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2

牙颌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计划

牙颌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计划.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院 口腔正畸教研室. 牙颌畸形的诊断. 牙颌畸形的准确诊断来自于 细致的临床检查 、 资料分析 和 综合评价 。当诊断明确后才有可能制定正确的治疗计划对牙颌畸形进行恰当的治疗。因此,牙颌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在整个畸形的矫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主诉与病史. 分类. 临床检查. 数据库. 诊断 ( 问题的列出 ). 诊断资料分析. 正畸治疗前的病变控制(如:龋坏、牙周病等). 理想与牺牲的选择. 按优先考虑的顺序排列问题, A,B,C,D, etc. 对每个问题可能解决的办法. 选择的治疗计划.

horac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牙颌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计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牙颌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计划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院 口腔正畸教研室

  2. 牙颌畸形的诊断 • 牙颌畸形的准确诊断来自于细致的临床检查、资料分析和综合评价。当诊断明确后才有可能制定正确的治疗计划对牙颌畸形进行恰当的治疗。因此,牙颌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在整个畸形的矫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 主诉与病史 分类 临床检查 数据库 诊断 (问题的列出) 诊断资料分析 正畸治疗前的病变控制(如:龋坏、牙周病等) 理想与牺牲的选择 按优先考虑的顺序排列问题,A,B,C,D, etc 对每个问题可能解决的办法 选择的治疗计划 可修饰的特殊考虑 治疗的技术 治疗的目标

  4. 一、临床检查 • 患者的一般情况 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出生地和职业等信息。 • 主诉与病史 • 主诉:病人的主诉是一切正畸治疗的基本出发点,治疗计划常常要根据患者的主诉来开始进行制定。 • 病史:包括既往史、现病史和遗传史

  5. 临床检查 1.颌骨的外伤会造成颞颌关节粘连,使颌 骨移动和发育出现困难。 2.牙齿外伤可能会造成牙齿与齿槽骨的粘连,使牙齿的移动出现困难。 3.全身长期的慢性消化不良可能影响牙齿移动中骨组织的正常重建,而导致移动牙齿的松动。

  6. 临床检查 • 面部检查 • 面型 • 从面的高度来分:长面型、短面型、正常面型。 • 从面的侧貌突度来分:直面型、凸面型、凹面型。 • 对称性 • 以假想的正中矢状面为评价基线,正常时,鼻嵴、鼻尖、上唇唇珠、颏顶点、牙弓中线基本上位于此平面上。左右眼、耳、颧突、鼻翼、口角、下颌角及同名牙齿均相应对称。 • 面部的比例 • 垂直比例 • 左右比例 • 面部评价的方法 照片、人体测量、X-线头影测量

  7. 侧貌的分类:(Profile type) • 通过软组织额点、鼻下点、颏前点的前后向相对位置分为:直面型、凹面型、凸面型三类。

  8. 牙列的检查 a、的发育阶段:乳牙、替牙、恒牙。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牙齿的发育阶段和状况。牙齿的替换情况,缺牙情况。 b、牙列的基本情况:牙齿的数目、形态、大小、颜色、发育状况、龋坏状况 c、牙列畸形的部位:拥挤、错位、扭转、开、锁等畸形的部位

  9. 牙列的检查 d、磨牙关系:安氏I、II、III类关系,又称为,中性关系、远中关系和近中关系,后两者又可以分为完全和尖对尖关系。 e、尖牙关系:也可以分为,中性关系、远中关系和近中关系。 f、前牙关系: 超、覆

  10. Class I Class II Class III

  11. Overbite 正常:1/3 1/2>I度>1/3 2/3>II度>1/2 III度>2/3 Overjet 正常:3.0mm I度 3-5 mm II度 5-8 mm III度 > 8 mm 1/3

  12. 牙列的检查 g、牙周情况 • Slight periodontal loss: loss of attachment < 1/4 of the root length • Moderate periodontal loss: loss of attachment 1/4 to 1/3 of the root length • Severe periodontal loss: loss of attachment > 1/3 of the root length • Severe complicated periodontal loss: loss of attachment > 1/3 of the root length combined with intra -osseous defect. h、Spee`s曲线

