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391 Views
深化工业用地管理 构建生态国土格局 ——《 工业用地地质环境风险与土地利用绩效 综合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 高 魏.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2014 ·6 上海. 交流内容. 一、 课题背景. 二 、 研究内容及创新. 三 、 成果应用. 四 、 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课题背景.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十八大: “五位一体”总体战略。 十八届三中全会: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上海经济转型升级要求 上海十二五规划: 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 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E N D
深化工业用地管理 构建生态国土格局 ——《工业用地地质环境风险与土地利用绩效 综合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高 魏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2014 ·6 上海
交流内容 一、课题背景 二、研究内容及创新 三、成果应用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课题背景 •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 十八大: “五位一体”总体战略。 • 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 上海经济转型升级要求 • 上海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一、课题背景 • 上海土地利用状况 • 土地利用结构呈现“两高两低”特征 • 土地利用绩效水平与国内外城市相比较还有差距 上海市现状工业用地分布图 东京 3/4 嘉定、宝山 3.6亿元/km2 1/2 75% 常熟 1/2 巴黎 50% 江阴 上海 1/3 1/9 张家港 50% 0 2 4 6 8 国际比较 国内比较
一、课题背景 •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不容乐观,部分老工业基地(开发区)土壤地下水污染严重; • 大部分工业用地供应环节、使用过程中其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未纳入监管范围。 • 上海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状况 上海市土壤地球化学环境图(铅) 上海市土壤地球化学环境图(镉)
一、课题背景 第六次规土会议:建设用地规模“负增长” • 104、195和198区域,在转型利用过程中,水土污染问题不可忽视
二、研究内容及创新 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 典型区域 • 桃浦化工区 • 高桥石化工业基地 • 吴淞工业区 •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 嘉宝生态走廊 土壤污染风险评价 土壤修复经济经济评估 土地利用综合绩效评估 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研究
二、研究内容及创新 • 研究创新 首次把地球化学研究内容纳入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空白,在“创新驱动升级、经济转型发展”要求下,有利于提升工业用地二次开发科学管理决策水平。 学科交叉 内容创新 应用深化 一是开展了工业用地转型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研究,构建出适用于转型后为农用地、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场地)、商服用地、工业用地等5种不同利用方式的风险评价模型,提出了土壤修复目标值计算模型,进一步优化丰富了污染风险评价的方法理论体系; 二是开展了“点”上的工业用地转型土壤修复技术经济评估研究和“面”上的工业用地转型土壤适宜性分析,提出了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路径和整体优化方案; 三是构建工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由“经济指标评价”向“经济、社会、生态综合评价”模式转变,推进土地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是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率先开展了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度研究,完善了工业用地的退出和流转机制,有效推动了本市工业用地出让制度的改革与政策创新。 立足土地管理实际,结合管理需求,加强研究成果向政策性文件的应用转化。
(一)土壤污染风险评价 • 一级风险评价 呼吸摄入 蒸汽或飘尘 蒸腾作用 误食土壤 表层土 概念模型 皮肤接触 亚表层土 蒸腾作用 蒸汽或飘尘 呼吸摄入 地下水 • 二级风险评价 • 工业用地 • 商服用地 • 居住用地 • 公共用地 • 农用地 不同转型方向
(一)土壤污染风险评价 • 风险评价结果
二、研究内容及创新 • 研究创新 首次把地球化学研究内容纳入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空白,在“创新驱动升级、经济转型发展”要求下,有利于提升工业用地二次开发科学管理决策水平。 学科交叉 内容创新 应用深化 一是开展了工业用地转型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研究,出适用于转型后为农用地、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场地)、商服用地、工业用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风险评价模型,研究成果更具实践应用价值; 二是开展了“点”上的工业用地转型土壤修复技术经济评估研究和“面”上的工业用地转型土壤适宜性分析,,为提出污染场地的最优修复方案及土地规划最优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构建工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由“经济指标评价”向“经济、社会、生态综合评价”模式转变,推进土地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是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率先开展了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度研究,完善了工业用地的退出和流转机制,有效推动了本市工业用地出让制度的改革与政策创新。 立足土地管理实际,结合管理需求,加强研究成果向政策性文件的应用转化。
