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71 Views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一课时). 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考点一:影响农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1 、农业生产活动有哪些特点?. 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2 、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等. 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等. 技术条件. 热量、光照、降水、水热组合、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 探究活动一:这些区位因素是如何变化的?. 古代 —— 自然因素最重要 现代 —— 较为突出的是:市场、交通、农业政策、
E N D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一课时) 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考点一:影响农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1、农业生产活动有哪些特点? 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2、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等 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等 技术条件 热量、光照、降水、水热组合、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
探究活动一:这些区位因素是如何变化的? 古代——自然因素最重要 现代——较为突出的是:市场、交通、农业政策、 劳动者素质、技术等 练习
探究活动二:如何区分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探究活动二:如何区分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 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热条件优越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光热充足 地广人稀 土壤肥沃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水源不足, 旱涝、盐碱、 风沙灾害严重 旱涝灾害, 丘陵地区 土质较差 水源 不足 气温低, 热量不足 气温低, 热量不足
气温低,热量不足 1 光照充足 4 水源不足 昼夜温差大 2 光照充足 旱涝灾害 水源不足 5 3 气温低,热量不足 水热条件优越
探究活动三:区分主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的影响?探究活动三:区分主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的影响? 夏季雨热不同期, 作物生长期降水少 夏季热量、光照充足 ①夏季热量、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冬季寒冷,全年降水稀少 终年温和湿润, 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阴雨天多,光照不足 不利于小麦等谷类作物成熟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水旱(旱涝)灾害频繁 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 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
考点二:农业的合理布局 1、农业布局一般需考虑哪些方面? 单位产值、交通、地价、所需面积大小、作物习性等 2、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 种植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或; 灌溉农业 畜牧业 平原地区可发展; 种植业 林业 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和; 牧业 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 种植业 海水养殖业 沿海滩涂可发展。
读下图,如果想在图中安排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读下图,如果想在图中安排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 果园 养鱼 花卉 乳牛 小麦 河流
1、(2012重庆)我国近年 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 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 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 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 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 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 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 约7.5吨。图是“某省级行 政区年均温分布图” 图示 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2012海南)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2012海南)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 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 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2~3题。 2.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①品种退化 ②产量过大 ③品质较差 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A.提高产量 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 D.扩大销售渠道 √ √ 返回
美国小麦区形成和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思考: 1、平原面积广 2、气候水热条件较好 3、水源充足 4、土壤肥沃 5、地广人稀 6、交通便利 7、工业发达,科技先进
牧羊 小麦 混合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 进行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畜牧业 美国 澳大利亚 阿根廷 南非
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旱田农业 绿洲农业 灌溉农业 河谷农业 水田农业 基塘农业
(一)问题: 1、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总产量不稳定 2、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3、人口规模大,人均粮食占有量低 4、世界粮食价格对国内粮价冲击大 (二)措施: 一靠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靠科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三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三)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1、调整农业结构,与国际市场接轨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创新 4、加强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加快专业化经营的步伐 5、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实现农产品增值 6、加快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增强农业生产的针对性 7、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冷藏保鲜技术 8、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切实保护耕地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因素: 如果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资源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 2、不利因素 (1)农业生产强度——如果过大,导致自然环境破坏,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 (2)农业生产发展——引起自然植被、地表植被、地表 辐射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3)农业生产方式——过度放牧:草场退化、荒漠化 漫灌等灌溉方式:土壤盐渍化 (4)农业生产技术——正面:增加产量;负面: 环境破坏(化肥使土壤板结,土壤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