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现场监测规范及仪器使用要点

现场监测规范及仪器使用要点. 赵 亢 省卫卫生厅卫生监督局. 现场检测仪器的特点. 快捷. 直观. 特点. 方便. 抗 干 扰 能力较差. 准确性 较 差. 现场监测规范. 明确监测目的 监测现场的勘查 监测点的设置 监测设备的准备 采样 监测时应注意的事项 监测数据的采集 监测记录. 检测 规范. 标准检 测方法. 采样 规范. 卫生 标准. 相关技术规范. 现场检测. 饮水 卫生. 职业 卫生. 公共 场所. 放射 卫生. 相关技术规范. 检测 规范. 标准检 测方法. 采样 规范.

Download Presentation

现场监测规范及仪器使用要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现场监测规范及仪器使用要点 赵 亢 省卫卫生厅卫生监督局

  2. 现场检测仪器的特点 快捷 直观 特点 方便 抗 干 扰 能力较差 准确性 较 差

  3. 现场监测规范 • 明确监测目的 • 监测现场的勘查 • 监测点的设置 • 监测设备的准备 • 采样 • 监测时应注意的事项 • 监测数据的采集 • 监测记录

  4. 检测 规范 标准检 测方法 采样 规范 卫生 标准 相关技术规范 现场检测 饮水 卫生 职业 卫生 公共 场所 放射 卫生

  5. 相关技术规范 检测 规范 标准检 测方法 采样 规范 卫生 标准 1.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共12个) 2.职业卫生标准 (1)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约40个) (2)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工作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 3. 健康相关产品(2个) 1.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2. 职业卫生 (1)劳动卫生标准 (2)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1.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2.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 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1.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6. 明确监测目的——监测对象 • 公共场所(27种场所) • 健康相关产品生产企业 • 具有职业危害的厂矿及单位 • 食品 • 生活饮用水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 环境、物表 产品 环境、物表&产品

  7. 明确监测目的——监测目的 • 公共场所 • 发证监测和复证 • 经常性卫生监督 • 开展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 • 健康相关产品生产企业 • 预防性卫生审查——竣工验收 • 复核、换证 • 经常性卫生监督 • 具有职业危害的厂矿及单位 • 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等 • 日常检测——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监测 • 监督监测——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监测 • 突发事件: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等提供依据

  8. 明确监测目的——各类监测工作要求 • 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每间房采样点为3~5个。

  9. 公共场所

  10. 公共场所

  11. 公共场所

  12. 公共场所 **开展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时,要连续监测三天,每次监测必须采集平行样品。 *

  13. 明确监测目的——各类监测工作要求 • 健康相关产品生产企业 • 食品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 • 化妆品 《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 消毒产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 均对生产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卫生标准,但未对监测行为 予以具体规定。有的即使有规定,但不明确,不宜操作。

  14.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 E 生产环境采样与测试方法 E1 空气采样与测试方法 E1.1 样品采集 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 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5 点,周围4点距墙1 m。采样时,将含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 面高度),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E2 工作台表面与工人手表面采样与浏试方法 E2.1 样品采集 工作台: 将经灭菌的内径为5 cmX 5 cm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 面,用一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其内涂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 棒,将棉签放入含10 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工人手: 被检人五指并拢.用一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 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人含10 ml灭 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 建议布点方法参照公共场所有关规定执行

  15. 明确监测目的——各类监测工作要求 • 具有职业危害的厂矿

  16. 明确监测目的——各类监测工作要求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检测方案。 如有害气体的泄漏,监测至空气有害物质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为止。水体发生污染时,河水:须在其断面设监测点,适时采样进行监测;湖、塘水:从污染中心向外放射状设点,采样监测。

  17. 监测现场的勘查 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监测 前对监测场所进行现场勘查。必要时可进行预监测。勘查内容主要包括: • 监测对象(工作场所)的周边环境。不同的场所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 工作场所的内部布局。包括生产设备放置位置,人流物流通道,各功能区的设置等。不同的加工对象,有不同的卫生要求。 •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 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确定可能产生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危害源 • 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人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 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 内、外环境的主风向等环境因素 • 绘制监测场所分布图和布局图

  18. XX监测场所分布图

  19. 1 8 2 7 3 Xm 6 北 5 10 Ym 11 9 9 4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图:粉尘—噪音--

