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k likes | 1.34k Views
动画创作及制作流程. 第一节 动画 的创作要素. 表层 —— 符号性要素 中层 —— 表义性要素 深层 —— 解析或思辨的潜在性要素.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表层 —— 符号性 要素 动画的符号性要素主要包括线条、色彩、动作、声音和语言 。 1. 线条——动画形象构成的最基本 要素 直线、曲线、折线,每种线条都具有各不相同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表层 —— 符号性 要素 1. 线条——动画形象构成的最基本要素
E N D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中层——表义性要素 • 深层——解析或思辨的潜在性要素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动画的符号性要素主要包括线条、色彩、动作、声音和语言。 • 1.线条——动画形象构成的最基本要素 • 直线、曲线、折线,每种线条都具有各不相同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1.线条——动画形象构成的最基本要素 • 在动画形象中,不论是人物、拟人化形象,还是环境、背景都是用简练鲜明的线条勾勒出来的图画,而且多是漫画式、象征性的图画,特别是夸张变形的线条,对于动画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 《点与线》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2.色彩——动画艺术构成的光、影、色要素 • 在动画中运用色彩,确定色调即画面色彩总的倾向和基本情调。色彩元素的运用要根据色彩形成的不同缘由处理好光与色的关系,如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空间色等。 • 《白雪公主》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3.动作——动画艺术要素创作的生命之源 • 动画就是使原本没有动作,没有生命的图画,获得动作、获得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动作乃是动画创作的最本质生命要素。因此,动画创作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创造动作来给予艺术生命,以达到动画创造艺术形象的目的。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3.动作——动画艺术要素创作的生命之源 • 不仅人物身体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而且在表情动作、心里动作和语言动作中都得以充分的表现,并且在动物、植物、甚至静止固定的环境物体也都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动作,使其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是完全自由的。 • 《白雪公主》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3.动作——动画艺术要素创作的生命之源 • 动作要素在动画中的表现是靠“原画”与“动画”来传达的。“原画”,就是按设计稿画出人物造型和动态造型的关键性动作设计,也即原画设计。原画与原画之间还有动作连接的过程,连接这一过程的一系列图画即“动画”。 • 《白雪公主》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3.动作——动画艺术要素创作的生命之源 • 原画动作设计包括性格动作、情境动作和物理动作。 • 性格动作是根据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和性格的外在造型条件所设计的性格化动作。例如《骄傲的将军》,将军打了胜仗归来大摆庆功宴,居功自傲,不可一世,举杯豪饮,狂妄至极的外在性格动作设定,这一系列的动作表现与将军京剧大花脸的造型和自持武功高强、天下无敌的自傲心里情境与性格动作的设计浑然吻合。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3.动作——动画艺术要素创作的生命之源 • 情境动作指动画形象处于特定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心境、情绪之中而产生的符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特点的性格化动作。比如,《梦幻街少女》运用动画语言的刻画技巧表现人物情境动作的细节描述,反映复杂的人物性格、人际关系、深入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与其内心状态。我们在片中体会到的是情境动作关系的细腻性与可读性,不仅感受到动画片特有的视觉审美意境,同时了解到丰富的人性情感与动作语言。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3.动作——动画艺术要素创作的生命之源 • 动画形象自身的物理条件所允许达到的动作极限,即是极限动作,也称之为物理动作。这类动作多是写实类人物的动作表现,它的夸张有一定限度。 •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反映真人真事的题材,对玉荣爬着赶羊群的动作适度进行了夸张,既符合动画片的艺术特点,又不失真实。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3.动作——动画艺术要素创作的生命之源 • 蒂姆·伯顿的偶动画片《鬼妈妈》,真妈妈与鬼妈妈除了在造型上的显著差异被具化为那双纽扣的眼睛之外,最重要的是在动画形象上的动作本体设计,进一步表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行为逻辑,鬼妈妈的动作设定夸张幅度更为强烈,极尽诡异,充满神秘色彩。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4.声音——动画艺术创作要素的视听之美 • 动画片里的声音元素包括话语(对白、独白、旁白和画外音)、音乐和音响。 • 话语属于有声语言,将在语言元素中阐释,这里先谈音乐和音响两个要素。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4.声音——动画艺术创作要素的视听之美 • “音乐揭示的是一种由声音创造出来的虚幻时间,它本质上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听觉的运动形式。