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 likes | 1.15k Views
第三章 食用油脂掺伪鉴别检验. 第一节 食用植物油脂的种类. 豆油 : 以大豆为原料,经预处理、蒸炒、压榨、过滤、精炼等工序制成的食用油脂。 大豆油中含 棕榈酸 7-10% ,硬脂酸 2-5% ,花生酸 1-3% ,油酸 22-30% ,亚油酸 50-60 ,亚麻油酸 5-9% 。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 维 生素 E 、维 生素 D 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 均非常 有益。. 花生油: 优质花生油色泽淡黄至棕黄色,清晰透明,具有花生油固有的香味和滋味,无任何异味 .
E N D
第一节 食用植物油脂的种类 • 豆油:以大豆为原料,经预处理、蒸炒、压榨、过滤、精炼等工序制成的食用油脂。 • 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
花生油:优质花生油色泽淡黄至棕黄色,清晰透明,具有花生油固有的香味和滋味,无任何异味.花生油:优质花生油色泽淡黄至棕黄色,清晰透明,具有花生油固有的香味和滋味,无任何异味. • 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花生油中所含脂肪酸的特点是含十八碳以上的饱和脂肪酸比其它植物油脂多,因此它的混合脂肪酸很难溶解于乙醇,在较低温度(10℃以下)发生混浊甚至凝固。 纯净花生油的脂肪酸在70%乙酸溶液中的混浊温度是39-40.8℃,用此温度可以鉴定花生油是否纯品。花生油是优质烹调油和煎炸油,在油酸-亚油酸类中,它的抗氧化稳定性较高。
芝麻油:优质的芝麻油呈棕红色至棕褐色,清晰透明,有微量沉淀物,具有芝麻油固有的香味,耐藏性较其他植物油强。芝麻油:优质的芝麻油呈棕红色至棕褐色,清晰透明,有微量沉淀物,具有芝麻油固有的香味,耐藏性较其他植物油强。 芝麻油中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 。 芝麻油中含有抗氧化作用的芝麻酚,可以防止酸败,其水解产物与糠醛作用发生红色反应,据此,可鉴别芝麻油的存在。
菜籽油:优质的菜籽油呈黄色至棕色,清晰透明,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菜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在各种食用油中是较高的,还含有胡罗卜素、谷氨素等。菜籽油:优质的菜籽油呈黄色至棕色,清晰透明,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菜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在各种食用油中是较高的,还含有胡罗卜素、谷氨素等。
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米糠油:由米糠中提取的油脂,分为毛油和精炼油。毛油呈绿色,精制后仍呈淡绿色(叶绿素)。米糠油:由米糠中提取的油脂,分为毛油和精炼油。毛油呈绿色,精制后仍呈淡绿色(叶绿素)。 • 含有0.75%的固醇和0.5%磷脂,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为了防止酸价增高,米糠毛油最好尽快用碱精制。 • 高级米糠烹调油指毛油经脱酸、脱臭、脱蜡等工序精制而成的高级使用烹调油。
米糠油因其富含亚油酸、亚麻酸,与其他油脂相比,米糠油含有更丰富的谷维素、维生素、角鲨稀等营养成份,尤其谷维素含量更高出其它油脂几十倍到几百倍,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得米糠油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作用和抗氧化性能,具有降低血脂,防止胆固醇的吸收和防止身体节律的失调功能外,还对胃肠,神经官能症具有改善作用。米糠油因其富含亚油酸、亚麻酸,与其他油脂相比,米糠油含有更丰富的谷维素、维生素、角鲨稀等营养成份,尤其谷维素含量更高出其它油脂几十倍到几百倍,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得米糠油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作用和抗氧化性能,具有降低血脂,防止胆固醇的吸收和防止身体节律的失调功能外,还对胃肠,神经官能症具有改善作用。
