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1.1k Views
我的主題研究 獨角仙與鍬形蟲. 台東縣東海國民小學 六年二班 鍾咸泰. 我的主題研究 獨角仙和鍬形蟲.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內容. 結論與心得. 參考網址. 參考相關資料. 鍬形蟲. 利用研習課程. 觀察生活習性. 獨角仙. 比較. 鍬形蟲. 參加研習營. 甲蟲概說. 獨角仙. 研究動機
E N D
我的主題研究 獨角仙與鍬形蟲 台東縣東海國民小學 六年二班 鍾咸泰
我的主題研究 獨角仙和鍬形蟲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內容 結論與心得 參考網址 參考相關資料 鍬形蟲 利用研習課程 觀察生活習性 獨角仙 比較 鍬形蟲 參加研習營 甲蟲概說 獨角仙
研究動機 我喜歡動物,也喜歡昆蟲,更喜歡獨角仙和鍬形蟲。在學校有時候都會看到同學帶獨角仙和鍬形蟲來,我本來對牠們一絲喜愛都沒有,但自從那一刻開始,我對牠們有點好奇,真希望有一隻「鐵甲武士」,可是一直落空。今年暑假,爸爸、媽媽知道我很喜歡,於是幫我報名有關甲蟲的研習營。終於,我獲得了一隻小小的鍬形蟲和一個標本,我變得更加喜歡牠。 所以,我就藉著這次的主題研究,來了解牠們的一生、生活習性和特徵,還有鍬形蟲和獨角仙之間的最大區別。
研究目的: • 了解獨角仙、鍬形蟲的生活習性、特徵和一生。 • 分辨獨角仙和鍬形蟲。 • 怎樣來養獨角仙和鍬形蟲?
研究方法: • 利用研習課程期間,了解獨角仙與鍬形蟲之間的差別。 • 觀察獨角仙與鍬形蟲白天與夜間生活習性。 • 參考獨角仙與鍬形蟲相關資料。
研究內容: • 甲蟲概說 • 獨角仙 • 鍬形蟲
甲蟲概說: • 有硬殼的昆蟲 • 鞘翅目Order Coleoptera :鞘翅目中的所有成員,我們通稱為「甲蟲」,因為牠的翅膀呈硬殼狀,好像身上披了一件盔甲一樣,與其它的昆蟲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台灣約有一萬種以上,牠們的共同特色就是:上翅特化成硬鞘,所以稱為「鞘翅目」。 • 翹翅目是昆蟲網最大的一目,也是動物理最大的一目,約有三萬種之多。除了海洋以外,世界各地無論是高山、平原、河川、沼澤、土壤裡都有牠們的蹤跡,又加上牠們具有驚人的適應能力。
甲蟲的飛行方式: 甲蟲的和其他的昆蟲一樣,身體分頭、胸、腹三部,有六隻腳。牠們最大的特徵是前翅變成堅硬的翅鞘,已經沒有飛行的功能,衹是保護後翅和身體。飛行時,先舉起翅鞘,然後張開薄薄的甲蟲後翅,飛到空中。 • 甲蟲的大小: 甲蟲的大小差別很大,小的像彪毛簟蟲衹有零點二五公釐長。最大的像天牛,有二十公分長。雄的甲蟲通常較雌的小。
獨角仙小檔案 • 分類/鞘翅目金龜子科兜蟲亞科 • 種數/以東南亞、南非為中心,大約有一千種以上。 • 繁殖/卵→幼蟲→蛹→成蟲 • 別名/兜蟲
獨角仙 一、卵 獨角仙約在8月產卵,它的卵呈乳白色,橢圓形。 二、幼蟲 幼蟲淡白色,體軀常彎曲成“C”狀,叫「蠐螬」,台灣話叫「雞母蟲」。
三、化蛹 幼蟲期約7~8個月,幼蟲老熟後,褪除外皮便露出內藏的新鮮蛹體,其過程稱為「化蛹」,蛹期約18天。 四、羽化 褪去蛹皮而露出新鮮的成蟲身體,鑽出泥土,後翅露在空氣中等候乾燥,此過程稱為「羽化」。
五、成蟲 成蟲每年五起月開始活動,主要生活在樹上,夜晚有趨光性,可在路燈下撿拾到。 六、交配 在交配過後,雌蟲便會鑽入土中產卵,一次大約可以產下四十到五十個卵,而產完卵後雌蟲便會死亡,而雄蟲也不會活得太久,經過二個月後,會在秋天孵化成幼蟲。
獨角仙的生活習性:獨角仙一年發生一代,成蟲通常在每年6~8月出現,多為晝伏夜出,有一定的趨光性。主要以樹木傷口處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為食,對作物林木基本不造成危害。獨角仙的生活習性:獨角仙一年發生一代,成蟲通常在每年6~8月出現,多為晝伏夜出,有一定的趨光性。主要以樹木傷口處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為食,對作物林木基本不造成危害。 喜濕性:獨角仙為大型昆蟲,生長速度快,為維持其正常的生長和生理代謝,除了需要大量的干物質營養外,同時還需要食料中含有較多的水分和相當濕度的生態環境。適宜幼蟲生長的腐殖層濕度為含水量66.67%以上。
