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likes | 946 Views
学习情境 6-1 网上交易物流处理. 任务 1 选择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 学习情境 】 当我们点点鼠标在网上订购商品后,方便的等待送货员的到来时,你是否想过,我们订购的东西是怎么才能到我们手中的吗?当有人通过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将物流运作各方连接在一起,做电子物流的时候,我们将慢慢看到,没有一个高效的电子化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不过是一句空话。 近年,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以及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使得送货上门等物流服务成为可能,这也促进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信息化也成了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
E N D
任务 1 选择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学习情境】 当我们点点鼠标在网上订购商品后,方便的等待送货员的到来时,你是否想过,我们订购的东西是怎么才能到我们手中的吗?当有人通过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将物流运作各方连接在一起,做电子物流的时候,我们将慢慢看到,没有一个高效的电子化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不过是一句空话。 近年,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以及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使得送货上门等物流服务成为可能,这也促进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信息化也成了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
案例:UPS的信息化物流 • UPS (United Parcel Service,联合邮递公司) • 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和陆地邮件运输公司 • 每年他们将近30亿件邮件和信函发往美国各地及世界上至少185个国家和地区 •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 低成本 • 通过使用一种叫做便携式邮递信息获取设备(DIAD),UPS的司机可以自动获取有关客户的签字、收取、交货和时间记录卡等信息 • 世界各地的机构都可以使用这些信息 • UPS的客户也可以直接查到这些信息 WWW.UPS.COM
案例:UPS的信息化物流 • UPS (United Parcel Service,联合包裹服务公司) • 成立于1907年8月28日,美国 • 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和陆地包裹和文件服务公司 • 2008年营业收入515亿美元 • 2008年递送量39亿件包裹与文件 • 每日递送量1550万件包裹与文件 • 服务区域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UPS.COM日平均1850万在线追踪请求
“物流是为了满足各种要求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其涵盖的过程如下图1-1所示:“物流是为了满足各种要求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其涵盖的过程如下图1-1所示: 物流 Logistics 原材料供应商 Raw Material Supplier 最终用户 End User 分销商 Distributor 零售商 Retailer 制造商 Manufacturer 运输、仓储、装卸搬运、 包装及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Transport 、Warehousing、Distribution… 物流流程示意图
工作任务 认识电子商务 • 任务要求 全面掌握电子商务物流基本知识。 • 完成结果 上网调查并分析典型物流公司不同与各自的特色。
本节知识点 • 理解物流的概念 • 掌握物流的分类 • 掌握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 熟悉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一、物流的概念 • 物流的产生 • 物流的含义 • 物流的功能 • 物流的要素 • 物流的分类
1. 物流的产生 •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的起源 • 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到“物流”一词。 • 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 • 物流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此时的物流已被称为Logistics。 • 物流业与储运业的差别 •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
2.物流的含义 • 物流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是物的实体流动。 • 美、欧、日关于物流的解释 • 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 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和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欧洲物流协会) •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 • 我国对物流的解释 •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 2001年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物流7R: • 物流是“在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适当的地点(right location)和适当的条件(right condition)下,将适当的产品(right goods)以适当的方式(right method)和适当的价格(right price),提供给适当的消费者(right customer)”。 • 物流综合定义: •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地点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装卸、保管、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处理以及为实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时间价值:“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简称“时间价值”。时间价值通过物流获得的形式有以下几种:时间价值:“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简称“时间价值”。时间价值通过物流获得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 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如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消耗,增加物的周转,节约资金等。 • 拟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如粮食生产的季节性(集中性)和粮食消费的连续性(天天需求),水泥生产的连续性(一旦点火生产就连续)和水泥消费的很强季节性(集中性)。 • 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如有意识增加时间差来创造价值。
场所价值:“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差异。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场所价值”。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场所价值:“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差异。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场所价值”。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 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如钢铁、水泥等集中生产和分散需求地区不在同一地点。 • 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几种需求场所创造价值,如粮食分散生产和城市集中需求不在同一地点。 • 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如南方生产的荔枝与各地各地消费不在同一地点。
加工附加价值:现代物流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性加工活动,从而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这种加工活动不是创造商品的主要实体,形成商品的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和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加工附加价值:现代物流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性加工活动,从而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这种加工活动不是创造商品的主要实体,形成商品的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和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
3物流的功能 物流的功能涉及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
3物流的功能(续) • ①运输功能:指供应和销售过程中的车、船、飞机等方式的运输,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管道、传送带等方式的运输。选择何种运输手段对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费、运输时间、频度、运输能力、货物的安全性、时间的准确性、适用性、伸缩性、网络性和信息等。 • ②仓储功能:包括堆存、管理、保管、保养、维护等一系列活动。现代仓储同时具有收货配送以及附加标签,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功能。
③包装功能:涉及产品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的制成品、半成品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包装的目的是便于最后销售,包装功能体现了再保护商品、单位化、便利化(物流功能)和商品广告(营销功能)等方面。③包装功能:涉及产品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的制成品、半成品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包装的目的是便于最后销售,包装功能体现了再保护商品、单位化、便利化(物流功能)和商品广告(营销功能)等方面。 • ④装卸搬运功能:装卸搬运是随运输和保管而产生的必要物流活动,是对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以及在保管等活动中为进行检验、维护、保养所进行的装卸活动。它是产品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装卸搬运管理,主要是对装卸搬运方式及装卸搬运机械设备的选择和合理配置与使用,并尽量减少搬运次数。
