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34 Views
101 學年度第二學期 歷史 ( 三 ) 甘地 與曼德拉 的 比較. 指導老師 : 林遠航 老師 組長 :1099304015 鄭伊伶 組員 :1099304023 曾翊紘 1099304025 林亭妤 1099304035 吳庭儀.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 - 背景 ( 甘地 ). ☆ 基本資料.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 - 背景 ( 甘地 ). ☆ 時代背景 : 「 不合作運動」的起源 , 「不合作運動」的長期抗戰 ☆ 早年 : 出生 ─ 印度 西部的港口城市博爾本德爾的印度教 家庭 父親─卡 拉姆昌德 · 甘地是當時的土邦 首相
E N D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 歷史(三)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 指導老師:林遠航 老師 組長:1099304015 鄭伊伶 組員:1099304023 曾翊紘 1099304025 林亭妤 1099304035 吳庭儀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背景(甘地) ☆基本資料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背景(甘地) ☆時代背景: 「不合作運動」的起源, 「不合作運動」的長期抗戰☆早年: 出生─印度西部的港口城市博爾本德爾的印度教家庭 父親─卡拉姆昌德·甘地是當時的土邦首相 母親─Putlibai,是第四任妻子。 皆為商人的後代 ☆死亡: 1948年1月30日遭狂熱分子槍擊死亡。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背景(曼德拉) ☆基本資料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背景(曼德拉) ☆ 時代背景: 十九世紀的六十和七十年代。因南非中北部發現大量金礦,大批英人和歐洲移民湧入南非 ☆早年: 騰布王朝非長子家族的一員 出生─牡韋佐村莊 ☆家庭: 一生中曾娶過三位妻子,一共有六個孩子,兩男四女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困境(甘地) ☆位處種族歧視根深的英國殖民地 ☆成長:雖受當時革新之風的感染,曾經嘗試打破素食以強身健體、振興民族國家,終因擺脫不了從小所受的教育,半途而廢 ☆反抗:甘地作為有色人種先後遭遇到了一連串的歧視與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難驅使他走上了領導南非的印度人反種族視歧的鬥爭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困境(曼德拉) ☆漫無邊際的鐵窗生涯☆自由時期:1948年─南非國民黨取得大選勝利,此黨派支持種族隔離政策。1952年─非國大反抗運動1955年─人民議會☆監獄生涯:羅本島監獄.比勒陀利亞地方監獄.囚禁羅本島波爾斯穆爾監獄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影響(甘地) ☆聖雄甘地: 1.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 2.「非暴力」的哲學思想 ☆非暴力的公民不合作運動: 印度的國父,也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 ☆價值觀:真理與非暴力: 主張真理與非暴力思想影響南非百姓,使南非領導者曼德拉用其思想領導南非脫離英國統治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影響(甘地) ☆社會運動: 從1930年代甘地非暴力運動開創以來成為重要的政治鬥爭經驗﹐不斷在穆斯林世界出現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影響(曼德拉) ☆反種族隔離民主鬥士: 成功的以非暴力行動將南非塑造成種族多元的國家 ☆非暴力行動的實踐者: 在一九五二年成功組織並領導了「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贏得全體黑人的尊敬。 ☆寬厚仁慈的囚犯: 恭敬地向三位曾關押他的看守致敬,讓南非那些殘酷虐待了他二十七年的白人無地自容,也讓所有人肅然起敬。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影響(曼德拉) ☆羅本島成為熱門旅遊地: 曾經關押曼德拉和其他政治犯的羅本島監獄,在南非推翻種族隔離制度後,被闢為旅遊目的地。 ☆曼德拉服: 總統任期結束後隨即投身公益,並創辦「曼德拉基金會」,努力教育農村孩童、協助對抗愛滋病,基金會曾以色彩鮮艷的「曼德拉服」、刻在他手上的囚犯編號46664作為手環,向世人募集資金、傳達理念。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影響(曼德拉) ☆曼德拉國際日: 7月18日,以表彰「其為和平及自由所作出的貢獻」 ☆曼德拉影響力依然強大: 做為後種族隔離時代的許多改革措施之一,白人和黑人的孩子們坐在同一間教室上課。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心得 • 1099304015 鄭伊伶 • 他們被稱為偉人並不表示說他們的一生都如此美好 • 一個人的成功絕對是靠屹立不搖的決心,才可以完成的。 • 我們也應該有自己的一條路,一個想法,並努力地走下去。