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台灣的農業政策與發展

台灣的農業政策與發展. 台灣經濟發展導論 第三講. 教學網站和 E-Mail. www.ndhu.edu.tw/~yinkann E-Mail: ykwen@mail.ndhu.edu.tw 請關閉手機 請勿從事「非法」活動: 讀別的書本或做別的功課 找周公聊天太久 上課期間不准講話或自言自語. 申明. 本講義參考許多相關著作及官方文件而寫成,只供選修同學參考,請勿對外流通。 限於篇幅,本簡報未註明出處,參考出處都在另外 WORD 檔中。(未上網)。. 農業在台灣經濟發展中之角色. 目的 農業在經濟發展中之地位 台灣農業發展歷史背景. 壹、目的.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灣的農業政策與發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的農業政策與發展 台灣經濟發展導論第三講

  2. 教學網站和E-Mail • www.ndhu.edu.tw/~yinkann • E-Mail: ykwen@mail.ndhu.edu.tw • 請關閉手機 • 請勿從事「非法」活動: • 讀別的書本或做別的功課 • 找周公聊天太久 • 上課期間不准講話或自言自語

  3. 申明 • 本講義參考許多相關著作及官方文件而寫成,只供選修同學參考,請勿對外流通。 • 限於篇幅,本簡報未註明出處,參考出處都在另外WORD檔中。(未上網)。

  4. 農業在台灣經濟發展中之角色 • 目的 • 農業在經濟發展中之地位 • 台灣農業發展歷史背景

  5. 壹、目的 • 農業在經濟發展中之地位 • 瞭解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政策和發展 • 目前農業所面臨的問題,加入WTO及展望

  6. 貳:農業進步和農村發展的必要性(發展經濟學)貳:農業進步和農村發展的必要性(發展經濟學) • 農業部門的重要性 :****** • 長期經濟發展的成敗在乎農業部門(Gunnar Myrdal, Nobel Laureat in Economics) • 發展和創造就業的主要負擔來自於農業活動,也是農村部門。(Francis Blanchard, Director General, ILO)

  7. 人口遷移: • 發展中國家大量人口移民到都市,農村經濟成長緩慢。 • 1997年估計,發展中國家人口中30億居住在農村,到2010年達33億。 • 非洲地區農村人口占總人口3/4以上。人口絕對增加量是在農村。 • 農村:Rural 農業:Agriculture

  8. 窮人在農村: • 世界上窮人70﹪都在農村地區。 • 他們生活主要的目的是生存。約8億人口沒有足夠的糧食。 • 如果一個國家經濟要發展,必須從農村開始,特別是依賴農業。 • 農村不發達引起貧困、不均、及人口暴增。 • 2006諾貝爾和平獎:尤金斯─鄉村銀行

  9. 傳統角色: • 傳統上農業在經濟發展上只扮演被動及支援的角色。 • 西方國家發展的經驗:將經濟從農業迅速轉變為現代化工業和服務業部門,而農業的角色被定位在提供低廉的糧食和人力以促使工業發展。 • 工業部門被視為領先部門。

  10. 以農建工的策略: • 今天發展經濟學者已不那麼重視這種策略,反而認為農業部門及農村經濟在經濟發展策略上都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特別是61個低所得的國家。 • 台灣早期1950-70以農支持工業;1970後以工支持農業。有許多後遺症。

  11. 以農業及創造就業為基礎的經濟發展策略有最低三種互相支持的要素以農業及創造就業為基礎的經濟發展策略有最低三種互相支持的要素 • 經由技術面、制度面、價格鼓勵的改革來提高小農的生產力,進而迅速提高全國的產出成長率。 • 經由增加都市就業而提高對農業產品的需求。 • 經由多角化、非農業、勞力密集的農村發展直接或間接的支持農村社區或被農村社區支持。

  12. 看法已改變 • 過去二十年,看法已改變: • 農業和農村的發展是國家發展的必要條件。 • 如果沒有上述整合農村發展(integrated rural development),工業成長將會失效,即使成功也會造成不平衡,包括廣泛的貧窮、不均、及嚴重的失業情況。 • 台灣工業化成功,農業卻付出代價。