⑤流通加工功能:为了弥补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而进行的辅助性加工活动,是一种增值活动。如装袋、定量化小包装、拴牌子、贴标签、配货、挑选、混装、刷标记等。流通加工功能的主要作用表现在: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手段的最高效率;改变品质,提高收益。⑤流通加工功能:为了弥补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而进行的辅助性加工活动,是一种增值活动。如装袋、定量化小包装、拴牌子、贴标签、配货、挑选、混装、刷标记等。流通加工功能的主要作用表现在: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手段的最高效率;改变品质,提高收益。 • ⑥配送功能:以配货、发送形式最终完成将货物送达的目的。配送功能的设置,可以采取物流中心集中库存、共同配货的形式,使用户实现零库存,减少物流成本的投入。
⑦信息服务功能:对大量反映物流过程的输入、输出、流量、库存等信息,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加工处理,以便了解和掌握物流动态,有效地组织物流活动。信息服务功能主要作用表现在:缩短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库存适量化,提高搬运作业效率,提高运输效率,使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更为省力,提高订单处理的精度,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调整需求和供给,提供信息咨询等。⑦信息服务功能:对大量反映物流过程的输入、输出、流量、库存等信息,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加工处理,以便了解和掌握物流动态,有效地组织物流活动。信息服务功能主要作用表现在:缩短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库存适量化,提高搬运作业效率,提高运输效率,使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更为省力,提高订单处理的精度,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调整需求和供给,提供信息咨询等。
4物流的要素 • 现代物流五要素 (Five Elements of Logistics)是指评价物流体系的五个主要要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 • 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 • 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 • 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 • 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 • 价格是指在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
5物流的分类 • 根据物流的需求和物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可以将物流划分为不同类型。 • 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 按照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作用分类 • 按照物流作业执行者分类 • 按照物流活动地域范围分类
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 社会物流:是指以全社会为范畴,涉及在商品流通领域所发生的所有物流活动。通过商品的转移,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这是社会物流的标志。 • 行业物流:在一个行业内部发生的物流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同一个行业的各个企业往往在经营上是竞争对手,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物流领域中却又相互协作,共同促进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 企业物流: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活动。不同类型的企业其物流的内容是不同的,如一个生产企业和一个商业企业。
按照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作用分类 • 供应物流:企业为保证生产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 • 生产物流: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中的物流活动。 • 销售物流:企业伴随着销售活动,将产品交付用户的物流活动(包装、配货、送货等)。 • 回收物流:企业对供应、生产、销售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仍有利用价值的边角料进行回收的一系列作业活动。 • 废弃物流:企业对供应、生产、销售活动中产生的废物进行运输、装卸、处理等的一系列作业活动。 (以上均为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
按照物流作业执行者分类 • 自营物流:企业自身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需方物流即第一方物流,供方物流即第二方物流) • 第三方物流: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 第四方物流:它是指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物流方面的咨询。 • 按照物流作业执行者分类实际上就是物流方式或模式(后面将进一步展开)
按照物流活动地域范围分类 • 区域物流:它是区域性再生产过程或服务过程形成的物流。其主要流动范围以本区域为主,如快餐配送。 • 国内物流:包括区域物流和城乡物流两类。 • 国际物流: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开展的物流。国际物流为跨国经营和对外贸易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因而与国内物流系统相比,具有国际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二、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功能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了物流本身的变革。
1.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物流的变化 • 物流业整体地位的提升 •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更加强化,它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 • 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变化 • 供应链短路化(不需要设置多层的分销网络,流通成本降低,流通时间缩短) • 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物流的变化(续) • 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主流 • 一般的网上商店不可能投资建设自己的全球配送网络,甚至全国配送网络都无法建成,所以迫切需要第三方物流。 • 第三方物流将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应用成为整个社会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第三方”。
2.电子商务对物流各功能环节的影响 • 采购:通过使用EDI等手段,大大降低采购过程中的劳务、印刷和邮寄等费用,通常至少节约5%-10%的采购成本。 • 配送:没有配送,电子商务的物流体系就无法流转;电子商务使制造业与零售业实现“零库存”,实际上是把库存转移给了配送中心。
电子商务对物流各功能环节的影响(续) • 实体物流网络:仓库数目的减少,库存集中化;物流结点的主要形式将是配送中心;综合物流中心将与大型配送中心合二为一。 • 运输: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指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运输,二次运输是指物流中心辐射范围内的运输);多式联运(指运输企业之间联盟,扩大多式联运经营)。
3.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与特征 •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涉及四个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相关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商品本身的转交等。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 • 其中,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
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 • 商流是指一种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商流商品所有权的发生转移。 • 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
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续) 所谓电子商务物流是建立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基础上,通过电子商务运行环境,建立起来的现代物流模式。所以说,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部分。
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续) • 完整的电子商务应该完成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4个方面的工作。 • 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也可以说是后“三流”的前提,没有商流一般不可能发生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反过来,没有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匹配和支撑,商流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 商流是动机和目的,资金流是条件,信息流是手段,物流是终结和归宿。
因此,可以说: •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电子商务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没有现代化的物流,无论多么轻松的商务活动都仍会退化为一纸空文。 • 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缺少现代化物流,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则等于零(试想,如果所购商品迟迟不能送到,或所送商品并非自己所购,结果会怎样?)
