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likes | 727 Views
第五章 教师和学生. 嘉应学院 余雪莲 2009.12. 教师与学生. www.experis.cn. 第一节 教师. 一、 中国历史上教师职业的沿革 首领、长者、能干之人(原始社会) 官师合一(夏、商、西周) 士大夫(春秋战国) 官学教师(秦以后) 私学教师(春秋战国) 书院教师(萌芽于唐末、兴盛于宋) 近代学校教员( 19 世纪末师范学校兴起) 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现当代, 1993 年 《 教师法 》 ). 现代教师的职业性质.
E N D
第五章 教师和学生 嘉应学院 余雪莲 2009.12
教师与学生 www.experis.cn
第一节 教师 • 一、 中国历史上教师职业的沿革 • 首领、长者、能干之人(原始社会) • 官师合一(夏、商、西周) • 士大夫(春秋战国) • 官学教师(秦以后) • 私学教师(春秋战国) • 书院教师(萌芽于唐末、兴盛于宋) • 近代学校教员(19世纪末师范学校兴起) • 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现当代,1993年《教师法》)
现代教师的职业性质 ----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向青年一代传播人类知识财富和思想意识,并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专业人员。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 复杂性 • 创造性 • 示范性 • 长周期性和迟效性
三、现代教师的素质 • 理想的教师素质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 职业道德 • 知识基础 • 教学能力 • 身心素质
议一议: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议一议: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教师自身职业认同之间存在着矛盾。 • 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大量存在。 • 团结协作的道德要求与教师内部分歧之间存在着矛盾。 • 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存在着矛盾。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 1 热爱教育,献身于教育(对待教育事业) • 2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对待学生) • 3 热爱教师集体,团结互助育人(对待教师集体) • 4 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待教师自己)
教师的知识基础 • 阅读材料:《中国教育报》曾独家组织实施过一项有关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情况的调查,其调查重点是中小学教师“在读什么书”。在13个选项中,根据频度排序,依次为“教学参考书、现实题材小说、教育理论、文史类、时事类等”。调查结果显示,教学参考书籍高居榜首。 • ——以上材料一方面说明教师队伍总体上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师阅读范围和知识视野的狭窄。
(二)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基础 • 1、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 • 2、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 3、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 • 4、实践性知识(教学情境知识) • 5、边缘学科知识和新学科知识 • 6、最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信息 • 7、多元学科知识结构
(三)新课程呼唤教师的新能力 • 1、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 2、发展教师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 3、拓展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 • 4、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技能
职业声望 强化了“照亮别人必以毁灭自己为前提”的蜡烛观 教师“教书匠”形象的凝固化 呼唤教师的教学欲望——就是教师能把教学视为自己的内心渴望和自觉倾向,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自由创造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升华。 教师的健康心态 (四)教师的身心素质 • 当前的问题: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
强化了“照亮别人必以毁灭自己为前提”的蜡烛观 : 假如把牺牲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由此,职业幸福感的获得也失去了源泉。
教师“教书匠”形象的凝固化: “教书匠”也故而被理解为依靠教书这门技艺以获取报酬作为生活资料的教师。既然教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可以换取报酬,“教书匠”常便会受制于经验主义,造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保守落后,教学过程的单一重复,缺乏新意,从而钝化研究意识和创造精神,引发职业倦怠,幸福感的获得进程便被阻断。
我们往往不厌其烦地一味强调学生学习欲望的激发和兴趣培养,却忽视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教师的教学欲望。 • 所谓教师的教学欲望,就是教师能把教学视为自己的内心渴望和自觉倾向,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自由创造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升华。 • 教师从职业声望中获得的幸福体验即便不一定完全内发于教师个体主观,但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构成部分。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 热爱教师职业,认同自己的教师职业角色 •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自我意识 • 坚韧与自制 • 有效调节不良情绪 • 好学与创新
四、现代教师的角色定位 • 教师像什么? ——你觉得该怎样形容教师更恰当? • 对教师角色的隐喻分析
思考 • 关于教师的比喻你还有哪些不同的看法与解释? • 你认为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 • 阅读理解教材P142
1、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 •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研究? • 教育行动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研究)P151 •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领域适合于实际工作者开展的应用研究,强调以工作在学校第一线的基层教师为研究主体,针对教师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在校外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和方案,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
课堂练习: “课堂吵闹情境”分析 要求:写出你对“课堂吵闹情境”研究思路
“课堂吵闹情境分析” • A、 对学生吵闹的表现分析 • 学生吵闹有什么具体行为表现? • 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吵闹”? • 哪些学生比较吵闹? • 当学生吵闹的时候,他们正在做什么? • 当时学生处于什么样的课堂情境? • 教师在做什么?
