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637 Views
識別報告. 園二乙 39 劉家君. 相思樹. 英文名稱: Taiwan Acacia 學 名: Acacia confusa Merr . Acacia confusa Merr . var. inamurae Hayata 科 名: 豆科 ( Fabaceae ) 相思樹屬 (Acacia) 別 稱: 臺灣 相思(廣東),相思樹、臺灣柳(福建),相思仔(臺灣), 香絲樹、假葉豆、細葉相思樹、 Tyokozi ( 排灣 ) 原 產 地: 菲律賓北部,為台灣原生種。
E N D
識別報告 園二乙 39 劉家君
相思樹 • 英文名稱:Taiwan Acacia • 學 名:Acacia confusaMerr.Acacia confusaMerr. var. inamuraeHayata • 科 名:豆科(Fabaceae)相思樹屬(Acacia) • 別 稱:臺灣相思(廣東),相思樹、臺灣柳(福建),相思仔(臺灣),香絲樹、假葉豆、細葉相思樹、Tyokozi(排灣) • 原 產 地:菲律賓北部,為台灣原生種。 • 分 布:廣泛生長於全島平地,低及中海拔山地,最高可達 900 公尺,低海拔丘陵地常形成第二次植群純林,三義火炎山以前是木炭的故鄉。
莖:樹高可達 10~20 公尺,樹皮灰白色,有縱向細縫裂,皮孔不明顯。 • 葉:假葉互生,披針形或鐮刀狀披針形,葉長 8~10 公分,寬 1~1.5 公分,無托葉,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革質,全緣,葉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略隆起,表面呈有光澤的濃綠色 • 花:花小,多數,金黃色,常形成一球狀的頭狀花序 • 果 實:莢果長橢圓形,扁平,表面平滑,縱裂,成熟時呈黑褐色,內藏種子 5~8 粒;種子扁圓形,黑褐色,有光澤。
海桐 • 英文名稱:TobiraPittosporum, Australian Laurel • 學名:PittosporumtobiraAit.PittosponumtobiraAit var. calvescensOhwiPittosporummakinoiNakai • 科名:海桐科(Pittosporaceae)海桐屬(Pittosporum) • 別名:七里香、海桐花。 • 原產地:中國大陸、琉球、日本、韓國及臺灣 • 分佈:台北、新竹、屏東、花蓮、綠島,海濱及平原闊葉林中,常見於沿海地區。 • 用途:1. 花、果、樹姿具觀賞價值:常被種為海岸防風林、行道樹、綠籬、庭園美化用。2.木材可做薪柴或製作小用具用。3.藥用
莖:大灌木,枝條平滑,多分枝,幼嫩部份被短柔毛。莖:大灌木,枝條平滑,多分枝,幼嫩部份被短柔毛。 • 葉:單葉,互生,簇生枝端,具葉柄,上部具淺溝;葉片倒披針形至倒卵形,中肋明顯,葉基楔形或銳形,葉尖圓形或鈍形,葉緣全緣,稍向外捲上下兩面平滑,革質。 • 花:花序呈繖房或總狀花序,頂生,被絨毛,花瓣 5 片,白色後變黃色,。 • 果實:果實為蒴果,三稜狀球形,先端銳尖,熟橙色,蒴果開裂露出鮮紅色種子;種子 8~15 粒,鮮紅色,具稜角。
草海桐 • 英文名稱:Sea Lettuce • 學 名:ScaevolasericeaForst. f. ex VahlScaevolasericeaVahlLobeliataccadaGaertnerScaevolakoenigiiVahlScaevolakoenigiiVahl var. glabraMatsum.Scaevolataccada (Gaertner) Roxb.Scaevolasericea Forster f. • 科 名:草海桐科(Goodeniaceae)草海桐屬(Scaevola) • 別 名:水草、海草、海桐草、草扉、水草仔、大網梢、細葉水草 • 原產地:日本九州、琉球、太平洋島群、馬達加斯加、澳洲、墨西哥、瓜地馬拉 • 分布:台灣各地岩石及珊瑚礁隆起海岸及島嶼均可發現。 • 用 途:1. 海邊防風、定砂、綠化、美化樹種。2. 園藝觀賞用:台灣全島普遍作為花壇、盆栽之觀賞植物。3.食用4.藥用
