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29 Views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定义: 溶血性贫血:指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 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者为血管内溶血,在血管外破坏者为血管外溶血。. 溶血性贫血中部分为先天性的,与遗传有关系,如:地中海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部分为后天获得,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PNH 等。.
E N D
定义:溶血性贫血:指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者为血管内溶血,在血管外破坏者为血管外溶血。定义:溶血性贫血:指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者为血管内溶血,在血管外破坏者为血管外溶血。
溶血性贫血中部分为先天性的,与遗传有关系,如:地中海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部分为后天获得,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PNH等。溶血性贫血中部分为先天性的,与遗传有关系,如:地中海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部分为后天获得,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PNH等。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贫血、黄疸(主要以间胆高为主)、脾大、血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血涂片观察可见破碎、球形、椭圆形、口形、靶形等异常形态红细胞,甚至可见幼红细胞,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或消失,LDH(主要LDH2)增高,尿胆原增高,甚至可见血红蛋白尿或含铁血黄素尿,红细胞寿命缩短等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贫血、黄疸(主要以间胆高为主)、脾大、血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血涂片观察可见破碎、球形、椭圆形、口形、靶形等异常形态红细胞,甚至可见幼红细胞,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或消失,LDH(主要LDH2)增高,尿胆原增高,甚至可见血红蛋白尿或含铁血黄素尿,红细胞寿命缩短等
简单复习一下红细胞的结构: 1.成熟红细胞为双凹圆盘状、无核细胞 2.主要成分:血红蛋白=血红素+珠蛋白;血红蛋白成分:HbA(α2β2)97%,其他为HbA2(α2δ2)HbF(α2γ2) 3.红细胞内重要的酶:G-6-PD,PK
一、溶血性贫血的过筛实验目的:证明有红细胞破坏现象(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检测 (二)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 (三)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检测 (四)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五)红细胞寿命测定
二 、以先天性或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为主的相关实验(一)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
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红细胞在低渗氯化钠溶液中细胞膨胀甚至破裂而溶血。该试验是测定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氯化钠溶血的抵抗力,即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2.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红细胞孵育过程中,葡萄糖的消耗增加,贮备的ATP减少,导致红细胞膜对阳离子的主动传递受阻,钠离子在鸿细胞内集聚,细胞膨胀,渗透脆性增加。2.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红细胞孵育过程中,葡萄糖的消耗增加,贮备的ATP减少,导致红细胞膜对阳离子的主动传递受阻,钠离子在鸿细胞内集聚,细胞膨胀,渗透脆性增加。
3.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先天性非球性细胞性溶血性贫血病人,由于红细胞内酶缺陷,葡萄糖酵解障碍不能提供足量ATP,以维持红细胞内的钠泵作用。病人红细胞无菌条件夏在自身血浆中温育48H,使ATP储备减少,钠泵作用减弱,导致溶血增强。在孵育过程中,分别加入葡萄糖和ATP作为纠正物,并以氯化钠溶液为对照,观察溶血是否被纠正。3.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先天性非球性细胞性溶血性贫血病人,由于红细胞内酶缺陷,葡萄糖酵解障碍不能提供足量ATP,以维持红细胞内的钠泵作用。病人红细胞无菌条件夏在自身血浆中温育48H,使ATP储备减少,钠泵作用减弱,导致溶血增强。在孵育过程中,分别加入葡萄糖和ATP作为纠正物,并以氯化钠溶液为对照,观察溶血是否被纠正。
4.红细胞膜蛋白的十二炕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4.红细胞膜蛋白的十二炕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HbS 、HbE 病都有区带1 、2 的缺失或结构异常, HbS 常见4. I 蛋白有缺陷。
(二) 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红细胞酶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又称红细胞酶病,指参与红细胞代谢(主要是糖代谢)的酶由于基因缺乏,导致活性改变而发生溶血的一组疾病。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有足量的NADPH存在下,反应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能被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还原成亚铁血红蛋白。2.氰化物-抗环血酸试验 3.变形珠蛋白小体(Heinz 小体)生成试验
4.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5.丙酮酸激酶荧光筛选试验和活性测定4.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5.丙酮酸激酶荧光筛选试验和活性测定
(三)、珠蛋白生成异常的检测 1.血红蛋白电泳 正常血红蛋白电泳区带
2.胎儿血红蛋白酸洗脱试验3.胎儿血红蛋白测定或HbF碱变性试验4.HbA2定量测定5.不稳定血红蛋白测定:异丙醇试验、热变性试验、血红蛋白H 包涵体检查
6.红细胞镰变(HbS) 试验 7.HbS 溶解度试验 8.血红蛋白C 试验 9.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
二、后天获得的溶血性贫血的相关实验(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内免疫发生异常,产生自身抗体或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
1.抗人球蛋白试验 不完全抗体无法架接量个邻近的红细胞,而只能和一个红细胞抗原相结合。抗人球蛋白抗体是完全抗体,可与多个不完全抗体的Fc段相结合,导致红细胞凝集现象,称为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说明病人红细胞表面上包被有不完全抗体。而间接Coombs试验阳性则说明病人血清中存在着不完全抗体。
(二)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检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为获得型红细胞膜缺陷引起的慢性血管内溶血,常在睡眠时加重,可伴发作性血红蛋白尿和全血细胞减少症。
1.酸化溶血试验又称Ham试验PNH患者的红细胞对补体敏感性增高,在酸化的血清中(pH6.6-6.8),经37C孵育,易溶血。2.蔗糖溶血试验蔗糖溶液离子浓度低,经孵育可加强补体与红细胞膜的结合,使PNH患者的红细胞膜上形成小孔,遂使蔗糖进入红细胞而导致溶血。3.蛇毒因子溶血试验4.CD59检测1.酸化溶血试验又称Ham试验PNH患者的红细胞对补体敏感性增高,在酸化的血清中(pH6.6-6.8),经37C孵育,易溶血。2.蔗糖溶血试验蔗糖溶液离子浓度低,经孵育可加强补体与红细胞膜的结合,使PNH患者的红细胞膜上形成小孔,遂使蔗糖进入红细胞而导致溶血。3.蛇毒因子溶血试验4.CD59检测
谢 谢! 部分图片取自<<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现代血细胞学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