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likes | 1.2k Views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羧酸. 羧 酸 衍 生 物. 酯. 酰卤. 酸酐. 腈. 酰胺. 一 . 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 Structure, Nomencla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结构:. L : Cl O N. Cl :表现为吸电子诱导效应,与羰基共轭效应很弱。. 例:. 178.9 pm. 178.4 pm. N :表现为与羰基的共轭效应。. 例:.
E N D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羧酸 羧 酸 衍 生 物 酯 酰卤 酸酐 腈 酰胺
一. 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Structure, Nomencla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结构: L:Cl O N Cl:表现为吸电子诱导效应,与羰基共轭效应很弱。 例: 178.9 pm 178.4 pm
N:表现为与羰基的共轭效应。 例: 137.6 pm 147.4 pm α氢的活泼性: 酰氯 > 酸酐 > 酯 > 酰胺 酰氯 > 酸酐 > 醛、酮 > 酯 > 酰胺 L基团的离去能力: 酰氯 > 酸酐 > 酯 > 酰胺 羰基的活性: 酰氯 > 酸酐 > 酯 > 酰胺
命名:酰卤 (acyl halides): 先叫酰基后叫卤素。 例: 乙酰氯 Acetyl chloride 丙烯酰氯 Acryloyl chloride 苯甲酰氯 Benzoyl chloride 3 , 5–二硝基苯甲酰氯 3, 5-Dinitrobenzoyl chloride
3–甲基戊酰溴 3-Methylpentanoyl bromide 乙二酰二氯 Ethanedioyl dichloride 酰胺 (amide): 先叫酰基后叫氨基。 乙酰胺 Acetamide 甲酰胺 Formamide N, N–二甲基甲酰胺 N, N–Dimethy formamide DMF
己内酰胺 Caprolactam N, 3–二甲基丁酰胺 N, 3–Dimethylbutanamide 酸酐 (anhydrides): 在羧酸的名称后加酐字。混酐: 将简单 的酸放前面,复杂的酸放后面,去掉酸字, 再加酐字。 乙丙酐 Acetic propanoic anhydride 乙酸酐 Acetic anhydride
顺丁烯二酸酐 (Z)-2-Butenedioic anhydride 邻苯二甲酸酐 1, 2-benzenedicarboxylic anhydride 酯 (esters): 把羧酸名称放在前面,烃基的名称放在后面, 再加一个酯字。内酯命名时,用内酯二字代替 酸字并标明羟基的位置。 乙酸乙酯 Ethyl acetate
3–甲基–4–丁内酯 3-Methyl-4-butanolide 丁二酸单丁酯 Butanedioic acid monobutyl ester 乙二醇二硬脂酸酯 Glycol distearate 腈 (nitriles): 把CN中的碳原子计算在内,并从氰基碳 原子开始编号。 戊腈 Pentanenitrile 乙腈 Acetonitrile 6–溴己腈 6-Bromohexanenitrile
波谱性质: IR: 羧酸衍生物中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在1850~1630cm-1 酰氯:1800 cm-1 两个吸收峰 酸酐:1825 ~ 1815,1755 ~ 1745 cm-1 这两个峰往往相隔 60 cm-1 酯: 1740 cm-1 酰胺: 1690 ~ 1630 cm-1 腈: 腈的C≡N伸缩振动吸收在2240~2260cm-1
酰胺的N-H伸缩振动吸收: 在3400和3300 cm-1处出现双峰 在3400 cm-1出现单峰 在3300 cm-1不出峰
δ δ 3.7~4 5~9.4 δH 2~3 1HNMR: 羰基α碳上的质子具有类似的化学位移: 物理性质(自学)