莖:亞灌木,高可達 1~5 公尺,莖叢生,枝條粗肥,葉腋具毛叢,其它部位光滑無毛。 • 葉:單葉互生,肉質,叢集於枝條頂端,近無柄或具短柄;葉片長倒卵形至匙形,葉基下延形,葉尖鈍圓,葉緣為全緣或上半部疏鈍齒牙緣,稍反捲。 • 花:花序為聚繖花序,腋生 • 果:果實為核果,橢圓形,成熟時白色,被增大的宿萼所包裹,多汁而味美,可供食用。
英文名稱:ScandentScheffera,Umbrella Tree • 學名:ScheffleraarboricolaHayataHeptapleurumarboricolumHayata • 科名:五加科(Araliaceae)鴨腳木屬(Schefflera) • 別名:狗腳蹄、鵝掌蘗、九筆榕、狗腳榕、江某松、Zyaku'ppu(排灣) • 原產地:熱帶、亞熱帶地區、台灣山麓、海南島、兩廣 • 分佈:台灣全島平地山野至海拔 1,800公尺之岩壁及樹上。
莖:著生木質藤本,莖伸長,有褐色皮孔,長 4~8 公尺,光滑無毛,常有氣生根的生長,有多數分枝,枝條叢生;枝條細長,攀援性。 • 葉:葉為掌狀複葉,互生,小葉6~12枚,有長葉柄;葉片長橢圓形,先端鈍至銳尖,有時略為凹頭,基部鈍或圓,全緣,表裡兩面光滑無毛,革質,側脈每邊 5~6 枚;葉柄圓筒狀,小葉與葉柄之間具有關節。 • 花:花多數,小形,淡黃色或黃綠色,繖形花序,然後由多數繖形花序組成一頂生圓錐花序, • 果實:果實為漿果,球形,幼時有腺點狀斑點,有角稜,熟時黃紅色,外有縱溝 5~6 條,內含種子 5~7 粒。
野牡丹 • 英文名稱:Common Melastoma • 學名:MelastomacandidumD. DonMelastomaseptemnerviumLour. • 科名: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野牡丹屬(Melastoma) • 別名:野牡丹(中山傳信錄),山石榴(臺灣),大金香爐、豬古稔(廣東),豹牙蘭(雲南)、不留行、王不留、王不留行、九螺仔花、金榭榴、埔筆仔、不留行、狗力仔頭(以上為台灣習用名稱);豬母草,地茄,豹牙郎木,活血丹、高腳山落蘇,吞口巴、氈子桿、毛足桿,野石榴、金石榴、金雞腿,豬牳稔、牛牳稔,紅爆牙狼,倒罐草、高腳稔,大杜橋、水多年、高腳埔梨、大號天番爐, Kahbatuka(泰雅);Katuru(排灣) • 原產地:中國南方、中南半島及台灣。 • 分布:生於低海拔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開闊的灌草叢中。是常見的植物。
莖:莖鈍四稜形或近圓柱形,高 0.5~1.5 公尺,具有多數枝條;枝條直立或斜上昇,四角形,具有倒伏性粗毛及鱗片。 • 葉:葉對生,卵形或廣卵形,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鈍或略帶心形,糙紙質,全緣,表面被倒伏性毛茸,背面則有綿毛;基出脈 7 條,葉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 • 花:花 3~7 枚,大型,顯著,呈頂生或近似頂生的聚繖花序排列;花序很少超過 1 公分,被有粗毛;花柄粗壯,有毛茸,花萼筒壺形,密生絨毛,先端有裂片 5 枚 • 果實:果實多少為肉質,蒴果罈狀球形,與宿存萼貼生,,密被鱗片狀糙伏毛;種子細小,略呈腎形,鑲於肉質胎座內。果期10~12月。
杜鵑 • 英文名稱:Azalea • 學名:RhododendronsimsiiPlanch.(杜鵑)Rhododendron inicum(Linn.) Sweet.(皋月杜鵑) • 科名:杜鵑花科 (Ericaceae )杜鵑花屬(Rhododendron) • 別名:杜鵑(廣群芳譜),杜鵑花(湧幢小品),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本草綱目),照山紅(河南),唐杜鵑(臺灣植物志),豔山紅『草藥性』、野山紅、照山紅、躑躅,紅躑躅『花木記』,迎山紅、報春花、清明花、滿山紅 • 原產地:喜馬拉雅山區,中國長江流域及西南部各省地區,日本本州一帶;臺灣於 1900 年代引進種植。生於海拔 500~1,200(~2,500) 公尺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 分佈:普遍種植於各校園內作為園藝植物,在台灣從平地到高山-玉山都可發現它的蹤跡。