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心得 • 1099304023 曾翊泓 • 理解到了這兩位名族鬥士的不同了, • 例如一開始我一直認為甘地是印度的總統, • 也知道了他們抗爭的原因 • 也是有很多共同的點,或共同的啟發使得這兩位民族鬥士起身抗爭, • 他們都是使用非暴力抗爭手法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心得 • 1099304025 林亭妤 • 沒有一條革命的路是簡單的,奮鬥的過程很艱辛 • 他們仍然盡了最大的努力,不用暴力反抗,而是用自己堅定的信念。 • 反觀現代人安逸現狀、只想自保的心態,實在是要好好自我檢討與向他們二人致敬與學習。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心得 • 1099304035吳庭儀 • 我更深入的了解到這兩位英雄,不光只是對他們自己國家的貢獻,更是對於世界的進步有極大的功勞。 • 我們要好好感謝和珍惜,並且為了世界的進步更加努力、貢獻自己。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參考資料 • 網路資料 [1]http://www.baike.com/wiki/%E7%94%98%E5%9C%B0 。 [2]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111609690 。 [3]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articles/7-11/3.html 。 [4]http://www.baike.com/wiki/%E7%BA%B3%E5%B0%94%E9%80%8A%C2%B7%E6%9B%BC%E5%BE%B7%E6%8B%89 。 [5]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328/9264874.html 。 [6]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B3%E5%B0%94%E9%80%8A%C2%B7%E6%9B%BC%E5%BE%B7%E6%8B%89 。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參考資料 [7] http://baike.baidu.com/view/40753.htm?hold=syn 。 [8] http://mag.epochtimes.com/b5/082/5082p3.htm 。 [9]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A3%E9%9B%84%E7%94%98%E5%9C%B0 • 書面資料 [1] 曼德拉的禮物:十五堂關於生命、愛與勇氣的課 Richard Stengel 時報出版 。 [2] 慢慢自由路.曼德拉自傳: [南非]納爾遜‧曼德拉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3] 甘地與我:威廉.夏伊勒 左岸文化 。 [4] 聖雄甘地傳: 糜文開、薛鎦森 台灣商務 。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參考資料 [5] 印度聖雄.甘地 :宋子剛/編著 婦女與生活社 。 [6] 打不倒的勇者--約翰‧卡林 (John Carlin) 國際標準號碼 978-957-32-6549-8 遠流出版 。 [7] 永不妥協 : 曼德拉 / 庫柏(Floyd Cooper)文.圖; 小野譯 國際標準號碼 957-745-880-7 格林文化出版。 [8] 甘地 : 神聖的騾子 / Catherine Clement原著; 施康強譯 國際標準號碼 957-13-1772-1 時報文化 。 [9] 告別甘地, 伯納.英哈斯利(Bernard Imhasly), 翻譯:闕旭玲,高寶出版。 [10] 曼德拉的8堂領導課 Jul 19 2008 Time雜誌。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參考資料 • 博碩士論文 [1] 甘地的非暴力反抗 研究生: 楊嘉慧 校院名稱: 國立政治大學 。 [2] 法上之種族隔離罪及其處理模式——以南非共和國為中心 研究生: 馮昌偉 校院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 [3] 後種族隔離時代南非〔中國承認 之外交決策分析 研究生: 廖顯謨 校院名稱: 中國文化大學。 [4] 黃迎虹(2010)。感化型政治:一種獨特的政治變革模式——以聖雄甘地絕食的理論與實踐為例。中山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5月31日在線出版 。
甘地與曼德拉的比較-參考資料 [5] 王曉建(2009)。聖雄甘地與印巴分治。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11月27日在線出版。 [6] 余濤(2009)。析印度民族獨立運動走“非暴力”鬥爭道路的原因。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10月18日在線出版。 [7] 從印度傳統論甘地之人間淨土思想P247, 李志夫,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1998 。 [8] 甘地的真理:好戰的非暴力起源, 評埃里克森著,呂文江、田嵩燕譯,p154-158, 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9] 太戈爾、甘地與佛教,譚雲山,p364-368,普門學報,2009.1月。 [10] 我見到的曼德拉 作者:陸苗根 P105,9月2004,外交學院報。