棉籽油:分为毛油和精炼油。毛油内含有棉酚,是萘的衍生物,为弱酸性有毒物质,以游离(有毒)和化合(无毒)状态存在。一般毛油中含棉酚0.24%-0.4%,毒性较强,不能食用,也不能用于调制粮油制品,只有经过精炼以后,面粉含量下降到安全标准0.02%以下,才能食用。棉籽油:分为毛油和精炼油。毛油内含有棉酚,是萘的衍生物,为弱酸性有毒物质,以游离(有毒)和化合(无毒)状态存在。一般毛油中含棉酚0.24%-0.4%,毒性较强,不能食用,也不能用于调制粮油制品,只有经过精炼以后,面粉含量下降到安全标准0.02%以下,才能食用。 • 精炼棉籽油是从棉籽中榨取后经精炼而制成的食用油脂,安全、无毒、卫生,营养价值高。 • 高级棉籽烹调油指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冬化等工序精制而成的一种食用油脂 • 棉籽色拉油是棉籽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冬化等工序精制而成的高级食用植物油。
葵花籽油:葵花籽种提取的食用油脂。 • 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或青黄色,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构成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体消化率96.5%,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优良食用油。
棕榈油:油烟小,耐储藏, 精炼油呈黄色或柠檬黄色。广泛用于烘烤食品、油炸食品等。精炼棕榈油凝固点27-30℃。棕榈油常温下是凝固的。夏季容器下部有白色沉淀的可流动的,而冬季为淡黄色凝块。由于价格较低,多被掺入其它食用油中。
第二节 食用植物油脂的质量标准 一、食用植物油脂质量标准 • (一)食用植物油脂的一般质量指标 • 感官指标 • 理化指标 • (二)食用植物油脂的特征指标 • (三)食用植物油脂的质量指标
第三节 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 一、油脂的感官检验 • 色泽 • 纯净油脂是无色、透明、略带黏性的液体。但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工过程中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脂具有颜色。 • 色泽深浅取决于油料所含脂溶性色素的种类和含量,油料子品质的好坏、加工方法、精炼程度及油脂贮藏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如热压出的油常比冷压生产出的油色深。
检验方法:用长的玻璃插油管抽取澄清无残渣的油品(或移入试管或比色管中),在白色背景前的反射光线下观察油柱。检验方法:用长的玻璃插油管抽取澄清无残渣的油品(或移入试管或比色管中),在白色背景前的反射光线下观察油柱。
一、食用植物油的感官检验 透明度在一定温度下,静置一定时间后,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浑浊物质的程度。影响透明度的主要有水分、磷脂、蛋白质等非甘油酯类物质。质量好的油,温度在20℃静置24小时后应呈透明。 鉴别方法:用插油管将油吸出后用肉眼判断,分为清晰透明,微浊、混浊、极浊及有无悬浮物等。
气味和滋味 • 气味鉴别: • 装油脂的容器在开口瞬间,将鼻子凑近容器口,闻其气味。 • 取1-2滴油样放在手掌或手背上,双手合拢,快速摩擦至发热闻其气味。 • 用不锈钢勺取油样25mL,加热至月50℃左右闻其气味。 • 滋味鉴别:用玻璃棒取少量油样,点涂在舌上,辨其滋味,不正常油脂会带有酸、辛辣等滋味和焦苦味,正常油脂无异味。
水分和杂质 油脂杂质多,不仅影响使用价值,而且对安全储藏也有影响。 植物油脂中的杂质为不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残留物。如磷脂、蛋白、黏液、固醇、水等非油脂性物质 • 油脂中水分杂质是按照油脂的透明与混浊程度、悬浮物和沉淀物等。方法有: • 取样判定法 • 烧纸验水法 • 钢勺加热法
植物油料与油脂的选购 • 油脂鉴别: • ①气味:每种食油均有其特有的气味; • ②滋味:是指通过嘴尝得到的味感。除麻油外,一般食用油多无任何滋味; • ③透明度:质量好的液体状态油脂,温度在 20℃静置24小时后,应呈透明状; • ④沉淀物:食用植物油在20℃以下, 静置20小时以后所能下沉的物质,称为沉淀物。油脂的质量越高,沉淀物越少。说明加工精炼程度高。
油脂的混浊说明: • 1.透明度低,油脂中水分、粘蛋白和 磷脂多; • 2.加工精炼程度差; • 3.油脂变质,形成的高熔点物质; • 4.掺了假的油脂。
几种食品的选购和鉴别方法 选购食用油? (1)首选包装油,慎选散装油。 (2)看颜色及保质期。颜色越浅,说明精炼程度越高,油也就越纯正,这种油清澈透亮,所含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少。购买日期离生产日期越近越好。 (3)根据需要选购。生拌菜蔬选色拉油,家常炒菜选烹调油,交替使用调和油,煎鱼炸鸡选煎炸油。
