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第三讲: 《 论语 》 思想之 “ 礼 ” 与 “ 仁 ”

《 论语 》 、 《 老子 》 导读. 第三讲: 《 论语 》 思想之 “ 礼 ” 与 “ 仁 ”. 承礼启仁. 顾海建 讲授. 《 论语 》 、 《 老子 》 导读. “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 《 论语 · 子罕 》 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 《 论语 》 、 《 老子 》 导读. 一、周公制礼作乐及礼崩乐坏. 礼:它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hele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讲: 《 论语 》 思想之 “ 礼 ” 与 “ 仁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论语》、《老子》导读 第三讲:《论语》思想之“礼”与“仁” 承礼启仁 顾海建 讲授

  2. 《论语》、《老子》导读 •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 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

  3. 《论语》、《老子》导读 一、周公制礼作乐及礼崩乐坏 • 礼:它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 • 《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

  4. 《论语》、《老子》导读 •   周公制礼作乐“旨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即维系一个有着亲疏、等差的社会的稳定和谐。

  5. 《论语》、《老子》导读 礼坏乐崩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 八佾:八八行列的舞队(六十四人),按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这种舞队。诸侯的舞队应该是六六行列(三十六人),大夫的舞队则是四四行列(十六人),一般士人用二二行列(四人)。 • 庭:中廷,堂下的院子。舞是在院子里舞,人在堂上观。

  6. 《论语》、《老子》导读 •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因为鲁国的开国君主周公曾辅佐周武王夺取天下,所以王室赐给了天子等级的礼乐,以奖励周公的特殊功勋。 • 【评析】这章是对鲁国政务的批评,当时执掌大权的贵族季孙氏居然用起了周天子规格的舞队,在孔子看来,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7. 《论语》、《老子》导读 • 三家者以《雍》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 三家,鲁国三大贵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人都是鲁桓公的后裔,所以也称“三桓”。 • 雍:《诗经 周颂》中的同名诗篇。是天子在宗庙祭祀时用以撤除祭品的乐歌。 • 相:协助。辟:诸侯国君。公:夏、殷王室的后裔。

  8. 《论语》、《老子》导读 • 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用《雍》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说:‘诸侯恭敬助祭,天子肃穆主祭。’怎么拿它用在三家的厅堂上呢?” • 【评析】三家只是鲁国大夫,用了天子祭祀撤祭时的乐歌,明知故犯。

  9. 《论语》、《老子》导读 •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 旅是一种祭祀的名称。按规定,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境内的山岳。 • 译文:季氏祭泰山,孔子对冉求说:你不能挽回吗?冉求答道:不能。孔子说:呜呼,难道泰山居然还不如林放吗?

  10. 《论语》、《老子》导读 •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这段话在不同版本的译文意义不同。 • 一,是希望季氏懂得不当祭而祭,神是不会领受的道理,从而停止僭越行为。二是以林放来勉励冉有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能掉以轻心。

  11. 《论语》、《老子》导读 •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 告朔:按当时的礼制,周王室在每年年末要向诸侯国颁布第二年的历书,诸侯接受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要杀一只羊,祭于祖庙,然后回朝听政。祭庙称告朔,听政称视朔。 • 饩羊:用于告朔礼的牲羊。(杀而不烹) • 译文:子贡打算向祖庙告朔所用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爱惜这只羊,我爱惜这项礼仪。

  12. 《论语》、《老子》导读 • 【评析】:当时告朔礼已经不再举行,但有司依然分配给祖庙用于告朔礼的牲羊。子贡从节约的角度出发,想省下用于礼仪的活羊。孔子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节约不是主要的,关键不要废礼。按照古代的传统观念接受历法意味着尊奉王室的统治权,所以告朔礼的意义重大。

  13. 《论语》、《老子》导读 •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

  14. 《论语》、《老子》导读 • 译文: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很小啊。” 有人就问:“他是不是很节俭啊?”孔子说:“他娶了三个老婆,家臣从来不兼职,怎么会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他懂礼节嘛?”孔子又说:“国君宫殿前设立照壁,他家也有;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在堂上设置了放酒杯的坫台,他家也有,如果说他懂礼,还有谁不懂礼啊。”

  15. 《论语》、《老子》导读 二、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 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 •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

  16. 仁者爱人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篇12·22

  17. 《论语》、《老子》导读 •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樊迟没有想通这番话。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这话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了一个皋陶来任用,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了一个伊尹来举用,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

  18. 《论语》、《老子》导读 仁者爱人 • “爱人”源于内心深处的平和、谦恭和亲热之情,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感情。“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只是外在的礼节,接下去就是将心比心的体验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出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对人平等与亲切之情,即把人当人,视人如己。这种把人当人,视己如人的原则是如何产生的呢?如果说它只是在社会规范中后天形成和培养出来的,那么它只能是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果”而非“因”,也就是说它不能充当理性的依据与价值的本原。

