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605 Views
作者:沈复.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沈复,生于清乾隆三十年 (1765 年 ) ,卒年不详。字三白,长州 ( 现在江苏苏州 ) 人。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 《 浮生六记 》 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栏目导航.
E N D
栏目导航 沈复,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年不详。字三白,长州(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栏目导航 《浮生六记》是自传体散文,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本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木的喜爱和婚后与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是开头一小段,在描写儿童观物的心理过程上颇具特色,值得学习、借鉴。
栏目导航 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中“闲情记趣”一章开头的一小段,是同学们进入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中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具有简洁、典雅的特点。学习文言文,既可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只要找出它的“眼睛”,即“文眼”之所在,就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它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童趣》是一篇描 写作者童年趣事的文章, “物外之趣”即是这 篇文章的“文眼”。“物外之趣”是观物者的主观 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
栏目导航 (接上页) 的意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物外之趣”的获得关键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象。《童趣》这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按总——分的逻辑结构顺序,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总括全文,提出文章主旨:“物外之趣”;第二部分(2—4段),从三个方面分述“物外之趣”: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逐虾蟆。具体写童年观察景物的奇趣。本文的重点、难点是理解文言词句,感悟“物外之趣”。
栏目导航 童稚 ( ) 藐小之物 ( ) zhì miǎo 鹤唳 ( ) lì 项为之强 () jiāng 驱之别院 () 呀然一惊 () qū ya
怡 【怡然自得、心旷神怡 】 yí 贻 【贻误、贻笑大方、贻患无穷】 yí 饴 【甘之如饴】 yí 栎 【栎树】 lì 砾 【砂砾、瓦砾】 lì 烁 【闪烁、众口烁金】 shuò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明察秋毫:即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 佳。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 之末,而不见舆薪。” 秋毫,鸟类到了秋 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 喻最细微的事物。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 快的样子。
栏目导航 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 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项为之强:脖颈(因看蚊子看得时间长久而变得) 僵硬了。 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栏目导航 强(jiāng):通“僵”, 指僵硬。
栏目导航 【实词】 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 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项:颈,脖颈。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慢慢地。 土砾:泥土,碎石。 方:正在。 驱:赶。
【虚词】 藐小之物 之:助词,的。 之 心之所向 之:无意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昂首观之 之:代词,它们,指蚊子。 细察其纹理 其:代词,它们,指“藐小之物”。 其 蹲其身 其:代词,我的。 栏目导航
【虚词】 项为之强 为:因为。 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被。 以丛草为林 为:当作。 徐喷以烟 以:用。 以 以丛草为林 以:把。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鞭数十: 鞭,名词作动词,指用鞭子打。
昂首观之(动词,看、观看) 观 作青云白鹤观(名词,景象)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或千或百: 古义:不定代词,有人,有 的;本文取此义。 今义:选择连词,或者。
栏目导航 【被动句】 示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点拨:“为所”表示被动。 【倒装句】 介宾短语后置: 示例:徐喷以烟。 点拨:“徐喷以烟”是“以烟徐喷”的倒装。
栏目导航 【省略句】 示例:蹲其身,使与台齐。 点拨:本句应为“蹲其身,使之与台齐”,省略了宾语“之”。 示例: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点拨:本句应为“见二虫斗于草间”,省略了介词“于”。 示例:二虫尽为所吞。 点拨:本句应为“二虫尽为之所吞”,省略了宾语“之”。
栏目导航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品析】 此为本文的首段,只一句话,但极具概括性,有总领全文的作用。“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云云,说明作者儿时视力极佳,加之“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所以能够时时体验到“物外之趣”。接下来的三个自然段通过两件趣事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展示了所谓的“物外之趣”。
