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9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管理与操作实务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管理与操作实务. 濮久武工作简历: 主要经历: 从事过包括重力坝、拱坝、 支墩坝、面板堆石坝、土坝等几十座大坝等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监测设计、施工、监测以及施工管理、运行期维护管理及技术咨询等。 主要著作: 在国内水电站管理、大坝安全、大坝监测技术、工程测绘等相关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文章。 联系电话: 13505707311.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制度. 水电站运行单位有关大坝安全管理制度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管理与操作实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管理与操作实务 • 濮久武工作简历: • 主要经历: 从事过包括重力坝、拱坝、 支墩坝、面板堆石坝、土坝等几十座大坝等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监测设计、施工、监测以及施工管理、运行期维护管理及技术咨询等。 • 主要著作: 在国内水电站管理、大坝安全、大坝监测技术、工程测绘等相关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文章。 联系电话: 13505707311

  2.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制度 水电站运行单位有关大坝安全管理制度 • 政府监管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依法行政;企业则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依法管坝,依法办事。这样才能使大坝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的轨道。 • 作为水电站运行单位防汛及大坝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各电站水库大坝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的标准及制度,并根据水库大坝的运行需要不断健全完善。如:“五规五制”(水务管理规程、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规程、水工机械运行检修规程、水工建筑物维护规程、水工作业安全规程,以及防汛岗位责任制、现场安全检查制、大坝检查评级制、报汛制、年度防汛计划及总结制)、水工技术监督工作制度、安全监测系统检定维护规程、水库经济调度规程等。根据各水库大坝运行需要建立洪水调度规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检修规程、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规程、地震监测规程等。还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相关的岗位工作标准及岗位职责等标准。

  3. 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的目的意义 • 1)监视掌握水工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及时发现不正常迹象,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改善运用方式,防止发生破坏事故,确保其安全。 • 2)掌握水位、蓄水量等情况,了解水工建筑物在各种状态下的安全程度,为正确运用提供依据,确定科学合理的运行方案,发挥工程最大效益。 • 3)及时掌握施工期间水工建筑物的状态变化,据以指导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 4)分析判断水工建筑物的运用和变化规律,验证设计数据,鉴定施工质量,为提高设计施工和科学研究工作水平提供资料。

  4. 水工建筑物的现场安全监测主要分为:巡视检查、环境量监测(水文、气象等)、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等。水工建筑物的现场安全监测主要分为:巡视检查、环境量监测(水文、气象等)、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等。 安全监测工作现场观测中的“四无”是指无缺测、无漏测、无不符合精度要求、无违时;“五随”是指随观测、随记录、随计算、随校核、随整理;“四固定”是指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次、固定时间。

  5. 巡视检查 • 大坝的监测仪器仅能布设在大坝的局部部位,进行的监测的也只是定期的,这就造成了空间和时间上的不连续。而大坝的缺陷并非都发生在仪器监测的部位,也不一定发生在定期监测的时间内,所以只有把仪器监测和巡视检查两者加以密切配合,才能确保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的实效。实践表明水工建筑物的许多缺陷都是通过有经验的工作者在巡视检查中发现的。 • 大坝安全检查分为日常巡查、年度巡查、定期检查和特种检查四种。 • 日常巡查是由水电厂有经验的现场专业人员对大坝进行的经常性巡视和检查。 • 年度巡查由水电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大坝进行详细检查。 • 定期检查是每隔一定时间由主管单位组织运行、设计、施工、科研等有关单位高级专业人员对大坝进行的全面检查和评价。其内容包括按照现行规范复查原设计数据、方法及安全度;审议施工方法、质量和施工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及其影响;复核洪水、库容、泄洪能力;全面了解和审查大坝运行记录和观测资料分析成果;现场检查(包括水下检查);评定大坝的结构性态和安全状况,提出大坝安全定期检查报告。检查频次一般为每五年一次。对没有潜在危险、结构完整、运行性态良好的大坝,由主管单位报部大坝安全监察中心,经会商后可以减少检查频次,但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十年。 • 特种检查是在特殊情况下对大坝重大安全问题的检查。

