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k likes | 1.36k Views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一节 康复评定概述. 一、 定义 康复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二、 康复评定的内容. 内容较多,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 一 ). 单项评定:如运动、感觉功能、心理或语言功能等. ( 二 ). 个体评定 :主要是指个体日 常生活能力。如 ADL 中的 Barthel 指数。 FIM (功能独立性)评定 等。 ( 三 ). 全面评定 :包括个体的和社 会功能状态评定。如 PULSES 量表。. 多数评定是单项,其次是个体评定。
E N D
第一节 康复评定概述 一、定义 康复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二、康复评定的内容 内容较多,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单项评定:如运动、感觉功能、心理或语言功能等
(二).个体评定:主要是指个体日 常生活能力。如ADL中的Barthel 指数。FIM(功能独立性)评定 等。 (三).全面评定:包括个体的和社 会功能状态评定。如PULSES量表。
多数评定是单项,其次是个体评定。 其种类有: 1.肌张力评定 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3.肌力测定 4. 上下肢功能评定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ADL, 功能 独立性评定(FIM) 6.言语功能评定
7.心理测验 8.疼痛评定 9.平衡功能评定 10.电诊断 1) 肌电图 2) 神经电图 3) 诱发电位 4)低频 电刺激诊断
三、康复评定的目的 (一)、确定病人的问题和拟定治疗目标 (二)、确定治疗和效果并拟定进一步治 疗方案 (三)、比较治疗方案的优劣 (四)、进行投资――效益分析。 康复计划中全社会效益/投资10:1 2:1
(五)、进行预后的评估 如ADL的Barthel指数低于20者治 疗意义不大→多死亡。高于80者也 不一定需要治疗→多能自愈。40- 60者治疗意义最大。积极进行。
四、康复评定方法的基本要求。 设定任何评定方案,必须要考虑下述要求: (一)、可信性:评定必需有明确的标准, 术语有明确的定义,评定结果可靠。包括 组内,组间的可信度。对同一对象,同一 评定者,同上周或同一个月内连续评定多 次。虽结果不能相同但相关系数>0.9,定 量资料有90%的重复性。多人评定时,相 关系数>0.8。
(二)、有效性:评定记分应能有效 地区分功能有无障碍及轻重。 (三)、灵敏度:评定方法要能充分反 映病情的进步,鼓舞病人的信心,使 康复计划取得病人和家属的支持。
(四)、统一性:原则上每个人康复 中心都可以设立自己的功能评定项 目和量表。但为了能与其它单位比 较,需要统一量表。但任何量表均 需经过信度、效度、灵敏度的检验 后方能推广。
五、康复评定的实施 (一)、全面性与针对性结合,适当 选择评定方案。 (二)、选择适当的方式。询问、观 察、填表、测难。 (三)、进行长期评定。信访、电话 访问、复诊、建立档案。
第二节运动功能评定 一、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是指关节运动系统时所通 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它 是评定运动系统功能状态的重要 手段。
关节活动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故ROM 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关节活动范围 异常的原因:粘连、疼痛、积液等。
主要目的: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 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受限 的程度。确定合适的治疗目标及治 疗方式,判断可能康复的程度,评价 康复治疗的效果。
(一)、测量工具与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 (1).通用量角器(测角计) (2).指关节量角器 (3).其它。尺,带子,可展性金属线。
2、测量方式 (1).180°方式 解剖位就是开始0 位。这一方式临床常用。 (2).360°在人体额状面与矢状面上 发生的运动。
(三)、 注意事项 1.关节活动范围与年龄、性别、职业 等因素有关,各正常值只是平均的 近似值与健偶相应关节比较存在差 异时应考虑为异常。但充分有3- 5°的误差。 2.关节要充分暴露,固定好骨性标志 点及测角的轴心。
