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825 Views
校本课程开发. 报告人 傅建明 博士 / 教授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系 Tel:0579 — 82283695 Mp:13819987616 E-mail:fuzhou618@zjnu.cn. 四个胡椒.
E N D
校本课程开发 报告人傅建明 博士/教授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系 Tel:0579—82283695 Mp:13819987616 E-mail:fuzhou618@zjnu.cn
四个胡椒 • 在一次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上, 一位来自一所村级小学的校长汇报时说:“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经校委会研究, 利用校园的空余菜地栽种胡椒。我们的想法是通过种胡椒, 培养学生的情感, 陶冶学生的情操, 了解种植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我们找村民要了一些胡椒种子, 在高年级班开始实验, 由教师指导学生种植。种子播到菜园后, 出了四百多棵胡椒苗, 学生很感兴趣。我们按农村常规要求, 把胡椒苗分种在菜园里, 浇水, 施肥, 除草,开始时胡椒秧子长得非常茂盛, 可是没过多长时间, 胡椒秧子一天一天变黄, 变蔫, 慢慢地死去了, 最后只剩下一棵, 结了四个胡椒。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很遗憾, 大家都在找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准备下次再实验……”这时参会的很多同志大笑不止, 甚至说出了“四个胡椒也叫校本课程吗”的讥讽语。
一、课程:理性概念 1、课程:术语的限定 A 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B 泛指课业的进程。 C 学科的同义词。
2、课程:操作概念 • 1)课程是一种计划 • 2)课程是一种活动 • 3)课程是一种经验
3、对课程的误解 • 在我国由于“课”、“学科”、“课程”在很多时候当同义词来使用,这样就造成许多人误把“课”“学科”当作“课程”。 。 • 课程就是一种产物、一种结果,或者说就是教科书。 • 课程就是语文+外语+数学+……即教学内容的总和。这样就导致把课程看作是静止的、封闭的、平面的。
4.我们的课程观 课程是一种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丰富经验。从本质上说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
二.校本课程:概念与解释 理想课程 国家一级课程管理 • 地方一级课程管理 学校一级课程管理 课程推广 现实课程
学校课程结构 国定课程 地定课程 校定课程
1、校本课程:定义 •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
2、校本课程开发:要点 • 1) 课程开发的模式 • 国家课程开发:“研究-开发-推广”模式; • 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解决”的“实践-评估-开发”模式。 • 2)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学校有条件地自主决策 • A 地方分权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国家或州/省制定课程标准和课程门类,学校按照教育法规自主决定内容; • B 中央集权国家(俄罗斯、日本、法国)国家提供课程计划框架,并规定好大多数的课程内容,留出一小部分的空间(从总课时数的10-25%不等)给学校。
3) 校本课程开发的层次 • A 限于课时的课程开发,相当于目前教师的教案; • B 限于科目的课程开发,即教师可以决定一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C 限于一类科目的课程开发,即几乎所有选修课程的开发; • D 限于一所学校的所有课程的开发,即学校中的所有课程都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
3、校本课程开发:误解 •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 • “校本课程就是原来的选修课”; • “校本课程就是教师自编教科书”; •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口号”。
4、校本课程开发:诠释 • 1)“校本”(School-based) • 源于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sgement),包括课程设置、以及学校层级的自治、分享决定等。亦即将学校所有的事务中,由上级单位、人员决定的事项、权责下放到学校,并有行政人员、教师、家长、学生共同运作。因此,校本就是以学校一级为基准、范围的运作,这样可以使因素趋于单纯、使运作趋于务实,较能切合学校的实际。 • 小结: • “校本”:立足于学校本级;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根据;以学校为基地,课程设计是学校发起的,强调自主、合作与分享。
2)开发 • 愿意是指自然资源的挖掘。 • 在课程学中,指以前根本没有或不明显、不成熟的课程,现在使其生成或显现出来、成熟起来,这个过程就是开发。
3) 校本课程开发 A 校本课程开发的源泉:学生兴趣与需要 国家课程强调的是共性,而校本课程则追求个性。 小结: 校本课程开发不以教师的兴趣为兴趣,而以学生的兴趣为兴趣,是一种以学生为的本的课程开发活动。
B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而非专家 • 专家开发的课程往往有这样一种倾向:忽视学校这一教育主体,把学校工场化,把教师工具化,把教育产品标准化,把复杂的教育情景简单化,把具体的教育对象抽象化。 学校中的教育共同体(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是儿童到底学什么的决定者之一。 校本课程开发倡导教师成为课程开发主体之一。
C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学校现场课程资源 •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课程资源,问题是如何加以发现和使用。 • 教师是一种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 家长有一个有待深入开发的课程资源矿藏; • 社区中的文物故迹、传说风俗、自然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资源……。 • 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强调追加多少额外的资源,而强调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D 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 • 从本质上说,校本课程只是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以使整体的课程结构更为完善。 • 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时,必须保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实施协调和互补。在保证国家课程的严肃性和法定性的前提下进行。