  6. 环境量及水力学监测 环境量监测包括水位、库水温、气温、降水量、冰压力、坝前淤积和下游冲刷及风向风速等监测。环境量又称为原因量、因素或自变量,与之相应的称为效应量、物理量、变量等。任何效应量均是对一定环境量作用下的反应,作为安全监测工作,只有准确掌握各环境量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分析评判相应效应量的变化情况,据以判断建筑物的运行性态。同时根据各环境量的变化,妥善地采取相应措施开展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工作。 为了解水工建筑物上、下游水流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及消能设施工作效能,以便改善调整运用方式,正确地运用水工建筑物,避免发生不利的水流情况,保证建筑物安全运行,应进行水力学监测。

  7. 测量误差 • 测量误差的分类 • 根据对观测成果影响的不同,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 (1)系统误差 •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即用同样的仪器、同样的方法、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 • 对某一定量进行多次观测,如果所产生的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是一定的,或者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保持常数,则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 (2)偶然误差 •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了多次观测,其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不相同,也就是从表面上来看,它们的大小不等,符号不同,没有明显的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8. 偶然误差的特性 • 在测量工作中,偶然误差是无法消除的,因此观测成果的精度与偶然误差有密切的关系。偶然误差的特性如下: • 1、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 2、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 • 3、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几乎相等; • 4、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加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向于零。

  9. 数字凑整规则 • 1)加和减中的合理取位 • 加或减的凑整规则是:在各数中,以小数最少的数为标准,其余各数均凑整成比该数多一位。 • 2)乘和除中的合理取位 • 乘和除的凑整规则是:在各因素中,以“数字”个数最少的为准,其余各因素及乘积(商)均凑整成比该因数多一个“数字”,而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 • 3)乘方与开方中的合理取位 • 乘方的凑整规则是:凑整到与底数同样字位数的有效数字。 • 4)对数计算:凑整到比近似数有效数字位数多一位的对数值。 • 5)三角函数:当角度凑整到1”,应采用六位函数表;当角度凑整到0.1 ” ,应采用七位函数表;当角度凑整到0.01 ” ,应采用八位函数表

  10. 变形监测 • 变形监测是反映大坝安全状态的三大物理量之一。大坝的异常变形可导致裂缝、渗流、滑坡、倾覆等破坏现象,往往是大坝破坏事故的先兆。由于变形监测能较直观地反映大坝性态的运行情况,常常被视为大坝安全监测的重点监测项目。变形监测工作在及早发现问题,防止大坝失事,减轻灾害损失方面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 作为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监控量,变形监测量比应力应变监测量更有效。一是变形监测是反映建筑物的宏观量、整体量,而应力应变反映的则是微观量、局部量。如坝顶变形反映的是大坝自基础、坝体直至坝顶所有变形量的综合情况。而坝体应力应变反映的是测点部位的情况,其与测点部位的荷载及坝体本身材料有关,并不能代表坝的整体。变形可以得到绝对量,而应力应变一般代表测点两端的相对变化。如整个坝体发生位移的时候,坝体测点的应力应变不一定得到反映;而应力应变测点应力超限产生裂缝不一定代表整个大坝出现大的变形或出现异常。当然很多情况下建筑物的变形是由非荷载因素的温度引起的弹性变形,这种弹性变形有时会很大但对建筑物并不构成危害,温度引起的弹性变形掩盖了荷载、时效等因素引起的变形,影响了变形量用作建筑物安全监控的直观性。二是变形反映的是终极量、较直观,而应力应变则是中间量、较抽象。变形量是一个反映大坝运行的最终成果,其物理意义很明确,用作大坝安全监控很直观,容易操作。而坝体应力应变量是一个中间过程,坝体的应力需经过一系列繁杂的计算,最终成果会包含一系列的计算及设定误差,用以监控大坝安全指标难以认定。三是变形监测点容易修建,而应力应变监测点损坏后难以修复。一般大坝等内部埋设仪器由于所处的工作环境均较差,使用寿命较短,且随着大坝的运行会不断损坏而难以修复。

  11. 变形监测包括坝体及坝基表面水平及垂直位移、内部水平及垂直位移、近坝库岸边坡变形、倾斜、接缝及裂缝变位等监测。变形监测包括坝体及坝基表面水平及垂直位移、内部水平及垂直位移、近坝库岸边坡变形、倾斜、接缝及裂缝变位等监测。 •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能否达到预定目的,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的精度与频次,以及每次观测所进行的时间。

