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k likes | 1.22k Views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迁.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但却具有下列共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其构成基本上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否定和排斥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存在。 第二,在经济决策权上,实行过度的 “ 中央集权 ” 即经济权策权集中于国家。. 第三,在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上,实行行政式计划配置。这种行政式计划配置主要采取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的管理手段,即带有法律强制性地指挥调拔和分配社会经济资源,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E N D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迁 •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但却具有下列共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其构成基本上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否定和排斥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存在。 第二,在经济决策权上,实行过度的“中央集权”即经济权策权集中于国家。
第三,在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上,实行行政式计划配置。这种行政式计划配置主要采取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的管理手段,即带有法律强制性地指挥调拔和分配社会经济资源,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三,在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上,实行行政式计划配置。这种行政式计划配置主要采取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的管理手段,即带有法律强制性地指挥调拔和分配社会经济资源,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四,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激励的动力机制主要依靠政治动员,政治制裁和精神鼓励,并未真正体现按劳分配所要求的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排斥市场机制来测量劳动贡献的大小又在技术上遇到了相当的困难。因此,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止愉懒行为,传统体制下采用的只能是政治动员、奖励或惩罚。第四,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激励的动力机制主要依靠政治动员,政治制裁和精神鼓励,并未真正体现按劳分配所要求的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排斥市场机制来测量劳动贡献的大小又在技术上遇到了相当的困难。因此,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止愉懒行为,传统体制下采用的只能是政治动员、奖励或惩罚。
在经济利益结构上,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忽视企业利益和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追求。在经济利益结构上,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忽视企业利益和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追求。
第五,在经济组织结构上,存在着封闭式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一方面是中央高度集权管理,另一方面是各个部门和地区自成体系,形成“条块分割”、“城乡分割”的局面。第五,在经济组织结构上,存在着封闭式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一方面是中央高度集权管理,另一方面是各个部门和地区自成体系,形成“条块分割”、“城乡分割”的局面。
总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国家权力为资源配置中心,政府成为占有和分配社会资源的绝对主体为根本特征的。这种体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科学技术不太先进,结构比较简单,经济发展目标比较单一的情况下,适宜集中有限的物力财力用于国家重点建设,迅速增强国家实力,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因此,它在历史上的出现具有必然性,但是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多元化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与实践的矛盾日益显现。总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国家权力为资源配置中心,政府成为占有和分配社会资源的绝对主体为根本特征的。这种体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科学技术不太先进,结构比较简单,经济发展目标比较单一的情况下,适宜集中有限的物力财力用于国家重点建设,迅速增强国家实力,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因此,它在历史上的出现具有必然性,但是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多元化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与实践的矛盾日益显现。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使各国都在对自己实行的制度进行反思,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对理论的反思,于是产生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使各国都在对自己实行的制度进行反思,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对理论的反思,于是产生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迁。 • 讨论这种变迁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80年代以前的制度变迁过程 第二阶段——80年代的制度变迁过程; 第三阶段——进入90年代的制度变迁过程。
第一阶段——80年代以前的制度变迁过程 • 前苏联、东欧的制度模式选择 • 该阶段中国的探索
前苏联、东欧的制度模式选择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后,面临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是如何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经济体制。这种不同的体制,实际上体现了制度变迁的不同特征,我们总结80年代以前的前苏联东欧各个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大致出现了六种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
第一种,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模式。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第一个模式,是一种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济体制模式,比较适合在战争时期或紧急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基础模式。
总结:苏联战争时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形式。由于这种模式十分吻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设想,因而是计划经济中集权式指导模式的一种最纯粹的典型。总结:苏联战争时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形式。由于这种模式十分吻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设想,因而是计划经济中集权式指导模式的一种最纯粹的典型。
第二种,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亦称“斯大林模式”。这是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首先形成的,后曾为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体制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二种,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亦称“斯大林模式”。这是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首先形成的,后曾为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体制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1)宏观经济决策及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决策集中于中央政权,企业很少有自主权,其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由国家决定; (2)经济运行以行政权力的等级结构为基础,采取自上而下垂直式的管理方式控制经济活动;