趨光性:獨角仙成蟲晝伏夜出,具有一定的趨光性,8月份,21~23時燈下蟲量較多,這與其進行交配活動的時間相吻合。趨光性:獨角仙成蟲晝伏夜出,具有一定的趨光性,8月份,21~23時燈下蟲量較多,這與其進行交配活動的時間相吻合。 趨光化:據調查,獨角仙成蟲對1種屬豆科的皂莢樹具有較強的趨性,它們在樹上棲息並吸食樹幹傷處的分泌液,通常每株樹上均有數頭成蟲。
公 母 公母的差別 公的獨角仙有角,母的獨角仙沒有角 獨角仙的棲息環境 獨角仙和鍬形蟲的棲息環境非常相似,有食物的地方常可以見得到牠們。在台灣地區以日月潭分布最多。獨角仙是夜行性的昆蟲,白天躲在樹幹或泥士縫裡,比較不容易看見牠們的芳蹤;黃昏以後,獨角仙就陸續會出來活動,所以在夜晚而且稍微潮濕的山區樹幹上,或者是腐質土和朽木之中,最容易找到獨角仙。
獨角仙的食性 獨角仙的幼蟲以地上腐爛的樹葉及腐質土為食物,不僅食量相當的大,成長速度也非常快,正是因為牠們長得很快,而且白白胖胖的,所以雞最喜歡在草叢中啄食牠們,鄉下人家都稱呼獨角仙的幼蟲為「雞母蟲」。 獨角仙的成蟲則是以吸食樹汁和腐果為主要的食物,但有時候更會用觭角挖破樹皮,加速樹汁流出供其吸食吧!
鍬形蟲小檔案 《鍬形蟲》的鞘翅形狀像圓鍬,是名稱由來的一種說法。 分類/鞘翅目鍬形蟲科 種數/全世界約有1200種,台灣已知約53種 繁殖/卵→幼蟲→蛹→成蟲 別名/鹿角蟲
鍬形蟲 一、名稱由來:鍬形蟲的名稱是日本人訂定的。日本佔據台灣時,因為見到這種甲蟲雄蟲有兩隻大角,形狀像有叉子的鍬,所以稱為鍬形蟲。 二、鍬形蟲的一生:鍬形蟲也是一種完全變態昆蟲。牠的一生也是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階段。只是牠不像蝴蝶,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完成一代,鍬形蟲完成一代的時間至少要兩年,有的種類甚至要花三年時間才能完成一代。
三、鍬形蟲的種類: 目前台灣鍬形蟲約有五十多種,且不斷有新的品種被發表出來,在平原或淺山區比較常見的鍬形蟲是扁鍬形蟲及鬼艷鍬形蟲,五十種的鍬形蟲中,有些是白天才出來活動的,稱日行性。有些是晚上才出來活動的,稱夜行性。夜行性的鍬形蟲有趨光的現象。 四、鍬形蟲的天敵:細菌、螞蟻。 五、鍬形蟲的各階段生態: (一)卵:母鍬形蟲會將卵產在腐爛木頭或木屑堆 中,卵白色、圓形,比蝴蝶的卵大多了。
(二)幼蟲:卵孵化後,幼蟲就像白色的「雞母 蟲」,頭部有兩隻大剪(顎),可以在木頭內 鑽來鑽去,幼蟲期相當長,可超過一年半,一 生只蛻皮兩次。(三)蛹:經過大約一年半,幼蟲會化蛹,在爛木 頭或木屑中,以身體摩擦方式,建立出蛹室, 然後在蛹室內等待羽化。以扁鍬形蟲為例,開 始化蛹的時間約在2~3月。蛹期約一個月。
(四)羽化:到了4月時就有部分扁鍬形蟲會羽化, 不過這時羽化的成蟲不會馬上鑽出來,等到 5、6月左右,才開始鑽出來吃東西、交配。 1.雌、雄差異:雄蟲有兩隻大顎,且體型大, 雌蟲的顎小而短,且體型明顯小多了。 2.壽命:成蟲壽命可達一年。 3.習性:有些種類是日行性,大多數種類是夜 行性,尤其會趨光,因此在山區路燈下的路 旁或樹上,常可見到鍬形蟲。
鍬形蟲的特徵 鍬形蟲的體型扁平壯碩、外殼堅硬,加上頭上那對威武的大顎,左看右看,都像是昆蟲類的鐵甲武士,這一對大顎可以說是鍬形蟲最明顯的特徵了,但是只有雄蟲才有這麼發達的大顎,雌蟲則沒有那麼明顯,如果覺得雌蟲不易辨別,可以從鍬形蟲特有的「曲膝狀」觸角判別出來,鍬形蟲體形大致上雄蟲比雌蟲大,依種類不同,雄蟲最大可長到十公分多,最小則只有一公分而已。
鍬形蟲的生活習性 在夏天的夜晚,仔細聆聽,原本寂靜的樹林裡,會突然傳來一陣一陣「窸窣窸窣」的聲音,這時候,可能是鍬形蟲要出來活動了。 鍬形蟲除了有一身堅硬的外殼之外,更擁有一對堅硬的大顎,就好像是全副武裝的中世紀武士一樣雄壯威武、不可一世。你一定沒看過西方武士戰鬥的樣子吧!沒有關係,你還是可以在樹幹上仔細找一找,說不定就可以看到身穿鐵甲的鍬形蟲在打架哩!