  12. 变形监测一般规定水工建筑物各位移量的测量中误差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表中位移量中误差是指两次观测值之差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值。变形监测一般规定水工建筑物各位移量的测量中误差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表中位移量中误差是指两次观测值之差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值。

  13. 监测物理量正负号按以下规定执行: • (1)水平位移:径向或上下游向(Y向)向圆心方向或下游为正;切向或左右岸向(X向)向左岸为正。反之为负。 • (2)垂直位移:下沉为正,上升为负。 • (3)接缝和裂缝变位:缝开合(X向)张开为正;缝剪切(Y向)左侧块相对于右侧块向下游为正(据工程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缝沉陷(Z向)左侧块相对于右侧块向下沉为正(据工程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反之为负。 • 对于面板坝周边缝变位:接缝开合(X向)张开为正;接缝剪切(Y向)面板相对于趾板向坡下为正;接缝沉陷(Z向)面板相对于趾板向下沉为正。反之为负。 • (4)基岩变位:向岩体外部为正,向岩体内部为负。 • (5)钢筋、混凝土应力应变:拉伸为正,压缩为负。 • (6)土压力、渗流压力等: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

  14. 水准仪等级分类 水准仪按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这一精度指标为依据,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S05(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中误差≤±0.5mm)级、S1级、S3级、S10级。 其中S05 级水准仪如DNA03、NA3003、NA2+GPM3、NI002 。

  15. 数字水准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一个数字水准仪测量系统主要是由编码标尺、光学望远镜、补偿器、CCD传感器以及微处理控制器和相关的图像处理软件等组成。 • 虽然各厂家生产的数字水准仪采用的结构不完全相同,但是其基本工作原理相似:即标尺上的条码图案经过光反射,一部分光束直接成像在望远镜分划板上,供目视观测,另一部分光束通过分光镜被转折到线阵CCD传感器的像平面上;经光电转换、整形后再经过模数转换,输出的数字信号被送到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和存储,并将其与仪器内存的标准码(参考信号)按一定方式进行比较,即可获得高度和水平距离读数。在数字水准测量系统中,作为高程标准其使用的数字水准标尺的编码方式、读数原理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6. 数字水准仪的特点 • 与传统仪器相比数字水准仪有以下共同特点: • 1)读数客观。不存在误差、误记问题,没有人为读数误差。 • 2)精度高。视线高和视距读数都是采用大量条码分划图象经处理后取平均得出来的,因此削弱了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多数仪器都有进行多次读数取平均的功能,可以削弱外界条件影响。不熟练的作业人员业也能进行高精度测量。 • 3)速度快。由于省去了报数、听记、现场计算的时间以及人为出错的重测数量,测量时间与传统仪器相比可以节省1/3左右。 • 4)效率高。只需调焦和按键就可以自动读数,减轻了劳动强度;视距还能自动记录,检核。给定测量限差值,仪器可自动判断测量现差,超限时提示重测,能自动计算线路闭合差等。测量数据与电子计算机通讯进行后处理,可实线内外业一体化;有倒置标尺功能,适合于天花板、地下水准测量;即可以进行自动测量(用条码标尺),又可以进行人工读数(普通标尺)。 • 5)在野外可方便地进行i角检验及校正。 • 6)在黑暗中可采用手电筒或聚光灯照亮竖立标尺的测量区。对于精密测量,视场中心区(如1°视场角范围内)应无任何遮挡。视场内应有的编码长度与仪器到标尺的距离有关,如Leica DNA03水准仪,距离为10m以内,在视场内的标尺长度不允许有遮挡;距离为10~50m,在视场内的标尺长度允许有20%边缘遮挡。

  17. 水准测量误差来源 • 一、仪器误差 • (1)水准仪的交叉误差(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 • (2)水准仪的 角误差 • (3)平行玻璃板测微器的误差 • (4)水准尺的尺长误差 • (5)两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 • 二、观测误差 • 三、外界因素导致的误差 • (1)温度变化对仪器的影响 • (2)仪器脚架升沉的影响 • (3)尺台升沉的影响 • (4)大气折光的影响