  13. Spee`s曲线

  14. 口腔功能与颞颌关节 a、开闭口型与开口度 b、CR-CO c、舌功能 d、咀嚼功能 e、吞咽功能 f、颞颌关节的弹响与疼痛

  15. 生长发育的评价(Physical growth evaluation) 对每一个病人的生长发育状态都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样的畸形表现,当生长发育的状态不同时,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可能不同。 对生长发育的评价主要依赖患者的生理特征,通过骨龄、牙龄和第二性征表现来进行评价。

  16. 腕指关节片 • 中指远中指节的骨骺 • 拇指内侧的籽骨 • 桡骨骨骺

  17. 身高

  18. 心理状态(Psychological Situation) 近年来的在正畸患者中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存在心理障碍的病人在治疗上的要求常常会超出正常人要求的范围,对所存在的牙颌畸形十分敏感,并对畸形的表现在认识上夸大许多,对治疗的要求十分的迫切,对正畸治疗的结果要求较高,有时会超出正常治疗的范围。

  19. 口腔卫生的评价(龋齿、牙龈炎、牙周病等) 正畸矫治器的带入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牙齿的自洁功能,对于已有的龋齿、牙龈炎等必须在矫治器带入之前进行治疗,否则有可能加重这些疾病的发展。

  20. 二、模型分析 • 记存模型(Study Model)在正畸治疗中的作用 • 真实的记录牙齿、牙槽骨、腭部和基骨的形态和位置。 • 进行牙颌畸形的分析 • 在治疗过程中作对照比较 • 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 • 重要的法律依据之一 • 记存模型的基本要求 • 印模要尽可能的延伸,软组织的最大移位才能反映基骨的情况。一般不进行软组织修正。要包括:牙齿、牙槽突、基骨、移行皱襞、腭盖和唇舌系带,向后要包括上颌结节和磨牙后垫。 • 模型要准确、清晰和美观,要能反映出患者的咬关系。

  21. 模型分析 模型的测量分析 • 牙弓长度(Arch Length)的分析:牙弓长度分为三段,前段长度、中段长度和后段长度。牙弓周经(Arch Perimeter) • 牙弓拥挤度分析: • 牙弓应有长度(arch required) • 牙弓现有长度(arch available) • 牙弓拥挤度= 牙弓应有长度— 牙弓现有长度

  22. · A B A 前段牙弓长度; B 中段牙弓长度

  23. 牙弓现有长度测量 牙弓上牙齿近远中距离之和,牙弓应有长度。

  24. 模型分析 • 模型的测量分析 • 替牙期牙弓拥挤度的分析 • 牙弓应有长度的预测 • 牙片法 • Moyer预测法 • Tanaka-Johnston预测法 • 现有牙弓长度的测量

  25. X-片法 • 四个切牙的间隙需求根据其近远中距离 • 未萌出尖牙、双尖牙的测量 x = • 常规的间隙分析不包括切牙的位置和侧貌 • 分析仅表明了不协调,不表明位置 y x₁ y₁

  26. 恒牙近远中距离=X-线恒牙近远中距离×X-线乳牙/实际乳牙距离恒牙近远中距离=X-线恒牙近远中距离×X-线乳牙/实际乳牙距离

  27. Moyer预测表 用四个下颌切牙来估计下颌、上颌的尖牙、双尖牙的近远中距离。这种估计有过度估计的倾向。 下颌切牙19.5 20.0 20.5 21.0 21.5 22.0 上颌 20.6 20.9 21.2 21.3 21.8 22.0 下颌 20.1 20.4 20.7 21.0 21.3 21.6