B、对学生吵闹的解释及原因分析 • 学生自己是如何解释其“吵闹”行为的? • 他们认为是“吵闹”吗? • 吵闹对学生个人有什么意义? • 学生为什么要“吵闹”? 可以从如下方面思考:课堂的气氛和教师的控制方式;学生思维与表达的需求,参与交流的愿望,情绪、情感的流露,较强的表现欲;课程、教师或个别学生的原因;偶发事件和纪律问题等。
C、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我的态度与做法 • 我的基本态度: • 我的常规做法: • 我的态度和做法所反映的基本教育理念: • 我与他人的同与异:
D、寻求理论支持---- • 1.有关课堂气氛 • 2.有关课堂纪律 • 从理论论著中搜集到的有关学术观点 • 从报刊杂志中搜集到的有关看法
E、行动方案的形成与实施 • 学生吵闹的表现: • 对策: • 解决学生吵闹问题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应对方案及预期效果:
阅读材料: • .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教师:“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教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你总钻些牛角尖,学习成绩会好吗?”学生脸胀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 • 请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妥当?并为他设计处理办法?
该案例中教师表现出的行为存在以下问题: • 教师的处理方法简单粗暴,伤害学生自尊;教师仍然把自己视为教学活动中唯一的权威;教师把传授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唯一取向,忽视学生反思、批判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 • 建议处理策略:鼓励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此为契机与学生探讨文学语言的特点、比喻的特点。
2、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 • 教师不但要有对话的艺术,更要有对话的意识。 • “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教师与学生作为“抛球者”与“接球者”的角色是不断转换的。
材料分析: • 某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距离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 • 请用“教师是课程发展的主体”的理论分析这一案例。
分析--- • 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它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 • 该校教师对课程资源认识不够全面,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
3、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体 • 教师不再被视为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而要成为课程开发者,且创造性地实施。 • 教师不仅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还要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教师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 (一)挖掘教材,把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点。 • 1.拓展教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 例如: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之后,引导学生研究: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轴应放在什么位置? • 在学习了《打折与成数》之后,引导学生研究:对商场种类繁多的打折方法进行调查,其打折方法相当于给了顾客多少的优惠?对饭店“吃一百送五拾”等现象进行研究。 • 在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之后》之后,引导学生研究:怎样给香烟打包最节约?等等。 • 2. 寻找联系,提升课程资源效益。
(二)立足生本,抓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关键点。(二)立足生本,抓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关键点。 • 1.以学生的差异为资源。 • 在教学语文课《听泉》时,教师就请班中学习二胡的同学为大家演奏《二泉映月》,向大家介绍自己在演奏《二泉映月》时内心的感受和乐曲背后的故事,从而使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了乐曲中所描绘的意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 在数学课上教学《年月日》让学生说一说对年月日的了解等等。
2、关注错误,利用好错误,必然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又一有效方式。2、关注错误,利用好错误,必然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又一有效方式。 •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 • 很多专家都提出:“课堂因差错而精彩”的理念。 • 错误是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 • 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教学《用计算器计算》一课时,让学生尝试完成“57734+7698、56÷7、2345-39×21”三道题,面对学生在“2345-39×21”所出现的错误,华老师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讨论,课堂不断在互动中生成。可见,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教师才可以对“症”下药。在“出错”、“纠错”的探究过程中,体现“错误”美丽,显现课堂的生成与灵动。“错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可遇不可求”的教学契机。
3.以学生的问题为资源。 •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时,教材是用“量”和“折”的方法加以证明。 • 教学时,学生提出质疑:量角有误差,把量得的内角相加,和等于1790、1810……,不正好是1800。把三个内角折拼成平角,在拼凑时,角与角之间还有缝隙,并不能说明拼成的就一定是平角。 • 甚至有学生提出:量、折的方法有着局限性,仅能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0的猜想!” • 学生们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无疑给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注入一剂“兴奋剂”。 • 课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0?通过讨论探究,学生找到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0的方法 。
(三)走出校园,激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拓展点。(三)走出校园,激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拓展点。 1、重视家庭的课程资源。 • 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方式: • 与有一定特长的家长和亲友建立联系,使之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 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利用家长的职业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 • 让学生参与家庭文化的营造(如为装潢设计提建议、动手布置等),提高其实践能力。 • 鼓励家长多购置孩子喜爱的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开拓学生的视野,鼓励孩子充分利用家庭现有材料开展活动。
2、充分利用社区课程资源。 • 与社区内各方面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开课、展演、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如学校与社区的组织、机构相互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参观社区的展览,参与社区的活动等,使课内外的教育有机结合。 • 3、巧妙利用网络资源。
4、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 促进者的角色有以下特性: • 一是积极地旁观 • 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 三是注意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
*如何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 要特别尊重以下学生:智力发育迟缓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曾有过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乏和缺陷的学生;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 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哪怕取得的微小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独特性和良好的兴趣爱好,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甚至对专家的质疑,赞赏每一位学生对老师自己的超越。 • 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己,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性向,与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五、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有哪些方面)五、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有哪些方面) 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特点 (一)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三)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二、学生的地位 (一)学生的社会地位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三、学生的发展 (一)学生发展的含义 (二)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 1、顺序性和阶段性 • 2、稳定性和可变性 • 3、不均衡性 • 4、个别差异性 • 5、整体性
(四)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 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增多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二)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三)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 (一)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二)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 (三)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