  18. 大坝沉陷观测 •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顺序:后—前—前—后 ;前—后—后—前。 • (1)大坝垂直位移观测中,对于各转点为稳定的水准点、硬质路面水准线路,通视情况良好,观测线路不长时间较短的情况,精密水准测量亦可采用,往测时奇数测站后—后—前—前;偶数测站前—前—后—后的观测顺序,以提高观测速度。返测时两支标尺必须互换位置,各测站观测以始终先照准往测时先照准的某支标尺为原则,即当该水准线路的测站数为偶数的,返测时,奇、偶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测站相同;当该水准线路的测站数为奇数的,返测时,奇、偶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分别与往测奇、偶测站相同。 • (2)各测站仪器安置时,始终(往返测均同样)将水准仪物镜朝向某支固定的水准标尺进行整平。 • (3)两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不等称为一对标尺零点不等差,其对一测站往返测不符值的影响较为明显。

  19. 三角高程测量 • 精密水准法测定测点的高程虽然精度高,但工作量大、速度较慢,且必须要具备通行条件良好的水准线路,在起伏变化较大的山区,精密水准就很难得以实施。这时便可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测点高程。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由测站向照准点所观测的垂直角(或天顶距)和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测站点与照准点之间的高差。这种方法简便灵活,受地形条件的限制较少,故适用于测定三角点的高程。在大地测量中,三角点的高程主要是作为各种比例尺测图的高程控制的一部分,一般都是在一定密度的水准网控制下,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测定三角点的高程。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的边长一般是由三角网的已知边通过三角测量推算而得,随着光电测距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三角高程测量的边长可直接由光电测距仪测定,从而大大提高了三角测量的精度,这就是EDM(Electronic Distance Measurement,电子距离测量)三角高程测量。近几年在工程测量中EDM三角高程测量技术不断发展,观测精度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部分工程已替代了二等水准的测量。

  20. 图1-38 三角高程测量

  21. 单向观测计算高差的基本公式 • 令式中 =C,C一般称为球气差系数。 • 三角高程测量计算高差严密公式参见教材(5-88)。

  22. (1)观测方法

  23. (2)计算方法累计沉陷量△H =首次HP—本次HP =首次h —本次h间隔沉陷量△H =上次HP—本次HP(3)垂直角观测要求每一方向采用“双照准法”观测。各测次横丝照准目标的部位应固定不变,且在手簿上注记或绘草图说明;所用的钢尺应无零点差且保持不变。 图1-41 三角高程观测

  24. 经纬仪等级分类 经纬仪按野外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这一精度指标为依据,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J07(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0.7”)、J1、J2、J6、J15级。 J1级经纬仪如WILD T3光学经纬仪以及 全站仪TC(A)2003/1201/1800、TM30(TS30)的测角部分。

  25. 方向观测法 • 方向观测法的特征是在一个测回中把测站上所有要观测的方向逐一照准进行观测,并在水平度盘上读数,求出各方向的方向观测值。三角网计算时所需要的水平角均可从有关的两个方向观测值相减得出。 • 设在测站上有1,2…… P个方向要观测,并选定边长适中、通视条件良好、成象清晰稳定的方向1作为观测的起始方向(又称零方向)。上半测回用盘左位置先照准零方向,然后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依次照准方向2,3…… P再闭合到方向1,并分别在水平度盘上读数。下半测回用盘右位置,仍然先照准零方向1,然后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按相反次序照准方向P……2,1,并分别在水平度盘上读数。 • 除了观测方向数较少(规范规定不大于3)的站以外,一般都要求每半测回观测闭合到起始方向(如以上所述的观测程序)以检查观测过程中水平度盘有无方位的变动。此时每半测回观测构成一个闭合圆,所以这种观测方法又称之为全圆方向观测法。

  26. 角度测量误差来源 • 有仪器误差的影响包括:(1)仪器本身误差:1)照准部偏心差、2)度盘刻划误差、3)视准轴误差C、4)横轴误差、5)竖轴倾斜误差δ;(2)观测过程中仪器导致的误差:1)水平度盘位移的影响、2)照准部旋转不正确的影响、3)照准部水平微动螺旋作用不正确的影晌、4)垂直微动螺旋作用不正确的影晌。 • 观测误差的影响包括:(1)照准误差;(2)读数误差;(3)仪器对中误差;(4)目标偏心误差。 • 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1)大气层密度的变化和大气透明度对目标成象质量的影晌;(2)旁折光的影响;(3)照准目标的相位差;(4)温度变化对视准轴的影响;(5)外界条件对觇标内架的影响。