  13. 世界農業兩種方式 : • 發達國家高度有效率的農業,龐大的生產能力及每人高產量使極小部分農業人口即可養活整個國家的人民。 • 發展中國家沒有效率、低生產力的農業,在許多國家農業部門也只勉強夠自己吃用,更不用提都市部門。 • 台灣農業快速從發展中階段進展到發達階段。

  14. 在許多發展中國家長期以來農業生產方法少有變更。在許多發展中國家長期以來農業生產方法少有變更。 • 原因可溯及農民農業的特殊情況,農民風險高且收入不確定的影響。 • 農村人口迅速增加使問題更加嚴重。 • 土地面積沒有增加,技術沒有進步,報酬遞減率使邊際生產力減少,導致農村生活水準下跌。 • 台灣卻打破此種現象!

  15. 佃農耕作和連索性要素市場 • 農民趨避風險的現象可從風行於亞洲和拉美的佃農制度看出。 • 佃農上繳產出的比例視各地情況而定,包括勞動供給及地主所提供的投入品,約1/3到2/3。這裡假定50%。

  16. 經濟學者長期以來認為佃農制度在經濟上沒有效率。Alfred Marshall:佃農付出邊際產量的50%,理性上會減少工作努力。 • 但最近研究指出佃農制是有效率的,因為地主和佃農都會把風險和不確定性降到最低。 • 如果地主以固定工資付承租人,則承租人不一定會努力工作。 • 如果承租人付固定租金給地主,則會有收成差繳不出租金的風險。

  17. 分享收成(sharecropping)是對兩種風險最好的妥協,承租人不努力工作和收成不好。分享收成(sharecropping)是對兩種風險最好的妥協,承租人不努力工作和收成不好。 • 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分享收成可能是無效率的,但在現實情況下卻是盡可能的有效率。

  18. 在經濟和社會結構的角度來看,佃農制度產生極大的社會不公和廣泛的市場失敗。在經濟和社會結構的角度來看,佃農制度產生極大的社會不公和廣泛的市場失敗。 • 佃農面對的是連鎖性市場:當他面對地主時,他要說服地主讓他承租,地主同時也是雇主,貸款者,往往也是產出的最後買主。 • 地主成為買賣雙方的壟斷者,對改革往往抗拒。例如政府限制地主能訂的利率水準,地主可以用降低工資、提高收成上繳率、或降低購買產出價格來因應。 • 要管制這種互相關連的市場非常困難。 • 只有土地改革才能改善佃農的待遇。

  19. 參:台灣農業發展歷史背景 • 1949-53,三項重要政策奠定台灣農業及工業發展基礎 :***** • 農復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48成立,成為運用美援之機構。 • 美國經濟援助,1951開始,1968結束。 • 土地改革,1949-53,結束在1958.

  20. 肆:農復會與台灣經濟發展 • 為一策劃機構而非執行機關 • 透過計畫(project)方式,以技術與經費推動各項建設 。Project:項目/計畫。

  21. 土地改革。 水利工程。 肥料供應。 農民組織。 農業貸款。 病蟲害防治。 良種繁殖。 家畜飼養。 鄉村衛生。 社會教育。 農復會:工作重點

  22. 農復會/農發會/農委會=>農業部? • 農復會1953開始配合台灣四年經濟計畫中農業部門的設計與推行。 • 1979改組為行政院幕僚單位「農業發展委員會」(農發會)。 • 1984改組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這個機構對台灣農業發展各方面貢獻極多。 • 農復會和經濟建設委員會對台灣經濟發展有很大貢獻。

  23. 農業生產統計 • 發展趨勢:農業產值比例逐漸下降,工業、服務業提高。 • 目前: • 台灣是小農制國家,每一農戶之平均耕地面積只有一公頃左右,百分之八十以上農民為兼業農與副業農,農家所得僅為非農家所得的三分之二。 • 主要農業區農民平均所得相對偏低,農村建設亦相對落後,鄉村區之生活環境與品質有待大幅提昇。

  24. www.stat.gov.tw •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局(第三局) • 經建會、農委會、中央銀行

