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611 Views
血站应用电化学 发光的体会. 北京市通州区中心血站 2010-8-28. 前 言. 根据已知的研究,随血液传播的疾病超过 60 种,一般来说,经由输血产生的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肝炎、疟疾、乙型脑炎、出血热和未知的病毒等。为了降低通过输血传播疾病风险,我国政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政府加大了监督和法律管理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1998.10.01 血站管理办法 2006.03.01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卫医发 【 2006】167 号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卫医发 【 2006】183 号
E N D
血站应用电化学发光的体会 北京市通州区中心血站 2010-8-28
前 言 • 根据已知的研究,随血液传播的疾病超过60种,一般来说,经由输血产生的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肝炎、疟疾、乙型脑炎、出血热和未知的病毒等。为了降低通过输血传播疾病风险,我国政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 政府加大了监督和法律管理力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1998.10.01 • 血站管理办法 2006.03.01 •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卫医发【2006】167号 •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卫医发【2006】183号 (2007-至今督导)
前 言 • 从技术进行了革新,建立“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的输血观 • 采血的原辅材料:玻璃瓶-专用血袋 • 血液产品:全血-成分输血、去白细胞、病毒灭活等; • 检测方法及筛查疾病种类增加: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即开始对全血和血浆进行HBsAg的检测,以筛查HBV的存在,现在全血和血浆捐献品也常规地使用酶联免疫方法进行HIV-1和HIV-2、Anti-HCV和Anti-TP的检测 • 血液学传染病筛查已经大幅降低了通过输血以及输注血液制品造成的病毒感染的风险,但是风险并未完全消除。公众要求更高水平的方法进行筛查,以进一步减少血液或者血液制品输注的风险性。新的血液病原体检测技术推广和应用,成为了社会和公众舆论持续关注的焦点。
前 言 •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8469-20××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Requirements for whole blood and blood components Quality) (征求意见稿) •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 艾滋病病毒标志物 • 梅毒螺旋体标志物 对以上标志物检测,要求检测频次为2次。一次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另一次可选择核酸扩增试验、化学发光免疫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种检测方法之一。
内容 • 电化学发光技术原理以及仪器检测性能介绍 • 流程适用性与质量管理分析 • 检测性能评估
电化学发光技术 信号放大 转移至电极 利用磁场 将抗原抗 体复合物 吸附在 电极表面 标本和试 剂孵育,形 成抗原抗 体复合物 施以电压 启动反应
孵育形成免疫复合物 Ruthenium 生物素 抗体 抗体 抗原 免疫复合物
化学发光的信号生成在一个很少的时间段内,而电化学发光由于是循环反应,只要电场不撤出,就能维持稳定的发光状态.从而使检测的灵敏度达到最佳.化学发光的信号生成在一个很少的时间段内,而电化学发光由于是循环反应,只要电场不撤出,就能维持稳定的发光状态.从而使检测的灵敏度达到最佳. ‘Flash’ CL ECL 75 60 45 ECL intensity (in thousands) 30 15 0 0 0.5 1.0 1.5 Time (sec)
罗氏 Elecsys 系统的基本性能 模块式检测系统 单模块170 tests / 小时 单测试时间18 分钟 可6小时无人看守自动运转 无交叉污染(一次性加样头)
内容 • 电化学发光技术原理以及仪器检测性能介绍 • 流程适用性与质量管理分析 • 检测性能评估
以质控流程为例分析流程的改进 • 目前的ELISA方法: • 质控和标本同时检测,阴阳性质控和标本同时出结果。 • 如果发现质控结果超范围,确认原因后,标本和质控均需要重新检测 报告延误 浪费试剂
电化学发光方法: • 在标本检测前即可以完成质控检测,如果质控出范围,可以即时采取纠正措施; • 质控合格后,方可以检测标本; • 在检测过程中可以再加质控进行全程跟踪; 报告及时 节约试剂
质量管理双向条码处理功能可以自动识别标本条码质量管理双向条码处理功能可以自动识别标本条码
质量管理全封闭的条码系统 试剂有唯一性条码,仪器自动识别,减少人为误差。
内容 • 电化学发光技术原理以及仪器检测性能介绍 • 流程适用性与质量管理分析 • 检测性能评估
检测性能的要点 分析灵敏度和临床灵敏度表现 识别所有的亚型 可靠地识别病毒变异株 高检测精密度,尤其是cutoff 处精密度表现尤为重要, 避免时阴时阳
设计路线 • 灵敏度分析 • 标本比较分析 • 精密度分析
灵敏度分析 • 分析灵敏度:检测的最低检测限,评估方法是稀释已知标准品,能够检测的稀释倍数越高,代表其分析灵敏度越高。 • 临床灵敏度:检测系列血清转化盘标本,越早检测出阳性,代表一种方法的临床灵敏度越高。
灵敏度分析 选购的临界值质控血清和国家参考血清盘进行ELISA和ECL灵敏度的比较分析: • 临界值质控血清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 • HBV和HCV血清盘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 HIV血清盘购自中检所。
国家参考血清盘评估 注: 所评估试剂均为进口试剂
稀释灵敏度试验中 :ECL方法高于ELISA方法 HBsAg ELISA试剂在1:20倍稀释时呈阴性反应, ECL试剂在1:20倍稀释时仍呈阳性反应; 抗-HCV ELISA试剂在1:20倍稀释时呈阴性反应, ECL试剂在1:80倍稀释时仍呈阳性反应; 抗-HIV ELISA试剂在1:10倍稀释时呈阴性反应, ECL试剂在1:20倍稀释时仍呈阳性反应。
设计路线 • 灵敏度分析 • 标本比较分析 • 精密度分析
标本选择 • 随机标本、预选标本进行ECL和ELISA的比较 • 分离胶试管留取标本(血清)及肝素钠试管留取标本(血浆)各600份 • 肝素钠试管留取标本1400份(含机采标本); • 预选标本401份( ELISA检测有反应性和灰区标本): 备注:机采标本是未进入循环血液标本,不存在混入枸橼酸钠现象,故和常规标本一致。
结果确认 确证实验 不一致的结果应该首先判断是由于样本处理问题还是仪器问题造成,进而判断结果是否需要重测,重测应该用比较方法和对比方法都重新进行。重测结果存在不一致,需要进行进一步确认。 进一步确认流程: HBsAg : 进行中和试验 Anti-HCV :进行RIBA实验 Anti-HIV :送市CDC进行确证试验
2000份随机标本 注:①、 ② 、 ③ 检测结果(S/CO值)见附表1 、附表2 、附表3
设计路线 • 灵敏度分析 • 标本比较分析 • 精密度分析
精密度检测 Elecsys HBsAg II/ Anti-HCV/ HIV Combi的精密度均<5%,好于血站对实验室ELISA方法精密度(≤15%)的要求,说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体会 • 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全自动封闭式的检测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 在标本检测前即可以完成质控检测,发现问题可以即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因质控问题造成的结果报告延误和试剂浪费,并且在检测过程中可以再加质控达到全程跟踪,更加真实地反应整个检验过程的质量状态。 • 利于快速诊断,运行周期短、运行速度快 。 • 急诊筛查装置对于应急输血流程带来很大的改变,检验时间的缩短为应急供血带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