  27. 精密测角的一般原则 •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弱或消除各种误差的影响,在精密测角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 1)观测应在目标成象清晰、稳定的有利于观测的时间进行,以提高照准精度和减小旁折光的影响; • 2)观测前应认真调好焦距,消除视差。在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不得重新调焦,以免引起视准轴的变动; • 3)各测回起始方向应均匀地分配在水平度盘和测微分划尺的不同位置上,以消除或减弱度盘分划线和测微分划尺的分划误差的影响; • 4)在上、下半测回之间倒转望远镜,以消除和减弱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等的影响。同时由盘左、盘右读数之差求得两倍视准轴误差(2C),以检核观测质量; • 5)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的次序应相反,并使观测每一目标的操作时间大致相同,即在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应按与时间对称排列的观测程序,其目的在于消除或减弱与时间成比例均匀变化的误差影响,如觇标内架或三脚架的扭转等; • 6)为了克服或减弱在操作仪器的过程中带动仪器基座位移及弹性扭曲导致水平度盘位移的误差,每半测回开始观测前,照准部按规定的旋转方向先转动约一周; • 7)用望远镜垂直丝精确照准目标时,应将目标置于水平丝附近,照准各方向目标时应在同样位置。照准目标尽量不要使用垂直制动和微动螺旋。使用照准部微动螺旋和测微螺旋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 8)为减弱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观测过程中应保持照准部水准器气泡居中。当使用J1和J2型经纬仪时,若气泡偏离水准器中心一格时。应在测回间重新整平仪器。这样做可以使观测过程中垂直轴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的大小具有偶然性,以便在各测回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中可以指望减弱其影响。

  28. 方向观测法测站平差 • 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μ • 式中n为包括零方向在内的方向个数, 随着测回数m的不同而变化,可以预先算好,如m=9,k=0.147;m=12,k=0.109等。 • m测回方向值中数的中误差为

  29. 电磁波测距基本原理 • 电磁波测距是通过测定电磁波束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t2D来计算待测距离D的,其基本公式为 • 上式中c是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它取决于电磁波的波长和观测时测线上的气象条件。 • 电磁波在测线上的住返传播时间t2D,可以直接测定,也可以间接测定。直接测量电磁波传播时间是用一种脉冲波,它是由仪器的发送设备发射出去,被目标反射回来,再由仪器接收器接收,最后由仪器的显示系统显示出脉冲在测线上往返传播的时间t2D或直接显示出测线的斜距,这种测距仪器称为脉冲式测距仪。它操作比较方便,但由于脉冲宽度和计数器时间分辨能力的限制,直接测量时间只能达到10-8s,其相应的测距精度约1~2m。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距精度人们采用间接测定的办法。间接测定电磁波传播时间是采用一种连续调制波,它由仪器发射出去,被反射回来后进入仪器接收器,通过发射信号与返回信号的相位比较,即可测定调制波往返于测线的迟后相位差中小于2π的尾数。用几个不同调制波的测相结果便可间接推算出传播时间t2D,并计算(或直接显示)出测线的倾斜距离。这种测距仪器叫做相位式测距仪。目前这种仪器的计时精确度达10-10 s以上,从而使测距精度提高到1cm左右,可基本满足精密测距的要求。现今用于精密测距的激光测距仪和微波测距仪属于这种相位式测距仪。

  30. 相位式测距仪的基本公式 • 相位式测距仪(图1-69中的A)发射出一种作为载波的光(或微波)的连续调制波。调制波通过测线到达反射器(图1-69中的B),经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器接收。测距信号在经过往返距离2D后,相位延迟Φ。为便于叙述起见,将往程与返程的信号波形图摊平,如图1-70所示。 图1-70 调制波往返测线 上式中 是半波长;N为整周数,而 是不足一周的尾数。

  31. 棱镜反射器出射光与入射光在不同的投影面上都保持平行,那么它们在空间也必然是相互平行的。正因为棱镜具有此项特点,故观测斜距时棱镜只须粗略对准测线方向就可以了。棱镜反射器出射光与入射光在不同的投影面上都保持平行,那么它们在空间也必然是相互平行的。正因为棱镜具有此项特点,故观测斜距时棱镜只须粗略对准测线方向就可以了。