二. 羧酸衍生物的反应 (Reactions of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1. 水解 + +
+ + + 注意:只有酯和腈的水解用于羧酸的制备。 水解速度:酰卤>酸酐>酯>酰胺 为什么? 酯水解反应机理: 单分子 碱催化(B) 酰氧断裂(Ac) 双分子 烷氧断裂(Al) 酸催化(A)
碱性水解: BAc2:碱性双分子酰氧断裂 + + + + 注意:酯的碱性水解是不可逆的;碱既是催化剂又是试剂。
BAl2: 碱性双分子烷氧断裂 + + +
酸性水解: AAc2:酸性双分子酰氧断裂 + + +
钅 羊 盐而更易离去 ② 使OR形成 + + + 酸在反应中有两个的作用: ① 活化酯中的羰基
注意:酯的酸性水解和酯化反应互为逆反应,平衡的注意:酯的酸性水解和酯化反应互为逆反应,平衡的 移动取决于反应的条件。体系中有大量水存在, 发生酯的水解。若有大量醇存在,并采取去水 措施,则有利于酯化反应。
AAc1:酸性单分子酰氧断裂 + +
+ +
AAl1:酸性单分子烷氧断裂 + + 机理: + + +
最常见的酯水解机理:BAc2,AAc2 2. 醇解反应(alcoholysis) + +
酯交换反应 + + 反应活性:酰卤>酸酐>酯>酰胺 反应机理:一般为亲核加成-消除机理 用途:① 酰卤的醇解广泛用于合成酯 例: + + 85%
② 酐的醇解用于各种醇的酰化,环酐的醇解可以得到分子 内具有酯基的酸。 例: + + 87%~93% 例: + 丁二酸一甲酯 95%~96%
丁二酸二甲酯 ③ 酯交换反应可以制备难以合成或不能用直接酯化合成 的酯,也可将一个低沸点醇的酯转为高沸点醇的酯。 例: + + 99%
由 制备 酯交换反应也用于工业生产中: + 例: 涤纶 练习:
解: 练习:实现下列转变
3. 氨(胺)解反应(ammonolysis) + + 反应活性:酰卤>酸酐>酯 反应机理:一般为亲核加成-消除机理 用途:① 酰氯氨(胺)解可以制备酰胺
例: + + 87%~91% ② 酸酐的胺解用于胺的酰化 + 例: + 环酐的氨(胺)解可以得到酰胺酸:
练习:用指定原料及必要的试剂合成 从两个碳化合物合成 解:
4. 酸解(acidolysis) 酰氯、酐、酯和酰胺与另一羧酸一起加热,都得到平衡混合物。 + +
用途:① 酰氯在吡啶存在下酸解可以制备单酐 例: + + 96%~98% 而用下列方法可以制备混合酐: + 混酐
+ 例: + 60% ② 三氟乙酐酸解形成的混酐是一个良好的酰化试剂 + 三氟乙酐 + 混酐
三氟乙酸形成的混酐是一个良好的酰化试剂,在合成上用处很大。三氟乙酸形成的混酐是一个良好的酰化试剂,在合成上用处很大。 例:酚不易和酸形成酯,而在三氟乙酐存在下这个反应 很容易进行。 + 2, 4, 6–三甲基苯甲酸– 2, 4, 6–三甲基苯酚酯
羧酸衍生物制备归纳总结: ① 酰卤 用羧酸与SOCl2 , PCl3, PCl5反应来制备 ② 酸酐 用干燥羧酸钠盐与酰氯制备单酐或混酐 羧酸失水制备酸酐,特别用于二元酸失水制备环酐 注: +
③ 酯 羧酸与醇在酸催化作用下直接酯化 羧酸盐与活泼卤代烷反应合成 酰卤的醇解 ④ 酰胺 酰氯、酸酐的氨(胺)解制备酰胺 铵盐加热失水
5. 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1). 与格利雅试剂的反应 酰氯 :在低温,无水AlCl3存在下与等mol RMgX反 应产物为酮。如果格氏试剂过量,酮继续反 应得到叔醇。 +
酯:与RMgX反应产物为叔醇;甲酸酯与RMgX反应 产物为仲醇;内酯与RMgX反应产物为二醇。
例: 例: 例:
酸酐: 有活性氢,使格氏试剂分解,所以格氏试剂的用量较大。 酰胺: 与格氏试剂反应,在合成上没有价值。 (2). 与有机镉反应 只和酰氯反应生成酮 +
有机镉没有格氏试剂活泼。 (3). 与二烷基铜锂反应 只和酰氯反应生成酮。 + 二烷基铜锂没有格氏试剂活泼。
三、其他羧酸衍生物 1. 腈 (Nitriles) 腈 异腈 IR: 2220~2260 cm-1 有特征吸收。 丙腈 命名: 乙腈 丙烯腈 己二腈 制备: + +
或 反应: 1. 加氢 用途: 制备胺。 2. 加水 +
机理:酸催化 +
碱催化: + 注: +
特点:既可酸催化又可碱催化,那么其它正离子、特点:既可酸催化又可碱催化,那么其它正离子、 负离子均可作用。 例: 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