什么是调和油 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 • 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 • 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 • 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练过的油脂,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 • 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
家用食用油 调和油:一种是根据营养要求,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另一种调和油是根据风味调配而成,适合讲究菜肴风味的消费者食用。 煎炸油:过去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目前供家庭用的煎炸油正在开发上市。煎炸食物也可选用烟点高(230℃以上)、稳定性较好的烹调油,但加工后要立即食用。当然,为了健康,应少食煎炸食品。 猪油:因其有特殊的香味,又有很好的起酥性和可塑性,广泛用于制作中式点心和糕饼类食品。因大家担心猪油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较高,逐渐冷落了它。不过,现代食品工业已对猪油进行改良精制,生产出低胆固醇的猪油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科学选用食用油 • 安全卫生最重要,营养保健兼顾好;结合烹调选好油,色香味也少不了;生拌菜蔬色拉油,家常炒菜烹调油;交替使用调和油,煎鱼炸鸡煎炸油;健康与油有关系,请君选用食用油。
真豆油 假豆油次质 亮度 质地澄清透明 浑浊 气味 有豆腥味 无豆腥味 沉淀 无沉淀 有沉淀 水分 燃烧时无异常 燃烧时发出叭叭声 (一)豆油 • 真假鉴别:
良质 次质 劣质 色泽 黄色至橙黄色 棕色至棕褐色 透明度 完全清晰透明 稍浑浊,有少量悬浮物 浑浊,大量悬浮物和沉淀物 杂质及沉淀 <0.2%,磷脂不超标 <0.2%,磷脂超标 大量悬浮、沉淀物 气味 固有的气味 气味平淡,微有异味 霉味、焦味、哈喇味 滋味 固有滋味 平淡,稍有异味 苦、酸、辣 (一)豆油
(二)、花生油 特点: ①毛花生油:深黄,含有较多水分和杂质, 浑浊不清,可以食用。 ②过滤花生油:较毛油澄清,酸价较高,不能长期保管。 ③精制花生油:透明度高,质地洁净,水分和杂质很少,因经精炼除去游离酸,不易酸败, 是人们最欢迎的品种。
良质 次质 劣质 色泽 淡黄至棕黄色 棕黄色至棕色 棕红至棕褐色 外观 清晰透明 微浑浊,有少量悬浮物 油液浑浊 含水量 0.2%以下 0.2%以上 杂质及沉淀 微量,加热280℃,油色不变深,有沉淀析出 大量,加热280℃,油色变深,有大量沉淀析出 气味 固有的香味 气味平淡,微有异味 霉味、焦味、哈喇味 滋味 固有滋味 平淡,稍有异味 苦、酸、辛辣 (二)、花生油
(三)、芝麻油 特点: 含有丰富的VitE 耐储存 分为:机榨香油、小磨香油 色浅而香淡 色深而香味浓
良质 次质 劣质 色泽 棕红→棕褐色 色泽较浅或偏深 褐色或黑褐色 外观 清晰透明 微浑浊,有少量悬浮物 浑浊 杂质及沉淀 无沉淀物或有微量沉淀物,杂质含量≤0.2%,加热至280℃油色不变,且无沉淀析出。 有沉淀物及悬浮物,其杂质含量>0.2%,加热至280℃油色变深且有 沉淀析出 有大量的悬浮物及沉淀物,加热至280℃时油色变黑,并有大量沉淀析山。 气味 特有浓郁香味 气味平淡,微有异味 霉味、焦味、油脂酸败 滋味 固有滋味 平淡,稍有异味 苦、焦、酸、刺激性辛辣 (三)、芝麻油
(四)、菜籽油 特点: 菜籽油中VitE,在各种食用油中是较高的,还含有胡萝卡素等,消化率为99%,是一种良好食用油,其缺点是菜油含有芥酸,故烹调时有辣子的滋味,但炸过一 次食物后,辣味便可消失。菜籽油适用于油炸食物和炒菜之用。
良质 次质 劣质 色泽 黄色至棕色 棕红→棕褐色 褐色 外观 清晰透明 微浑浊,有少量悬浮物 极浑浊 含水量 0.2%以下 0.2%以上 杂质及沉淀 无沉淀物或有微量沉淀物,杂质含量≤0.2%,加热至280℃油色不变,且无沉淀析出。 有沉淀物及悬浮物,其杂质含量>0.2%,加热至280℃油色变深且有 沉淀析出 有大量的悬浮物及沉淀物,加热至280℃时油色变黑,并有大量沉淀析出。 气味 固有的气味 气味平淡,微有异味 霉味、焦味、干草、哈喇味 滋味 固有辛辣滋味 平淡,稍有异味 苦、焦、酸 (四)、菜籽油
(五)、米糠油 特点: ①色泽浅黄,透明澄清。 ②滋味芳香,没有异味。 ③熔点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米糠油的质量鉴别: 1.色泽微黄,质地透明澄清。 2.水分不超过0.2%,油色透明澄清,不混浊的。 3.稍具有米糠般的气味。 4.油色澄清明亮,无悬浮物,杂质在0.1%以下的。 5.取油样放在干燥的100毫升试管内, 澄清;置于0℃容器内 15分钟, 澄清。
