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62 Views
区域经济发展. 普宁三中 地理组 2005.10. 学习思路 :. 发展条件. 发展特点. 存在问题. 今后发展方向 ( 或对策 ).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自然条件. 区位条件. 1. 区域发展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 2. 发展目标:.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一 . 地理条件. 我国纬度最高 , 经度最东 ( 东经 135 度 ). 经纬度位置. 1. 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 , 向海洋突出 , 南临渤海 , 黄海 ; 东临日本海. 海陆位置. 政治位置. 东面 : 朝鲜 北面 : 俄罗斯
E N D
区域经济发展 普宁三中 地理组 2005.10
学习思路: 发展条件 发展特点 存在问题 今后发展方向(或对策)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自然条件 区位条件 1.区域发展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 2.发展目标: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一.地理条件 我国纬度最高,经度最东(东经135度) 经纬度位置 1.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向海洋突出,南临渤海,黄海;东临日本海. 海陆位置 政治位置 东面:朝鲜 北面:俄罗斯 西面:蒙古
2.气候条件 (1)气候类型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农事活动可分为农忙和农闲两大季节.在漫长的冬季(农闲季节)农村劳动力可从事农村副业或其他服务业活动,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活跃农村市场,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东北大米质量最优,是由于其生长期较长,而且因为具有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日温差大等特点,有利于谈水化物的合成,有机质含量丰富.同时由于冬季气温低,不利于作物害虫越冬,因此水稻病虫害少,品质优良.东北大米质量最优,是由于其生长期较长,而且因为具有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日温差大等特点,有利于谈水化物的合成,有机质含量丰富.同时由于冬季气温低,不利于作物害虫越冬,因此水稻病虫害少,品质优良.
2.地形、土壤条件 山地 平原 为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1)地形 高原
3.社会经济条件 (1)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重化工基地 机械设备、化肥 农产品 农业 牧业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借助技术优势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较晚、人口密度低 经营规模大,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A.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B.年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热量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热量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水分
1.耕作农业区 松嫩平原 主要分布区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玉米 主要作物 大豆 小麦 水稻
2.林业和特产区 大、小兴安岭 分布区 长白山 产品: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人参,鹿茸,柞蚕,苹果
3.畜牧业区 西部高原 主要分布区 松嫩平原西部 部分林区、草地 舍饲养畜业 产品:马,牛,羊.呼伦贝尔的三河马,三河牛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2.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地区专业化生产 A.水稻多种植在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B.小麦主要分布在生长季节较短的北部地区,其中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C.玉米分布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成为我国的“玉米带”.
东北商品粮基地特点及成因: 人口稀少 商品率高 土地肥沃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 地形平坦 集中连片 耕地面积广 突出特点 地区专业化生产 地理条件内部分异
根据下表,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又那些因素造成的?(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又那些因素造成的?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2.东北地区中部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阅读下表,比较中国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的自然条件差异.
(1)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而且土壤肥沃.(1)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而且土壤肥沃. (2)有道理.与我国其他商品粮食基地相比,东北粮食生产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起了很大作用. (3)首先,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一年只能满足一熟作物生长.其次黑土被开垦后,由于施肥较少,耕作管理不当和土壤侵蚀等,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4)A.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继续发展种植业.B.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C.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生产链,促使农产品增产增值,向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退化 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渍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
2.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目标: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3.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舍饲畜牧业,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4.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目标: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梯田: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台阶式田地。砂田:在旱地表面人为地铺上一层厚7—10厘米梯田: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台阶式田地。砂田:在旱地表面人为地铺上一层厚7—10厘米 • 的大小不同的石砾而形成的一种耕作地。台田:在低洼渍涝或碱化地区,从四周挖土垫高 • 地面,四周形成排水沟渠的条带状农田。条田:平原地区由各级灌排渠道和道路合理布局 • 形成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灌溉、排水的条状 • 农田。
鱼塘—台田系统是水陆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进行规划、实施和建设的。鱼塘—台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生产方式,实现了微观上的专业化和宏观上的综合化的高度结合,可以保持生产中获得最佳的经济产出,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鱼塘—台田系统是水陆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进行规划、实施和建设的。鱼塘—台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生产方式,实现了微观上的专业化和宏观上的综合化的高度结合,可以保持生产中获得最佳的经济产出,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