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吴敬粹《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徽州府烈女殉夫》:王三姑娘死了丈夫,她决心要殉节,她那中礼教毒的父亲王玉辉高兴了,说: “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吧!我今日就回家去叫你母亲来和你作别。 ”她的母亲知道了,大骂她父亲: “你怎的愈老愈呆了?一个女儿要死,你该劝她,怎么倒叫她死?这是什么话说? “王玉辉答道: “这样事,你们是不晓得的! ”可是她的母亲不行,跑去劝王三姑娘,劝了六天,王三姑娘还是绝食求死,到了第八天,终于饿死了。王玉辉看他太太大哭女儿,反倒埋怨道:“你这老人家真正是个呆子!三女儿她而今已是成了仙了,你哭她怎的?她这死得好!只怕我将来不能像她这一个好题目死哩! ”于是王玉辉“仰天大笑”,兴高采烈的欢呼: ”死得好!死得好! ”最后王三姑娘被报上官厅,结果“送烈女入祠”。 杨镇一中 彭丽杰
第四课宋 明 理 学 课标要求 杨镇一中 彭丽杰
一、三教合一 • 佛教 • 道教 • 儒学 杨镇一中 彭丽杰
菩提老祖——道教 孙悟空 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知恩图报——儒家思想 唐玄奘——佛教 杨镇一中 彭丽杰
理学的含义? 杨镇一中 彭丽杰
二、程朱理学 • 1. 代表人物 • 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 • 2. 思想观点 •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 材料2: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 •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材料4: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杨镇一中 彭丽杰
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地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地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 3)求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即…… • 3. 统治地位的确立 • 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编著)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 明朝确立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杨镇一中 彭丽杰
三、陆王心学 • 1. 陆九渊 • 思想主张:“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 求理方法: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 •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杨镇一中 彭丽杰
2. 王守仁(阳明先生) • 思想核心: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 求理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 杨镇一中 彭丽杰
作事须循天理 • 不弃疯女(《懿行录》) • 福清文绍祖之子,与柴公行议婚。既聘,柴女忽患疯。绍祖以其恶疾也,欲更之。妻大怒曰:“吾有儿,当使其顺天理,自然久长。背礼伤义,速其祸也!”仍娶柴女归。次年子登第,女亦病痊,三子皆贵。 • [按]古来娶瞽女、病女者,类多身荣子贵。无他,以其立心仁厚,能为彼苍包容一人,彼苍亦将优待一人矣。 • 弃妻重娶(沈永思说) • 娄县顾元吉,初作吏,手不释卷,后为诸生,试辄冠军,生徒日众。然每入场辄见有妇女随之,文思遂乱。盖顾少年曾聘一妻,以其出自寒微也,竟不娶,致彼抑郁而死。晚年得狂疾,屡欲自击其阴,门人尝坚护之,少懈,辄欲奋击。既而行至桥上,见河水甚清,叹曰:“此处可葬我!”遂自投而死。时康熙某年六月初一日也。 • [按]以寒微而弃之,天必使其终于寒微矣。宜其具此文才,讫无成就,终葬江鱼之腹也。 杨镇一中 彭丽杰
“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戴震 •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 ──《明会典》 • 【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杨镇一中 彭丽杰
三人的诗句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杨镇一中 彭丽杰
总理引张载此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杨镇一中 彭丽杰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三)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可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杨镇一中 彭丽杰
四、影响 • 消极: • 三纲五常压抑人性 • 积极: • 注重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杨镇一中 彭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