因此,可以说: • 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企业盈利的重要环节。 • 几个国家在产品销售中物流所占的比重比较: • Korea 12.9% • U.S.9% • Japan 5.4% • U.K.4.7%(97年) • China 21.4%(03年)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 • 信息化:信息化也是现代物流的必由之路。它包括物流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和处理的数字化。Bar code, RFID, GPS,GIS等技术(这些后面做介绍)得到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实现了计算机处理。 • 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物流自动化的系统和设施主要有:条码 /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续) • 网络化:物流配送系统网络化和物流组织网络化。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 • 智能化:智能化是在信息化、自动化基础上,物流作业过程中的调度、运筹和决策等高层次应用的需要,它要借助人工智能等来解决。主要包括:仓储配置、库存水平控制、运输路线优化、作业控制、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等的应用。 • 柔性化:“以顾客为中心”,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地调节生产工艺、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
三、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加快,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可以有多种形式: • 企业自营物流模式 • 物流联盟模式 • 第三方物流模式 • 新型物流-第四方物流模式
1.自营物流 • 指生产企业借助于自身物质条件(包括物流设施、设备和管理机构等)自选组织物流活动,如海尔。 • 海尔选择自营物流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商业秘密。
1.自营物流(续) • 在自营物流方式中,企业也会向运输公司购买运输服务或向仓储企业购买仓储服务。 • 企业自身组织商品配送,可以说是自己掌握了交易的最后环节,有利于控制交易时间。但企业自己进行商品配送甚至库存管理等将是一笔庞大的开支,需要严格管理。通常,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必要、有能力组织商品配送的。企业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其核心业务上。
企业自营物流的主要优势: • 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 可以合理地规划管理物流流程,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流通费用。 • 可以使原材料和零配件采购、配送以及生产支持从战略上一体化。
但是,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适合自营物流模式,它也存在许多缺点:但是,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适合自营物流模式,它也存在许多缺点: • 增加企业投资负担,削弱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 企业配送效率低下,管理难于控制(对于绝大多数企业物流活动并非企业所擅长。如沃尔玛是世界上具有高效物流配送体系的零售商,84%的货物是自己的体系去配送的,其物流物流体系被众多的零售商所效仿。但它也将其旗下的配送子公司麦莱恩公司卖出去,其理由是“将力量进一步集中到核心的零售业务上”) • 规模有限,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成本较高 • 无法进行准确的效益评估 • 企业配送产品单一,主要配送本企业生产的产品。
2. 物流联盟 • 物流联盟(logistics alliance)是在物流方面通过契约形成优势互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 • 一般来说,组成物流联盟的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彼此明确优势和担当的角色,达到降低成本、减少投资,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水平,取得竞争优势,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
物流联盟的优势: • 大企业通过物流联盟迅速开拓全球市场 • 长期供应链关系发展成为联盟形式,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 •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物流服务提供商,结成联盟,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通过联盟整合,可节约成本10-25%),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 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
物流联盟的不足: • 由于不可能同时达到利益最大化,一些企业随时可能退出联盟,因此,这种物流模式通常缺乏稳定性。 • 此外,这种模式在企业之间集成化和标准化方面也比较困难。
3 第三方物流 • 第一方物流(First Party Logistics,FPL)是由卖方、生产方或者供应方组织的物流。 • 第二方物流(Second Party Logistics, SPL)是由买方、销售方或者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 • 第二方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