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本土書家 - 林熊祥書法析探

本土書家 - 林熊祥書法析探. 柯耀程. 一、前言. 臺灣早期知名書家,大都為渡海來臺之宿儒,然本土書家亦不乏可觀處,林熊祥正是其中之一位。 林熊祥一生之心血大多投入古典詩的提倡及文獻編輯工作,故書法作品的數量極少,綜觀早期本土書家之中,服膺其書學理念而創作之書家亦當為少數,林熊祥可謂臺灣書法界之「隱士」。. 二、生平及學書歷程. 林熊祥,字文訪,號宜齋,又號大屯山民,民國前 16 年生(西元 1896 年),卒於民國 62 年( 1973 ),享年 78 歲,為「臺灣第一家族」板橋林家後代。

hag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本土書家 - 林熊祥書法析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本土書家-林熊祥書法析探 柯耀程

  2. 一、前言 • 臺灣早期知名書家,大都為渡海來臺之宿儒,然本土書家亦不乏可觀處,林熊祥正是其中之一位。 • 林熊祥一生之心血大多投入古典詩的提倡及文獻編輯工作,故書法作品的數量極少,綜觀早期本土書家之中,服膺其書學理念而創作之書家亦當為少數,林熊祥可謂臺灣書法界之「隱士」。

  3. 二、生平及學書歷程 • 林熊祥,字文訪,號宜齋,又號大屯山民,民國前16年生(西元1896年),卒於民國62年(1973),享年78歲,為「臺灣第一家族」板橋林家後代。 • 臺灣光復後,受聘為臺灣省通志館顧問委員會委員,並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先後出任總編纂、主任委員等職,整理臺灣三百年來之史料,編纂《臺灣省通志稿》及手著《臺灣史略》,對臺灣文獻之整理貢獻頗大。

  4. 在文獻會裡,他就號召了一群愛詩的同仁組成「心社」。另為推廣作詩風氣,創辦《臺灣詩壇》,其在詩集中曾連載《書學原論》一文,極受書壇重視。在文獻會裡,他就號召了一群愛詩的同仁組成「心社」。另為推廣作詩風氣,創辦《臺灣詩壇》,其在詩集中曾連載《書學原論》一文,極受書壇重視。 • 另曾任瀛社的名譽社長及創立薇閣詩社,為臺灣詩教貢獻頗大。 • 民國52年(1963)的全國詩人節大會上,他被推舉為「桂冠詩人」,可謂名符其實。

  5. 其高風亮節、淡泊名利之處世風格,頗為當時人所稱頌,不失其為「臺灣第一名儒」之雅譽。其高風亮節、淡泊名利之處世風格,頗為當時人所稱頌,不失其為「臺灣第一名儒」之雅譽。 • 就學書歷程而言,其祖林維讓設置大觀書社,並延攬傑出的名儒為西席,包括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陳琇瑩、蘇鏡潭、陳賛圖等皆為一時之名彥。而臺灣的書法藝術,也因大時代的環境影響而受寓臺之書法三傑林朝英、呂世宜、謝琯樵的遺風之洗禮。

  6. 其書法成就主要受其家學淵源及舅父陳寶琛的影響,故見多識廣。其書學王右軍、旁及米元章,經眼博涉名碑法帖百餘種,並將其累積之心得輯成《書學原論》一書,可謂是臺灣早期書學論著的拓荒者,其與曹容並稱為「省垣書家的兩束光炬」。其書法成就主要受其家學淵源及舅父陳寶琛的影響,故見多識廣。其書學王右軍、旁及米元章,經眼博涉名碑法帖百餘種,並將其累積之心得輯成《書學原論》一書,可謂是臺灣早期書學論著的拓荒者,其與曹容並稱為「省垣書家的兩束光炬」。

  7. 三、書學觀 • 林熊祥之書學觀,可從其所作之《書學原論》一書得其梗概,其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部份: • 第一部分為〈總論〉,泛論書法藝術的神祕性及書法本質。 • 第二部份為〈古今名碑法帖選評〉,就其所經眼之名碑法帖加以評述。 • 第三部份為〈附論〉,包括〈或問〉、〈天才〉和〈書法展望〉等。

  8. 林熊祥書學觀要點: (一)、著重筆法、字勢與結體 • 林熊祥以為用筆之法可分為三部,即入筆、運筆、收筆,並強調「實則擒縱樞機已伏於入,完成意象實寓於收」之法。惟在求其骨力,骨力既得,而形勢自生。 • 結字之精髓在乎奇正相生,疏密互間而有一貫之氣以統一、調和之。

  9. (二)、貴臨摹與創造 • 林熊祥之書學觀著重名碑法帖之臨摹,亦強調創造,故主張「師古而不泥於古」,學習過程要能入亦要能出,始能有所創造。 • 藝術故多由模倣而成,推而致其精者則為「象徵」,模倣者倣其形而加剪裁,「象徵」者徵其神而渣滓都盡。然則所謂「神」者究何所指?蓋不屬於板滯之形,而為形之「生氣」。

  10. (三)、慎選碑帖 • 夫刻本之於原書,失之毫釐,去之千里,即雙鉤佳本,有所謂下真跡一等者,亦只能傳其神之六七,蓋全體神韻之最玄微,關乎筆畫,故刻本、鉤本雖能盡傳結體,尚隔真跡數層。 • 認為六朝碑刻之筆法隸楷相參,視其為不成熟之筆法、字體,或將其視為野狐禪。

  11. (四)、強調藝術的真美 • 書法之用與書法之美混而為之,以及「尊古」而不知變通者,此皆為「蔽」,故當去之。〈去蔽篇〉 • 凡以藝術本門以外之價值標準附會於評書,皆屬「蕪」,應剔除之以醒眉目。〈芟蕪篇〉 • 指歷來評書人為強調某作品之神奇,所作畫蛇添足之言談,且足以影響藝術之真理,故當闢之。〈闢增篇〉 --強調藝術創作應以「美」為標的,其餘皆繁枝末節,故當捨棄。--

  12. (五)、強調天才,主功力、創造力並重 • 林熊祥以為「藝術重天才,不主時代」, 如晉唐之優,非時代之古而尊之,蓋有天 才出。 • 書法創作的過程,就其長年累積之功力, 雜揉個人學識涵養及審美觀點,假以時日 水到渠成,始能達到創新的境界。

  13. 四、書法藝術(一)中堂作品

  14. (二)、條幅作品

  15. (三)、對聯作品

  16. (四)、未公開作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