E 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 • 校本课程与以往的活动课、选修课不同,它是一个有计划的序列开发活动,而不是因人设庙,有什么老师就开什么课,学生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更不是开几门课给上级领导参观时用。校本课程开发追求所有的课程都朝一个目标努力,这个目标是学校的教育哲学 。
校本课程:小结 • 简言之,如果是基于学生需要的,学校教师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以实现学校办学目标为宗旨的课程就是校本课程。
5、校本课程开发:价值追求 • 1、学生个性发展 • 2、教师专业成长 • 3、学校特色形成
学生个性成长 • 以人为本 • 给学生留下空间 • 课程为学生而存在 • 差别性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 1、知识结构的完善 • 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 2、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高 • 从经验性走向专家型 • 3、精神世界的提升 • 民主观念、合作观念、科学观念、创新观念
学校特色形成 • 1、课程目标 • 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 • 2、课程本质 • 特色需要课程支撑
学生、教师、学校三者的关系 • 学生发展:终极追求 • 教师的专业成长:必然追求 • 学校特色的形成:自然结果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流程 1、组织建立 主要议题 成立课程委员会或工作小组、确立参与成员及工作程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准备 参与人员 教师与校长;学生;校外咨询人员;学校行政人员
2、现状分析 • 内容: • 需求评估、资源调查、问题分析 • 需求评估 需求评估是要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家长的期望、社会和社区的要求以及学校发展规划等因素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
2) 资源调查 • 资源调查的目的是要弄清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和限制,比如教师的数量、知识经验和能力,教辅人员的情况,各种课程材料和设备及其相应的资金情况,办公设备和用品,课程计划的弹性空间,社区潜在资源,学校教师、教育督导、学生和家长的可能反应等。
3) 问题反思 • 问题反思则是要在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之间取得一种动态的平衡,即要澄清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澄清我们应该做而且有条件做好但却没有做好的方面,以及如何改进的措施,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现行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是否与学校的实际相符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等。
3、目标确定 • 1)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及其相应的开发成果; • 2)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一个是一般目标,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目的,它与整个教育系统的哲学或价值观基础密切相关;另一个是具体目标,具体目标要尽可能把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应该获得的能力与态度陈述清楚。
4、方案编制 • 从学校层面来说,主要是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也就是说,首先学校必须把校本课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并置于整个学校课程计划之中来进行规划。
5、实施与评价 • 操作模式设计必须估计到诸如新旧安排之间的过渡、冲突和混乱等等之类的情况。 • 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 学校管理层应该在整个过程中与开发小组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样就不会背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的教育目的,又不至于使现有资源过度紧张。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1、法定的学校自主权 2、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 三个面向;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奋、进取、求实、创新;全面发展、人文见长;合格+特长;人人掌握一门熟练的外语、人人都能上网学习、人人都会开汔车;健康、乐学、自信。
3、教师的专业精神与技能 4、共享的教育资源 5、内部评价机置的改善 6、与课程专家合作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1.课程选择 2.课程改编 3.课程整合 4.课程补充 5.课程拓展 6.课程新编
1、课程选择 • 前提条件 1、教师要有选择的权力 2、 同时还要有可供选择的空间。 • 层次 1、最综合的选择形式是课程计划中的科目选择。 2、决定采用具体的某本教科书或具体的配套教材则是课程选择
具体方法 • 开列项目清单 • 要在众多的供选课程中作出满意的选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根据学校的教育哲学制定出课程选择的标准等。 • 确定选择标准 • 课程选择标准4个基本特征:(1)结构性,即所选课程要有一个传递信息的最佳知识结构和话语结构;(2)一致性,即课程中各种观念的关系要明晰,从一个观念到另一个观念具有逻辑联系;(3)完整性,即课程的一个单元要实现一个明确的目标;(4)适切性,即课程要符合和适应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和其他背景。 • 综合评估 • 根据评价标准完成评估之后,要把这些评估综合成一个总体评价。即根据各种限制条件的综合分析或根据总体印象判断,对供选课程进行定性描述。而且,评估任何类型的教学材料时,都应该充分考虑特定的用户群体的具体需求。