这个虚幻的时间并不是由时钟标示的时间,而是由生命活动本身标示的时间,这个时间便是音乐首要的或基本的幻像:这个幻像中,乐曲在进行、和谐在生成,节奏在延续,而这一切活动都是一个有机的生命结构所应有的逻辑式样进行的。”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4.声音——动画艺术创作要素的视听之美 • 音乐的运动形式在一定的时间内展开的恰与动画片里的动作元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特有的生命结构方式。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4.声音——动画艺术创作要素的视听之美 • A.按照音乐的节拍设计动画形象的动作。 • 例如迪斯尼早期的动画片《花与树》,所有植物、动物的每一个滑稽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都与音乐的节奏达到完全的契合,音乐演奏与动画表演浑然天成。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4.声音——动画艺术创作要素的视听之美 • B.主题音乐成为叙事元素,贯穿全剧始终,为刻画人物、推进情节、表达主题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 例如《大闹天宫》、《千与千寻》、《冰河世纪》、《僵尸新娘》等优秀动画电影中的乐曲。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4.声音——动画艺术创作要素的视听之美 • C.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情绪,几乎所有的动画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这种艺术效果,借音乐的载体表达动画艺术的情节内涵。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4.声音——动画艺术创作要素的视听之美 • D.用动画片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作品。 • 例如《幻想曲》便是动作诠释音乐而达到极致的显著代表。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4.声音——动画艺术创作要素的视听之美 • 动画艺术家们用丰富的音乐形象和鲜明的动画形象图解了古典和近代的八首世界音乐名曲,既有绘画性音乐,也有叙述性音乐,还有抽象性音乐,使不同风格的乐曲与相应的动画形象达到了完美的契合,成为世界动画电影中音画完美结合的典范。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5.语言——动画艺术创作要素的精神表述 • 动画片直接诉诸观众听觉的语言是有声的话语、包括对白、独白、旁白。表面上看,对白、独白好像发自动画形象之口、心,实际上动画形象只是活动的图画,配音演员根据不同形象的需要用各不相同的模拟化声音加以配置,实现一种逼真的语音特点。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5.语言——动画艺术创作要素的精神表述 • 动画形象的语义表达,不论是描述、抒情,还是表达抽象的思想、观念和意志,完全是编导者赋予的、无生命、无思想的图画没有任何二度创造的可能。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表层——符号性要素 • 5.语言——动画艺术创作要素的精神表述 • 动画片中的话语形象即是“说话的”动画形象人物或拟人化形象,是一个活动的幻影。在戏剧影视中话语声音是由演员作为话语形象传达出话语意义从而表达人物的思想、心理、性格、情感,但在动画片中,话语形象是图画,需要配音演员进行艺术的创造。而话语意义则几乎是编导者赋予动画人物形象的发展逻辑表达。可见,动画中的话语声音是赋予动画以生命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中层——表义性要素 • 线条、色彩、动作、声音、语言作为构成动画片的最基本的符号性要素并不具备独立的艺术价值,他们只有根据某种艺术意图加以组合之后,才使观众感受到其中的审美愉悦。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中层——表义性要素 • 1.动画造型 • 动画画面中的人物或拟人化形象及其动作,以及环境和背景都是由线条和色彩绘制出来的。 • 画面作为动画片中最基本的造型单位是动画思维的基本载体,是实现动画艺术构思的媒介。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中层——表义性要素 • 1.动画造型 • 动画片画面分静态和动态两种。 • 静态画面是由线条、色彩构成的造型形象在特定空间中呈现出来的。 • 动态画面由动作、声音、和语言介入,与静态造型形象组合,组合成音画统一的运动性造型形象,成为动画艺术的表义性要素。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中层——表义性要素 • 1.动画造型 • 动态画面分为两种,一种是背景不动,人物活动,这就是在特定背景环境中展现人物动作,或一人或数人的交互动作推动情节进展。 • 另一种则是景物、环境与人物动作,这在动画片中是常见的,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中,两个小姐妹寻找、追赶羊群,人物艰难地走、爬、摔、滚与暴风雨等构成了两者互动的画面。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中层——表义性要素 • 2.故事叙事 • 动画片中存在可变的和不可变的两种因素,其中角色的姓名、身份、属性不发生变化,可是这些角色的行动及其功能是变化的。因此,角色的功能才是构成故事叙述行之有效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中层——表义性要素 • 3.蒙太奇结构 • 动画电影讲述故事、安排情节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不同于其他叙事体作品,而是运用蒙太奇结构,这正是动画电影特有的表义性要素。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中层——表义性要素 • 3.蒙太奇结构 • 电影的结构可分为含义性剧情结构系统和既是含义性又是技术性的“媒体”结构系统。前者是若干基本含义单位即若干画面的组合,可称为内在剧情的结构系统;后者是若干镜头的组合,即指外部的物质媒介材料所构成的结构系统。画面和镜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镜头既有表义的内容又有“媒材”运动的自身规律。动画片镜头外部物质媒介材料同样是绘制的图形,因此,在动画片画面、镜头的蒙太奇结构只是一种含义性的剧情结构体系。