  25. 台灣農業統計 1

  26. 台灣農業統計 2

  27. 台灣農業統計 3

  28. 台灣農業統計 4

  29. 台灣農業統計 5

  30. 農復會成功的因素 • 中美長期合作關係。農復會成員,特別是領導人,多留學美國。(包括蔣夢麟、謝森中、蔣彥士、王友釗、李登輝都是望重一時之人選)。蔣夢麟─西潮、新潮 • 大量農業專家由大陸來台。國民政府遷台之初之危機意識。 • 台灣農民已具備農場管理知識、技能與能力。 • 政府遷台後農業部門編制縮小成為經濟部之農業司,使農復會能發揮所長,建立良好制度,提高研究水準等。 *農復會員工待遇相對高,推動業務較有成效。

  31. 伍:土地改革與台灣經濟發展 • 經濟發展初期,絕大多數人口都依賴或從事農業。但大部分土地為少數地主所擁有,農民無法也無能力購買。除少數農民有祖傳耕地外,50%以上農民為佃農。 • 租佃條件對佃農不利,所得分配嚴重扭曲,影響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水準。土地改革改變了台灣農村的面貌,使台灣朝發達國家之路邁進。 • 沒有進行土改的國家農業發展無法突破,造成貧富不均情況。

  32. 土地改革成功之因素 • 在推動土改時, 政治情勢有力於改革。土地所有權、立法權及政治權力掌握在不同人手中,較易推行。政府有魄力、公權力去執行。 • 對應大陸用強暴手段,台灣土改以民主漸進方式推行,較易被接受。 • 台灣農民已掌握對農場經營知識,在獲得土地後,很快能適應並增加投資,提高產量。 • 日據時代已具備灌溉水利系統、農業技術條件、農會組織及化肥之使用等基礎,使土改能順利推行。

  33. 成功因素還包括下列:* • 土改在當時已經成為迫切議題,使政府有堅定決心加以施行。 • 周密的規劃與合適的法令規章 • 美援的支持:政府能保證給地主合理的地價。 • 政策構想兼顧地主與佃農的利益,使預期的阻力降至最低。 (*本段見:李國鼎、陳木在合著: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上冊)1987,PP228-229.)

  34. 土改之方法與步驟 • 理論基礎:以孫中山遺教耕者有其田為最高原則,以漸進式和平手段達成目標 • 循序漸進,分三步驟:***** • 1三七五減租─1949 , 為租佃條件之改革 • 2公地放領─1950 ,以公地示範 • 3耕者有其田─1953 ,徵收私地,完成土改

  35. 三七五減租 1949 • 1949,4月開始,7月底完成農地減租。*** • 原有租率達年收穫量之50-70%,加上押租、預租等額外負擔,及租期不定期,租約多為口頭,而非書面,地主可隨時毀約,加重佃農負擔。 • 三七五:規定耕地租額最高不得超過正產物全年收穫量千分之375,即37.5%。原約不及37.5%者維持原約。有書面契約。租期不得少逾6年,期滿得續約以保障佃農。 • 成果:影響農地面積在1952佔全省耕地總面積之29%。受益佃農佔全省農戶數43%。

  36. 公地放領 1948-58 • 作為耕者有其田之倡導與示範。*** • 政府將國有及省有耕地陸續移轉為農民所有。放領對象依序為承租公地之現耕農,雇農、承租耕地不足之佃農。 • 放領地價:耕地正產物全年收穫總量二倍半,以實物計算,分十年攤還,並繼續繳租10年即可取得土地所有權。分期攤還之數與原來公地租率大約相同,對購買之農民負擔不大。 • 成果:20%農家承購土地,放領土地佔總耕地面積比例為8%。

  37. 耕者有其田 1953 • 1952.1-1953.4 完成全省地籍總歸戶,同一所有權人之土地歸入一戶名下。*** • 1953.1 立法院通過「耕者有其田條例」。規定私有出耕土地出租耕地地主可保留水田三公頃,旱田六公頃,超過部分轉放給現耕農民承領。另外徵收共有出租地,政府及若干法人團體之出租耕地等,放領給現耕佃農或雇農。放領地價與徵收地價相同。 • 成果:1953─28%總戶數,或16%之耕地面積受到此政策之影響。放領後,政府回收15億元,投資在石門水庫之興建和其他農業發展計畫。

