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67 Views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引论. 东南大学 程明熙.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指引下,万众一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今后 20 年将是我国发展的 关键机遇期 ,高等教育也正在迎来实现 新跨越的新机遇 。.
E N D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引论 东南大学 程明熙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指引下,万众一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今后20年将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机遇期,高等教育也正在迎来实现新跨越的新机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指引下,万众一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今后20年将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机遇期,高等教育也正在迎来实现新跨越的新机遇。
今天,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超过19%,高等教育已跨入了大众化阶段,给人民群众提供比过去多好几倍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国正在加快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一批高水平大学与重点学科。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跨越的先导。谋划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尤其是谋划大学的发展战略,促进高等教育及其大学的跨越式发展,也必将进一步发挥大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今天,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超过19%,高等教育已跨入了大众化阶段,给人民群众提供比过去多好几倍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国正在加快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一批高水平大学与重点学科。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跨越的先导。谋划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尤其是谋划大学的发展战略,促进高等教育及其大学的跨越式发展,也必将进一步发挥大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发展的理性思考 • 简述系统论(开放性) • 将系统论应用于大学的发展,得出以下几点论: 1.大学必须开放式 2.大学必须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3.大学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人才、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做到大学与社会的契合,实现大学系统自身的发展,并反过来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当代社会,大学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地带。
社会系统是高层次的系统,系统状态的转移不可能自发进行,必须以人为主体而自觉地实现。因此,大学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科学地制定大学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为大学自我发展争取外部条件,创造内部条件,建立自我约束的新秩序,形成“里应外合”的和谐发展格局。社会系统是高层次的系统,系统状态的转移不可能自发进行,必须以人为主体而自觉地实现。因此,大学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科学地制定大学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为大学自我发展争取外部条件,创造内部条件,建立自我约束的新秩序,形成“里应外合”的和谐发展格局。
大学自我发展的外部条件: • 1.政府对大学的足够投入。 • 2.政府职能的转变。 • 3.社会参与办学。
大学自我发展的内部条件: • 1.确定合理的规模,准确而合理的定位。 • 2.大学内部结构的优化。 • 3.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形成。 • 4.大学文化的积淀和发展。
大学自我约束的外部约束: • 1.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 • 2.社会评估。 大学自我约束的内部约束: • 1.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 2.加强监督反馈。 • 3.依法办学,规范管理。
二、发展战略及其要素分析 • 研究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目的 • 发展战略的定义 • 发展战略的结构要素
发展战略的结构要素: • 1.战略思想 • 2.战略目标体系 • 3.战略方案 • 4.动态调节机制
1.战略思想 战略思想是由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看法和打算形成的观念体系。战略思想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指导思想 2)基本看法 3)基本打算 4)基本方针
2.战略目标体系 结合战略阶段的划分对战略总目 标进行系统的分解,由粗变细逐步明确,由定性向定量化发展,直至与现实挂钩。 战略目标体系形成一个牵引、检查、指导全局前进的“动力”系统。
3.战略方案 考虑到战略的时间跨度和现实中的差距,战略方案应由战略决策参考模型系统和导入现实“接口”措施两个部分组成。 前者要回答应当怎么做的问题,对应未来的发展图景,后者要回答可能怎么做的问题,对应可行的图景。
Xd X V 战略决策参考模型系统 政策、措施控制系统 社会大系统 模型参考式发展战略展开模式
4.动态调节机制 任何一个社会系统的内部和外部总含有不确定性因素,为了适应变化,有效地控制系统性能保持在最佳状态,可参照现代控制理论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原理,设计一个具有动态调节机制的自适应发展战略系统。
战略动态调节机制 统计、识别指标体系 改革 谋划 政策、措施控制系统 社会大系统 实施改革 环境影响 自适应发展战略系统
三、大学的分类与定位 • 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提出的大学分类为: 1.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大学 2.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 3.本科大学/学院 4.两年课程证书/大专 5.特殊教育机构 6.部落大学/学院
国内关于大学的分类: • 传统意义上的层次分类法。分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学院、大学。 • 以教学、科研为导向的层次分类法。分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 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准的分类法。分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市办院校、民办院校。 • 其它(按学科状况分、按学科多寡分)
四、国外大学发展战略的启示 • 各国教育及高校发展简况 • 国外大学发展战略: 1.适应科学的整体化、综合化规律,采用理工结合的战 略,加强交叉、边缘、综合学科建设。 2.适应工程、社会问题的复杂化,采用文理渗透、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战略。 3.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抡占高技术学科的制高点,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成为一流大学。可谓“先下手为强”战略。 4.遵循学科发展的源泉,建设实力雄厚的基础学科,大力开展基础研究,涌现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成为一流大学。 5.以“走自己有特色的路”、“精而强”或“有所为有所不为”、“夹缝中求生”或“以特色取胜”等为战略,造就大学的特色和优势,而成为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五、大学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依据: 1.遵循大学发展的外部规律,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大学的需求,以及引导和推动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未来发展。 2.遵循大学发展的内部规律,适应大学自身发展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为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优化需求。 3.遵循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务必要高瞻远瞩。
原则: • 1.科学性原则 • 2.目的性原则 • 3.系统性原则 • 4.实践性原则
六、新世纪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 科技发展趋势: 综合化 科技经济一体化 集成创新 • 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立体化 经济全球化 知识经济 • 社会发展趋势: 信息化社会 知识资本化 终身教育观 学习型社会 多元文化冲突和融合 生活方式、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的变化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 • 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社会文明和进步 三个文明建设 依法治国 科学发展观 • 教育发展形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向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 211工程 985工程
七、大学发展规划提纲及案例要点 • 一所大学的发展规划常规的提纲如下: 指导思想 总目标、分目标及其主要任务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科技工作 师资队伍建设 管理体系改革 国际交流与合作 校园建设及后勤社会化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