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295 Views
5-1 報刊與影視. 一、雙腳 1936 年創刊的美國 《 生活 》 雜誌是圖片新聞雜誌的先驅,其在 1999 年的專輯圖片呈現出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面: (一)「賽跑」:人類最方便且最省時的遊戲:奧林匹克的競賽項目;臺灣原住民的「 走鑣 」、「鬥鑣」 (二)訊息傳遞:古人常以跑步快速傳遞訊息,如 1. 西元前五世紀( 希臘 ):雅典的長跑健將菲力披戴斯在「波希戰爭」中,從馬拉松到斯巴達求救,成為現在的馬拉松。.
E N D
5-1報刊與影視 一、雙腳 1936年創刊的美國《生活》雜誌是圖片新聞雜誌的先驅,其在1999年的專輯圖片呈現出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面: (一)「賽跑」:人類最方便且最省時的遊戲:奧林匹克的競賽項目;臺灣原住民的「走鑣」、「鬥鑣」 (二)訊息傳遞:古人常以跑步快速傳遞訊息,如 1.西元前五世紀(希臘):雅典的長跑健將菲力披戴斯在「波希戰爭」中,從馬拉松到斯巴達求救,成為現在的馬拉松。
2.清朝:官方利用擅長跑步的原住民傳遞公文。例如:在《番社采風圖考》中有記載到「番俗從幼學走,以輕捷較勝負。練習既久且長,一日能馳三百餘里,雖快馬不能及。秋淋泥濘,水源既降,星夜遞公牘,能速達。臂帶鐵釧,手執銅瓦,走則以瓦扣釧,聲如鳴鏟,一步一擊,不疾不徐,遠聞數焉。」2.清朝:官方利用擅長跑步的原住民傳遞公文。例如:在《番社采風圖考》中有記載到「番俗從幼學走,以輕捷較勝負。練習既久且長,一日能馳三百餘里,雖快馬不能及。秋淋泥濘,水源既降,星夜遞公牘,能速達。臂帶鐵釧,手執銅瓦,走則以瓦扣釧,聲如鳴鏟,一步一擊,不疾不徐,遠聞數焉。」 (三)意涵: 1.反映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的變遷 2.說明資訊傳播媒體的進步
二、人是信號的動物 (一)信號與符號是有差別的,任何動物的行為都有相當複雜的信號和信號系統,但只有人類生活在符號的世界中,符號是人類文化的根源。 ※信號事務理得存在世界的一部份,其具有某種物理的或實體性的存在;符號則是人類的意義世界的一部份,僅具有功能性的價值。 (二)人類的歷史可說是一部資訊、傳遞媒體和其記錄方式的演變史
1.遠古時代,大約3-4萬年前:圖像是傳遞資訊的符號,山洞中、巨岩上的岩畫是古代社會文字出現以前的紀錄。1.遠古時代,大約3-4萬年前:圖像是傳遞資訊的符號,山洞中、巨岩上的岩畫是古代社會文字出現以前的紀錄。 2.西元前5千年前:人類發明文字, (1)兩河流域蘇美人:楔形文字
(2)古埃及:象形文字 (3)愛琴文明:線型文字 (4)中國商朝:甲骨文 →象徵世界文明的進步 反映早期「城市」或「國家」組織的形成 少數人上層人士享有文字書寫的便利和權益,讀書識字成為提昇社會地位的有利途徑
三、資訊傳播的躍進 (一)中國印刷術的演進
(二)西方印刷術的演變 1.鉛字活版印刷術的使用:15世紀初期日耳曼人古騰堡使用鉛字活版印刷,1450年又印製聖經 2.印刷術的影響 (1)神職人員漸失重要地位:活版印刷術通行後,促成聖經譯本的流行,人們不必仰賴神職人員的指引也可以研讀聖經。 (2)宗教改革:人們對聖經提出個人見解,進而批判神職人員,1517年宗教改革發生的背景與印刷術的普及有關係→1546年禁書目錄出現。
(3)書籍種類大增 近代科學新知只有專業人士能知道,一般大眾很難知曉,印刷術有助於改變這樣的情形: 豐特奈爾《談宇宙多元性》:1686年,豐特奈爾以《談宇宙多元性》介紹哥白尼的太陽中說理論 →改變人們對天體運行的看法、助長科學新知,也加深人們對教會的不滿 廉價小冊子:出版商以牟利為目的,發行內有民間故事的廉價小冊子。 3.女性的讀書問題:女性地位在19世紀以前一直不如男性,沒有機會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歐洲女性只有貴族婦女可以藉由女修道院、沙龍或是家中的藏書來獲得知識,中下層婦女則很難有機會讀書識字。
4.報紙的發展: 印刷術的出現使印刷品大量出現,在所有的印刷品中以新聞報紙最快速且廉價。歐洲新聞出版從17世紀開始成為專門的事業。 (1)1609年:歐洲第一家報紙《通訊或報導》在史特拉斯堡問世 (2)英國也在幾年之後發行第一份報紙《每週新聞》 (3)18世紀末:新聞報紙在當時的資訊傳播上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歐陸有40家報社,英國有53家,美國在獨立前後成立了35家。