  38. 土地改革對農業之影響 • 增加農家工資收入及消費水準。1950-55間每戶農家生活消費支出比例增加4%,由86%增為90%。儲蓄率則下降,因農家將一部份儲蓄償還土地價款。 • 農家投資型態改變。1950-55台灣總投資約增加一倍,但農場收益增加三倍。 • 改善農業結構。改革後農業生產增加21%。其中稻米增產13%。 • 提高資源生產力。因土地所有權改變,農民增加投入以提高產量,使土地生產力大幅提高。 • 提升農民社會地位。

  39. 土地改革對工業發展之影響 • 農業生產增加,糧食供應充足,糧價穩定,使一般物價及工資也得以穩定,工業發展環境大為改善。農業生產結構改善(農業生產在土改後上升21%) • 農家工資收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後,農村繁榮,購買力提高增加國內市場之需求,農家消費水準增加,工業生產也加速發展。 • 政府以四大公營事業之股票償付地主應得地價之30%,使地主轉移到工業投資。估計1949-53有相當於農業產值22%之資本流入非農業部門,帶動私有企業之發展。

  40. 土地改革對工業發展之影響 2 • 創造物價穩定之投資環境,農業部門也提供儲蓄資金支持工業部門之發展。 • 農產品及加工品外銷賺取外匯,轉供工業部門進口原料和設備之需。 • 基本上早期農業發展採低糧價政策,並透過田賦徵實(徵收實物之一種稅法)、隨賦收購、肥料換穀、複式匯率、出口差價等制度將農業剩餘有效移轉給工業,以達到「以農業培養工業」的目的。 • 農民地位提昇。子弟就學者增加,農民參加各種活動,包括競選公職。

  41. 工業對農業部門之支持 • 為農產品提供可靠之國內市場。 • 支援肥料、農藥、農業機械,促進農業現代化,提高生產力。 • 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吸收農村過剩勞力,協助解決失業問題。

  42. 陸:農業發展之策略與政策 • 以農業培養工業時期 1949-69 • 以工業發展農業時期 1970-80 • 振興農業時期 1981-1900 • 農業經營困難時期 1991-2000 • 加入WTO及對策2001-

  43. 以農業培養工業時期 1949-69 • 1953以後之五期四年經濟計畫,農業發展目標:充分供應全省軍民所需之農林漁牧產品,以穩定物價(低糧價政策);減少農產品進口,以節省外匯;增加農林漁牧產品及加工品之出口,以增加外匯;改善農民生活,以增進農民對整體經濟之貢獻。

  44. 1961後工業部門發展較快,1960-70偏重工業發展時期。農業結構受限於自然因素,成長率低於工業部門,到1964工業產值已超過農產值。長期低糧價政策,農產品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等其他發展中國家農業生產增加後,台灣的農產品競爭力降低,農業經營不利,農民投資意願下降,使大量農業人口外移。農場規模過小,不宜機械化,勞動生產力提升有限,農家所得偏低。城鄉差距擴大。

  45. 1969「新農業政策綱要」,目標在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家收益。作法:加強農業科學技術之發展、健全農業研究機構、培養農業人才、注重水土資源綜合規劃與運用、增加農業投資、擴大產品市場、穩定產品價格、設置平準基金等。

  46. 以工業發展農業時期1970-80 • 本時期以發展工商業為主,同時推動農業改革。以機械性農業創新為主,促使勞動生產力提升,提高農民所得。 • 1973「加速農村建設九項重要措施」。 • 1974設立「糧食平準基金」,用高於生產成本的保證價格收購稻穀,改變低糧價政策。 • 鼓勵鄉村工業,將工業區及鄉村手工藝業移到農村地區,以提高農民就業機會及提高農民所得。

  47. 1973「加速農村建設九項重要措施」 • 改善農業和工業之間的不平衡:廢除肥料換穀制度、取消田賦附徵教育捐、放寬農貸條件、改革運銷制度、 • 提升農業勞動生產力:加強推廣綜合技術栽培、倡導農業生產專業區、加強農業試驗研究推廣工作、 • 縮短城鄉差距:加強農村公共設施、鼓勵農村地區設立工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