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633 Views
建议长江休渔十年 让渔业资源休养生息. 曹文宣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东湖南路 7 号 邮编: 430072 Email: wxcao@ihb.ac.cn 电话: 027-68780728. 目录 1. 长江的渔业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2. 长江四大家鱼种质资源亟需有效保护 3. 长江著名的“三鲜”已极度濒危 4. 建议长江休渔十年,让渔业资源休养 生息. 1. 长江的渔业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1.1 长江鱼类种数.
E N D
建议长江休渔十年让渔业资源休养生息 曹文宣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东湖南路7号 邮编:430072 Email: wxcao@ihb.ac.cn 电话:027-68780728
目录 1.长江的渔业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2.长江四大家鱼种质资源亟需有效保护 3.长江著名的“三鲜”已极度濒危 4.建议长江休渔十年,让渔业资源休养 生息
1.1 长江鱼类种数 • 长江水系现有鱼类400余种(亚种),其中纯淡水鱼类350种左右,淡水鱼类之多居全国各水系之首。例如,珠江水系纯淡水性鱼类239种,黄河水系仅150种。 • 长江水系有10种河海洄游性鱼类,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鲥鱼(Tenualosa reevesii)等7种为溯河洄游性鱼类,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与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则为降河洄游性。 • 此外,长江还生活着40余种咸淡水鱼类,它们对盐度的适应性较强,主要生活在沿海及河口区域。如鲻(Mugil cephalus)、鮻(Liza carinatus)、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等
1.2 长江是我国重要渔业产区 • 长江是我国淡水渔业最重要的产区,渔产量约占全国淡水鱼产量的60%。长江流域十一省市2009年养殖产量约1240万吨,捕捞产量总共约130万吨。 • 长江盛产草鱼、青鱼、鲢、鳙、鳊、鲂 、鲤、鲫、铜鱼、圆口铜鱼、长吻鮠、鲇、黄颡鱼、刀鲚、凤鲚和银鱼等数十种经济鱼类。
1.3长江是鱼类种质资源库 • 在我国主要的35种淡水养殖对象中,长江自然分布的有26种,其中四大家鱼等种类的品质被认是为我国所有水系中最优的。过去人工饲养的“家鱼”鱼苗、现在人工繁殖用的“家鱼”亲鱼,都是取自长江。 • 长江的许多珍贵鱼类,如鳜、长吻鮠、南方鲇、胭脂鱼等是近20年来开发的养殖的种类,而黄颡鱼、中华倒刺鲃、岩原鲤、黑尾近红鲌等是近10年开发的养殖种类,因此长江也被形象地誉为我国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
1.4 渔业资源保护刻不容缓 • 渔业资源保护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共同任务。 • 长江中下游渔业资源已受到严重损害 • 损害渔业资源的因素,主要有: • 酷渔滥捕—是损害资源的最直接、最重要因素 • 围湖造田 • 工矿废水 • 江湖阻隔 • 水利水电工程 • 农业面源污染
1.5 破坏渔业资源的渔具、渔法屡禁不止越演越烈,大量捕捞幼鱼。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条:“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禁止制造、销售、使用禁用渔具。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捕捞的渔获物中幼鱼不得超过规定的比例…” • 现在中下游江河湖泊内电渔船随处可见。 • 现在中下游湖泊和江边遍布的密眼网籪(迷魂阵),网目仅为0.5-1cm。
