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 likes | 1.1k Views
第二課 市場經濟. 2010 年 彰化高中 陳秀媛. 市場 market. 定義: 1. 買方或賣方進行貨品及服務交易的 場所 或 機制 (課本 p21〉 如: 生鮮超市; 外匯市場 2. 某一特定 商品 或 服務 的 買方 和 賣方 所組成的 群體 〈 N. Gregory Mankiw 經濟學原理 ). 市場 market. 市場的互動行為 ~ 買 vs. 賣 〈 需求 〉 〈 供給 〉 Demand supply. 不同形式的「市場」. 不同的 定價 模式及競爭策略 形成不同形式的市場 ~.
E N D
第二課市場經濟 2010年 彰化高中 陳秀媛
市場 market • 定義: 1.買方或賣方進行貨品及服務交易的場所或機制(課本p21〉 如:生鮮超市;外匯市場 2.某一特定商品或服務的買方和賣方所組成的群體〈N. Gregory Mankiw 經濟學原理 )
市場 market • 市場的互動行為~ 買 vs.賣 〈需求〉 〈供給〉 Demand supply
不同形式的「市場」 • 不同的定價模式及競爭策略形成不同形式的市場~
完全競爭市場*competitive market • 市場存在眾多的買方和賣方,以致於每一個人對於市場的價格幾 乎沒有任何影響 • 這是經濟學預設最完美的市場;卻很少〈以下分析都以此為主〉
收益 花費$ 販賣 購買 生產要素 投入 提供勞務、 土地與資本 所得$ 利潤、租金$ (成本) 經濟關係的循環流通圖 產品市場 (商品、服務) 廠商 家戶 要素市場
「需求」定義 • 市場中買方的行為。 • 影響需求的變數:價格
經濟學家用「價格」與「需求量」的關係來描述需求,導出~需求線經濟學家用「價格」與「需求量」的關係來描述需求,導出~需求線 價格 P1>P2 Q1<Q2 P1 A P2 B 0 數量 Q1 Q2 △需求線 需求線
價格 數量 △需求量的變動 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 • 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財貨的價格與需求量呈反向變動關係。
其他條件指的是~ • 1.消費者的所得: • 2. 相關財貨價格: 〈1〉替代品substitutes 〈2〉互補品complements • 3. 偏好:傳統習俗、流行、廣告的影響 • 4. 未來預期: • 5. 消費者人數:
需求法則的例外 • 炫燿財(conspicuous goods): 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大;價格降低,需求量變少。 • 季芬財(Giffen goods) : 價格提高,需求增加(劣等的必需品)。(英國季芬爵士1845年在愛爾蘭大飢荒時的觀察)
需求量or需求? •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消費者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財貨數量,是隨著「價格」而變動 • 需求〈demand〉:指其他因素改變之後,影響整條需求線的改變
價格 價格 D2 D3 D1 0 數量 數量 △需求的變動 △需求量的變動 需求量 or 需求?
p p p 志明的 需求+ 春嬌的 需求 = 市場的 總需求 P3 P2 P1 0 0 0 Q Q Q 市場「需求線」的導出 △個別需求的總合
願付價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 甲 │ 乙 │ 丙 丁 │ 戊 高中生 0 △ 家教的需求價格 課本例子p21~23 • 有甲、乙、丙、丁、戊五人想請家教,但因家境不同,有人願意出高價,有人只能出低價。願意出的價格分別是每小時300元、600元、800元、400元、500元
價格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 1 │ 2 │ 3 │ 4 5 數量 0 △家教的需求長條圖 Q:為什麼需求線是從「出價高→出價低」排列 ? • 依出價由高到低排列:用1代表丙,表示當價格每小時800元時,只有一人聘家教;2代表乙,表示表示當價格每小時600元時,有兩人可以聘家教...以此類推得右圖。此時橫軸就可以視為「數量」。
價格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需求 D 200 100 1 2 3 4 5 0 數量 △ 家教的需求曲線 價格與需求量的關係線→需求線 • 再將長條圖連接成右圖~ 縱軸是價格、橫軸是數量,即「價格與需求量的關係」線→需求線
價格 需求 D 數量 △需求面 需求法則與需求價格~ • 需求線上每一個價量組合點,其價格是對應需求量的「最高願付」價格。 • 需求線及線下方的任何一個價量組合點,都能成交,稱為「需求面」;需求線上方的面積中任何一個點的價量組合,都不能成交。
P S P1<P2 Q1<Q2 P2 P1 Q 0 Q1 Q2 △供給線 「供給」定義 • 指市場中賣方的行為 • 經濟學家用示「價格」與「供給量」的關係來描述,導出~供給線
P S Q 0 △供給量的變化 供給法則law of supply • 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財貨的價格與供給量呈正向變動關係。
其他條件指的是~ • 1.生產成本:投入的要素:土地、勞力、利息 • 2.技術: • 3.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 〈1〉替代品: 〈2〉互補品(聯合產出joint products): • 4.自然事件:颱風、旱災、... • 5.未來預期: • 6.政府的干預:租稅與補貼 • 7.供給者數量:
供給量 or 供給? • 供給量:廠商願意且有能力銷售的財貨數量,是隨著「價格」在線上變動。 • 供給:指其他條件改變之後,影響整條供給線的移動。
P S1 Q 0 △供給量的變化 S3 價格 S1 S2 數量 0 △供給的改變 供給量 or 供給?