(二)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经济评估 •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经济评估 确定修复方案
桃浦化工区:“面上”场地污染评价 • 根据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检测结果,多个检测点的重金属砷、铜、乙苯、二甲苯超出荷兰干预值及美国EPA风险基准值,因此选取以上四种污染物为目标污染物,绘制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图。 图4-9乙苯含量空间分布图
场地中东部和北部地区环境评级为4级用地,多种污染物的单项污染物污染指数Pi>1,说明土壤受铜、乙苯、二甲苯等污染物的污染较严重,需要进行修复;场地中东部和北部地区环境评级为4级用地,多种污染物的单项污染物污染指数Pi>1,说明土壤受铜、乙苯、二甲苯等污染物的污染较严重,需要进行修复; • 场地西南部土壤污染较轻,环境评级为1级用地,可以在进一步详细调查后转型为居住用地等; • 场地东南部大部分区域环境评级为2级用地或3级用地,可转型办公、商业、工业用地。 场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图
桃浦化工区:基于转型需求的土地适应性分析 桃浦化工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规划图 场地用地类型建议图
桃浦化工区:基于转型需求的土地适应性分析 桃浦化工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规划图 场地用地类型建议图
二、研究内容及创新 • 研究创新 首次把地球化学研究内容纳入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空白,在“创新驱动升级、经济转型发展”要求下,有利于提升工业用地二次开发科学管理决策水平。 学科交叉 内容创新 应用深化 一是开展了工业用地转型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研究,出适用于转型后为农用地、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场地)、商服用地、工业用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风险评价模型,研究成果更具实践应用价值; 二是开展了“点”上的工业用地转型土壤修复技术经济评估研究和“面”上的工业用地转型土壤适宜性分析,提出了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路径和整体优化方案; 三是构建工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由“经济指标评价”向“经济、社会、生态综合评价”模式转变,推进土地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是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率先开展了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度研究,完善了工业用地的退出和流转机制,有效推动了本市工业用地出让制度的改革与政策创新。 立足土地管理实际,结合管理需求,加强研究成果向政策性文件的应用转化。
(三)工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价 • 工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价:覆盖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评价体系 综合经济产出=经济绩效-土壤修复成本 其中:土壤修复成本=直接经济成本+时间机会成本
(三)工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价 • 工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价:全过程绩效评价 • 按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核地块用地绩效合同履约情况,以及区域内集约用地所处水平 • 按用地绩效类评价指标考核项目准入情况,纳入出让合同约定条款 • 按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核地块用地绩效合同履约情况 • 定期监测水土环境质量,发现污染,及时要求修复;污染严重的,按合同要求退出 • 水土环境监测结果作为本底值纳入出让合同附件 • 水土环境监测结果作为一票否决指标,发现污染,要求修复并收回用地
二、研究内容及创新 • 研究创新 首次把地球化学研究内容纳入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空白,在“创新驱动升级、经济转型发展”要求下,有利于提升工业用地二次开发科学管理决策水平。 学科交叉 内容创新 应用深化 一是开展了工业用地转型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研究,出适用于转型后为农用地、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场地)、商服用地、工业用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风险评价模型,研究成果更具实践应用价值; 二是开展了“点”上的工业用地转型土壤修复技术经济评估研究和“面”上的工业用地转型土壤适宜性分析,提出了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路径和整体优化方案; 三是构建工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由“经济指标评价”向“经济、社会、生态综合评价”模式转变,推进土地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是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率先开展了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度研究,完善了工业用地的退出和流转机制,有效推动了本市工业用地出让制度的改革与政策创新。 立足土地管理实际,结合管理需求,加强研究成果向政策性文件的应用转化。
