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656 Views
指導老師 : 范秀滿 組 員 : 劉于豪 謝陳宗 張凱淯 陳侑聖 陳名永. 消費者購買共同基金選擇因素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背景 :1. 石油價格上漲,期貨、股票價格下跌。 2. 各種基金的走向。 動機 :1. 共同基金逐漸受大眾接受。 2. 要如何選出適合消費者之基金。.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研究消費者購買共同基金之選擇因素。
E N D
指導老師:范秀滿 組 員:劉于豪 謝陳宗 張凱淯 陳侑聖 陳名永 消費者購買共同基金選擇因素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背景:1.石油價格上漲,期貨、股票價格下跌。 2.各種基金的走向。 動機:1.共同基金逐漸受大眾接受。 2.要如何選出適合消費者之基金。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研究消費者購買共同基金之選擇因素。 2.消費者如何藉由其財務能力及需要,選擇適 當的共同基金。 3.消費者如何以組合操作,達成風險分散之目 的。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研究對象:有購買共同基金經驗之投資者 研究範圍:大台北地區
第一節 共同基金 第二節 消費者選擇模式理論介紹 第三節共同基金相關文獻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共同基金 一.共同基金的定義:「共聚資金、共擔風險、共 同分享投資利潤」的投資方法。 二.共同基金的歷史:1.起源於十九世紀初期的歐洲。 2.在二十世紀初於美國萌芽。 3.台灣在民國七十二年成立第一 家投資信託公司。
三、共同基金的特性 (一)共同基金的獲利來源: 1.利息收入 2.股利收入 3.資本利得 4.資產增值
(二)投資共同基金之費用: 1.申購手續費及信託保管費: 2.買賣價差: 基金公司利用買賣價差,變相收取費用,所以投資人須注意。 (1)股票基金收取3%。 (2)債券型基金收取1.5%的費用。 (3)投資人欲贖回基金時不收手續費,但須繳信託 管理費,費率為每年0.2%,大部份銀行從第二 年開始收取。
(四)共同基金之優點 1.專業投資管理 2.配合理財需要 3.降低投資風險 4.流動性高 5.透明度高 6.最佳節稅管道
(五)投資共同基金的風險 1.市場風險 2.財務風險 3.利率風險 4.購買力風險 5.匯率風險
第二節 消費者選擇模式理論介紹 一、消費者選擇模式(EKB): 1.深涉決策型 2.淺涉決策型 3.行為影響型 4.體驗\衝動型
二、購買五階段 第一階段:問題認定 第二階段:資訊搜尋 第三階段:方案評估 第四階段:購買行動 第五階段:購後行為
第三節共同基金相關文獻 一、消費者選擇方式 投資動機在於:1.閒置資金的運用 2.追求長期投資收益 3.維持資金的價值 4.學習投資的知識和經驗 購買考慮因素:以獲利性最為顯著
投資人平均持有共同基金期間:6~12個月最多投資人平均持有共同基金期間:6~12個月最多 時間績效:一年占的比例最多 虧損容忍度:6%-10%最多 考慮因素:獲利性、穩定性、變現能力、商譽 投資資訊來源:書報雜誌、親友討論、投資顧問的意 見、及電視廣播的分析講評為主。 投資人願意投資的基金:開放型基金為主
二、共同基金的績效與基金的規模 績效與規模(淨資產)呈現顯著正向關係。 共同基金多角化的程度和基金的績效呈現顯著正向關係。 基金多角化程度越高越能分散投資風險。 投資績效的衡量一直是基金經理人與投資人最關心的議題 v 投資績效的優劣卻較不容易評定,其關鍵因素在於評比者對風險認知的不同
三、共同基金的監督與管理 「資訊揭露」為基金治理制度重要的一環。 自律規範能發揮一定之約束力,並補充法律規定之不足。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操作性架構 第二節 研究變數 第三節 研究假設 第四節 問卷設計 第五節 資料蒐集 第六節 資料分析整理
第一節 研究操作性架構 經由第二章文獻探討結果,整理出本研究之操作型架構,圖表請參照書面資料。
第二節 研究變數 本研究在研究性質上屬於探索性研究; 依據相關文獻探討,說明研究變數如下: 一、人口統計變數 1.性別 2.年齡 3.婚姻 4.職業 5.學歷 6.平均每月可投資金額