(3)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被限制在狭小范围。(3)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被限制在狭小范围。 总结:“斯大林模式”同“新经济政策”有某些共同之处,如允许商品和货币关系的存在,容忍市场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等,但它的基本精神和实际做法更多地倾向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变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该模式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的延伸与变形。
第三种:竞争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亦称“兰格模式”。它是波兰经济学家兰格首先阐述和总结出来的。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三种:竞争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亦称“兰格模式”。它是波兰经济学家兰格首先阐述和总结出来的。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但容许存在部分私有制经济成份; (2)经济决策是一个分权的体系,即存在一个由中央计划层、企业和家庭(或个人)的三级决策体系;
(3)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偏好是生产和资源分配中的指导标准,因而必须坚持消费选择自由和职业选择自由,社会只存在真正的消费品市场和劳动服务市场,其它生产要素并不存在真正的市场。(3)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偏好是生产和资源分配中的指导标准,因而必须坚持消费选择自由和职业选择自由,社会只存在真正的消费品市场和劳动服务市场,其它生产要素并不存在真正的市场。
总结:生产要素的价格不能通过市场均衡形成,而是由中央计划局通过模拟市场竞争(反复试错法)确定。由此看来,“兰格模式”是一种试图与传统的集中计划模式决裂,但又带有“旧模式”因素的模式。他一方面承认只有市场竞争才能实现经济均衡,但另一方面又排斥生产资源的真正市场,所以“兰格模式”只能是一种改良化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因为它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总结:生产要素的价格不能通过市场均衡形成,而是由中央计划局通过模拟市场竞争(反复试错法)确定。由此看来,“兰格模式”是一种试图与传统的集中计划模式决裂,但又带有“旧模式”因素的模式。他一方面承认只有市场竞争才能实现经济均衡,但另一方面又排斥生产资源的真正市场,所以“兰格模式”只能是一种改良化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因为它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
第四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亦称“南斯拉夫模式”或“自治社会主义制度”。它是前南斯拉夫摆脱“斯大林模式”而进行的一次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勇敢实践与尝试。其主要特点是:第四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亦称“南斯拉夫模式”或“自治社会主义制度”。它是前南斯拉夫摆脱“斯大林模式”而进行的一次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勇敢实践与尝试。其主要特点是: (1)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是若干个集体经营的独立自治实体的集合,同时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一定范围存在与发展;
(2)国家、企业和家庭(或个人)三个层次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分散决策;(2)国家、企业和家庭(或个人)三个层次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分散决策; (3)国家给企业以充分自主权,市场调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普遍性作用,计划调节在经济运行中仍是必要的,但与市场调节相比处于第二位。
总结:“南斯拉夫模式”的“市场经济”与“工人自治”是紧密结合的,其核心是“工人自治”。由于实行“工人自治”,国家就不能采用直接的指令性计划对企业进行控制,因此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再通过国家计划这一中介环节,而是通过市场中介环节。总结:“南斯拉夫模式”的“市场经济”与“工人自治”是紧密结合的,其核心是“工人自治”。由于实行“工人自治”,国家就不能采用直接的指令性计划对企业进行控制,因此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再通过国家计划这一中介环节,而是通过市场中介环节。
第五种,“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亦称“布鲁斯模式”或“分权模式”。第五种,“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亦称“布鲁斯模式”或“分权模式”。 (1)布鲁斯是波兰一位有改革实践经验的,对经济改革有重大影响的波兰经济学家。他认为区分不同经济模式的标准是经济的决策层次及相应的决策方式。他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决策权划分为宏观经济决策、微观经济决策和个人家庭经济决策三个层次。
(2)他认为三个层次的决策都集中于中央计划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模式;三个层次决策分散化就是“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前二个层次都集中于中央计划就是“斯大林模式”;第一个层次决策集中于中央计划,后两个层次决策分散化就是“分权模式”,或叫“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2)他认为三个层次的决策都集中于中央计划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模式;三个层次决策分散化就是“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前二个层次都集中于中央计划就是“斯大林模式”;第一个层次决策集中于中央计划,后两个层次决策分散化就是“分权模式”,或叫“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 (3)在布鲁斯看来,战时共产主义模式和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由于是两个极端而不可取;传统的斯大林模式将企业决策集中于中央计划当局,导致企业失去活力和效率,也不足取,因此,其理想的经济模式是“分权模式”。
(4)为了实现从“集权模式”向“分权模式”转变,首要问题是扩大企业决策权,还权于企业。(4)为了实现从“集权模式”向“分权模式”转变,首要问题是扩大企业决策权,还权于企业。 总结:布鲁斯经济改革理论对改革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在改革的初期,但随着改革深入,其理论的不彻底就显现出来:如果仅仅强调“还权于企业”,而不对所有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不可能形成合理的经济运行;如果计划机制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这种计划可能是官僚主义计划。
第六种,计划性市场经济模式,亦称“锡克模式”,该模式是由前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总结提出的。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第六种,计划性市场经济模式,亦称“锡克模式”,该模式是由前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总结提出的。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1)社会内部存在多元化经济利益主体,“全体企业职工集体所有制”是计划性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2)市场经济是该模式运行的前提,多元利益主体所产生的矛盾,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得到协调和解决;(2)市场经济是该模式运行的前提,多元利益主体所产生的矛盾,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得到协调和解决; (3)经济运行仍需要计划,但这种计划不是国家制定的对企业具有强制性的指令性计划,而是通过民主程序编制的由市场机制调节的,提供选择的计划。