1.5.1 汉江的电鱼船 汉江电捕鱼船(谢文星,2004年摄)
1.5.2 汉江岸边的迷魂阵及其渔获物 汉江汉川江段岸边的网籪(迷魂阵)和鸬鹚渔船(谢文星,2004年摄)
1.5.3 洞庭湖的迷魂阵 湖南洞庭湖2007年
1.5.4 洞庭湖迷魂阵渔获物 2007年7月6日湖南洞庭湖网簖渔获物
1.5.5 洞庭湖迷魂阵捕获的草鱼、鲢幼鱼 2004年,洞庭湖网簖渔获物中的家鱼
1.6 洞庭湖渔获物中的经济鱼类 洞庭湖每公斤网簖渔获物中经济鱼类组成(2007年8月3日)
1.7 洞庭湖渔获物中的草鱼耳石的日轮 洞庭湖草鱼耳石的日轮研究 洞庭湖网簖2007年8月3日渔获物草鱼体长范围:4.5 cm -15.7 cm 部分个体推算的繁殖时间:2007年6月4-8日
2. 长江四大家鱼种质资源 亟需有效保护
2.1 目前我国淡水养殖的鱼类中,四大家鱼仍占很大比例 • 2009年全国渔产量5116.4万吨,其中淡水产品2434.8万吨。 • 2009年的淡水品产量中,淡水养殖(包含虾、蟹等)产量2216.4万吨,占91.0%,淡水鱼养殖产量1957.2万吨,其中四大家鱼产量1038.8万吨,占淡水鱼养殖产量的53%。 • 2009年四大家鱼产量分别是:
2.2 四大家鱼是我国淡水鱼类中生长较快的大型鱼类
2.4 四大家鱼近年的鱼苗发生量显著减少 • 在上世纪60年代,长江干流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在1000亿尾左右。 • 干流36个家鱼产卵场中,宜昌产卵场是最大的1个,产卵规模约占全江的5-7%。 • 现在宜昌产卵场每年的家鱼产卵量仅有数千万粒。
2.5 三峡工程兴建后减少了来自上游繁殖的鱼苗 • 长江葛洲坝枢纽兴建前,上游重庆、万县、秭归等产卵场繁殖的卵苗,主要是草鱼苗,都漂流到中游生长。 • 葛洲坝枢纽是一座低水头径流式电站,从泄水闸下泄的卵、苗,绝大多数存活。 • 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开始蓄水至139m,通过泄水闸下泄的鱼苗受氮气过饱和影响,多数死亡。 • 三峡工程蓄水至156m,2007年通过泄水闸下泄的鱼苗3.16×108尾,但98%死亡。 • 2008年从三峡下泄的家鱼苗9.12×108尾,同样大量死亡。
2.6 长江中下游是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的基因库 • 我国从唐代开始池塘饲养四大家鱼。 • 历史上淡水养殖所需的鱼苗,多取自长江。 • 上世纪60年代,家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 • 长江的草鱼、青鱼、鲢和鳙“四大家鱼”种质优良,为人工繁殖提供优质亲鱼。 • 优良的种质,即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有赖于较大规模的野生种群来保持,以维持淡水养殖业久盛不衰。
3.1 • “三鲜”指的是3种溯河洄游性鱼类,即 鲥 Tenualosa reevesii 刀鲚 Coilia ectenes 暗纹东方鲀 Takifugu fasciatus • 每年春季,成群游入长江,形成鱼汛。 • 由于这3种鱼肉味鲜美,深受群众喜爱,即便河豚卵巢、肝脏等器官有剧毒,人们还是喜好“拼死吃河豚”。
3.2.1 • 鲥的主要产区为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其主要产卵场在鄱阳湖水系的赣江。 • 鲥的渔产量,在上世纪60年代较稳定,70年代波动大,80年代产量剧降,1986年仅12吨,80年代后期已不成为鱼汛。
3.2.2 • 如今鲥已在长江绝迹 • 导致鲥在长江绝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大量捕捞幼鲥则是最主要因素 • 1973年鄱阳湖部分渔业单位捕捞幼鲥情况
