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54 Views
第 4 章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 本章大綱. 4.1 何謂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4.2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 4.3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 4.4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 4.5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維繫 4.6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評估. 何謂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傳統資料中心年代的 ITI 資料中心的管理並不隨策略而起變化,而是在有限的範圍內要求作業最佳化。 網路時代的 ITI 在今日網路時代, ITI 的角色已不同於已往,它是橫跨公司各事業單位共享的資訊科技服務。 實例說明: Johnson & Johnson
E N D
本章大綱 • 4.1 何謂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 4.2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 • 4.3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 • 4.4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 • 4.5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維繫 • 4.6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評估
何謂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 傳統資料中心年代的ITI • 資料中心的管理並不隨策略而起變化,而是在有限的範圍內要求作業最佳化。 • 網路時代的ITI • 在今日網路時代,ITI的角色已不同於已往,它是橫跨公司各事業單位共享的資訊科技服務。 • 實例說明:Johnson & Johnson • 實例說明:Schneider National貨運公司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1/6) • ITI的能力不易建立,此能力乃是融合了「技術」、「流程」和「人」三者,需要較長的時間組織,才能學習到這些能力。 • ITI一旦建好,競爭者不容易在短期內模仿得到,因而具有競爭上的優勢。 • 實例說明:Delta航空公司將ITI視作數位化的神經系統 • 圖4-2中有灰底的區塊是和實體設施相關的服務,另四者則是管理導向的服務,茲分別說明於后。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2/6) • 第一群:通路管理(Channel Management) • 通常通路包括下列物件的組合: • 實體店面(如經銷商店面或分行)的POS(point of sales) • 網站(包括e-mail等) • 客服中心(call center) • 資訊站(kiosks) • 行動通訊(mobile computing & phones) • 建立ITI通路能力,要組合上述不同通路,連結客戶或合作廠商,這一能力為啟動多項e化創意的必要條件。 • 實例說明:以銀行為例說明通路整合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3/6) • 第二群:安全與風險管理(Security & Risk Management) • ITI的安全和風險管理能力要能保護企業品牌、聲譽、資料、設備和收入流。 • 第三群:通訊(Communication) • 企業和客戶與合作夥伴的連結是經由一組通訊服務 • 第四群:資料管理(Data Management) • ITI所處理的是以全公司共享的資料為主,以別於各應用系統專用的在地資料(local data)。 • 第五群:應用系統基礎建設(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 • 應用系統基礎建設包含全公司整合型的系統來支援共享的服務。 • 共享系統可以標準化,並降低成本。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4/6) • 第六群:資訊科技設備之管理(IT Facilities Management) • 協調並發揮上述第一群到第五群的服務,包括: • 大型主機的運作 • 伺服器群的運作 • 工作站和區域網路的架設和維護 • 一般系統的開發環境(如建立公司整體系統開發或外購應用系統之能力) • 新創意專案之試驗(如e化的各項創新應用)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5/6) • 第七群:資訊科技管理(IT Management) • 協調並整合企業基礎建設,並管理與各事業單位間的關係。包括: • 資訊系統之專案管理 • 與供應商及委外承包商之協商 • 訂定服務水平之合約 • 資訊系統規劃、投資與監控 • 第八群:資訊科技架構與標準(IT architecture & standards) • 提供與資訊科技架構(ITA;或稱EA)以及標準(Standards)相關的服務。 • ITA是企業建立ITI的前導和指引。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提供的服務(6/6) • 第九群:資訊科技研究發展(IT R&D) • 第十群:資訊科技教育訓練(IT Education) • 實例說明:IBM改進資訊科技基礎建設,並在其上建立新的商業機會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1/5) • 網路時代ITI的概念架構 • 圖4-3這個概念架構明確指出ITI的建構不能只當作一個技術問題來考量。 • 策略指引 ITI • 要建立ITI,高階主管必須要有一個絕對清楚的視野──「企業該如何交付自己的核心能力」。 • 要據以設計ITI,須以作業為基礎的遠見,明確指出: • 跨功能的主要作業流程是哪些 • 在此主要流程之上,如何作決策 • 實例說明:Federal Express和JC Penny如何訂出明確的作業為基礎的策略說明,以指引ITI的建立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2/5) • 明確指出主要流程是設計ITI絕對必要的先決條件,否則,不論是業務單位或IT單位都無法決定優先順序。 • 資訊科技架構 • ITA是應用系統、資料、IT基礎建設的各項技術的一個組合邏輯,掌控在一組政策和技術標準之下,意圖能促成實現企業策略。 • 一個設計完善的ITA應能提示出達成公司策略目標最關鍵的IT能力。 • 應用系統 • 功能強固的ITI提供了一個基礎,可以在其上「快速」開發新的應用系統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3/5) • 從1990年末起,有三類應用系統特別受到重視: •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系統) • 網路相關的應用系統 • 績效支援應用系統(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s) • 流程 • 在資訊時代,新技術能力和全球化市場,特別重視三項非常不一樣的流程: • 供應鏈整合 • 與客戶/供應商的連結 • 善用組織的學習和經驗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4/5) • ITI的連結力和分享力 • 「連結力」是在思考網路要接到哪裡。 • 一般而言,依連接範圍之廣狹可分為五種層次:(1)部門 內,(2)全公司,(3)上下游合作夥伴,(4)個人消費者,(5)新市場/新客戶。 • 「分享力」,那就是討論連結之後,要作什麼的問題。可能只做簡單的資料查詢,也可能在其上進行並完成一項交易。在 • 「資料分享」是連結之後,只作資訊的分享。 • 「流程共享」表示除分享資訊外,還進一步利用網路的連結能力來同步化進行某項現有的作業。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架構(5/5) • 「新產品/新服務」是連結後,進行前所未有的新運作。 •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分析模式,可以圖4-4來展示。 • 實體和虛擬間之平衡 • 資訊科技讓許多企業以較少的實體基礎建設,進行更有效的營運。 • 將實體基礎建設轉移至虛擬化,最經典的範例,就是銀行的自動提款機。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1/5) • ITI的服務組合(ITI Portfolio) • 一如投資講求投資組合一樣,ITI也講求服務項目的組合。組合得宜,就能收效;反之,則可能費錢費事,而績效不彰。 • ITI的層級性 • ITI是企業中共享的資訊科技服務。此共享的服務一般分成三個層級。如下: • 公共基礎建設 • 全公司的基礎建設 • 各事業單位的基礎建設 • 實例說明:State Street銀行整合各事業單位的ITI成為全公司的ITI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2/5) • 標準訂定 • 標準設定取捨的原則,是先分清楚ITI所提供的該項服務是競爭必要的(completive necessities)還是能有策略優勢的(strategic advantage)。 • 實例說明:UPS公司堅守ITI標準 • 集中式/分散式/混合式 • 設計ITI要決定採用集中式或分散式的作業架構,這個問題隨著企業營運特色、組織結構、授權方式等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選擇。 • 整體技術環境也扮演了重要的決定角色。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3/5) • 總之,資訊資源要集中或分散的考慮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圖4-5綜合說明了可能的考慮因素。 • 實例說明:UPS公司的ITI選擇了集中式 • ITI投資方式 • 能在適當時機投資適當的ITI,不僅可以快速啟動e化事業創新專案,並降低現有的作業成本。 • 過度投資甚或選錯ITI,會造成浪費、延誤,以及系統與合作夥伴不能相容等缺失。 • ITI的投資有二種作法: • 一次全面性投資 • 漸進式的逐步投資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4/5) • 自製或委外 • 圖4-6說明了決定ITI服務自製或外購的考量因素。 • ITI的關係管理 • 高階主管/IT主管的關係 • 將「公司策略」推往「資訊科技架構」的過程,涉及高階主管和IT主管兩者之間的相互教育。 • 供應廠商/IT人員的關係 • IT主管必須負責與主要的策略合作的供應商建立並維持良好的關係。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建置(5/5) • IT人員之間的關係 • ITI的人員和負責應用系統的IT人員間須彼此相互了解,才能共同協商應該選擇怎樣的標準,同時一旦標準建立之後,才能堅守標準,有效應用ITI • 各事業單位主管/IT主管間的關係 • ITI極可能引發新的組織結構或新的作業流程,要落實就需要事業單位主管和IT主管二者通力合作,共同負責 • IT部門只能提供工具,事業單位需要提供遠見和領導組織結構或作業流程的改變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維繫 • ITI的汰舊換新需要慎密而詳確的規劃,先將服務分成下列四類: • 浮現中的標準Emerging Standards • 主流標準Mainstream Standards • 抑制標的Containment targets • 退休標的retirement targets • 每年評估現有ITI的技術項目,並觀察了解市場上所出現的新科技,再將這些現有科技和新科技逐一歸類入上述四類,據以訂出「科技汰舊換新計劃」。然後再依計劃,淘汰退休標的的舊科技,引入主流標準。 • 實例說明:JM Family Enterprises公司ITI的建置和維繫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評估 • 評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不能只著重在基礎建設本身,因為ITI所存在的情境(context)和ITI兩者會相互影響。若沒有配適良好的組織情境,則空有一套精良的ITI,亦難以發揮功效。 • 組織面 • 營運管理面 • 人力面 • 資料管理面 • 技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