总结:计划功能在于弥补市场的不足。锡克的计划性市场经济模式不是“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而是“含有计划机制的市场经济”,其经济运行的落脚点从计划经济明确转移到市场经济。这表明在东欧许多改革派经济理论家中,锡克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最为深刻。总结:计划功能在于弥补市场的不足。锡克的计划性市场经济模式不是“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而是“含有计划机制的市场经济”,其经济运行的落脚点从计划经济明确转移到市场经济。这表明在东欧许多改革派经济理论家中,锡克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最为深刻。
第七种,科尔纳改革的理想模式是有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 。 (1)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纳对传统的集权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分析。他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典型形态是短缺经济。尽管导致短缺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制度结构。
(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国家“父爱主义”保护下的企业软预算约束是长期普遍短缺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消除短缺经济,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引进市场机制,将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扬长避短。(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国家“父爱主义”保护下的企业软预算约束是长期普遍短缺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消除短缺经济,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引进市场机制,将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扬长避短。
总结:科尔内改革的理想模式是有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这实际上是从另一角度表达了锡克模式的基本构想。总结:科尔内改革的理想模式是有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这实际上是从另一角度表达了锡克模式的基本构想。
78年以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 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主要是在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建立起来的。建国初期,由于我们尚不具备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经验,于是向苏联学习,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 这种体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起过重要作用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经济体制的那种统得过死,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日益显现,它越来越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成为妨碍社会生产发展的一种僵化体制。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经济体制的那种统得过死,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日益显现,它越来越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成为妨碍社会生产发展的一种僵化体制。 • 这种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我国原有经济经济体制,已不是在某些局部方面而是在总体上已经不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 。
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认识与实践的探索,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就开始了 。78年之前,主要是一种认识上的探索。 1956—1957年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不要市场的讨论 1958年—1959年关于价格形成机制的讨论等都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问题。
实践上如家庭联产承包制曾于1956年和1961年两次较大规模地在农村实施,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与拥护。但这些探索从认识的总体来看,仍未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理论仍是支配实践的指导理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左的路线的支配下,被视为“资本主义幽灵”而受到压制与批判。实践上如家庭联产承包制曾于1956年和1961年两次较大规模地在农村实施,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与拥护。但这些探索从认识的总体来看,仍未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理论仍是支配实践的指导理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左的路线的支配下,被视为“资本主义幽灵”而受到压制与批判。
80年代开始的改革浪潮 • 前苏联东欧国家改革的效果在初期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在改革步伐比较大的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大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在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中,市场化改革的进展是相当有限的。
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僵化导致了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为了摆脱困境,从80年代开始,新的改革浪潮又一次冲击着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僵化导致了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为了摆脱困境,从80年代开始,新的改革浪潮又一次冲击着各个社会主义国家。 • 中国和苏东的对比:实践至上和理性至上。
在这次新的改革浪潮中,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市场化进程。中国的改革是从1978年开始的,它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和生机勃勃的创造精神。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差异没有使中国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方式趋于一致,反而使它们的差异一步步在扩大,最终导致了两条不同的改革道路。在这次新的改革浪潮中,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市场化进程。中国的改革是从1978年开始的,它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和生机勃勃的创造精神。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差异没有使中国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方式趋于一致,反而使它们的差异一步步在扩大,最终导致了两条不同的改革道路。
中国改革理论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化 • 第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1979年3月,陈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应由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部分构成,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同年,邓小平在同美国客人的一次谈话中也指出,我们过去认为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对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只不过是以计划经济为主。
第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一对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认识的理论与传统观念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其中最主要的突破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一对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认识的理论与传统观念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其中最主要的突破表现在两个方面。