(四)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研究 • 十七届三中全会:建立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 需要从制度设计、技术标准、评价监管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强化 • 工业用地最高50年年期出让,与企业生命周期不匹配,低效用地退出困难 50 <50 ≠ 土地使用权年期 企业生命周期
(四)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研究 • 出让年期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研究 采用“生存分析法”重点剖析了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出: 上海工业企业平均生存年限10年,主要制造业企业平均生存年期在10-12年之间,企业进入的3~8年为高风险期,并综合土地储备成本、设备折旧、营业年限等因素,建议将工业用地出让年期设置为20年。 平均生存时间 生存时间 四个行业生存曲线 退出企业的生存时间分布情况(以通用设备制造产业为例)
(四)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研究 • 出让价格研究:地价方案 应用建议 • 20年地价占50年的40%-60%,30年占60%-80%; • 在首次以弹性年期出让时,原则上20年可采用50%,30年采用70%,对于战略新兴、重点支持类产业比例可向下浮动,能耗高、产出低的向上浮动。
续期制度研究:续期考核 [1]依据市经委《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和布局指南(2007年修订本)》 [2]依据市经委、市发改委、市规土局、市统计局《上海市产业用地指南(2012版)》;土地产出率、土地税收产出率计算方式为近三年均值
二、研究内容及创新 • 研究创新 首次把地球化学研究内容纳入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空白,在“创新驱动升级、经济转型发展”要求下,有利于提升工业用地二次开发科学管理决策水平。 学科交叉 内容创新 应用深化 一是开展了工业用地转型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研究,出适用于转型后为农用地、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场地)、商服用地、工业用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风险评价模型,研究成果更具实践应用价值; 二是开展了“点”上的工业用地转型土壤修复技术经济评估研究和“面”上的工业用地转型土壤适宜性分析,提出了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路径和整体优化方案; 三是构建工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由“经济指标评价”向“经济、社会、生态综合评价”模式转变,推进土地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是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率先开展了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度研究,完善了工业用地的退出和流转机制,有效推动了本市工业用地出让制度的改革与政策创新。 立足土地管理实际,结合管理需求,加强研究成果向政策性文件的应用转化。
三、成果应用 • 1、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积极推进了土地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建立,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14〕14号),以及配套办法,沪府办〔2014〕25、26号文。 • 构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由土地利用强度、经济产出等为主,扩展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 积极推行工业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档案制度。 • 所有工业用地出让前须进行水土地质环境监测,并作为出让合同附件;在土地过程评估(达产前后3-5年1次)、到期评估(出让期满前1年)结合绩效评估,监测场地水土地质环境。 • 按合同约定建立强制退出机制。工业用地使用过程中,发生严重土壤地下水地质环境污染的,按合同约定,可以解除出让合同,收回土地使用权,并由使用方承担修复费用。 • 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开发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委托开展场地土壤地下水地质环境检测,如发生污染的,应积极组织修复工作。 存量工业用地转型 全过程监管 强制退出机制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档案制度
三、成果应用 • 2、建立工业用地出让弹性年期制度。 • 一般工业项目土地出让年期为20年。 • 3、积极探索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和污染土壤环境修复机制。 • 定期开展上海耕地土壤地下水地质环境监测和评估,污染农用地可以调整用途,或采用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等方法进行修复。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 1、根据14号文相关要求,制定上海市土壤和地下水地质环境监测、治理的配套文件,明确操作细则、技术标准。 • 2、开展转型工业用地土壤和地下水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如: • 研究不同污染源场地的调查技术方法 • 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水土环境规划适宜性评价体系 • 研究不同规划用途的场地水环境污染修复标准 • 3、开展典型地区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地质环境修复试点 • 研究典型污染组分修复治理关键技术评价工作流程 • 形成满足污染场地修复治理的成熟技术和方法
汇报完毕 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