莖 :灌木,高可達 2 公尺,枝幹平滑;具有多數分枝,枝條細長,葉柄,小梗,花萼及子房有棕褐色倒伏性的毛茸。 • 根 :杜鵑花的根系分布很淺,喜歡偏酸性的土壤,能與土中的真菌共生,這些共生的真菌可以分解有機質供杜鵑花使用。 • 葉 :葉數枚生長於枝條的先端,互生,但多少呈叢生性,披針形或闊披針形,春葉較短小,夏葉長大,先端銳尖而最先端有一尖突,基部銳尖形,全緣,但多少為毛緣,紙質或薄革質,表面綠色,近似無毛茸,背面密被有倒伏性毛茸,尤以葉脈為然。 • 花 :花 2~6 朵簇生枝端,多於春葉長出時開放,紫紅色、玫瑰色至淡紅色,內面上方具濃色的斑點;花期 3~5之月。 • 果實:果實為蒴果,卵圓形,有毛茸。果期 7~9 月。 • 種子:種子較小,有肉質的胚乳及直立的胚,有時有翅。
華八仙 • 英文名稱:Chinese Hydrangea • 學 名:Hydrangea chinensis Maxim.Hydrangea scandens (L. f.) Seringe subsp. chinensis (Maxim.) McClint.Hydrangeascandens (L. f.) Seringe subsp. chinensis (Maxim.) McClintock • 科 名: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八仙花屬(Hydrangea) 或 八仙花科(Hydrangeaceae) • 別 名:中國繡球(植物分類學報),狹瓣繡球、繖形繡球、綠瓣繡球(植物分類學報),江西繡球(植物研究),長葉溲疏、常山、常山樹(台灣)、土常山、常山尼、野八仙、粉團繡球、蜀七葉、紅骨兮輕柴仔、羅比八仙花、Baiyakan(泰雅);Marutsokora't(排灣) • 原產地:中國南部、琉球及台灣。 • 分布:台灣全境、蘭嶼 2400 公尺以下低海拔闊葉林下或林緣。
莖:高 1~3.5 公尺,其莖綠色多分枝,全株光滑無毛。莖:高 1~3.5 公尺,其莖綠色多分枝,全株光滑無毛。 • 葉:葉對生,長橢圓形兩端尖,基部鈍或漸狹,紙質或厚膜質,全緣或疏銳鋸齒緣,上下表面平滑,側脈 5~7 對;表面濃綠色,背面綠色帶粉白。 • 花:花多數,雌雄同株,呈頂生繖形排列的繖房花序;光滑無毛,不孕性花緣生,有花瓣狀萼片 4 枚,白色,圓形或倒卵形,脈絡明顯,先端圓鈍;兩性花多數,黃綠色,花萼闊鐘形,先端 5 裂,裂片三角形,先端銳尖;花瓣卵形,先端鈍。 • 果:果實為蒴果,球形,先端有 3 枚線形殘存的花柱;種子多數,細小,線形。
馬醉木 • 英文名稱:Taiwan Pieris • 學 名:PieristaiwanensisHayata • 科 名:杜鵑花科(Ericaceae)馬醉木屬(Pieris) • 別 稱:台灣浸木、台灣桂木、馬醉木 • 原產地:台灣 • 分 布:中央山脈生於海拔 1,000~3,300 公尺高(低至高海拔)的開闊地或林緣。台灣的分布情形是北部山區低山帶即可發現,例如陽明山區,越往南部,分布的海拔高度越高。
莖:常綠性灌木,高 1~3 公尺,小枝光滑。 • 葉:葉叢集枝端,幼嫩時成紫紅色,革質,倒披針至披針狀長橢圓形,長 5~8 公分,先端略漸尖,葉柄長 1~1.5 公分,光滑。 • 花:春、秋兩季開花,花蕾、花軸長呈紫紅色,花序總狀,簇生於枝梢,花密集開放,懸垂性,花萼革質,花冠壺形,白色。 • 果實:蒴果球形,徑約 0.7 公分,胞背裂開,種子多數。
蘆葦 • 英文名稱:Common Reed • 學 名:Phragmitesaustralis (Cav.) Trin. exSteud.Phragmitescommunis (L.) Trin. • 科 名:禾本科(Gramineae)蘆葦屬(Phragmites) • 別 名:蘆根《本經集註》、蘆莖《唐本》、蘆花《唐本》、蘆葉《唐本》、水蘆、水蘆竹、蒲蘆、碧蘆、葦、蘆、葭『詩經』、蘆竹、蒲葦、葦子草、蘆荻 • 原產地:全世界亞熱帶至溫帶地區 • 分布:台灣全島沼澤、湖泊或溪流、溝渠邊,喜歡潮濕向陽的環境,常成群繁生。
