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k likes | 1.45k Views
第七章 糖代谢. 主要内容: 一、糖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二、糖的分解代谢 (一) 糖酵解 (二)柠檬酸循环 (三)戊糖磷酸途径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 (四)糖的异生 (五)乙醛酸循环 (六)糖酵解和糖异生的调节 三、糖原的分解与生物合成 四 、糖原代谢的调控 五、光合作用 (一)光反应 (二)暗反应. 一、糖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一)糖的消化(糖的酶水解). 1. 淀粉(或糖原)的酶水解. 非还原端. 还原端. 极限糊精.
E N D
第七章 糖代谢 主要内容: 一、糖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二、糖的分解代谢 (一) 糖酵解 (二)柠檬酸循环 (三)戊糖磷酸途径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 (四)糖的异生 (五)乙醛酸循环 (六)糖酵解和糖异生的调节 三、糖原的分解与生物合成 四、糖原代谢的调控 五、光合作用 (一)光反应 (二)暗反应
一、糖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一)糖的消化(糖的酶水解) 1. 淀粉(或糖原)的酶水解
非还原端 还原端 极限糊精 α-淀粉酶 β-淀粉酶 产物: 产物: 麦芽糖、极限糊精 糊精、寡糖、少量麦芽糖
α,β-淀粉酶:水解α-1,4苷键,但不能水解α-1,6苷键。α,β-淀粉酶:水解α-1,4苷键,但不能水解α-1,6苷键。 α-1,6葡萄糖苷酶:水解α-1,6苷键
2.二糖的酶水解 • 麦芽糖 • 蔗糖 • 乳糖
Na (二)糖的吸收和转运 细胞膜 转运蛋白 (Transport protein) + G + Na -葡萄糖转运系统
OX 三羧酸循环 酵解 葡萄糖 丙酮酸 乙酰CoA CO2+H2O 无氧分解 (有氧、无氧) 有氧分解 (有氧) 二、糖的分解代谢
(一)糖酵解(Glycolysis ) 1. 糖酵解途径 (1)葡萄糖的磷酸化 己糖激酶 G F-1,6-dip 包括反应1,2,3
别名 已糖激酶 葡萄糖激酶 分布 不同组织 肝脏 底物 G、F、M等 G 对G的亲和力 Km低,亲和力高 Km高,亲和力低 抑制 受G-6-P抑制 不受G-6-P抑制 用途 主要用于糖的分解 主要用于糖的合成 已糖激酶 I、II、III 已糖激酶IV
G-6-P异构酶 G-6-P F-6-P ATP ADP PFK G-6-P(酯)酶 G-6-P + H2O D-G +H3PO4 F-6-P F-1,6-dip • Go′= -3.3kcal/mol Mg2+ PFK是一个别构酶,受许多效应剂的影响。 • ATP • 柠檬酸 • AMP、ADP或H3PO4
F-1,6-dip(酯)酶 F-1,6-dip + H2O F-6-P + Pi • Go′= -4.0 kcal/mol • 己糖激酶 ,G-6-P(酯)酶 • G-6-P异构酶 • 磷酸果糖激酶, F-1,6-dip(酯)酶
第一阶段总结: 从G开始,磷酸化,异构,磷酸化;消耗2分子ATP 调控点:已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
(2)二羟丙酮磷酸转变为甘油醛-3-磷酸 F-1,6-dip 甘油醛-3-P,包括反应4,5 第二阶段总结:分子断裂,异构
甘油醛-3-磷酸 甘油酸-1,3-二磷酸 甘油酸1,3-二磷酸 甘油酸-3-磷酸 甘油酸-3-磷酸 甘油酸-2-磷酸 (3)甘油醛-3-磷酸 甘油酸-2-磷酸,包括反应6,7,8 第三阶段总结:氧化磷酸化,转磷酸基,变位;产生了2分子NADH,2分子ATP
(4)甘油酸-2-磷酸→丙酮酸,包括反应9,10 第四阶段总结:烯醇化,转磷酸基 产生了ATP
净增2ATP 2.酵解过程中能量的产生 以葡萄糖为起点 无氧情况下: G→G-6-P -1ATP F-6-P→F-1,6-dip -1ATP 2 × 1,3-二磷酸甘油酸→2×甘油酸-3-磷酸 +2ATP 2PEP→2Py +2ATP 除2分子ATP外,还生成2分子NADH
肌肉中: 糖酵解 还原 丙酮酸 乳酸 乙醇脱氢酶 丙酮酸脱羧酶 丙酮酸 乙醛 酵母菌中: 乙醇 氧化脱羧 TCA cycle 丙酮酸 CH3COSCoA CO2+H2O 3.丙酮酸的去路 无氧或 相对缺氧 丙酮酸 (酒精发酵) 有氧:
4.糖酵解的调节 (1)已糖激酶的调节 (2)磷酸果糖激酶的调节 ① ATP ② 柠檬酸 ③ H+抑制 ④ 果糖-2,6-二磷酸 (3)丙酮酸激酶的调节
5.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供能 (2)提供生物合成所需的物质 (3)糖酵解不仅是葡萄糖的降解途径,也是其它一 些单糖的分解代谢途径 (4)为糖的彻底降解作了准备
(二)柠檬酸循环 氧化脱羧 TCA cycle CH3COSCoA CO2+H2O Py
脱羧 Py 2c单位 1.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包括了三种酶: (1)丙酮酸脱氢酶(也称丙酮酸脱羧酶):辅基TPP,E1。 功用: (2)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辅基硫辛酰胺(或称硫辛酸),E2。 功用:氧化2C单位,并将2C单位先转到硫辛酰胺上, 再转到CoA上。 (3)二氢硫辛酸脱氢酶:是一种黄酶,辅基FAD,E3。 功用:Red型硫辛酰胺→OX型硫辛酰胺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催化的总反应: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CH3CO COO H + H SCoA +NAD+ CH3CO~SCoA +CO2 +NADH+H+ • Go′= -8.0 kcal/mol