鍬形蟲的棲息環境 鍬形蟲的成長、覓食和繁殖都離不開樹木,即使是幼蟲也以啃食腐朽的樹木組織為食,因此只要有樹林的環境,大都可以發現鍬形蟲的蹤跡,尤其是面積大、人為破壞少的樹林裡,鍬形蟲的數量和種類就越多。 在台灣的一些柑橘果園裡,常常可以見到許多鍬形蟲在樹幹上,吸食樹幹破皮所流出的汁液,如果你有興趣想要欣賞鍬形蟲的雄姿,那麼在夏秋的季節,不妨到果園、樹林裡去瞧一瞧,也許會有所收獲喔!
獨角仙的飼育: 獨角仙的飼育十分簡單,只要準備適合大小的飼育箱,將依對獨角仙放入具有腐葉有機質的腐質土,再加上一根讓獨角仙棲息交配的朽木,餵食水果或果凍,很快的就有獨角仙寶寶誕生了。 ㄧ般而言,鞘翅目的昆蟲之生活史過程屬於「完全變態」,也就是必須經歷卵、幼蟲期、蛹期及成蟲期四個階段,每年為一個世代。獨角仙幼蟲以土中的有機質維生,隨著齡期的增加,幼蟲的食量也愈來愈大,終齡幼蟲幾乎跟成人的姆指ㄧ樣粗。
鍬形蟲的飼育: 直接購買菌瓶,再將鍬形蟲幼蟲放入菌瓶是最簡單的飼育方式,瓶口可以棉花塞住,避免感染亦可透氣,為菌瓶中會發熱溫度會高於室溫,夏天需至於低溫處(27度以下),否則死亡率奇高,大鍬形蟲以菌瓶配合溫控可輕易養出大型個體。
甲蟲其實會忍術,請看下列: 一、偽裝-隱蔽式擬態 二、擬態-貝茲氏擬態、畢卡氏擬態(攻擊性擬態)、 米勒氏擬態、韋斯曼氏擬態(欺騙性擬態) 三、躲藏、隱藏-夜行性 四、防禦-警戒色、異味、裝死、彈跳 五、休眠、蟄伏 六、身上的武器
昆蟲種類 比較項目 獨角仙和鍬形蟲的差異性
結論與心得: 我覺得,做完主題研究,讓我對獨角仙、鍬形蟲的一生和生活習性更進一步的了解,牠們個個都是很厲害的忍者,可以用自己的求生技能來隱藏自己,還可以用強健有力的犄角來攻擊敵人,不讓自己受傷,而且如果打敗對手,可以得到雌的芳心。原來他們有戒備完善的身體,來保護自己,使得他們的數量有如此的龐大。 經過這次的研究,讓我滿載而歸。牠們身上的盔甲真令人羨慕,被同類打到時,都不會痛。我們要將心比心,不要殺害牠們,因為他們每一個都是有生命的,而且要保護他們。 我覺得做主題研究很有成就感,因為可以獲得很多的知識。
獨角仙和鍬形蟲參考之相關網址: http://www.ttrs.cy.edu.tw/郭長成老師 http://stuweb.whes.tpc.edu.tw/ http://www.cyps.hlc.edu.tw/ http://w2.sy3es.tnc.edu.tw/ http://freebsd.tspes.tpc.edu.tw/ http://www.socialwork.com.hk/
簡報結束 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