 • PPC服务能力最高达400Mbps • 旁路方式对P2P应用管理控制 • 支持eD/eM下载缓存 • 内容解析(CAS) • 主要性能及功能 • GE端口监控 • PPC服务能力120Mbps • 支持BT下载缓存 • 支持主流应用分析
大幅度地降低P2P流量对运营商骨干带宽的占用,把P2P流量转化为内网流量,改善用户P2P应用的体验。大幅度地降低P2P流量对运营商骨干带宽的占用,把P2P流量转化为内网流量,改善用户P2P应用的体验。 • 支持大多数主流P2P协议,真正有效控制P2P流量; 疏堵结合 • 采用旁路方式(镜像或者分光)部署在网络出口,不改变现有网络结构,不影响现有网络性能,部署简单快速; • 低耦合度分布式部署 旁路控制 • 更好的服务来源于内容,构建P2P内容增值服务平台 • 对内网用户的行为分析 • 节省宽带资源发展更多的用户 内容服务 PP Cache系统--能给运营商带来什么?
议程 • 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 现有P2P管理技术和方案分析 • 智能P2P应用优化管理解决方案 • 成功案例 • 厂商介绍
成功案例1-某省电信方案 • 在某省网络的一条2.5POS出口部署BWPPCache6000系统,管理2.5G出口的P2P流量,缓解该条出口的流量压力。 • BWPPS通过将2.5GPOS进行分光,然后部署在核心机房内,负责监控出口的所有的BT流量,拦截所有的BT请求并且重定向到BWLBE。BWLBE和BWPPC部署在IDC机房,由BWLBE分配用户的BT请求到不同的PPCache设备上,然后由BWPPC代理用户下载行为,并同时向用户提供服务。
成功案例1-部署后出口流量变化 • 部署后,BT流量(双向)下降1000Mbps 左右 • 出口总流量随着BT流量缓解,压力明显降低 • 达到了管理P2P应用,缓解出口流量压力的目的 链路2:PPS拦截前后对比 链路1:PPS拦截前后对比
成功案例1-PPCache系统命中率分析 • 峰值期间,PPCache系统命中率>85% • PPCache系统的平均命中率大于75% • PPCache系统最小命中率大于60%
成功案例1-部署后效果分析 整个BT流量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40%左右,下降至现在的10%左右。 其他协议流量明显上升。UDP从20%上升到29%(UDP流量主要为Game应用);HTTP流量从16%上升到38%。说明其他应用用户体验上升。 流量平均期间,PPCache开启前后对比 流量峰值期间,PPCache开启前后对比
成功案例1-用户体验分析 • PPCache系统上线后,保证用户P2P下载体验 PPCache上线前用户体验223.8KB PPCache上线后用户体验630.9KB 注:测试用例为专线网吧用户
某运营商网络结构 PPS部署 分光+镜像方式部署 PPC部署 部署在IDC机房 采用PPCache4000系统 成功案例2—某省会级运营商部署方案
结果分析-命中率及带宽节省 — 单台PPC最大内网服务流量达到250Mbps以上,平均节省流量130Mbps(158Mbps-28Mbps) —命中率平均值>80% —缓解BT流量压力1510.18Mbps 成功案例2——部署后PP Cache命中分析
结果分析-用户体验 从用户体验图中,可以看到内网用户优先互连,更快速的交换内容,减少PPC服务器服务压力;有效缓解出口BT流量压力 (注:红框内为内网用户互联地址) 成功案例2—优先引导内网用户交换内容
结果分析-用户体验 从用户体验图中,可以看到内网用户连接到PPC的多个地址上,并且主要从PPC上获取相关的BT内容,保证了用户BT应用的体验,并且为运营上节省了大量的出口带宽。 (注:红框内地址为PPC地址) 成功案例2—部署后用户体验
CNC CNC Telecom Telecom Telecom Telecom 东风PH640 龙南PH640 大庆油田万兆城域骨干网 乘风庄PH640 红区PH640 成功案例3—网络情况 • 城域网出口 • 06年底准备扩充2GE • 现有4*GE+2*POS155M出口基本处于满载状态 • 城域网内部为10G环网,带宽充足 • 对出口流量的分析仅限于流量大小,没有具体协议的分析 • 用户大约10万,小区用户基本上为PPPoE,带宽为4M。 • 汇聚层交换机有19个。PPCache系统目前部署在其中一台汇聚层的节点上。
油田通信城域网 PPM 成功案例3— PPCache测试系统实际部署 • PPC采用PPCache2000系列的配置,配置存储容量为1T-1.3T*5。 • PPS采用2000系列配置,处理最大流量为1.6Gbps。 分光器 龙南PH640 PPS(11楼) HW3900(11楼) LBE(11楼) PPC1-5(11楼)
光纤跳线架 光纤跳线架 成功案例3— PPCache系统测试物理连接示意图 LC接头 FC接头 em0 LC接头 FC接头 PPS em1 单模 多模 11楼机房 5楼机房 单模/多模转换器 单模 分光器1 单模 单模 分光器2 Tx Rx 分光器1规格: 20/80分光,单模。 入光:LC接头 出光:FC圆头,接光纤跳线架 尾纤长度:15m 分光器2规格: 20/80分光,单模。 入光:FC接头,接光纤跳线架。 出光:FC圆头(20%光),接光纤跳线架;LC(80%光),接路由器。 尾纤长度:15m 龙南PH640
议程 • 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 现有P2P管理技术和方案分析 • 智能P2P应用优化管理解决方案 • 成功案例 • 厂商介绍
厂商介绍 深圳福瑞特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东方网信的深度合作伙伴.负责华南地区的市场推广工作. 公司成立于2000年。现有市场人员30人左右 北京东方网信公司成立于2003年 专业的P2P 流量控制方案提供商 专业的P2P 增值服务方案提供商 公司现有员工中,开发人员占78% 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是宽带网络的提倡和推动者--侯自强教授 公司的创始人来自中国科学院、电信运营商、知名电信设备提供商,拥有极为丰富的行业认知和从业经验 丰富的大型电信运维经验结合精心设计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将先进的网络技术融入其中,联合电信运营商全面解决当前影响电信宽带网络运营品质的各种主要问题.
深度合作伙伴-HPLN HPNL(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Lab)中科院声学所高性能网络实验室 2003年开始P2P管理技术研究,2004年启动INON、P2P应用技术研究 由侯自强研究员和唐晖博士发起,现有研究人员近50人 研究基础 宽带IP技术 高性能路由交换技术 宽带接入控制技术 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 智能节点弹性重叠网络技术(INON), 为CNGI重点支持项目 P2P应用技术 IPv6应用技术 宽带无线接入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