栏目导航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品析】 此为第一件趣事。夏天,蚊子嗡嗡乱叫,十分讨人厌,但是幼年的作者在心里却将之“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这是类似联想的结果,也是儿童才有的一种完全不同于成人的观物方式。“物外之趣”由此而来。
栏目导航 3.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品析】 此为第二件趣事。文言文语言的简洁和典雅从这一句中就可以很好地领略到,减一字加一字都不可以,这就是所谓的“恰到好处”。此外,夸张修辞的恰当运用,使得文笔灵动活泼,文意盎然。
【探究一】一位西方哲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习完《童趣》这篇课文,同学们对此可能会感触良多。那么,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探究一】一位西方哲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习完《童趣》这篇课文,同学们对此可能会感触良多。那么,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栏目导航 【点拨】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目的是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同学们的审美意识。同学们可以从自己的课余爱好入手,逐渐培养起自己的情趣和联想、想象能力。
栏目导航 【探究二】《童趣》这篇文章在描写儿童观物的心理过程上颇具特色,值得研究。请你对此进行尝试性分析。 【点拨】 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促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留蚊于素帐中,使之冲烟而飞鸣”,再经过凝神细观,“果如鹤唳云端”,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但又是他所追求的目标──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画面,很值得玩味。
栏目导航 (接上页) 观虫斗一节与上述过程大体相似,“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都属于类似联想,“庞然大物”的出现,也是错觉,所不同的是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而癞虾蟆又是突如其来,对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跟“鹤唳云端”的有意而为不同。 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对加强记忆力和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也大大有益。
栏目导航 【探究三】什么是“物外之趣”? 【点拨】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来的超出事物原来特性的新形象,并从中得到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这种精神体验依托于主观的审美意识。文中,作者把原来的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奥妙无穷,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
【通假字】 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之规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之规,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 古人使用通假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原来的字能够代表很多意义。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便造了一个新字,可是,古书上还是旧字。在后来的人看来,那旧字便是通假字,新字是本字。 在多数的情况下,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因为通假字就是本字的同音字。可是,由于从古到今,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不一致。例如“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通假字“读”代替了本字“逗”。“读”音dú,“逗”音dòu。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主题突出,结构严谨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开篇先点明文章主旨——“时有物外之趣”,这是总说;下面的部分为分述,三件趣事、四幅图画始终紧扣“趣”字落笔,“物外之趣”一语统摄三件事,使文章主题十分明确,且结构清楚。
栏目导航 事件典型 所选事件典型是这篇文章的另一个特点。作者童年的趣事可能很多,但作者只选取了最能表现童真童趣的几件小事来记叙:一是将蚊子比作鹤,可充分表现儿童富于幻想的特点;二是让帐中之蚊“冲烟而飞鸣”,可表现儿童好动的特点;三是神游“土墙凹凸处”,表现了儿童的好奇心理;四是鞭虾蟆,表现了儿童的顽皮特点。
栏目导航 语言简洁,文笔生动,描写传神 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文笔生动,描写细腻传神。本文写作的成功之处,除事例典型外,作者的语言描写功不可没。如“项为之强” “拔山倒树而来”等词用得生动传神,再加之“怡然自得” “呀然一惊”等表现儿童神态的词语,这种童趣就愈发真切动人了。
栏目导航 童 趣 沈复 1.观蚊成鹤 怡然称快 私拟作、则、果然 2.神游山林 怡然自得 蹲、定神细视、以 3.鞭逐虾蟆 (大快人心) 浓;拔,倒,一,尽;捉,鞭,驱 明察、细察时 有物外之趣 总起
栏目导航 《童趣》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辞简约,韵味隽永。恰如俞平伯先生评论《浮生六记》说:“无酸语,赘语,道学语。”“奇文共欣赏”这类小品文犹如香茗、佳酿,宜悠然中读美文,品人生的。
栏目导航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浮生”取一生浮荡不定之义,源自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慨叹。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全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清·王韬),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
栏目导航 主要有两大内容: ⑴参与社会生活的艰辛,家庭生活,尤其是与妻子爱情生 活的苦与乐。 ⑵记叙了游赏天下名山秀水的感悟以及种种艺术生活的乐 趣。俞平伯称赞此书:“虽有雕琢一样的完美,却不见一 点斧凿痕。犹之佳山佳水,明明是天开的图画,却仿佛 处处吻合人工的意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