  32. 电磁波测距观测结果的化算 • 电磁波测距的现场观测结果,即距离初步值D0,必须加上各项改正之后,才能化算为两标石中心投影在参考椭球面(或测区某指定高程面)上的正确距离。这些改正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由仪器本身所造成的改正,有仪器的①加常数改正k、置平改正⊿Dα(适用于测距仪)、②频率改正⊿Df和③周期误差⊿Dφ改正;第二类是因大气折射而引起的改正,有④气象改正⊿Dn和波道弯曲改正⊿Dρ(徕卡全站仪观测到的距离已加入了此向改正);第三类是属于归算方面的改正,即归心改正⊿De、⑤倾斜改正和投影到椭球面(或测区某指定高程面)上的改正⊿Ds。

  33. (4)气象改正

  34. 1)倾斜改正2)光电测距倾斜改正(平距化算)严密公式3)测线长度投影到椭球面上的改正 (5)倾斜改正和投影到椭球面上的改正 铟瓦基线尺丈量所得的经倾斜改正后的测线长度是沿测线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长度D;徕卡全站仪观测到的平距已化算成测站高程面上的弦长;日本品牌的全站仪观测到的平距已化算成测站与镜站平均高程面上的弦长;光电测距所测的斜距可化算成某高程面上的弦长。这些长度投影到参考椭球面(或测区某指定高程面)上还需进行投影改正。

  35. 图1-74表示沿测线方向的剖面,RA表示沿测线方向的参考椭球面曲率半径;是大地水准面超出参考球面上的高度,表示测线平均高程。由图1-74知图1-74表示沿测线方向的剖面,RA表示沿测线方向的参考椭球面曲率半径;是大地水准面超出参考球面上的高度,表示测线平均高程。由图1-74知 图1-74 测线长度投影

  36. (6)参考椭球面上水平距离的计算 • 设参考椭球面上的水平距离以S表示,则 • (1-89) 应当指出,以上各项改正并非项项都要计算,根据仪器情况,边的长短和测边的精度要求,有些项实际不存在(如采用全站仪时一般不存在置平改正、一般情况下没有归心改正、而波道弯曲改正在全站仪观测中已经考虑了)或本身过小时,也就无需计算;属于各测回不同的改正计算(如),则必须在各测回内分别计算,而其余的改正数各测回都有是一样的,则可在最后一次计算。

  37. 电磁波测距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38. (1)比例误差1)光速值c0的误差2)调制频率f的误差3)大气折射率n的误差(1)比例误差1)光速值c0的误差2)调制频率f的误差3)大气折射率n的误差

  39. 大气折射率n的误差是由于确定测线上平均气象元素(P,t,e)的不正确而引起,这里包括测定误差及气象元素代表性误差(即测站与镜站上测定值之平均,经过前述的气象元素代表性改正后,依旧存在的代表性误差)。各气象元素对n值的影响,可按(1-96)式分别求微分,并取中等大气条件下的数值(P=760mmHg,t=20℃,e=10mmHg)代入后,得大气折射率n的误差是由于确定测线上平均气象元素(P,t,e)的不正确而引起,这里包括测定误差及气象元素代表性误差(即测站与镜站上测定值之平均,经过前述的气象元素代表性改正后,依旧存在的代表性误差)。各气象元素对n值的影响,可按(1-96)式分别求微分,并取中等大气条件下的数值(P=760mmHg,t=20℃,e=10mmHg)代入后,得 • (1-97) • 由此可见,激光测距中温度误差对折射系数的影响最大。当dt=1℃时,dnt=-0.95×10-6,由此引起的测距误差约一百万分之一。其次是气压误差的影响,当Dp=2.5mmHg时,dnp=+0.93×10-6,这也使测距误差达一百万分之一。影响最小的是湿度误差。 • 对于微波测距来说,它的大气折射系数公式为 • (1-98) • 同样,上式分别对P,t,e求微分,并取中等大气条件下的数值(P=760mmHg,t=20℃, e=10mmHg)代入后,得 • (1-99)