地沟油的鉴别 • 从阴沟里提炼食用油,成本极低而赚头很大 • “地沟油”一旦流入市场,消费者要学会感官鉴别。根据经验,食用植物油一般通过看、闻、尝、听、问五个方面即可鉴别。 • 一看。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 呈透明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入 了碱脂、蜡质、杂质等物,透明度 会下降;看色泽,纯净的油为无色,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料中的色素溶 于油中,油才会带色;看沉淀物, 其主要成分是杂质。
二闻。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摩擦,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有异味的油,说明质量有问题,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若有矿物油的气味更不能买。 • 三尝。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细品尝其味道。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叭”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是掺假产品,绝对不能购买。 • 五问:问商家的进货渠道,必要时索要进货发票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抽样检测报告。
第四节 食用植物油脂的理化检验 • 一、相对密度的测定 • 油脂的相对密度与其脂肪酸组成有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脂肪酸不饱和程度越高,脂肪的相对密度越高。 • 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高,相对密度越低。 • 油脂酸败,相对密度增高。
1.原理 • 2.主要试剂 • 3.主要仪器 • 4.检验方法 • 5.计算
二、折射率 • 液体食品因掺杂、浓度改变或品种改变等原因而引起食品的品质发生变化时,折射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 测定液态食品的折射率,可以鉴别食品的组成,确定食品的浓度。
1.原理 • 2.主要试剂 • 3.主要仪器 • 4.检验方法 • 5.说明
三、皂化价的测定 • 皂化价——指中和1油脂中所含全部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甘油酯)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 一般植物油的皂化价如下:棉籽油189-198,花生油188-195,大豆油190-195,菜籽油170-180,芝麻油188-195. 皂化价可对油脂的种类和纯度进行鉴定。
皂化价的测定方法 • 实验原理 • 试剂 • 检验方法 • 计算
四、水分和挥发物的测定 • 原理 • 主要仪器 • 检验方法 • 计算
五、杂质的测定 • 原理:将样品溶解后,用已知质量的玻璃砂芯抽滤器过滤,在烘箱中烘至恒重,将抽滤器称量即可算出样品中杂质的含量。 • 试剂 • 仪器 • 检验方法 • 计算
六、色泽的测定(罗维朋比色计法) • 原理: • 仪器 • 检验方法 在适宜的照明下,通过镜筒,观察相邻的样品视场和比较视场的白色反射面,用简单的滑动架将标准比色盘移入比较视场,使用者可比较通过标准色标盘的光颜色和透过样品的或从样品反射的光颜色。对于太浅以致难以测量的样品,可通过移入中性色的标准色标盘,使样品颜色变暗,再进行测量。移动滑动加,直到标准比色盘的颜色和来自样品的颜色匹配,从而得到色度值。
七、不皂化物的测定 • 原理 • 试剂 • 检验方法
八、酸价的测定 酸价是中和1.0g油脂中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新鲜油脂的酸价很小,随着储存期的延长和油脂的酸败,其酸价随之增大,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可直接说明油脂新鲜度和质量的下降。 (1)原理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氢氧化钾产生中和反应,从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游离脂肪酸的量。
(2)试剂 ①中性醇醚混合剂或中性苯醇混合剂 取化学纯95%乙醇和乙醚按2:1体积混合,或苯和95%乙醇等体积混合,然后加酚酞指示剂数滴,用0.1 mol/L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微红色。 ②1%酚酞指示剂。 ③0.l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