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558 Views
卤族元素. 第二课时. 氟. 氯. 溴. 碘. 卤 素. 元素符号. F. Cl. Br. I. 核电荷数. 9. 17. 35. 53. 电子层排布. 2,7. 2,8,7. 2,8,18,7. 2,8,18.18,7. 决定. 原子结构. 性质. 相同点:. 最外层 7 个电子. 易得一个电子,. 具氧化性. 不同点:. 核电荷数递增.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电子层数递增. 氧化性逐渐减弱.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卤素的化学性质. 小 结. 相似性:. 1 、都能与氢气反应. 2 、都能与水反应.
E N D
卤族元素 第二课时
氟 氯 溴 碘 卤 素 元素符号 F Cl Br I 核电荷数 9 17 35 53 电子层排布 2,7 2,8,7 2,8,18,7 2,8,18.18,7 决定 原子结构 性质 相同点: 最外层7个电子 易得一个电子, 具氧化性 不同点: 核电荷数递增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电子层数递增 氧化性逐渐减弱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卤素的化学性质 小 结 相似性: 1、都能与氢气反应 2、都能与水反应 差异性: 1、与氢气的反应条件由易到难 2、与氢反应的程度由剧烈到缓慢 3、氢化物的稳定程度由强到弱 4、与水反应的能力由强到弱
氯水 CCl4 氯水与溴化钠溶液反应 NaBr溶液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下层橙色) Cl2 + NaBr 2 2 NaCl + Br2 = 反应说明: 得原子的能力 Cl > Br 单质的氧化性 Cl2 > Br2
氯水 CCl4 氯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 KI溶液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下层紫色) Cl2 + KI 2 2 KCl + I2 = 反应说明: 得原子的能力 Cl > I 单质的氧化性 Cl2 > I2
溴水 CCl4 溴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 KI溶液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下层紫色) Br2 + KI 2 2 KBr + I2 = 反应说明: 得原子的能力 Br > I 单质的氧化性 Br2 > I2
通过三个演示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Cl2 + 2NaBr = 2NaCl +Br2 Cl2 + 2 KI = 2KCl + I2 氯 能把 溴 或 碘 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氯 比 溴 及 碘 活泼 Br2 + 2KI = 2KBr +I2 溴 能把 碘 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溴 比 碘 活泼 结论:活泼性氯 > 溴 > 碘 实验证明,氟的性质比氯、溴、碘更活泼, 能把氯等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思 考 氟的特殊性 把氟通入碘化钾溶液中,有何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2 + 2KI = 2KF + I2 2F2 + 2H2O = 4HF + O2 (氟首先同碘化钾溶液中的水剧烈反应)
碘的特性 碘(I2)遇淀粉变蓝色 (碘的鉴定反应) 注意: 碘化钾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不变蓝色。
NaCl + AgNO3 = NaNO3 +AgCl NaBr+ AgNO3 = NaNO3 +AgBr KI + AgNO3 = KNO3 + AgI 卤化银的制取及卤离子的检验 (白色) (浅黄色) (黄色) AgCl AgBr AgI 均不溶于稀硝酸中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可作为检验氯离子、 溴离子及碘离子的试剂。 注意:氟化银可溶于水
光照 2AgBr 2Ag + Br2 光照 2AgI 2Ag + I2 卤化银的性质及用途 感光性 用途: 溴化银用于制照相的感光片 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照相过程 感光:涂有溴化银的底片(胶卷)上各部份 感光强弱不同,形成潜影。 显影:用还原剂把已感光的溴化银还原成银, 感光量大的部份生成的银就多,颜色就深(极细 小的银粒不会反光,故呈黑色),反之就浅。 定影:用硫代硫酸钠把未感光的溴化银除去。 这样就得到明暗程度与实物相反的底片。 使感光片(相纸)通过底片曝光,再经显影 和定影,就得到明暗程度跟实物一样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