E1 (1)Py+TPP 羟乙基-TPP+CO2 OX (2)羟乙基-TPP 乙酰基-硫辛酰胺 E2 E2 (3)乙酰基-硫辛酰胺+CoA 乙酰CoA+硫辛酰胺 E3 (4)Red型硫辛酰胺 OX型硫辛酰胺 (5)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分五步进行: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活性调节 (1)产物抑制: 丙酮酸氧化脱羧的二个产物乙酰CoA和NADH都抑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能量负荷= (2)核苷酸的反馈调节: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活性受细胞的能量负荷(能荷)控制 一般来说高的能荷抑制产生ATP的途径 ATP水平高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活性↓,丙酮酸氧化脱羧减慢,特别是E1(丙酮酸脱氢酶)受GTP抑制,被AMP活化。
激酶 丙酮酸脱氢酶+3ATP 丙酮酸脱氢酶-3P+3ADP 磷酸酶 (有活性) (无活性) (3)可逆磷酸化作用的共价调节 细胞内 、 、 的比值增高时,激活了激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丙酮酸氧化脱羧↓。而丙酮酸抑制了激酶,使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丙酮酸氧化脱羧↑。
2.三羧酸循环 柠檬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 cycle) Krebs循环
第一阶段: 草酰乙酸(OAA)→α-酮戊二酸(α-KGA),包括反应1,2,3,4,5
第一阶段总结: C链延长,脱水加水,脱氢脱羧(产生了NADH和CO2)。 二个调控点:Cit合酶,异Cit脱氢酶。
第二阶段: α-KGA→琥珀酸(succinate, Suc) ,包括反应6,7。
第二阶段总结: 氧化脱羧(产生了NADH和CO2),脱去CoA的反应(合成了ATP),由5C二羧酸变成了4C二羧酸。
第三阶段: 琥珀酸→草酰乙酸,包括反应8,9,10。
第三阶段总结: 脱氢(产生了FADH2),加水,脱氢(产生了NADH),至此从OAA开始又回到了OAA,完成了一次循环。
三羧酸循环的总反应式 CH3COSCoA+3NAD++FAD+GDP+Pi+2H2O 2CO2+3NADH+3H++FADH2+GTP+CoASH
三羧酸循环中有两步反应是不可逆的 (1)Cit的合成 (2)α-KGA的氧化脱羧 所以TCA Cycle是单方向进行,不能逆转。
三羧酸循环的能量生成: 从乙酰CoA开始 (7) 1ATP (4),(6),(10) 3NADH 3×3ATP (8) 1FADH2 2ATP 12ATP 从丙酮酸开始 15ATP 从葡萄糖开始 8ATP(or 6ATP)+ 15ATP×2=38ATP(or 36ATP)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1)供能。 (2)为生物合成提供中间物。 (3)TCA Cycle不仅是糖代谢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 脂类化合物和蛋白质最终氧化成CO2和H2O的重要途径。 (4)TCA Cycle是CO2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1. 三羧酸循环中的三个调控酶
(1)OAA+乙酰CoA→Cit,Cit合酶,限速酶,受琥 珀酰CoA、NADH、ATP和脂酰CoA的抑制。 (2)异Cit→α-KGA,异Cit脱氢酶,ADP是别构激活 剂,ATP和NADH是抑制剂。 (3)α-KGA→琥珀酰CoA,α-KGA脱氢酶被反应 产物琥珀酰CoA和NADH抑制,也被高的能荷 抑制。
2. 底物和产物对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三羧酸循环中最主要的调控物质是底物乙酰CoA和草酰乙酸,以及它的产物NADH。乙酰CoA和草酰乙酸在线粒体中的浓度都未达到使柠檬酸合酶饱和的水平,因此柠檬酸合酶对底物催化的速度随底物浓度而变化,并被底物的存在而调控。
3. Ca2+对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Ca2+在机体内的生物功能是多方面的,除了许多其他生物功能外,它还在几个位点上调节三羧酸循环。它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从而激活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产生乙酰CoA。Ca2+还激活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因此Ca2+不仅是刺激肌肉收缩的信号,而且也促进ATP的生成,以提供能量。
(三)戊糖磷酸途径和糖的其它代谢途径 戊糖磷酸途径的发现 戊糖磷酸途径的概况:从6分子G-6-P开始循环一圈变成5分子G-6-P,净结果是1分子G-6-P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另外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NA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