2、课程改编 • 概念 • 课程改编是指针对与原有课程准备对象不同的群体进行的修改,或者根据对课程内容、结构安排等的不同理解而进行的调整。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改编主要是指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加以修改以适应他们具体的课堂情境。 • 考虑的因素 • (1)目的;(2)内容选择;(3)内容组织;(4)学习经验和(5)学习资料。
3、课程新编 概念: 课程新编是指全新的课程单元的开发。突出学校特点的“特色课程”、地方性专题即我们所说的“乡土教材”以及时事专题,就可以归为这一类型。此外,学校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而开发新兴的专题或学科领域,也属于课程新编活动。 地方性专题 可以在某一具体科目中进行安排,也可以在相关学科的整合课程中加以安排。地方性专题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得最为经常。 时事 可以促进学校迅速开发新的教学单元或开展学习处理此类事件的活动.时事专题的开发最好在学校一级完成。例如,香港回归、国庆50周年纪念、澳门回归、计算机“千年虫”问题、中国“入世”和北京申奥成功等类似的时事专题都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课程新编的对象。
六、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方案是学校在开发课程时各种课程方案的统称。 主要是两个方案: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学校层面的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方案;《课程纲要》----教师开发的一门课程的方案。
1、《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 学校层面开发的校本课程总体方案称之为《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它是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的概略性描述,大致要包括下列几项基本内容: • 课程规划的基础、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以及保障措施。
A 校本课程规划的基础 • 描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依据,说明政策空间; • 描述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主要说明校本课程的需要空间; • 描述本校的现有资源条件,主要说明校本课程的现实基础和条件限制;描述学校的办学理念或思路,主要说明学校发展的导向。
B、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 目标不宜太多和太复杂,有3-5项简要的描述即可。 • 江苏省锡山高中的目标 • 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 • 学会自信,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 学会探究,至少学习一门综合或探索性课程; • 掌握一项健身技能和一项闲暇技能; • 具有现代中国人的意识。
C、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 校本课程的结构 • 包括校本课程的门数,每门课程的课时要求以及限制性条件等。 • 校本课程适度结构化 • 基本思路:按照内容的性质进行归类;按照管理的性质进行归类。 • 比如江苏锡山高级中学的60多门校本课程,归类后就只有四类(任选课),操作和交流起来都比较简便。但如果不归类,60多门课,操作和交流都会很困难。
阅读技能 • 英语听力 • 限选课 心理辅导 • 学习方法 • 人文素养类 • 任选课 科学素养类 • 身心健康类 • 生活职业类
D、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以及保障措施 • 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确定以后,还需要有许多组织与管理上的配套措施,如向教师发布校本课程信息,以便于教师申报课程;必要时,还将组织培训。 • 学生选课是校本课程进入实施的重要环节,这一点在中学阶段特别要强调。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选课,还需要有选课说明。选课说明一般包括课程目录、课程说明、选课方法等,选课说明的文字要力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2、《课程纲要》 • 《课程纲要》其编制技术与教案的编制技术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课程纲要》更加关注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特别是目标,而教案关注更多的往往是内容。 • 大致说来,教师设计的《课程纲要》应该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是一般项目,二是具体方案。
课程纲要的一般格式 • 一般项目: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学生资源背景分析 • 具体内容 • 1)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写出4—6点,必须全面、适当、清晰,涉及目标的三大领域。 •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 行为动词:应该是可以操作的。 •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 • 表现程度:学生达到的最低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 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列;选择那些内容,并如何安排这些内容。 • 3)课程实施与建议 • 方法、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 4)课程评价建议
六、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模型 1.议案提出 2.集体审议、成立课题组 3.需求分析 与人交往和相处的能力, 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 学习方法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