莖:大型草本,植株高大,具粗壯之橫走根莖,稈高 3~4 公尺,節間中空,節上具芽,節下通常有白粉。 • 葉:葉 2 列排生,葉鞘抱莖,葉舌極短,截平,成一輪狀毛;葉片扁平,帶狀披針形,灰綠色或藍綠色,粗糙,先端漸尖,全緣。 • 花:圓錐花序,頂生,直立或稍彎,暗紫色或褐紫色,小穗多數,密集,下部枝腋間被有白柔毛;小穗通常有 4~7 朵小花;穎披針形,紙質,3 條脈,具有橫隔紋; • 果:果實為穎果,披針形。果期 10~12 月。
紙莎草 • 英文名稱:Bulrush,Paper Reed • 學名:CyperuspapyrusL. • 科名: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屬(Cyperus) • 別名:紙草、埃及莎草、埃及紙草 • 原產地:原產尼羅河及幼發拉底河流域。現今它的野生分布存在於剛果、馬達加斯加島、烏干達、衣索匹亞和西西里島。 • 分佈:園藝栽培作觀賞綠化美化用。
莖:根狀莖短,粗壯;稈圓柱狀三稜形,高 3~5 公尺。 • 葉:葉狀苞片 4~10 枚。 • 花:花序繖狀 • 果實:瘦果橢圓形,三面狀,表面具細孔,熟時灰褐色;花果期夏季。
輪傘莎草 • 英文名稱:Umbrella Plant、Umbrella Sedge • 學名:Cyperusalternifolius L. subsp.flabelliformis (Rottb.) KukenthalCyperusalternifolius L. var. flabelliformis(Bockeler) T. KoyamaCyperusflabelliformisRottb.Cyperusalternifolius. • 科名: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屬(Cyperus) • 別名:風車草、輪傘草、車輪草、雨傘草、破雨傘草、破雨傘、傘葉莎草、傘莎草、傘草、九龍吐珠『泉州草本』 • 原產地:非洲馬達加斯加島。臺灣於 1901 年日本人田代安定氏從日本引入種植。 • 分佈:普遍栽培於各地庭園或水生植物池中;恆春半島沼澤、溼地、河畔常見已馴化的傘草長得非常茂盛。
莖:草本,根莖粗短,鬚根堅硬,稈叢生,直立,粗大,株高 50~150 公分,近圓柱形。 • 葉:葉頂端互生有輪軸狀苞葉,猶如傘架,橫切面三角形,纖細如絲線,莖頂為互生苞葉,呈放射狀,形似傘骨,因此得名;葉鞘棕色,包裹莖的基部。 • 花:花序為聚繖花序 • 果實:果實為瘦果,橢圓形,近三稜狀,褐色。
野薑花 • 英文名稱:Butterfly Ginger,GingerLily,ButterflyLily,Garland Flower • 學名:Hedychiumcoronarium Koenig • 科名:薑科(Zingiberaceae)蝴蝶薑屬(Hedychium) • 別名:穗花山奈、山奈、蝴蝶薑、蝴蝶花、薑花、薑蘭、白蝴蝶花、縮砂蔤、立芨、Bazigga'tto(排灣)、白果草 • 原產地:印度、馬來西雅、喜馬拉雅山。 • 分佈:普遍生長在低海拔潮濕地。宜蘭、台北、新竹、台中、高雄,山邊、田野及水溝旁。
莖:野薑花的地下,根莖塊狀,肥厚好像薑,具香味,植株高度約 1~2 公尺,葉狀莖叢生。 • 葉:單葉,互生,具葉柄。 • 花:花序著生頂端的葉狀莖,直立,花序軸密穗狀,有大型的苞片保護,被短毛;花白色,具芳香 • 果實:果為 3 瓣裂的蒴果,具宿萼,橙紅色,縱裂;種子紅棕色,其上有金黃色絲狀假種皮。
莕菜 • 英文名稱:Small Floatingheart • 學名:Nymphoidescoreana (Lev.) HaraNymphoidescoreanum (Lev.) HaraNymphoidescoreana (H. Lév.) H. Hara • 科名:龍膽科(Gentianaceae)莕菜屬(Nymphoides) • 別名:小荇菜、金蓮花、高麗沼花,朝鮮莕菜 • 原產地:中國、日本、韓國、琉球 • 分佈:台灣則分布於全島及離島有陽光且靜水而風力不強之水池中。台灣少數湖泊,如台北市七星水夢幻湖及屏東縣滿州的南仁湖。
莖:細長線形球莖,固定在水面下的泥土裡。 • 葉:葉橢圓至圓心形;葉面深綠,背面深紫;葉柄細長,無托葉。 • 花:花梗綠色,萼片 5 深裂,膜質;花瓣 3~7 枚,白色,通常 5 裂,基部黃色,邊緣密生緣毛。 • 果實:蒴果長橢圓形,種子長橢圓形,黑褐色,具稀疏瘤狀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