※美國報業人普立芝在1907年為《聖路易郵訊報》所立報規已成為20世紀新聞從業人員的精神指標,他勉勵新聞從業人員不可容忍不公或腐化;絕不依附於任何黨派,經常對特權階級和公眾利益的掠奪相爭;絕不對貧苦大眾失去同情心,使至於增進公眾福祉,並且堅毅保持獨立立場;絕不因畏懼而對錯事不施撻伐,不問是來自豪奪的富人,或來自巧取的窮人。報紙的影響力最有名的是1972年《華盛頓郵報》對「水門事件」披露,迫使前美國總統尼克森下台。※美國報業人普立芝在1907年為《聖路易郵訊報》所立報規已成為20世紀新聞從業人員的精神指標,他勉勵新聞從業人員不可容忍不公或腐化;絕不依附於任何黨派,經常對特權階級和公眾利益的掠奪相爭;絕不對貧苦大眾失去同情心,使至於增進公眾福祉,並且堅毅保持獨立立場;絕不因畏懼而對錯事不施撻伐,不問是來自豪奪的富人,或來自巧取的窮人。報紙的影響力最有名的是1972年《華盛頓郵報》對「水門事件」披露,迫使前美國總統尼克森下台。
5.印刷術的改進 19世紀以來,特別是拿破崙戰爭期間,由於不斷增加的中產階級渴望獲得新知且購買力強,形成市場需求的刺激,促使人們進行印刷術的改進: (1)1790年開始使用鉛版印刷 (2)19世紀:1811年,日耳曼人柯尼格為《泰晤士報》發明了蒸汽式印刷機(滾筒式印刷機,採用蒸氣機驅動,每小時印量達1100張)→提昇發行量,也提昇新聞傳播速度 (3)美國人在後來發明了輪轉印刷機以及捲筒紙輪轉印刷機使印刷量每小時12000張
6.公立圖書館出現:由於印刷術的進步,書籍成為現代人的重要資源,從前只有修道院政府或是富有人家才擁有的圖書館,到了19世紀紛紛出現了公立的、開放給民眾閱讀的圖書館。6.公立圖書館出現:由於印刷術的進步,書籍成為現代人的重要資源,從前只有修道院政府或是富有人家才擁有的圖書館,到了19世紀紛紛出現了公立的、開放給民眾閱讀的圖書館。 7.知識的差距:20世紀末全世界仍有將近10億的文盲,多半集中在第三世界,從影片《中央車站》就可以看出這種知識的差距。
四、影像視覺的饗宴 (一)文字與影像視覺在近500年處於一種既合作又互相爭鋒的情形 (二)影像視覺的「純手工」:繪畫 1.達文西:「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昂加里之戰」 2.達爾文與「小獵犬號」 →影像視覺有其功能存在,是可以欣賞的藝術,也是人們所需要的記實方式 ※現代漫畫之父:十九世紀法國藝術家杜米埃曾以漫畫和石版畫嘲諷當時的中產階級和政治人物。
(三)影像視覺的「機器生產」:攝影 1.照相機 (1)發明:1826年正式誕生,但因使用材料和處理過程複雜,且價格昂貴,所以難以普及。 (2)改良:美國人伊士曼在1880年代(1884年)先後研發出感光乳劑的配方,改良攝影的「乾版」,並發明小型簡便照相機「柯達」 (3)結果:創造高速精確的紀錄方式 (4)功能:普及社會價值、留下回憶,甚至在無意間聚合人們的集體記憶。 2.電影(1)發明:1890年代,(美)愛迪生和(法)盧米埃兄弟
(2)內容:可以分為 劇情片:虛構的故事情節&社會寫實、歷史題材的影片: 紀錄片:為20世紀的史料,如愛斯基摩人的生活紀錄片、西班牙下層社會的受苦紀錄片、或是戰爭場面。 (3)早期電影巨星:卓別林,「摩登時代」(工業文明下的扭曲人性)、「獨裁者」(反諷希特勒與莫索理尼) (4)發展: 電影的感染力遠超乎其他媒體,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和消費習慣,也深得資本家和專制政權的垂青和利用。
好萊塢的出現:電影問世後的20餘年,法國一直是 全球最大的電影外銷國,但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改變了局勢,美國的資本家將好萊塢塑造成全世界最大的電影「工業」中心,同時好萊塢也自詡為「小國務院」,其影響力跨越了國界。 專制政府的利用與箝制:如:蘇聯和納粹德國傾全力發展電影,同時也箝制電影,(俄)獨創「蒙太奇」的愛森斯坦在史達林統治的時代始終受到打壓。
第三世界的電影發展 在亞、非、拉丁美洲的國家也逐漸發展出具有個人風格和本地文化的電影美學: • 印度的薩雅吉˙雷重現獨立前印度的鄉村世界 • 玻利維亞的霖吉˙桑吉各斯「人民的勇氣」站在激進立場,企圖以電影協助拉丁美洲的解放戰爭 電影如同照片一樣,藉由手提攝影機可以記錄下個人周遭的生活,也可以為大眾留下集體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