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深层——解析或思辨的潜在性要素 • 1.绘画要素 • 绘画的技巧与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画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风格。中国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中小蝌蚪就是没有表情的墨点,却能够传情达意,《牧笛》、《三个和尚》、《山水情》中的人物、景物、环境的描绘,在诗情画意中表现了中国绘画的写意手法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深层——解析或思辨的潜在性要素 • 1.绘画要素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深层——解析或思辨的潜在性要素 • 2.文学要素 • 动画片的故事首先要由文学剧本叙述出来。因而,毫不夸张地说,动画艺术中的文学要素是其作品的灵魂。 • 《钟楼怪人》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雨果的原著《巴黎圣母院》具有丰厚而深刻的文学基础。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深层——解析或思辨的潜在性要素 • 2.文学要素 • 动画片中蕴含的寓意性、象征性和人文理性正是文学构思的产物。许多文学名著改编的动画片之所以具有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原因就在于其中文学的底蕴丰厚。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深层——解析或思辨的潜在性要素 • 3.戏剧要素 • 《大闹天闹》: • 孙悟空与玉皇大帝等众神之间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自由平等、人性解放与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的斗争; • 《哪吒闹海》: • 哪吒与龙王们的斗争是善与恶的道义和伦理的较量。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深层——解析或思辨的潜在性要素 • 3.戏剧要素 • 《埃及王子》: • 摩西与雷姆斯是解放与压迫尖锐冲突; • 《天空之城》: • 少女希达和少男巴斯与秘密间谍率领的军队之间的激烈争夺是保护高科技为人类造福还是攫取高科技危害世界的殊死搏斗。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深层——解析或思辨的潜在性要素 • 3.戏剧要素 • 上述动画片中,双方各自对立斗争的内容不同、性质不同、强度不同,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也是各不相同的。 • 因此,在设置戏剧冲突时,深刻分析和阐释其中的思想内涵对动画片中的戏剧要素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深层——解析或思辨的潜在性要素 • 4.音乐要素 • 音乐要素在动画片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叙述性音乐,即音乐的作用在于叙述剧情; • 二是用配乐表达和渲染动画形象的主观情感使无生命的图形获得真实的情感,令人感到亲切;(《花木兰》) • 三是用音乐的节奏、旋律配合着动画形象的动作和情节的进展,使整个作品张弛有序、疏密适度、平添许多美感。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深层——解析或思辨的潜在性要素 • 5.电影要素 • 动画创作集空间艺术的绘画,时间艺术的文学和音乐的节奏美,文学的想象和哲理,戏剧的冲突与叙事高度统一地展现在崭新的电影时空里,产生了全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情境,这是动画电影特有的表现力。
第一节 动画的创作要素 • 深层——解析或思辨的潜在性要素 • 5.电影要素 • 电影要素体现在动画片之中,使静止的图画运动起来,而且超越现实的时空局限,完全自由地在任意时间和空间采取任意的运动方式而无拘无束,在这一点上,便超越了一般电影的时空自由。
第二节 动画片的制作流程 • 前期策划 • 中期制作 • 后期制作
第二节 动画片的制作流程 • 前期策划 • 前期筹划:将抽象的灵感、构思转化为具体、完整的视觉影像的过程。 • 前期制作是创作动画影片的第一步。需要收集大量资料,确定影片风格、角色造型、场景设计、分镜头台本,并且调查观众的接受程度等。前期策划阶段必须做得充分而明确,以确保中期和后期制作有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方向。
第二节 动画片的制作流程 • 前期策划 • 1.选题报告 • 选题报告是写给投资人和管理机构审批的文案,用精炼的语言描述未来影片的概貌、特点、目的、工艺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影片将会带来的影响和商业效应。最好附带一个一分钟左右的演示样片,以备诠释。
第二节 动画片的制作流程 • 前期策划 • 2.采集生活素材 • 通过写生、摄影、录影等手断获取间接的资料,也可称为形象素材筹备环节。
第二节 动画片的制作流程 • 前期策划 • 3.故事脚本 • 故事脚本也称文学剧本,按照电影文学的写作模式创作的文字剧本。 • 一个好的剧本是一部成功动画片的基础。 • 剧本,可谓是“一剧之本”。
第二节 动画片的制作流程 • 前期策划 • 3.故事脚本 • 文字剧本要求故事结构严谨,情节具体详细,包括人物性格、服饰道具以及背景等细节描述。剧本创作这个任务由编剧完成,动画片的剧本与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剧本有很大的不同。在动画片中应尽可能避免复杂的对话,重要的是用画面表现视觉动作。
第二节 动画片的制作流程 • 前期策划 • 3.故事脚本 • 商业动画片的剧本具有一定架构:大多分为开始、中间(发展)、结束(高潮)部分,每一个部分各有功能而且环环相扣。 • 三段之间由“情节点”来连接,带动剧情的发展。
第二节 动画片的制作流程 • 前期策划 • 3.故事脚本 • “第一情节点”位于开始部分的后段,目的是确立矛盾,并让主角开始踏上解决矛盾的道路; • “第二情节点”位于发展部分与高潮部分之间,其目的是将对抗双方的矛盾累积到最大,形成影片的高潮部分,使整个矛盾走向必须解决的绝境。
第二节 动画片的制作流程 • 前期策划 • 4.角色与环境设定 • 依据导演意图,确定影片的艺术风格,色彩冷暖,光线环境等视觉效果。导演与美术指导共同确定,将抽象的视觉风格转换成具体的实行规范,使影片艺术风格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