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66 Views
关注学生身边的地理. 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他们的经验,而经验更多地来自 生活实际 。从生活认识社会是中学生认识社会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的规律。 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是他们了解社会的起点,要促使他们主动接触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由近及远、由表及蛙地逐步认识社会。 ——《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 》. 学生对生活中地理知识所知无几.
E N D
关注学生身边的地理 • 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他们的经验,而经验更多地来自生活实际。从生活认识社会是中学生认识社会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的规律。 • 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是他们了解社会的起点,要促使他们主动接触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由近及远、由表及蛙地逐步认识社会。 •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
学生对生活中地理知识所知无几 •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自己周围的地理知识所知无几,例如:不知道崇明岛,更不知道其在上海;不辨东西南北,学校附近的河流、道路不知其名者,大有人在,最初我非常震惊。随后了解到他们认为学习地理就是为应付考试,考试结束了,地理学习任务也完成了,所记忆的知识也随考试的结束而忘记了。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地理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在以后的教学中处处留意,下面是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了解家乡 热爱家乡 • 学生对上海的、松江的、新桥的了解很少,教学中说起新桥,不少同学不以为然,我认为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现行教材中大部分章(或是专题)中都可以联系。 • 如新桥的工业:900多家工厂、200多家外资,是松江的工业重镇,不少同学的父母、邻居不少人在工厂上班,引导他们思考:这么多工业密集在我们新桥,对他们有哪些吸引力?将来的产业结构可以做哪些调震?
了解家乡 热爱家乡 • 新桥户籍人口只有2万人,外来流动人口大于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多,是新桥的又一特点,他们对新桥的发展带来哪些利、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新桥流动人口的调查、新桥交通现状的调查,形成小论文。
了解家乡 热爱家乡 • 再如,新桥人口多,消费量大,是否需发建一个大超市?(当时学校对面、东面的两家小型超市生意不好)让学生按观点形成小组,讨论十分热烈,双方互不相让,各自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来说服对方。(现在正在建一大型超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 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在地理教学中体验现实生活,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的知识或技能。
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教授“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如指导他们判别学校周围的方向,观察一年中风向的变化,夜晚观星空、看月相,赏流星雨;学习环境污染时,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校旁六磊塘的水体污染情况,调查访问找出其污染源,并分析可能解决的办法。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教授“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如指导他们判别学校周围的方向,观察一年中风向的变化,夜晚观星空、看月相,赏流星雨;学习环境污染时,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校旁六磊塘的水体污染情况,调查访问找出其污染源,并分析可能解决的办法。 • 目前大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一般安装在房屋的什么方向,为什么在这个方向,集热板角度的什么变化;建房时不同地区南北楼距宽窄有什么不同;从不同建筑、交通工具、主食判别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如 • 衣:穿衣与当地气候及天气变化的关系 • 食:食物与当地农产品、气候及当地生活传统的关系 • 住:住房与当地气候及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 • 行:辨别方向,选择行进的交通线路,到另一地方去所需准备的服装,以及传统的交通工具等
一分为二看问题 • 台风 、寒潮
坚持学生“课前三分钟说地理”的活动,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地理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坚持学生“课前三分钟说地理”的活动,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地理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 使学习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真实场景中的问题。 • 用地理的眼光看世界。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机。 • 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价值、与生活的关联性。 • 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