3.3.1 • 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刀鲚在长江产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1973年产量达4141.2t,此后产量日趋下降 • 2003年长江仅捕获刀鲚25t,到2006年已不形成鱼汛,只能零星捕到 • 目前仍有洄游性刀鲚进入鄱阳湖繁殖。2010年4月26日至7月15日在渔获物中出现刀鲚亲鱼 • 2010年10月6日至11月20日,鄱阳湖出现刀鲚幼鱼鱼汛,湖口水道每日单船产量为150—1000kg,每日有10—12艘捕捞船,捕捞高峰期在10月中下旬,日均单船产量500—1000kg,捕捞幼鱼体长80—100mm
3.4.1 江苏省1954年产1000t;60年代逐渐减少,1968年为130t;70年代一直徘徊在100t以下,1990年仅26t,1993年已不足10t; 现在暗纹东方鲀已不形成鱼汛,自然资源严重衰退。
4. 建议长江休渔十年 让渔业资源休养生息
4.1 休渔不会影响我国渔业发展 • 我国2009年淡水水产品产量为2434.8万吨,而长江的捕捞产量仅130万吨,其中鱼类86.5万吨、甲壳类25.3万吨、贝类15.0万吨、其他3.4万吨。 • 停止长江的捕捞渔业,不会影响我国渔业的发展。 • 四大家鱼通常4龄成熟繁殖,经过10年,有两个多世代的繁衍,种群数量显著增加,个体增大,届时再考虑适当地进行捕捞。
4.2 引种到美国的鲢、鳙,自然繁殖形成巨大种群 伊利诺斯河— 游船经过时跳跃,威胁游客安全 游 船
4.3 长江中游三省2009年捕捞产量显著减少 单位:万吨
4.4 连家船渔民生产困难,生活贫困,需要政府有序地安排他们上岸定居,转业转产 • 在洞庭湖,被称为“天吊族”的连家船渔民约有8000户,两万人。他们祖孙三代同住一条小船,生活极其贫困。“一船文盲,一船血吸虫患者,一船超生户,一船贫困户”是他们的写照。 • 鄱阳湖专业从事捕捞的连家船有14000条,渔民多数患有血吸虫病和风湿病,其困苦情形与洞庭湖渔民相似。 • 整个长江流域,包括支流和大小湖泊,从事捕捞的专业渔民估计不超过5万户,15万人。1998年大洪水后实施的“移民建镇”措施,没有考虑他们上岸定居问题。
4.5 全江休渔可减少大量涉渔开支 • 每年休渔期(3个月)要向渔民发放生活补贴。 • 每艘机动船根据马力大小发放柴油补贴。 • 每年要花费不少经费进行人工繁殖放流,如果实行全江休渔,就可免去人工繁殖放流。 • 可以将省下的开支用于渔民转产转业。
4.6 全江休渔有利于长江大型珍稀水生动物的保护 •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鱀豚、白鲟,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江豚,都是食鱼动物。长江渔业资源衰退,适口食物减少,使这几种动物濒危加剧。 • 上世纪50-60年代,造成白鱀豚不正常死亡的原因,渔业滚钩伤害占45%,其次是轮船螺旋桨击毙。江豚的致死原因有滚钩、电捕鱼和螺旋桨。 • 2003年在四川宜宾发现1尾受伤的白鲟,体长352cm,也是滚钩致伤。 • 现长江中已难觅白鱀豚和白鲟踪迹。江豚数量据2006年调查仅有1800头,相当于1996年数量的1/2。 • 全江休渔可避免滚钩、电捕的直接伤害;渔业资源恢复后,食物鱼增多,有利于这些动物生长、繁殖。
4.6.1 被滚钩和轮船螺旋桨致死的白鱀豚 滚钩致死白鱀豚 螺旋桨击毙白鱀豚
4.7 建议开展人工增殖放流 • 现在与长江相通的仅洞庭湖、鄱阳湖等少数几个湖泊,漂流在江中的鱼苗因缺乏适口的食物存活率很低,通常不到20%。 • 在每年的5-7月,家鱼繁殖期间,从江中捞取自然繁殖的鱼苗,放养在事先培养有大量浮游生物的鱼池中,可大大提高鱼苗的成活率。饲养一两个月,又将养大的幼鱼放回长江。 • 可以组织转产的渔民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 这样可以避免人工繁殖放流造成的大量近亲繁殖个体进入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