(1)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将商品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2)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视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质特征的观念,强调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一样也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1)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将商品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2)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视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质特征的观念,强调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一样也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
第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阶段。十三大以后,我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出现经济过热的宏观失控现象,加上1989年国内的政治风波和国外势力对我国进行制裁,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问题。为了实现经济与政治稳定,开始了治理整顿。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行政调整,直接计划调节作用有所加强,对市场调节作用的认识有所降低。第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阶段。十三大以后,我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出现经济过热的宏观失控现象,加上1989年国内的政治风波和国外势力对我国进行制裁,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问题。为了实现经济与政治稳定,开始了治理整顿。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行政调整,直接计划调节作用有所加强,对市场调节作用的认识有所降低。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阶段。三年的治理整顿已见效,经济改革必须继续推向前进,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探索,还是重返计划经济轨道,人们在认识出现了纷争,改革实践要求人们必须做出新回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巡时发表了一系列谈话,对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问题作了新的历史概括。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阶段。三年的治理整顿已见效,经济改革必须继续推向前进,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探索,还是重返计划经济轨道,人们在认识出现了纷争,改革实践要求人们必须做出新回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巡时发表了一系列谈话,对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问题作了新的历史概括。
1992年底,中共十四大依据邓小平的思想,明确提出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而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飞跃,表明我国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2年底,中共十四大依据邓小平的思想,明确提出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而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飞跃,表明我国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关于如何完成这一历史重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中共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筑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柜架;这就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关于如何完成这一历史重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中共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筑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柜架;这就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改革过程中实践上的差别 • 在改革的初期,中国的改革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大体上是在相同的框架即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中进行的,都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 • 但是从具体的改革方式看,中国的改革与东欧特别是前苏联的改革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表现在:
1,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并以农村为中心展开的,以承包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成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引爆点",为整个经济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则一直是以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心展开的,农村改革远不如城市改革重要。1,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并以农村为中心展开的,以承包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成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引爆点",为整个经济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则一直是以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心展开的,农村改革远不如城市改革重要。
2.中国的改革强调从实际出发,大胆实验,大胆创新,摸着石头过河,并注意发挥基层单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显著的自发改革的特点。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则强调理论准备、整体规划和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是一种典型的强制性变迁。2.中国的改革强调从实际出发,大胆实验,大胆创新,摸着石头过河,并注意发挥基层单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显著的自发改革的特点。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则强调理论准备、整体规划和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是一种典型的强制性变迁。
3.中国的改革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并从税收等政策上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给予支持,从而使多种经济成分迅猛发展。而前苏联的改革则一直把非国有经济当作资本主义,非国有经济成分发展缓慢,国有经济的改革步履艰难。3.中国的改革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并从税收等政策上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给予支持,从而使多种经济成分迅猛发展。而前苏联的改革则一直把非国有经济当作资本主义,非国有经济成分发展缓慢,国有经济的改革步履艰难。
4.中国的改革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政治上的相对集中和稳定。而前苏联的改革则从经济为主转向了由政治改革带动经济改革,实行政治的“民主化”和“公开化”。4.中国的改革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政治上的相对集中和稳定。而前苏联的改革则从经济为主转向了由政治改革带动经济改革,实行政治的“民主化”和“公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