二、消費實態變數 係指消費者購買共同基金的: 1.購買基金種類 2.投資方式 3.申購方式 4.申購方法 5.投資時間 6.投資金額(定期定額) 7.投資金額(單筆投資)
三、購買動機變數 1.閒置資金運用 2.分散投資風險 3.追求長期穩定報酬 4.其他
四、資訊尋求變數 1.報章雜誌 2.廣告 3.專業書籍 4.親友介紹 5.上網 6.其他
五、共同基金屬性 1.了解程度 2.風險性 3.獲利性 4.口碑及知名度 5.手續費優惠 6.投資區域 7.投資目標市場
第三節 研究假設 建立對立假設,若被接受則表示本研究之見解在某一顯著水準下成立;反之則表示本研究之見解不成立。 假設1:以上一節中人口統計變數作依據,探 討不同消費者在消費實態上之顯著差 異。 假設2:以上一節中人口統計變數作依據, 探討不同消費者在購買動機上之顯 著差異。 假設3:以上一節中人口統計變數作依據, 探討不同消費者在資訊尋求上之顯 著差異。
第四節 問卷設計 正式問卷 經過預試後,正式的問卷內容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分為衡量共同基金消費實態、購買動機、資訊尋求等變數,第二部份為共同基金屬性變數,第三部份為人口統計變數。
第一部份 衡量共同基金消費實態、購買動機、資訊尋求等變數: 1.共同基金消費實態的設計:部分採用名目尺度部分採用順序尺度。 2.購買動機和資訊尋求等變數皆採用名目尺度。
第二部分 共同基金屬性變數之衡量: 共同基金屬性問卷設計是採用語意差異量表(五點尺度)。 第三部份 人口統計變數之問卷設計表: 人口統計問卷設計皆採用名目尺度。
第五節 資料蒐集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有購買共同基金的客戶列入研究範圍。 二、問卷發放 本研究共發放600份問卷,委託各銀行人員或學校學生以及由本組至北部隨機地點實地訪查。
三、評估抽樣結果 問卷發放數600份 問卷回收數517份 問卷有效數358份 問卷無效數159份 問卷回收率86.1% 問卷有效率59.6%
第六節、資料分析整理 本研究以SPSS統計套裝軟體之次數分配、交叉分析、卡方分析,對資料進行處理分析,分析方法如下: 一、次數分配 統計各種名目資料頻次之分析,藉以顯示樣本概況。 二、交叉分析及卡方檢定 分析不同人口統計變數對消費實態、購買動機、資訊尋求等變數是否具顯著性差異。
第四章、實證結果之分析 第一節 次數統計分析 第二節 人口統計在消費實態之分析 第三節 人口統計在購買動機之分析 第四節 人口統計在資訊尋求之分析 第五節 共同基金屬性之分析
第一節、次數統計分析 (一)人口統計之次數分配 1.性別:男性居多 2.婚姻:未婚居多 3.學歷:大學/專所居多 4.年齡:26~30歲居多 5.職業:金融保險業居多 6.平均每月可投資金額:3至5萬最多
(二)消費者實態變數之次數分配 1.購買基金種類:債券型基金(國內)居多 2.投資方式:定期定額居多 3.申購方式:向銀行申購居多 4.申購方法:不是透過網路及電話之方法進行居多 5.投資時間:1至3年居多 6.投資金額(定期定額):3至5千居多 7.投資金額(單筆投資):10至30萬居多
(三)購買動機變數之次數分配 購買動機多以追求長期穩定報酬為最多 (四)資訊尋求變數之次數分配 資訊尋求多以親友介紹為最多
第二節 人口統計在消費實態之分析 一.性別在消費實態之分析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對銀行之建議 第三節 對投資大眾之建議 第四節 對後續者研究之建議
第一節、研究結論 一、在消費實態上 (1)所有變數總分析 購買共同基金種類以債券型基金(國外)最多。 投資方式上以採定期定額居多。 申購方式上則以向銀行申購為主。 申購方法以不是透過網路及電話之方法進行申購居多。 投資時間上則以1至3年居多。 投資金額(定期定額)以3至5千元最多。 (單筆投資)金額則以10至30萬最多。
(2)在購買共同基金種類上 不同性別、不同婚姻狀況、學歷在高中/職以上、年齡26~50歲間、不同職業及不同平均每月可投資金額之消費者以債券型基金(國外)為主。 學歷在國中以下、年齡51歲以上及20~25歲之消費者則以債券型基金(國內)為主。
(3)投資方式上 不同性別、不同婚姻狀況、不同學歷、不同年齡、職業上學生、軍公教、服務業、金融保險、製造業及其他職業、不同平均每月可投資金額之消費者皆是以定期定額為主。 職業上家管業之消費者則以申購單筆金額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