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739 Views
第 12 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程标准. 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过程. 战争的结果. 战争的影响. 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概况比较. 明治维新确立君主立宪制,保留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落后就要挨打.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国土狭小,资源匮乏. 地大物博,市场广阔. 扩军备战,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洋务运动增强了军事实力,但消极避战.
E N D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程标准 • 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过程 战争的结果 战争的影响
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概况比较 明治维新确立君主立宪制,保留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落后就要挨打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国土狭小,资源匮乏 地大物博,市场广阔 扩军备战,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洋务运动增强了军事实力,但消极避战
2005年4月审核的《新日本历史教科书》这样阐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2005年4月审核的《新日本历史教科书》这样阐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都是因为东亚的这种国际形势”
满蒙 朝鲜 中国 实质是一个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策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 “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 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1.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瓜分世界,寻求资本输出。对日本侵略采取纵容或默许态度。(国际环境) (1).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力增强。 (根本原因) (2). 日本制定大陆政策,侵华野心由来已久。(历史原因) (3). 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直接原因)
2. 战争的过程 (1894.7~1895.3) (1) 以朝鲜为中心的战事 丰岛突袭 平壤陆战 黄海海战
不许出海迎敌 1894.9.17 黄海海战 1894.9.15 平壤 1894.7.25 丰岛
黄海海战与邓世昌 有公足壮海军威 此日漫挥天下泪 邓世昌
你知道邓世昌血战黄海的故事吗?邓世昌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你知道邓世昌血战黄海的故事吗?邓世昌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不畏牺牲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主动请求歼敌 1894.9.17 1894.11 黄海海战 1894.9.15 旅顺 平壤 1895.2.2 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黄海海战: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 (2). 战火在中国领土上燃烧 辽东战役:占大连、旅顺,进行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海战:北洋舰队覆灭
畅 所 欲 言 日军侵入旅顺市街道的情景 日军在侵占旅顺后,血腥地屠杀中国人民 旅 顺 大 屠 杀 旅顺大屠杀是怎么回事?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3. 战争的结果 战败后,清朝派谁去签订《马关条约》?这个条约是哪一年在哪里签订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是什么? -----《马关条约》 ①人物: 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②时间: 1895年 日本马关的春帆楼 ③地点: ④主要内容: ⑤影响:
人 物 资 料 李鸿章 伊藤博文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割三地)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赔两亿) 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开四口)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设工厂)
主要内容: • 影响: 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 3.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4.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战争的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就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不仅原来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 4、影响: ◆对中国: ①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②在远东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③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⑤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理性思考:谁是赢家? 辽 东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花费:6097万日元。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攫得赔款:5836万日元。1894—1904年:日本公司总数从2844家增到8895家,公司股本总额24500万日元增至92100万日元。 甲午战争,中国失去的是国土、财富,乃至尊严,而日本失去的却是理智。一场受益颇丰的赌博,让日本毫不犹豫地走上了一次次国运的军事豪赌,最终,这个疯狂国家的赌运在二次大战后走到了尽头。 4、影响: ◆对日本: 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 ◆对远东: 列强在远东矛盾加剧,争夺为主。
5. 战争的后续 (1).割地的结局 三国干涉还辽: 俄德法 台湾人民的反割占斗争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阅 思 读 考 “三国干涉还辽”是怎么回事?这三个国家为什么要“干涉还辽”?这一事件反映了列强相互之间怎样的关系?
辽 东 战后余波 三国干涉还辽 ①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 ②实质: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之争。 (1)图中的“渔夫”代表哪个国家? 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有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 (2)俄国为什么要“干涉还辽”? 是不是在帮助中国?
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军队与入侵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它又是近代史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争。首当其冲的是多年惨淡经营的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一切后果由此蔓延扩展。战争双方装备实力与最终结局反差如此之大不得不令人深思。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军队与入侵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它又是近代史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争。首当其冲的是多年惨淡经营的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一切后果由此蔓延扩展。战争双方装备实力与最终结局反差如此之大不得不令人深思。 事实上在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军备要远超日军。单从火炮来看,清军拥有量实际超过1000门,且口径极为巨大,是日本陆军的10倍-20倍。1891年英国评清朝海军实力为世界第8,日本是第16,美国认定清朝陆军稳居世界前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VS 中国为何败? 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 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内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未能充分动员民众; 外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过程 战争的结果 战争的影响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 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居边,合手共拿 下面两幅是八国联军宣传画中关于瓜分中国的图片
1、原因 • (1)列强要瓜分灭亡中国。 • (2)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运动兴起,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发动侵略战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乃霸天,不禁神佛忘祖先。男无伦,女鲜节,鬼子不是人所生;如不信,仔细看,鬼子眼睛都发蓝。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神爷怒,仙爷烦,伊等下山把道传。非是谣,非白莲,口头咒话学真言;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神出洞,仙下山,扶助人间把拳玩。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一概鬼子全杀净,大清一统庆生平。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乃霸天,不禁神佛忘祖先。男无伦,女鲜节,鬼子不是人所生;如不信,仔细看,鬼子眼睛都发蓝。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神爷怒,仙爷烦,伊等下山把道传。非是谣,非白莲,口头咒话学真言;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神出洞,仙下山,扶助人间把拳玩。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一概鬼子全杀净,大清一统庆生平。
这一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 1、帝国主义的侵略。 • 2、中西文化冲突。 • 3、部分中国下层民众的迷信和愚昧。
义和团运动--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材料1:“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材料2: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官府在教案中袒护外国人。 1、原因: 根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激化。 直因:中国人民与外国教会势力矛盾激化。 2、口号:扶清灭洋 1、请结合材料一思考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 评价:①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②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且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3、作用: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2、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
义和团运动在反侵略斗争中所显示出的热情和能量使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感慨万端: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2.经过: • (1)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 (2)1900年7月占领天津。 • (3)1900年8月攻陷北京。
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 (1)时间:1901年 • (2)内容: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结合《辛丑条约》内容,分析战争的危害和影响。结合《辛丑条约》内容,分析战争的危害和影响。
结合《辛丑条约》内容,分析战争的危害和影响。结合《辛丑条约》内容,分析战争的危害和影响。
4、影响 •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清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条约严重侮辱大清国国家主权的“原则”,令李鸿章说出了列强犹如“虎狼群”的话,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结束大清国的厄运。回家后面对全国人民愤怒声讨,他实在无地自容。他决定写一首临终诗,以表己志: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临终诗。他大口吐血,留下遗言:”外修和好,内治图强”,一命呜乎,终年78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始沦为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完全形成
知识小结 朝鲜东学党起义 镇压义和团运动 虎门销烟 “修约”遭拒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打开中国市场 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日本 英 国 英法联军 八国 联军 《南京条约》 《黄埔条约》《望厦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 丑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练一练 • 1.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 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 A.①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B
2.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D
3.李大钊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两度劫”发生在3.李大钊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中日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