  19. 《论语》、《老子》导读 • 但是我们说“礼坏乐崩”的原因就是“礼”的普遍合理性在当时已经丧失,人们不再觉得它有“天经地义”的价值依据和心理本原。因此“恢复周礼”必须要找到一个人们共同承认的,最终的价值依据和心理本原。孔子把爱人之心追溯到血缘亲情。

  20. 《论语》、《老子》导读 •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 • 性即人之本性,在其看来人和人的本性是差不多的。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21. 《论语》、《老子》导读 孔子论仁:仁者爱人 • 一类是仁的基础,即为仁的人,所必须有的素质。 • 二类为仁的方法。 • 三类是“仁”的内容。 • 四类是为仁的成就。

  22. 《论语》、《老子》导读 仁的基础 • 孔子认为,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这是仁的主要基础。但不是说具备真情实感就一定是仁人。 •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 ·子路》 •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接近于仁。 • 孔子认为,这些品行接近于仁,也就是说,具备了成就仁德的良好基础。

  23. 《论语》、《老子》导读 •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学而》3 • 孔子说:花言巧语,仪容伪善,几乎不具备仁了! • 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道德,外在的表现是末节,花言巧语,仪容伪善为了取悦他人而作的行为,无仁德可言。

  24. 《论语》、《老子》导读 •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幸而免《论语·雍也》 • 人要以正直立身,不正直的,才靠侥幸和逃避生存。

  25. 《论语》、《老子》导读 •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子路》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公治长》

  26. 《论语》、《老子》导读 批判虚伪 •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公治长》 •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伪善,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藏在心里而与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这是可耻的,我也认为这是可耻的。”

  27. 《论语》、《老子》导读 •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人》 •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各属于一定类别的。观察过错,就可以知道仁还是不仁。”

  28. 《论语》、《老子》导读 为仁之方:忠恕之道 •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 博施:广泛地施与恩惠 • 何事于仁:何至于仁

  29. 《论语》、《老子》导读 • 译文:子贡说:“假如君主广泛施惠于民并且能赈济大众,怎么样啊?能称得上仁吗?”孔子说:“岂止是仁,该是圣人了!尧舜大概还做不到呢!作为仁者,自己要立身从而使他人立身,自己要通达从而使他人通达。能近取己身为例,可以称得上为仁的途径了

  30. 《论语》、《老子》导读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能让我能一生奉行的吗 ?”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

  31. 《论语》、《老子》导读 仁的成就 • 个体道德实现为人生和社会的终极价值

  32. 《论语》、《老子》导读 三、仁礼相成 •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 “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左传》)

  33. 《论语》、《老子》导读 • 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主要针对一般人,对于统治者而言,则是“上好礼,则民易使” (《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 •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 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 《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 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34. 《论语》、《老子》导读 • 陈亢问孔鲤说:“您从老师那里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育吧?”孔鲤回答:“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过,他问我: ‘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便说:‘不学《诗》,就不能言谈应对?’我退下后便学起《诗》来。又有一天,他还是一个人站在庭中,我快步地走过。他问我:‘学礼了吗?’我说:‘没有。’ 他便说:‘不学礼,就不能处身立世。’我退下后便学起礼来。要说有什么特别的教育,就这样两次罢。”  陈亢下来后很高兴他说:“我问一件事得到了三个收获:得知 《诗》,得知礼,还得知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35. 《论语》、《老子》导读 • 孔子重礼(理性自觉) •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篇)

  36. 《论语》、《老子》导读 孔子重礼(理性自觉) • 克己复礼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颜渊)

  37. 《论语》、《老子》导读 孔子重礼(理性自觉)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译文:孔子说所谓礼,就是指玉帛吗?所谓乐,就是指钟鼓吗?

  38. 《论语》、《老子》导读 •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 曰“安。” •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39. 《论语》、《老子》导读 • 评析:此章是全书最关键的一章,孔子将“礼”(三年之丧)建立在心理情感原则(心安)上。孔子的贡献就在于把外在的礼制(规范)变为内在心理(情感),此核心情感不是宗教性的“畏”、“敬”、“庄”等,而是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孝-慈”。这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章一脉相承。在孔子看来,在所有的情感中,血缘之爱是无可置疑的,儿子爱父亲,弟弟爱哥哥,这都是从血缘中自然生出来的真性情引出的真感情,就是孝弟。这种血缘之情是符合道德理性的,是最终价值依据和心理本原。

  40. 《论语》、《老子》导读 孔子重礼(理性自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41. 《论语》、《老子》导读 行礼如仪 •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论语·乡党》

  42. 《论语》、《老子》导读 行礼如仪 •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如也,与与如也。《论语·乡党》

  43. 《论语》、《老子》导读 •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44. 《论语》、《老子》导读 •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 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45. 《论语》、《老子》导读 •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46. 《论语》、《老子》导读 •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々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47. 《论语》、《老子》导读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 食不语,寝不言。 •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48. 《论语》、《老子》导读 • 席不正,不坐。 •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49. 《论语》、《老子》导读 •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50. 《论语》、《老子》导读 •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 寝不尸,居不客。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 迅雷风烈,必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