3.先记录主动活动范围,后查被动活 动范围。 4.避免在按摩运动及其它康复治疗后 立即进行检查。 5.记录关节活动范围。必须写明起、 止度数,不可只记录活动度数,因 活动度数常不能说明关节的功能状 态。
二、肌力测定(评定) 肌力测定是指检测主动运动时相关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它是肌肉功能评定的重要内容,常与电诊断、肌电图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并用,诊断运动系统功能障碍的原因、程度并作为选择康复治疗方法和评价训练效果的基础。
(一)、 肌力的检查法 1、手法肌力检查法 这一方法由K·W·Lovett提出,以 其简易有效,早就被广泛应用。 分级标准lovertt的6级分法。 0-5级
2.注意事项 1)姿势、肢位要固定 2) 防止假象动作。 3) 4、5级不易区分时的健侧对比。 4) 中枢神经系统病损后,当出现肌 肉痉挛时不宜采用。
(二)、器械检查 在肌力较强(超过3级)时,可进 一步较细致的定量评定。有握力计,拉力计等→等长肌力测定。 砂袋,哑铃→等张肌力测定。 另一种,等速肌力测定→等速肌力测定仪。
力距 0 角度
1)慢速测定 一般的 60°/s 观察指标:A.峰力短 B.总作功量 C.平均功率
2)快速测定 用 180°/s 观察指标 A.功率输出 B.耐力 耐力比测定 50%衰减试验 3) 等速向心肌力测试 4)等速离心肌力测试 5)多角度等长测试
四、上下肢功能评定 上肢功能评定 上肢尤其是手的功能是相当精细和 复杂的。手的运动灵活性、稳定性、 整体功能、感觉功能等采用Carroll 的上肢功能试验。(Upper extremities functional test,UEFT)
由美国巴尔的摩大学康复医学部Carroll D 研究提出,共有33项 ,分为Ⅰ-Ⅶ 七类,Ⅰ-Ⅳ类主要检查抓握,Ⅴ-Ⅶ 检查协调和整个上肢的功能。
(二)、评分标准 0分-全部不能完成 1分-只能完成一部分 2分-能完成但动作慢或笨拙 3分-能正确地完成
(三)、功能级的确定 1级 微弱 0-25 2级 很差 26-25 3级 差 51-75 4级 部分 76-89 5级 完全 90-98 6级 最大 99(利手)96(非利手) 由33项× 每项分值所得 另外,日本金子翼先生设计的手及上肢功能检查法是检查10项动作,每项满分10分。其原理与上基本相同,因因内可买到该法的手功能评定箱,在一些单位也常用。
下肢功能评定 下肢的功能以步行为主,因此下肢的功能评定以步行能力评定、步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一)、步行能力的评定 1、Hoffer步行能力分级是一种宏 观的分级,共4级(见表2-10)
2、Hoffer功能步行分类是一种相对细致的定性评定2、Hoffer功能步行分类是一种相对细致的定性评定
(二)、步态分析的种类 1、目测分析法 结论属定性分析性质,不能定量。难以进行前后对此检查时嘱病人以自然的姿态及速度步行来回数次,以观察步行时的全身姿势是否协同,关节、下肢、上肢存在何问题。
2、定量分析法 一般临床应用的是时间→距离参数简易测定法。时间以秒为单位。距离不小于10米,采用足印法。 主要观测项目: 1. 跨距 2. 步幅 3. 步宽 4. 足角 5.步速
(三)步态分析仪---仪器分析 又称实验室分析,指在步态实验室中 进行的,大致情况如下图:p257
(四)、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 1、下肢长度的原因 2、关节挛缩强直 3、负重引起疼痛 4、痉挛性瘫痪 5、小脑疾患与基底节疾患 6、下动力神经元病损
五、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肌肉静息状 态下的紧张度。检查时以触摸肌肉的 硬度及伸屈肢体时感知的阻力作为判 断依据。
肌张力增高:可分为以下两种 1.痉挛(spasm)在被动屈伸其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终末突然阻力减弱,又称为折刀现象,为锥体束损害现象。 2.强直(rigidity)屈伸肢体时绐终阻力增加,又称铅管样强直,为锥体外损害现象。
六 脑卒中的运动功能评定 脑卒中的运动功能评定方法有: Brunnstrom方法、Bobath方法、上田 敏法、Fugl-Meyer法、运动评估量表 (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和 MRC(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 )方法等。
补充:成人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中枢性瘫痪主要是运动形式姿势反射 等的变化(质变),这与周围性瘫痪 以肌力为主要评定标准(量的变化) 不同。目前国际康复医学界的偏瘫运 动功能评测,大多遵从以上原则,常 用的评定方法有Brunnstrom法,Bobath 法,Fugl-Meyer法及上田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