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薛己的 温补学说

薛己的 温补学说. 生平与著作. 公元 1488 年 —— 公元 1558 年 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县 ( 今江苏苏州 ) 人。 《 薛氏医案 》 (由后人将其所著之书与其评注之书汇编而成 ). 学术理论. 治病求本,滋其化源 温补脾肾. 一、治病求本,滋其化源. 1 .治病求本 (1)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以求疾病之本。 在临床上,要把人体当成一个整体看待,五脏之中,任何一脏的病变,除与本身有关,还存在着他脏对其的影响,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子母相生的多种关系,再加上邪气与正气的交争,更应加以辨析 。. (2)强调人以胃气为本 。

Download Presentation

薛己的 温补学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薛己的温补学说

  2. 生平与著作 • 公元1488年——公元1558年 • 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 《薛氏医案》(由后人将其所著之书与其评注之书汇编而成 )

  3. 学术理论 • 治病求本,滋其化源 • 温补脾肾

  4. 一、治病求本,滋其化源 • 1.治病求本 • (1)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以求疾病之本。 • 在临床上,要把人体当成一个整体看待,五脏之中,任何一脏的病变,除与本身有关,还存在着他脏对其的影响,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子母相生的多种关系,再加上邪气与正气的交争,更应加以辨析 。

  5. (2)强调人以胃气为本 。  提出“胃为五脏本源,人身之根蒂”。 2.滋其化源 疾病的治疗要滋养人身气血精液化生之源。 滋化源的目的是通过补脾胃以补四脏。 滋化源重在实脾胃,但具体治疗方法并不局限于脾胃。根据肾、命门与脾胃的关系,认为在直接治理脾胃之外,还当求之于肾命,故常用六味丸、 八味丸加减出入。

  6. 二、温补脾肾 • 1.温补脾胃 • 内伤外感引起的疾病,都与脾胃虚损有关。 • 治疗主张以温补之法升发脾胃之阳气。 • 2.温补肾命 • (1)对命门的认识 ——左肾右命门

  7. (2)对肾命的认识 无火者当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无水者用六味丸,壮水之主,以镇阳光。 3.脾肾同治 脾土虚致肾虚当补脾而兼顾其肾; 肾阳虚衰致脾胃虚损当补其肾而兼顾脾胃。 脾肾虚寒,宜用四神丸。 脾肾虚脱,用六君子汤加姜、桂,如果不效,急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常用八味丸治之。

  8. 三、其他治疗经验 • 1.针灸经验 • 隔蒜灸 、隔豉饼灸 、隔附子饼灸 、桑枝灸 、香附饼灸 、木香饼灸 、骑竹马灸 、明艾灸法 、砭法放血。 • 2.伤科的治疗特点 • 从人体整体部位辨证,创立伤科内治法,并以气血立论。

  9. 3. 齿科的治疗特点 • 病因病机 :主要与手足阳明经、足少阴肾经 有关。病位主要在于脾、胃、大肠与肾。病因则或由外邪,或内生湿热,或情志内郁,或诸经有错杂之邪。

  10. 辨证治疗 —提出牙齿肿痛的10种辨证分型。 • 湿热、大肠热、六郁痛、中气虚、思虑伤脾、肾经虚热、肾经虚寒、肾经风热风毒、大寒犯脑、风寒入脑。 • 方剂分类—九类 • 祛风、清热、泻热(攻下剂) 、疏肝解郁(和解剂) 、补血、补气、气血双补、补肾、化痰。

  11. 结  语 • 薛己治病求本,务滋化源思想的理论基础 : • (1)注意调理脾胃,以培后天之本; • (2)注重滋补肾命,以滋先天之源。 • 其学术对后世的李中梓、赵献可、张介宾诸家均有较深的影响,成为明代温补学派的先驱。 • 鉴于明代朱丹溪之学的盛行,为纠偏救弊,提出以温补治病的观点有一定的现时意义,但其用方用药比较局限,是其不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