  20. xx

  21. 某水泥厂发生伤寒暴发疫情 [事件简介] 某水泥厂位于某镇境内,有职工及家属2500人左右,集中在厂生活区 生活。1996年7月2日起,厂内职工和家属中连续出现发烧病人,厂医务室 医生以“流感”进行治疗,效果不佳,截至24日,登记在册的发烧病人数达 30多例。 [调查过程] 7月23日某市卫生防疫站接到辖区内某区卫生防疫站报告后,立即组织 防疫、卫检等专业技术人员于24日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 断。在进行流调时,首先排除了发病者集体用餐行为的可能。之后,对仍在 就诊的9位病人采集肛试标本,检出3株伤寒杆菌。因此怀疑饮用水可能有 问题。 调查发现,该厂饮用水由工厂自备式水厂供给,水源水为地下水。水厂 建在厂区山脚下一凹地上,周围有菜地及泄洪水渠。蓄水池建在地下,顶部 有溢水孔,且与外界地面明沟相通。6月中旬,当地普降大雨,雨水一时排 泄不畅,将蓄水池、菜地、沟渠一并淹没,致使蓄水池中的水遭到污染。然 而在这种情况下,供水单位对所供应的饮用水未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经检 测,蓄水池中的水细菌总数为150000个/ml,大肠菌群>1600个/100ml,污染严重。 [调查结论] 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证实为伤寒。 建议附地形地貌简图或示意图

  22. 监测点的设置 • 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和相应的监测规范,选取能反映现场实际情况,且有代表性的场点设置监测点。

  23.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24. 梅花布点 交叉布点 斜线布点 之字布点

  25.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公共卫生用品《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公共卫生用品

  26.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 • 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 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 采样点数目的确定 • 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 个采样点。 •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 台设置1 个采样点;4~10 台设置2 个采样点;10 台以上,至少设置3 个采样点。 •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 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采样点的数目参照上条确定。 • 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 •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 •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 个采样点。

  27. 监测设备的准备 • 检查所用的现场检测设备(包括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所用设备的性能、规格及状态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所用计量仪器的检定期均在有效期内。 • 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空白、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或洗脱效率。 • 采样器应于每次采样之前进行流量校正。在校正时,必须串联与现场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 • 使用定时装置控制采样时间的采样,应校正定时装置。

  28. 采样 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 • 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限值对采样的要求。 • 应满足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 • 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 • 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 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隔。用无泵型采样器采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 • 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 • 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 • 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 kPa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 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染。 • 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 采样时,应在专用的采样记录表上,边采样边记录。 采集检测微生物样品的基本要求 • 采样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采样用具,如采样器皿、试管、广口瓶、剪子等,必须经灭菌处理,无菌保存。

  29. 采样 水样采集 • 一般要求 • 理化指标:采样前应先用水样荡洗采样器、容器和塞子2~3次(油类除外) • 微生物学指标: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监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采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涮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沾污。 • 出厂水的采集:采样点应设在出厂进入输送管道以前处。 • 末梢水的采集:取样时应打开龙头放水数分钟,排除沉积物。采集用于微生物学指标检验的样品前应对水龙头进行消毒。 • 二次供水的采集:应包括水箱(或蓄水池)进水、出水以及末梢水。 • 注意事项: •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 采集测定油类的水样时,应在水面至水面下300mm采集柱状水样。不能用拟采样品冲洗采样器。 • 采集的水样需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或有机污染物时,水样应朱满容器,上部不得留有空间,用时采用水封。 • 含有可沉降性固体(如泥砂等)的水样,应分离除去沉积物。 • 所采样品应按试验要求加固定剂进行处理。 • 现场检测过的样品不能再在实验室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测。

  30. 采样 食品样采集 • 液体、半流体饮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他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着,应先充分混匀后在采样。 • 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在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 • 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四分法

  31. 监测记录 • 被监测单位名称(who)——全称、准确 • 监测场地(所)名称(where)——准确、明晰 • 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why/what)——准确、明了 • 监测时间(time)——准确 • 对监测过程的完整记录(how to do) • 对监测现场进行的客观描述和记录——环境条件、仪器设备(生产设备)的工作情况、被监测方所采用的卫生设施及其工作状况等。 • 在相应的图纸上标注各监测点或用文字表述监测点的分布情况。 • 所使用的监测仪器的名称及型号 • 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那些将会影响或可能将会影响监测结果的现象 • 如实记录每一过程中产生的每一个监测数据,如:监测仪器的校准数据、流量计的现场纠偏数据,衡重过程中的每次称量结果。 ——逻辑性、数据的可溯源性。 • 监测和被监测双方代表签字,以确认监测行为的合法性。