  28. Tanaka and Johnston预测法 Mandibular canine and premolars in one quadrant can be calculated by adding 10.5 mm to half of the measured mesiodistal width of the four mandibular incisors. 下颌:2112+10.5 = 345 Maxillary canine and premolars in one quadrant can be determined by adding 11.0 mm to half of the measured mesiodistal width of the four mandibular incisors. 上颌:2112+11.0 = 345

  29. 模型分析 • Bolton指数 Bolton指数是指上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用Bolton指数来诊断患者上下牙冠宽度不调的问题。 前牙比 = 下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总和/上颌6个前牙牙冠总和×100% 后牙比 = 下颌12个前牙牙冠宽度总和/上颌12个前牙牙冠总和×100% 正常值:前牙比:78.8% ±1.72% 全牙比:91.5% ± 1.51% Bolton指数的不协调可能会造成前牙的畸形出现,如拥挤、覆、覆盖的异常等。

  30. Bolton Analysis

  31. 模型分析 • Spee`s曲线 测量方法:用直尺放置下颌切牙牙端与最后一个下颌磨牙的牙尖上,侧量最低点至直尺的距离。两侧的测量值相加除以2,在加上0.5mm就是改正Spee`s曲线所需要的间隙。

  32. Spee`s曲线

  33. Curve of Spee Flat Deep

  34. 模型分析 • 牙弓对称性的分析 腭皱法:在第一条和最后一条腭皱上取中点,做两点之间的连线并延长,测量牙弓两侧牙齿距此线的距离,来诊断牙弓的对称性。 座标板法:将座标板的中线与腭中缝对齐,在测量两侧牙齿的前后位置、颊舌向位置。

  35. 模型分析 • 牙弓宽度的测量分析 牙弓宽度分为三个部位: 牙弓前段宽度(尖牙间宽度) 牙弓中段宽度(第一前磨牙中央窝间宽度) 牙弓后段宽度(第一恒磨牙中央窝间宽度)

  36. 前段宽度 中段宽度 后段宽度

  37. 模型分析 • Pont指数 1909年Pont提出的一种预测理想牙弓宽度的一种方法。他在上颌四个切牙之和与第一双尖牙和第一恒磨牙相除,在乘以100,得出一个固定的指数。 Pont 指数的获得: (S)×100 /80 = 理想的前磨牙宽度 (S)×100 /64 = 理想的磨牙宽度 (S)= 四个上颌切牙的近远中宽度之和

  38. 上和四个切 牙宽度之和 理想第一前 磨牙间宽度 理想磨牙 间宽度 上和四个切 牙宽度之和 理想第一前 磨牙间宽度 理想磨牙 间宽度 18 22.5 28.1 28.5 35.5 44.5 20 25 31.94 29 36 45.3 20.5 25.5 32 29.5 37 46 21 26.25 32.82 30 37.5 46.87 21.5 27 33.27 30.5 38 47.6 22 27.5 34 31 39 48.4 22.5 28 35 31.5 39.5 49.2 23 28.75 35.94 32 40 50 23.5 29.5 36.88 32.5 40.5 50.8 24 30 37 33 41 51.5 24.5 30.5 38 33.5 42 52.3 25 31 39 34 43 53 25.5 32 39.8 34.5 43.5 53.9 26 32.5 40.9 35 44 54.5 26.5 33 41.5 36 45 56.4 27 33.5 42.5 37 46.25 57.8 27.5 34 42.96 28 35 44 Pont `s 指数

  39. 模型分析 • 齿槽与基骨的测量分析 • 基骨:颌骨所形成的弓形,即为牙齿根尖下颌骨的弓形。基骨相对于齿槽骨稳定,不会因牙齿的移动和丧失而发生变化。 • 齿槽骨:基骨上方的包绕牙齿的骨组织部分,位于牙齿的牙冠与基骨之间。齿槽骨会随着牙齿的移动和丧失而发生变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