p p p P3 P2 甲廠商的供給+ 乙廠商的供給 = 市場的總供給 P1 0 0 0 Q Q Q 市場「供給線」的導出
課本例子 P.24 • 假設 A、B、C、D、E五位大學生,他們的教學效果相同,但由於某些因素願意擔任家教的價格不同,分別是300、600、800、450、500元
Q:為什麼供給線是從「出低價→出高價」排 列? • 依出價由低到高排列如右圖,橫軸即代表「數量」
價格 800- (5,800) 700- 600- (4,600) 500- (3,500) 400- (2.,450) 300- 200- (1,300) 100- │ 1 │ 2 │ 3 │ 4 │ 5 0 數量 △ 家教的供給曲線 價格與供給量的關係線→供給線 • 再將長條圖連結成右圖,縱軸是價格、橫軸是數量,即「價格與供給量的關係」線→供給線
價格 S 數量 △供給面 供給法則與供給價格~P27 • 供給線上,每一個價格,是廠商提供服務的「最低要求價格」。 • 供給線及線上方的任何一個價量組合點,都能成交,稱為「供給面」;供給線下方的面積,則不能成交。
「均衡」的定義 • 指市場上供、需雙方「討價還價」之下,會趨向的結果~ • 達到這個結果後,價格就不會再變,除非供給或需求改變。
Q:在「理性+自利」的人性預設下,討價還價的結果會如何?Q:在「理性+自利」的人性預設下,討價還價的結果會如何? • Ans:達到「均衡」 ∵價格是指引市場中資源配置的指標... 「理性┼自利」的人,會根據「價格」的訊息,選擇他當時所能判斷的、最有利於自己的方式 • 價格機能=市場機能 =看不見的手
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 P.28 • 供、需線的相交點對應的價格、數量〈右圖〉 →均衡價格:500 →均衡數量:3單位 ★甲(300)丁(400)買不到,B(600)C(800)賣不出去 ☆均衡點通常落在需求價格高於供給價格、但差價最小的地方
平滑的供給線與需求線 • 若供需雙方人數都很多,供給線與需求線都會漸漸趨向平滑、連續〈如右圖〉。 • 均衡點就是在供給線與需求線的相交點,P*是均衡價格、Q*是均衡數量。
Qsa ◎
價格 D S P2 P0 數量 0 Q3 Q0 Q4 △圖 過剩狀況 過剩?????...課本31頁 • 產生在市價格高於均衡價格P0時〈如圖〉 當價格升到P2時,需求量是Q3、供給量是Q4;所以產生「超額供給」 ∵供大於求→價格會逐漸下降,回到p0 • 過剩的量Q3-Q4
價格 D S P0 P1 數量 0 Q1 Q0 Q2 △圖 短缺狀況 短缺?????...課本31頁 • 發生在市價低於均衡價格P0時〈如圖〉 當價格降到P1,需求量是Q2;供給量是Q1;於是發生「超額需求」現象 ∵供不應求→價格會逐漸回升,至p0 • 短缺的量Q1-Q2
均衡的變動 • 指其他條件改變之後,影響整條需求線或供給線變動,會產生新的均衡點。(如下圖) △需求變動 △供給變動
複習一:使需求變動的原因是? • A價格改變 B偏好改變 C對未來的預期 D所得提高 E消費者的人數改變 F相關財貨的價格變動 • Ans:除了A之外的5個選項
複習二:使供給變動的原因是? 1.成本 2.技術 3.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 4.自然事件 5.未來預期 6.政府的干預* 7.供給者數量 ★不是 價格 喔!
P1 P1 P* P* 0 0 Q* Q* 政府常用的價格管制措施P38 • 管制最高價格 —造成供不應求(需求短缺、黑市) • 保證收購價格 —造成供過於求(生產過剩、不當補貼) 管制最高價格 Q2 Q1 保証收購價格 Q3 Q4
消費者剩餘(consumer’s surplus) • 定義:消費者願意付的價格和實際支付價格的差額
需求價格 • 供給線上的價格,是消費者能夠且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 ∵滿足程度≧支付的價格 →消費者樂於付錢 滿足程度<支付的價格 →消費者不會願意付錢
價格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 1 │ 2 │ 3 │ 4 │ 5 100- 0 數量 △圖 家教的消費者剩餘 消費者剩餘(consumer’s surplus) • 如圖:當市場的均衡價格500時,丙、乙、戊都樂於購買,因為他們能夠且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500。
共 400 價格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 1 │ 2 │ 3 │ 4 │ 5 100- 0 數量 △圖 消費者剩餘=400 • 丙的消費者剩餘:800-500=300 • 乙的消費者剩餘:600-500=100 • 戊的消費者剩餘:50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