  40. 将(1-93)式与(1-91)式作一比较,可以看出:温度、气压的误差对激光测距和微波测距的影响不相上下,但水汽压对二者的误差影响则相差十分悬殊,即对激光测距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对微波测距的影响相当显著。设想干湿球温差(t-t′)的测定误差为1℃,则算得水汽压误差de=0.50mmHg,由此引起大气折射系数的误差dn1=6.1×10-6×0.50=3.0×10-6,从而产生测距相对误差 ,显然,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误差影响。 • 从以上的误差分析来看,正确地测定测站和镜站上的气象元素,并使算得的大气折射系数与传播路径上的实际数值十分接近,从而大大地减少大气折射的误差影响,这对精密中、远程测距乃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实际作业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a. 气象仪表必须经过检验,以保证仪表本身的正确性。读定气象元素前,应使气象仪表反映的气象状态与实地大气的气象状态充分一致。温度应读至0.2℃,其误差应小于0.5℃,气压读至0.5mmHg(或0.5hPa),其误差应小于1mmHg(或1hPa)。 • 尤其是气压表,由于零点误差或振动的影响,可能会引起较大(十几个毫巴甚至更大)的仪表误差,所以一定要购买质量可靠的气象仪器,并且定期送当地气象检定部门进行检定。有条件时配备一个标准气压表或多备几个气压表,施测期间将标准的仪表一律放在驻地,以免受到震动,野外所用气压表在每期业务前后均与标准气压表进行比较修正。

  41. b. 气象代表性的误差影响较为复杂,它受到测线周围的地形、地物和地表情况以及气象条件诸因素的影响。为了消弱这方面的误差影响,选点时,应注意地形条件,尽量避免测线两端高差过大的情况,避免视线擦过水域;观测时,应选择在空气能充分调和的有风之天或温度比较均匀的阴天。必要时,可加设中间点测定温度。 • c. 气象代表性的误差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如白天与黑夜),不同的天气(如阴天和晴天),具有一定偶然性,有相互抵消的作用。因此,采取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多次观测,也能进一步地削弱气象代表性的误差影响。

  42. (2)固定误差 • 1)归心或对中误差m l • 2)仪器加常数误差m k • 3)测相误差mΦ

  43. 精密光电测距 • 1)测距作业 • 在测站上安置测距仪(全站仪),镜站安置配套棱镜(镜面对向仪器)。观测开始(及结束)时,测定气象元素,并根据需要对仪器的气象改正进行设定。 • 将仪器瞄准棱镜中心(平距观测时,应使仪器横丝精确照准棱镜中心),开始测距。观测平距时必须采用盘左、盘右分别进行,以消除垂直角观测中的仪器竖盘指标差等(参见垂直角观测)。斜距与垂直角分开观测时测距作业可只进行仪器单面观测 • 精密距离测量采用往返观测,往返各观测二至四个测回,一测回为照准目标一次,读数四次。观测平距时每次读数应使仪器横丝精确照准棱镜中心。 • 2)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 • 凡超出限差的观测成果,均要进行重新观测。 • 当一测回中读数较差超限时,可重测2个读数,然后去掉一大一小取平均。重测超限时,整测回应重新观测。 • 当测回间较差超限时,可重测2个测回,然后去掉一大一小取平均,当重测后测回差仍超限时,重测该测距边的所有测回。 • 往、返(或不同时段)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原因后,重测单方向的距离,若重测还是超限,重测往、返两方向的距离。

  44. 3)气象元素的测定 • 测距作业前,应预先打开温度表和气压表。温度表必须悬挂在离地面1.5m左右或与测距仪近似高、不受阳光直射、受辐射影响小和通风良好的地方(操作者及仪器周围障碍物应远离温度表球部至少半米)。在使用通风干湿温度表时,须经过15~30min后方能开始观测,观测时将通风器的发条上紧,等通风器转动2~4分钟(应按其使用说明上所定的通风时间,此时通风速度不得小于2.5m/s)以后,进行温度表的读数精确到小数一位,并将读数进行修正(按相应有效检定证书所列的修正值)。 • 温度表读数时,观测者应站在下风方,读数要迅速准确。在野外使用时如风速大于3m/s应在通风干湿度表通风器的迎风面上套上一个风挡,以防止大风对于通风速度的不良影响。 • 气压表测读时必须水平放置,要防止指针搁滞。读数前用手指轻轻扣敲仪器外壳或表面玻璃,以消除传动机构中的摩擦。观测时指针与镜面指针像重叠,此时读数精确到小数一位。读取气压表上的温度值以进行温度订正。 • 气压值的求算应经过温度、示度、补充等项的订正(按相应有效检定证书所列的修正值)。

