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91 Views
行政管理学. 浙江电大长兴学院 戴敦荣. 课程性质与任务. 《 行政管理学 》 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 研究项目行政管理专业专本一体化专科段的必修课,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乡镇管理专业专科、秘书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经济学类部分专业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选修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也介绍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同时,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实践。
E N D
行政管理学 浙江电大长兴学院 戴敦荣
课程性质与任务 《行政管理学》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行政管理专业专本一体化专科段的必修课,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乡镇管理专业专科、秘书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经济学类部分专业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选修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也介绍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同时,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实践。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了解,提高行政管理的实际能力。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绪论、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体制、公共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机关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法治行政、行政方法、公共财政、行政效率、行政改革十六章内容。 与本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政治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领导学基础》、《公共政策概论》等。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范围很广泛的应用性学科,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3.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教学方法与形式 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次。 2.文字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辅助教材,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网上答疑、直播课堂、课程论坛、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的层次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这三个教学要求的层次,亦是本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 教学中要求了解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的基础部分; 要求理解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的主要范围; 要求掌握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学和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对自主学习的建议 (1)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教材通俗易懂,学生学习时,一定要紧紧抓住主教材,认真自学。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去找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材、论文进行阅读,拓展知识,开阔视野;还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电视节目观看,如《焦点访谈》、《央视论坛》、《今日说法》或当地电视台与本课程相关的一些电视节目,这些栏目的内容很多与我们课程内容相关,通过观看有关节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3)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有条件的话,可以到当地一些政府部门去参观、实习,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4)学习中要多思考、多练习、多提问,可以几个人组成小组进行讨论,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和平时练习,来吃透并掌握有关的知识。 (5)本课程教学组织较多地考虑并利用了电大在线教学平台,许多重要信息都通过网上发布,提供了多种学习媒体,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充分综合利用本课程多种教学媒体,利用网上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寻求帮助,解疑释难。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是加强自学的重要方面。
考核方法 本课程期末考核为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考核成绩以四次平时作业平均分的20%记入总成绩(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本课程终结性考核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期末考核以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和考核说明为依据,期末考核成绩的80%记入课程总成绩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成绩为100分,占总成绩的80%。
教学反馈 中央电大主讲教师:齐明山 联系电话:010-62511027; 中央电大主持教师:赵菊强 联系电话:(010)66490552 E-mail: zhao0805@hotmail.com zhaojq@crtvu.edu.cn zhao0805@sohu.com 省电大课程责任教师:宋晨枫 联系电话:0571-88078549-8817; E-mail地址:songcf@zjtvu.edu.cn 长兴电大辅导教师:戴敦荣 联系电话:6205881 E-mail地址: hcddr@163.com。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与发展、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新公共行政时期、新公共管理时期);掌握行政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的特点与作用、公共行政学的含义和特点。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含义与特点 一、行政与公共行政 二、公共行政的特点与作用 第二节 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科学管理时期 二、行为科学时期 三、新公共行政时期 四、新公共管理时期 五、新公共服务时期 六、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与发展
第三节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 一、公共行政学的含义 二、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四、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行政环境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行政环境的作用;理解行政环境的类型;掌握行政环境的含义、特点;一般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具体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
第一节 行政环境 一、行政环境的含义与类型 二、行政环境的特点 三、行政环境的作用
第二节 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 一、一般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 二、具体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
第三章 政府职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中国政府机构的沿革;理解政府职能的类型、政府基本职能;掌握政府职能的含义和特点、市场失效、政府失效、政府干预、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一节 政府职能概述 一、政府职能的含义 二、政府职能的特点 三、政府职能的类型
第二节 市场失效与政府失效 一、市场失效 二、政府失效 三、政府干预
第三节 政府基本职 一、政府的政治职能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三、政府的文化职能 四、政府的社会职能
第四节 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新中国政府机构的沿革 二、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科学管理时期 科学管理时期的公共行政学(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也称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或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或X理论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尔逊、古德诺、韦伯、泰勒、法约尔、古立克等。威尔逊、古德诺和韦伯奠定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础,泰勒和法约尔等管理学家提供了管理的效率原则。但是,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却是由怀特、魏劳毕和费富纳完成的。 科学管理时期的公共行政学过分地强调组织结构,强调规章制度和效率,忽视了人的因素。
行为科学时期 行为科学时期的公共行政学(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也有人称之为动态行政学时期,或Y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公共行政研究的特点是用动物学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人类行政行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并且试图抽象出一些共同的行政原则和方法。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马斯洛、西蒙、沃尔夫等。 这个时期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但是最大的弱点是不重视效率,太重视人际关系。
新公共行政学时期 新公共行政学(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而言的。但是它也仅是在某些价值理念上与传统公共行政学有所区别,并且也无法根本改变官僚制的管理体制。新公共行政学力图摈弃传统行政的权威主义和以效率为中心的取向,而试图建立以公平为中心的民主行政。
新公共管理时期(20世纪70年代迄今)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产生是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必然产物。它主张市场至上,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管理;主张企业家型政府;主张将一些公共部门私有化,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认为只要这样才能解决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问题;主张权力下放,加强低层官员的决策权和自主权,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还主张引入竞争机制,顾客至上等。强调结果而不是过程等。总之,新公共管理仍然是以效率为中心的改革。它十分尖锐地批评传统的官僚制组织,认为官僚制组织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不负责任,主张组织结构扁平化。大多数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并没有触及官僚制的情况下进行的。 新公共行政管理过分地强调绩效,而对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和摆正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有不足。
公共行政学的含义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 (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 (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 (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1、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能够管什么。这是指行政环境。 2、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应该管什么。这是指政府职能。 3、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由谁来管。这是指政府管理的主体是谁。即公共组织、行政体制、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机关行政。 4、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怎么管。首先是政府管理的过程,即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其次是政府管理的依据,即法治行政、行政方法和公共财政。 5、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为什么管,也就是管理的目的。政府管理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效率,一个是公平。即行政效率和行政改革。
公共行政环境 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行政环境的类型 对公共行政环境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这里将公共行政环境分为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和具体公共行政环境;一般公共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系统外部的宏观环境,具体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环境。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具体公共行政环境包括组织文化和管理对象等。
行政环境的特点 1、复杂性。 2、约束性。 3、特殊性。 4、不稳定性。
行政环境的作用 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 2、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 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 4、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