  32. 某水泥厂发生伤寒暴发疫情 [事件简介] 某水泥厂位于某镇境内,有职工及家属2500人左右,集中在厂生活区 生活。1996年7月2日起,厂内职工和家属中连续出现发烧病人,厂医务室 医生以“流感”进行治疗,效果不佳,截至24日,登记在册的发烧病人数达 30多例。 [调查过程] 7月23日某市卫生防疫站接到辖区内某区卫生防疫站报告后,立即组织 防疫、卫检等专业技术人员于24日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 断。在进行流调时,首先排除了发病者集体用餐行为的可能。之后,对仍在 就诊的9位病人采集肛试标本,检出3株伤寒杆菌。因此怀疑饮用水可能有 问题。 调查发现,该厂饮用水由工厂自备式水厂供给,水源水为地下水。水厂 建在厂区山脚下一凹地上,周围有菜地及泄洪水渠。蓄水池建在地下,顶部 有溢水孔,且与外界地面明沟相通。6月中旬,当地普降大雨,雨水一时排 泄不畅,将蓄水池、菜地、沟渠一并淹没,致使蓄水池中的水遭到污染。然 而在这种情况下,供水单位对所供应的饮用水未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经检 测,蓄水池中的水细菌总数为150000个/ml,大肠菌群>1600个/100ml,污染严重。 [调查结论] 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证实为伤寒。 缺少必要的描述元素。如:水厂的规模、蓄水车的大小、日产水量、供水人口等。 建议附地形地貌简图或示意图

  33. 监测数据的采集

  34. 监测报告 • 被监测单位名称(who)——全称、准确 • 监测场地(所)名称(where)——准确、明晰 • 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why/what)——准确、明了 • 监测时间(time)——准确 • 报告形式要规范、依据可靠、内容(数据)完整、可溯源。

  35. 现场监测应注意的事项 环境条件的监测 • 流量计的校准(要有校准纪录) • 监测时要对流量计进行实时观察和纠偏。 • 对照样和平行样(尤其是空气和粉尘采样) • 粉尘监测:采集在滤膜上的粉尘的增量 直径为40mm滤膜上的粉尘的增量,不应少于1mg,但不得多于10mg,直径为75mm的滤膜,应做成锥形漏斗进行采样,其粉尘增量不受此限。 • 声级计 • 校准:检测前用标准声源校一次、检测后用标准声源核查一次,前后两次的值差<2dB。 • 检测:确定噪声源,判断是否需要划区检测;查明监测环境(风速、湿度、有无强电磁场等) • 检测结果的表示:用A声级的等效声级表示dB(A) • 温湿度检测:待检测器具适应环境后再进行检测,当监测器具需加水平衡时,加入的应是“纯水” • 感应器为光敏元件时(如:硒光电池):照度计、紫外线强度仪在使用时应避免感应器疲劳。

  36. 现场监测应注意的事项 • 紫外线强度《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第二篇《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第二十节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 • 灯管的紫外线强度的测定: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用中心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强度测定仪,在灯管垂直位置1m处测定。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该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度值,单位为(μW/cm2) • 消毒效果评价物理学检测方法和生物学检测方法 • 在实际应用中消毒表面的照射强度应以灯管与消毒对象的实际距离测定。 • 表面消毒接受的照射剂量,应达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对大肠杆菌,照射剂量应达到20000μW*s/cm2,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应达到100000μW*s/cm2。 • 注意事项:测定时电压220v土5v,温度20~25℃,相对湿度<60%,紫外线辐照计必须在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 工作场所紫外辐射的监测:UVA 400~315nm、UVB 315~280nm、UVC280~100nm

  37. 现场监测应注意的事项 • 饮水 • pH • 电导率 • 浑浊度 • 游离余氯 • 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 • 食品 • 经典化学法——古蔡氏法测砷 • 非专一(特性)反应法——氧化还原或酶反应法

  38. 问题: 1.检测地点描述不确切;2.未描述可产生射线装置的工作状态;3.数据采集不规范

  39. 描述不准确 纪录不规范

  40. 问题: 1.未对采样器进行校准;2.未采对照样和平行样;3.未未对粉尘做定性分析

  41. 图与监测点的关系? 非法定计量单位

  42. 问题: 1.检测地点描述不确切;2.数据采集不规范 ; 3.监测前后未对声级计进行校对

  43.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18204.1~18204.30-2000

  44. 总结 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 2.使用中 3.使用后 1.按说明书使用指南操作仪器。 2.注意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 3.严格按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监测。 1.按说明书使用指南收拣好仪器。 2.仪器维护要制度化。 3.定期检定。 1.仔细阅读说明书。 2.按要求做好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3.使用非标准方法规定的仪器时,应事先作比对工作,并保存比对纪录。

  45. 新年好谢 谢 省卫卫生厅卫生监督局 赵 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