  45. 变形观测手簿的记录和计算要求 • 1)手簿中的原始数据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或钢笔记录,记录者必须对观测者的读数进行复诵,严禁凭记忆补记。手簿的计算和检查必须在离点前做完。 • 2)一切数字、文字记载均应正确、清楚、整齐、美观。凡需更正错误,均应将错字整齐划去,并在其上方填写正确文字或数字,严禁随手涂擦。对超限的成果须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所在页数,对重测记录,则需加注“重测”字样。书写的文字、符号和单位均应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 • 3)对原始记录的秒值(毫米数)不得做任何涂改,原始记录的度、分(米、分米)确属读错、记错,可在现场更正,但同一方向(测站)内不能有两个相关的数字连续划改。 • 4)外业手簿中,每点的手页,应记载测站名称、等级、觇标类型等。每一观测时间段的首末页上端各项,均须记载齐全。 • 5)精密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记录和计算的小数位:采用TC(A)2003/1201/1800、TM30(TS30)全站仪观测水平及垂直角读数到0.1″/0.1″/1″、计算到0.01″,采用T3/J2型仪器观测水平及垂直角读数到0.1″/1″、计算到0.01″;精密水准测量记录和计算的小数位:读数到0.1mm、计算到0.01mm;最后计算的平面坐标、高程及变形量等成果取至0.1mm。 • 6)精密距离测量中,每测回要记全数一次,厘米和厘米以下的数字不得更改;边长读数至0.1mm,计算至0.01mm;温度读至0.1℃,气压读至0.1hpa(毫巴);仪器高和镜高,读至0.1mm。 • 7)有条件时应首先考虑采用电子记录,电子记录时必须按照有关电子记录基本规定执行。有关的测站、测点名称应进行必要的注记。记录在记录器中的原始数据必须及时录入到计算机中并进行资料的计算整理。 • 采用电子记录时,必须建立各项目记录模板,每次记录时打开相应项目记录模板(可选择“文件”菜单的“新建”命令,单击“本机上的模板”,选择所要的记录模板)进行记录。在没有原有记录文档备份文件时,严禁打开原有的记录文档进行编辑记录。

  46. 全站仪及其特性 全站仪又称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电子全站仪,是一种兼有电子测距、电子测角、计算和数据自动记录及传输功能的自动化、数字化的三维坐标测量与定位系统。

  47. 全站仪精度指标 • 在所有全站仪测距部分标称精度指标的表达式中,均使用±(A+BD)的形式,如徕卡TC2003系列为±(1mm+1ppm×D)。显然,该精度表达形式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 A,代表固定误差,单位为mm。它主要由仪器加常数的测定误差、对中误差、测相误差等引起。固定误差与测量的距离无关,即不管实际测量距离多长,全站仪将存在不大于该值的固定误差。全站仪的这部分误差一般在1mm~5mm之间; • BD,代表比例误差。它主要由仪器频率误差、大气折射率误差引起。其中B的单位为"ppm"(PartsPerMillion),是百万分之(几)的意思,它广泛地出现在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上。它不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而仅仅是人们对这一数学现象的习惯叫法。全站仪B的值由生产厂家在用户手册里给定,用来表征比例误差中比例的大小,是个固定值,一般在1ppm~5ppm之间;D的单位为“km”,即1×106mm,它是一个变化值,根据用户实际测量的距离确定,它同时又是一个通用值,对任何全站仪都一样。由于D是通用值,所以比例误差中真正重要的是“ppm”,通常人们看比例部分的精度也就是看它的大小。 • B和D的乘积形成比例误差。一俟距离确定,则比例误差部分就会确定。显然,当B为1ppm,被测距离D为1km时,比例误差BD就是1mm。随着被测距离的变化,全站仪的这部分误差将随之按比例进行变化,例如当B仍为1ppm,被测距离等于2km时,则比例误差为2m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